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于”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素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 绝
绝 jué
〈动〉
(1) (会意。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 同本义 [break off]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3)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4) 引申为断,断绝 [sever;cut off]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 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刺客列传》
绝其望。——《韩非子·主道》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6) 割断;切断 [cut off]
绝头刳服。——《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楚国虽小,绝长缩短,犹以数千里。——《战国策·楚策》
七曰绝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
(7) 又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8) 气息中止;晕死 [die]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
(9) 又如:绝单(狱吏所填写的犯人死亡单子);绝类(灭绝其种类);绝命辞(临死前写的文章)
(10) 断根,无后代 [discontinue]
子绝四。——《论语》。皇疏:“无也。”
(11) 又如:绝业(已经中断的王业);绝绪(没有后代);绝户计(断绝别人子孙后代的计谋)
(12) 横渡;穿越 [cross]
绝江河,横渡过长江黄河。绝,断,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乃绝漳水。——《穆天子传》
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注:“过也。”
(13) 又如:绝塞(横渡关塞;渡越边塞);绝漠(穿越沙漠);绝险(越过险阻)
(14) 落 [fall]
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楚辞》
(15) 杜绝;摒弃 [completely eradicate;wipe out]
绝世于良。——《左传·哀公十五年》。注:“犹言弃也。”
(16)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17) 超过 [surpass]。如:绝后光前(超越古今);绝俗(超出世俗之外);绝才(过人的才能);绝特(超出寻常)
(18) 停止 [stop]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吕氏春秋·权勋》。注:“止也。”
胞之络脉绝也。——《素问·奇病论》
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绝。——[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9)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20) 竭;尽 [exhaust]
振乏绝。——
吕氏春秋·季春》。注:“居而无食曰绝。”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注:“竭也。”
绝目尽平原。——鲍照诗。注:“犹尽也。”
(21)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绝阴(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
词性变化
◎ 绝
绝 jué
〈形〉
(1) 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unique;superb;excellent]
绝妙好辞。——《蔡邕题曹娥碑》
(2) 又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无人能及的才能);绝手(具有第一等才艺的高手)
(3) 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distant]
殊邻绝党之域。——扬雄《长杨赋》。注:“远也。”
(4) 又如:绝域(极远的地方);绝地(极远的地方);绝垠(极远的地方);绝国(僻远隔绝的邦国);绝徼(极为遥远的地方);绝郡(边远的郡县);绝区(极边远地区)
(5) 缺乏;贫困 [poor]。如:绝乏(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 绝
绝 jué
〈副〉
(1) 绝对;全然 [absolutely]——用在否定词前面
绝无有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绝无踪响。(绝,绝然,绝对,根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绝不可能;绝无此意;绝非偶然;绝异(全然不同);绝无(全然没有)
(3) 极,最 [extremely]
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至险绝处。
(4) 又如:绝少(极少);绝早(极早);绝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足(最快的马。喻千里马)
◎ 绝
绝 jué
〈名〉
(1) 绝句 [Chinese four-lined verse with five or seven
characters to each
line]。诗体名。亦称“截句”、“断句”。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仅四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如:五绝;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
称七绝;绝诗(即绝句)
王荆公绝句。—— 宋· 洪迈《容斋随笔》
(2) 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hungry poor]
务蓄积,以备乏绝。——《盐铁论》
◎ 绝
绝 jué

罢了,了 [that's all]
听言绝,我则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元· 孙仲章《勘头巾》

于yú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介〉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 清· 姚鼐《登泰山记》
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5.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for, etc.]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 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7.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from]。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by]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9.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10.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than]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1. 又
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3.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to, etc.]。如:荣誉归于教练
14. 表示相对的位置 [in]。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15. 姓

1.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2. 又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3. “於”

往,去;在


文言文中“于”的意思是什么?
常见意思有:“在”、“到”、“从”“由于”、“因为”“对”、“向”第一种情况中,“于”主要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泓。”第二种情况,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进学解》:“业精~勤,荒~嬉。”第三种情况,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师说》:“...

文言文中, 于 的主要意思有哪些?
(《后汉书·张衡传》)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以 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译文:我将要告诉管理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④<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文: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

于 在古文中的意思
5、给。如:春秋 孔子《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6、向。如: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意思是子禽问子贡说。7、对。如:于心不忍(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于事无补(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8、从、由。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于是什么意思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于的意思:从、向。“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在、以、用、对、对于、至、到、给、向、对、从、由、比,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等等。“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出自于《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

文言文于有哪些意思
1. 文言文中于有哪些意思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文言文中“于”的意思为此、比、到的句子
,有“因此”的意思,与介宾短语“为此”同义。例如:《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可译为:比。例如:《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于,介词,用在动词后,表处所,可译为:到。例如:《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于是】 #yúshì 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例句〗两个同学真诚地交换了意见,消除了隔阂,于是又成了好朋友。===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于〈动〉(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往;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1、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2、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3、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4、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5、于所在的介...

解释"于"字在不同文言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于 yú 【动】(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往;去〖go〗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取〖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如;好像〖look〗《易》曰:“介于石,...

师宗县18545533451: 古文中的“于是”意思是什么 -
查钟安神:[答案] 文言中的“于是”,从结构上看,是介词“于”加上代词“是”的介宾词组.掌握这一点很重要.具体翻译,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应用. 它可以表示时间,可译作“在这时”. 它可以表示处所,可译作“在这里”. 它还可以表示条件、原因等. 有时,也可以...

师宗县18545533451: 古文中【于】有几种意思? -
查钟安神: 一:“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

师宗县18545533451: 古文中的“于是”意思是什么 -
查钟安神: “于是”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虚词的连用. 满意的请采纳哦!

师宗县18545533451: 古文中“于”是什么意思 -
查钟安神:[答案] 于yú 〈动〉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2.往;去 [go]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3.取 [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

师宗县18545533451: 古文中的“于是”意思是什么
查钟安神: 文言中的“于是”,从结构上看,是介词“于”加上代词“是”的介宾词组.掌握这一点很重要.具体翻译,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应用. 它可以表示时间,可译作“在这时”. 它可以表示处所,可译作“在这里”. 它还可以表示条件、原因等. 有时,也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来译,但实际上乃是介宾词组的虚化,内里仍有表时间、处所、条件、原因之意.

师宗县18545533451: “于”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查钟安神: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

师宗县18545533451: 古文中“于”的意思是.给,比,向,被,由于? -
查钟安神:[答案] 1)在:郑伯克段于鄢.(《春秋》)2)比:苛政猛于虎.(《礼记》)3)到:声闻于天.(《诗经》)4)向,从:问礼于老子.(《史记》)5)由,表示被动:兵破于陈涉.(《史记》)6)用以,慈,于战则胜,于守则固.(《韩非...

师宗县18545533451: 古文中“坐”和“于”是什么意思 -
查钟安神: 1. 坐 <动>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2. 于〈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3. 之子于归,宜其室...

师宗县18545533451: 在古文中“于”是什么意思 -
查钟安神:

师宗县18545533451: 关于古文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
查钟安神: 1请辞于君——向2日群行丐取于市——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