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作者&投稿:高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量文物表明,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东北地区劳动、生息和繁衍。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华种族肃慎族系创造东北早期文明——新开流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当时东北地区为幽州境内,夏商周时期,劳动、生息在东北地区的有肃慎、东胡、华夏等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辽宁是燕国的辽东郡和辽西郡。

周朝时期
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燕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封国。关于它的始封,《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确的记载,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卷4《周本纪》也说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名奭,姬姓,是与周室同姓的贵族,因食邑于召,称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为信任、倚重的人。燕昭襄王(?—前279年)在位的时候,向东袭破东胡修筑长城,向南讨伐齐国,燕国达到极盛。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韩、魏、楚后,再遣王贲攻燕辽东,燕军战败,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河因此而得名。
辽金元时期
辽金元时期,先后有居住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辽王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王朝(1115年~1234年)。这对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把两大部落统一起来,自立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辽王朝鼎盛时的疆域,东至当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抵今天的天津市、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带,与北宋对峙。
公元1113年,肃慎族系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南下占领辽东半岛。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超过极盛时期的辽国,囊有辽吉黑三省和蒙古草原,大金骑兵向亚洲东北部海岸线纵横驰骋几拥有肃慎族系全部故地,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向南一直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
1287年,元朝设立辽阳行省,统辖东北全境。
明代对东北的管辖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辽阳地区,在当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即北京),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东北,负隅顽抗的故元残余势力,一方面派黄俦等人前往辽东,“诏谕辽阳诸处官民帅众归附”;另一方面派兵从山东渡海,向辽东进军,迫使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于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
朱元璋为了向北推进,在“慎固边防,翼卫王室”的思想指导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北方和东北,如封燕王于北平、封韩王于开原、封宁王于大宁(今赤峰宁城)、封辽王于广宁,其目的是“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当时故元太尉纳哈出占据金山(即吉林省农安县)一带,与辽东高家奴、哈喇张、也速之等故元残余势力,“彼此相依,互为声援”,企图继续顽抗。明朝要统一东北,就必须消灭东北境内的“故元遗兵”。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派冯胜、傅友德率领明军进攻金山,纳哈出兵败投降,其他“故元遗兵”也纷纷归降,蒙元在东北地区的残余势力被肃清。
建州女真
“卫所”是按照明朝政治制度设置的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它和内地有所不同的是除了军事职能外,还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所谓“抚绥属部”,“看守地方”。“卫所”官员都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的政策。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都必须得到明政府的批准。如果要求晋升官爵、更换敕书(委任状)、增加赏赐等,则要呈报明朝政府,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处罚。明朝授给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的官印,不断有所发现,如有《毛怜卫指挥使司之印》、《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囊哈儿卫指挥使司印》、《塔山左卫之印》,以上的“印信”,清楚表明了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最好的历史物证。
由于女真和明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密切,来往更为频繁。因此,东北地区的水陆交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明朝在蒙元设置驿站的基础上,大力扩建和新建驿站,延长或新辟驿站的线路,据《辽东志》记载,当时从辽东通往东北各地区共有六条交通干线,开原城是六条干线的起点。东到朝鲜,西达蒙古,东北抵达特林地区的满泾;西北通往满洲里以北,形成四通八达的驿站交通网。特别是对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明廷为了保证辽东同奴儿干地区的交通运输,永乐十年(1412年)自松花江到黑龙江下游,就设了满泾等四十五站。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在吉林的松花江畔建立了造船厂,担负“造船运粮”和运送军队的任务。正因为明朝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增设驿站,建立船厂,更加强了女真和辽东及中原地区的联系。然而明朝中期以后国力衰退,无力再维持对北方边疆的统治,1435年(明宣德十年),奴儿干都司被撤销,但下属的卫所则继续存在。随着鞑靼和女真的兴起,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有效控制区退缩到辽东地区。
清朝对东北的统治
16世纪末,女真再次勃兴强大。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汗,重建大金国,史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号为“满洲”。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军大举入关,统一全国。满族取得政权以后,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定盛京为“陪都”,对东北实行“特别之制”的治理办法。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无恶不作。抢夺粮食和貂皮。之后清军与俄罗斯多次爆发冲突或战争,直到1685年雅克萨之战后,在康熙帝的授意下清军乘胜求和签约。于 1689年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在条约签订之前,清朝在东北地区疆域西括内外蒙古,尽有中、东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滨北冰洋,东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1689年《尼布楚条约》后东北地区疆域逐渐退至外兴安岭、乌第河、贝加尔湖南岸一线以南地域。清末民初中国衰弱,库页岛、千岛群岛丧失,外蒙古独立,东北版图最后缩至今日模样。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东北农业生产的基本轮廓大致形成。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商业、手工业随之兴起,出现了沈阳、辽阳、锦州、长春、吉林、宁安、辽源、哈尔滨等经济中心。
清军入关后,于清朝初年,在东北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三将军的辖区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中原地区。多尔衮就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所谓的“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虽然清朝于1692年开始向东北地区派遣八旗及汉军移民,但清初满洲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与“禁关令”相关的词汇除了“禁关令”外,还有两个:“柳条边”和“闯关东”。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清朝对东北的封禁造成了东北人口稀薄,最终为俄国对中国东北的蚕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汉王朝的统治中心一直是中原,以及后来开发出来的江南。包括岭南和东北一直是处于羁縻政策之下。属于那种名义上统治多于实质性统治的区域。即使是军事上控制住,但治理力度一直不大。比如唐朝时候是朝贡关系,宋朝时候属于辽国的羁縻领土,明朝时候不用说了,成了满清的发源地,清朝时候才算是真正的领土。也就是说清朝以前,东北和中央的关系基本没有。

1 东北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被沙皇俄国派十多万以上军队占领,之后两分钟以夷制夷,日本出兵,伤亡10万,攻占大连与东北中东铁路,日本没有向清朝索取战争费用,而是驻扎从沙俄手中夺取的东北地盘,这是关东军的由来
2,张学良易帜,东北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管辖,这是,与斯大林的苏联爆发冲突,二十万红军攻入东北,割去中国黑瞎子岛等领土
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建立满洲国,获得斯大林承认,东北义勇军抗击日本失利退入苏联边境时,被斯大林压制。
4,斯大林与美国达成交易,把中国东北作为苏联势力范围,所以,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趁火打劫,攻占东北,占据旅顺军港,直到赫鲁晓夫时代才归还,同时,占领军红军,将东北日本人建立的远东发达重工业基地洗劫一空,工业设备全部拆卸运回苏联。
以上是教科书不作记录的历史---所以历史成谜

较为人知应该是:从周朝燕国开始算;秦灭燕到西汉东北有著名的四郡;然后高句丽建国坚挺了几百年;接着出现了一个非常牛逼的家族鲜卑慕容氏;后来慕容氏被北魏击败,魏一统北方;接着隋朝因三大征而亡,唐终于灭掉高句丽;然后接着海东盛国渤海国建立;后来契丹辽国崛起,灭掉渤海国;接着女真完颜家族又击败辽国占据东北;接着蒙古人雄起南征北战灭国无数,东北成为元朝一行省;接着明代元;然后爱新觉罗家族崛起击败大明建立政权,后面乘明动乱一举入关,东北就成为后花园。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燕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1 东北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被沙皇俄国派十多万以上军队占领,之后两分钟以夷制夷,日本出兵,伤亡10万,攻占大连与东北中东铁路,日本没有向清朝索取战争费用,而是驻扎从沙俄手中夺取的东北地盘,这是关东军的由来 2,张学良易帜,东北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管辖,这是,与斯大林的苏联爆发冲突,二十万红军...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东北古代为少数民族领地,因为其文明开化程度有限,所以其记录多依赖于中原王朝,因此不够详尽。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回答:东北历史 辽宁西部和辽东板块是巩固征服的一个县。天皇在朝鲜半岛北部沿海山区南部设四个汉郡,山区沿海板块并入中国四个县控制范围;东北地区并入汉朝贡体系。在汉末,汉朝,汉四羁縻东北朝贡体制开始松动,松嫩平原的扶余族兴起,建立扶余、扶余家族的一个分支,在山区南部沿海板,高句丽的建立。东汉末年和...

为何广东一省就像三个省,东北三省却像一个省?
最后,从历史背景来看,清朝时期开始,东北三省就已经被统称为“东三省”。《清高宗实录》中也有相关记载,表明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自此,东北三省在各种历史事件中始终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因此,广东一省被视为三个地区,而东北三省被视为一个地区,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语言上的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以北地区总能统一形成一个国家,以南地区很少有大一统的...
因为北方地区像举例的蒙古,西伯利亚。等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地势低平,以大平原为主,有宽阔大片的土地,因此在发生战争或者是一些部落之间的冲突的话,可以迅速的依靠人数量等方面的优势,就能迅速自成一国。但以南地区不管是西南还是中南部还是东南部,西南部的地势比较险峻且地势高不说,在某些时候程度...

为何广东一省就像三个省,东北三省却像一个省
其实广东给人一个省像三个省的感觉,也是因为历史原因。广东省的人口可以分为三块,第一块就是本地的广府人,另一块是潮汕人,再一块是客家人。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是在千百年历史当中,陆陆续续来到广东的中原人,他们相当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比如客家人,他们结社自保,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和...

为什么在日常称呼中,大家都习惯将东北(三省五盟)说成一个整体的东北呢...
华北地区虽与东北地理相似,但早先的开发和历史上的政权对峙,导致未能形成统一的民系认同。江浙人和山陕人的概念,分别源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和明清商帮的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区域认同的形成与历史背景的紧密联系。总的来说,东北作为一个整体身份的认同,是历史变迁、移民融合、政治地理因素的综合结果。这种...

东北因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怎样才能发展起来?
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一,当年东北像福建一样被放弃,不再“投资了”(我去过福州,完全不像一个省会城市,现在好多了)。二,曾经国家倚重东北,而东南沿海并未开放(才有香港的繁荣);当年东北是富饶之地,产业工人生活很不错,而沿海比如浙江人来到全国各地打工;可是在改开以后,东南沿海的优势逐步显现,直到今天。 三邻居...

东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1689年之前清东北领土中国东北一词源于近代。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中华民国开始用东北来取代清朝发祥地的原有名称。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东五盟市...

谷城县18191679567: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
天终里亚: 东北古代为少数民族领地,因为其文明开化程度有限,所以其记录多依赖于中原王朝,因此不够详尽.

谷城县18191679567: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 -
天终里亚: 明明白白的,不觉得是什么迷

谷城县18191679567: 为什么说东北人是满洲余孽? -
天终里亚: 不要这样说,这是搞地域攻击,没有意义. 任何地方的人都是各地相互流动、迁徙交流构成的,完全是本地人的没有. 况且现在东北很多是内地迁过去的.

谷城县18191679567: 东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么? -
天终里亚: 不是很深厚.在唐朝之前那儿只是少数名族居住的不毛之地,辽朝的建立使得东北有了初步的发展,而世居东北的女真人建立金国后东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元朝疆域广阔,自然要发展东北.而东北得以受到全面重视是在清朝及近代.

谷城县18191679567: 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天终里亚: 报,主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家层面因为使用摸着石头过河办法来摸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东北经济发展遭遇政策性盲点.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对于国内产业布局采取...

谷城县18191679567: 东北三省历史来历 -
天终里亚: 黑龙江省 因其北部黑龙江水而命名,而黑龙江的名称由来是: 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黑龙江有黑水、弱水、乌桓河等诸多别称,公元13世纪成书的《辽史》第一次以“黑龙江”来称呼这条河流.满语音“萨哈连乌拉”,其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 意为“水”.蒙古语则称“哈拉穆连”.俄文音“阿穆尔”或“阿母”(Amure). 吉林省 源自其下辖的吉林市 吉林 原名为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 辽宁省 寓意“辽河流域,永远安宁”,

谷城县18191679567: 关东是指什么以东? -
天终里亚: 古代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古代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三国演义中,曹操、袁绍等18路诸...

谷城县18191679567: 类似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谚语 -
天终里亚: 1、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解释:如果当年冬天的气温低,害虫不能在低温天气下度过冬天,冻死了,就不会祸害粮食. 2、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解释:腊七腊八是最冷的时候,冻的能冻掉下巴,是夸张的说法. 3、冬至是头九...

谷城县18191679567: 东北平原是由哪条河冲积而成的 -
天终里亚: 它主要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的.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它是有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组成的.东北部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无影隐士你确定华北平原是最大平原吗?华北平原是第二大吧. 再去查下资料,看看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排名.

谷城县18191679567: 为什么人们说东北三省的地形是一个开口向南的马蹄形? -
天终里亚: 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西倚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 布着江阔坦荡的东北平原,形成一个开口朝南的马蹄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