重商主义和重农抑商的区别

作者&投稿:表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比较英国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和中国明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区别以及对各自的影响 帮一下忙,发到邮箱~

晕倒,居然没有悬赏分,还要回答这么大的问题。

17—18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之处则在于明清政府和欧洲各国重商主义目的截然相反,还对商业阶层继续保持打压状态。
资料扩展:
重商主义,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该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二者的内容可知,二者都是国家干预经济。

重商主义 法国路易十四1661年起亲政,信奉“朕即国家”,一方面他使用武力坚决镇压贵族的反叛;另一方面,采取怀柔政策,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建造新的豪华宫殿,让地方的贵族一进宫侍奉王室的名义,享受声色犬马之娱,制服了封建割据势力。同时,他采取种种措施,强化中央集权。政治上,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直接派人监督地方官员。文化思想上,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取消信仰宗教的自由,全体臣民必须信奉天主教,对外关系上,争夺欧洲霸权,拓展海外殖民地。
1644年8月颁布的特许状: “上帝恩赐和平,其最大好处之一就是在我王国内恢复各种工业,使我国商业不在向外国人购买我臣民所用的必需……”
在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工商业,取消国内关卡,鼓励出口,使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而不流出。当时,法国手工工场生产的产品如锦缎、丝绒、水晶玻璃等,质地优良,畅销欧洲各国宫廷。路易十四信奉“朕既国家”,要求全民信奉天主教,通过改革,增加了法国的财富,提高了国力,把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向顶峰。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欧洲许多国家都实行过。
(摘自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也与不同时代的形式相关联。商鞅变法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规定:土地可以买卖;家里有两个成年男子不分家的,加倍征收他们的赋税;粟帛生产得多的,受到免除徭役的优待;经商及因怠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当奴隶。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治国主张。
李悝的重农抑商。李悝,约生于公元前45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曾相魏文侯、武侯、使魏国富强。他是法家的始祖,曾著法经6篇,对后世的刑律产生了重大影响。李悝还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李悝重农是毫无问题的。李悝在魏国治国有两项重农的措施:第一项是"尽地力之教"。所谓"尽地力之教",就是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设法增加农业产量。其办法是"地方百里,。。除山泽邑居叁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就是要让农民"勤谨"耕作,争取好的收成。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李悝主张播种时"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力耕数耘,收获如寇之至"。这就是说种植要多种经营,有的作物受灾害,其他作物还可以收获;耕要用力深耕,除草要勤,要锄几次;收获时要像防备盗寇那样迅速有效以免遭受损失。第二项是,创"平籴"法。为防止"籴甚贵伤民(非农业居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李悝创"平籴"法。"平籴"采取的办法是把年景分为:上熟、中熟、下熟、正常、小饥、中饥、大饥7 种;计算出7 种年景下,一户耕田百亩的个体农民的收入,制定出在大熟、中熟、下熟3 种年景下向每户农民收购粮食的数量,而后在大饥、中饥、小饥年景时把这些粮食平价粜出。这样便收到"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成效。【《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太平御览》卷八二一,转引《史记》】。李悝由于把以上两项政策"行之魏国"所以魏国"国以富强"。值得注意的是李悝不仅重农,而且还是轻商、抑商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在李悝看来,农业几乎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所以他说:"农伤则国贫"。接着他又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所以他说: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十分明显,李悝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危害农业会导致"国贫民侈(奢侈)"。虽然李悝这里要求"禁技巧",似乎只是针对手工业而言的,并未提到商业,然而由于手工业一般都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目的为了卖。所以,李悝的"禁技巧",势必包含着"禁技巧"产品的销售,包含着对商业的歧视和限制了。所以,李悝是重农、轻工商、贱工商的最早提出者,也可以说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不过,在历史记载中李悝重农实行"尽地力之教"、"平籴"两项政策是有卓著成效的,至于"禁技巧"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却无记载,也许这方面还停留在思想上,并未落实到实际的政策和措施上。从春秋时期管仲等人的农、工、商并重的思想到李悝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轨迹。
不同时期的反应。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出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经济造成阻碍。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 注:“重农抑商”政策能长久得到实行的原因:1.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2.中国一向 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3.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此外,最新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与影响。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影响:一积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消极:“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2011年4月26日百度百科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90页等。】
重农的认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粮则乱”;“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基础”;“优先发展农业”;“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
轻农思想。与“贱农”有关。农民所称之中国出产的“口号农业”为“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副讽刺对联:“今天开,明天开,天天开会;你也讲,我也讲,人人都讲”,横批是:“谁去落实?”“靠天吃饭”。
“口号农业”或“口头农业”在“加强声中削弱”、“在增加声中减少”,在有的文件中写出:“将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奋战在农村一线的被称之为“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
在轻农思想下的重商主义,造成城乡差距拉大、巨大,穷人增多、众多,垄断加强、资源浪费,生态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型、低级、初次产品大量出口;农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中的产销“倒挂”、农产品销售过程场所受“蛇头”支配、销售费用极度增加,农业投入品极度涨价、“农残”等农产品污染严重,加工农产品(蔬菜、果品、食品等)假冒伪劣、滥用添加剂、防腐剂、保持剂等。

区别在于:
重商主义:重视工商业
重农抑商: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重农抑商的政策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在古代人们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因为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所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头等大事。在战国时期,商鞅就是通过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秦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改革都成就了汉朝的伟绩。不管的隋文帝还是唐太宗都是那么看种重农抑商的政策,使隋唐成为封建的鼎盛时期。尽管后来封建时期...

古代统治者为什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在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不二法门。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的道理,重农抑商人为地抑制了人们发财致富的...

两汉统治者为何要‘重农抑商’?
如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清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国内设立众多关卡,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并禁止海外贸易等,都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也直接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使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举步维艰。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历史作用?利弊
但是,“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商人得罪了谁?“重农抑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两度孕育成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在多个生产领域都有出现。尤其是在康熙中后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作坊与手工工场比明代的数量多,规模也越大,然最后为何没有如西方国家那样由封建社会顺利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与重农抑商分...

汉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和背景是怎样的?
汉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社会,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 背景: 政治经济环境 1、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秦朝短暂而亡,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汉代建立后则在秦朝的基础上巩固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各方面的大一统。 而汉初建立的时候...

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含义与目的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商鞅变法首倡,并为历代王朝沿用。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二、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也与不同时代的...

重农抑商的影响
二、消极:“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

重农抑商中为何古代王朝都要抑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重农抑商制度是伴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的,他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汉代,随后又被历代王朝所继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将农民牢牢地绑在土地上。最...

2.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政策内容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评价?
废井田、开阡陌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不但商鞅是现代中国落后的罪人,而且整个封建制度都是使中国落后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主要的原因。商鞅变法对历代统治者思想的保守都是一个致命的缚束,有其落后性和破坏性。可是,如果把商鞅变法放在商鞅本人所处的...

歙县13352329780: 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 -
陈泻杞枣: 重商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一国拥有货币的...

歙县13352329780: 重农抑商和重农轻商有何区别 -
陈泻杞枣: 重农抑商指重视农业发展而压制(抑制)商业发展;重农轻商指重视农业发展而轻视(忽视)商业发展.相同点是二者都重视农业发展,区别在于前者不仅仅不重视商业发展,还想方设法压制商业发展,后者只是不重视,但并不压制商业发展,可以形容为任其(商业)自生自灭.希望能帮到您.

歙县1335232978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提取以上两幅城市平面图的主要信息,比较北京和诺林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或思... -
陈泻杞枣:[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比较两幅图并依据所学可知在城市布局上:北京城布局方正规则,... (前者体现的是以农立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后者则体现的是重商主义,以工商业者为主的市民...

歙县13352329780: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什么 -
陈泻杞枣:[答案]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

歙县13352329780: 重农贱商和重农抑商的区别 -
陈泻杞枣: 重农都是表现对农业的重视优先发展农业!贱商是对商业及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贬低.抑商是限制商业的发展!

歙县13352329780: 比较中西方启蒙思想的异同,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 -
陈泻杞枣:[答案] 正确答案如下: (1)社会条件: ①经济条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迅速. ②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封建专制统治却空前强化,重农抑商,闭关自守,资产阶级力量尚未形...

歙县13352329780: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分析其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详细解答,谢啦~
陈泻杞枣: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宣扬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寻求金银财富和开辟新的商路.以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二者的目的是不同的.郑和下西洋造成了明朝经济的巨大负担.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各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歙县13352329780: 中国分件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有哪些?. -
陈泻杞枣:[答案]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

歙县13352329780: 怎样理解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财富观 -
陈泻杞枣: 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拥有金银或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重商主义者反对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维护自然经济和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他们从商业资本出发,认为一切经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