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关系的认识

作者&投稿:邵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的认识~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相应的思考。天人关系,也是现实与彼岸,主体与客体,普遍与终极性问题。
中国哲学文化,关心的重点不同,哲学思想也就不同。对天(大自然)的关心就是道家,对人的关心就是儒家,对天人都不关心,就是佛家。
中国古哲为什么会关注天人关系?因为这涉及到人的价值和意义,人在宇宙当中的地位问题。
那么,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意义?

价值是满足主体需要。
我们说一个东西它有没有价值,就在于这个东西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我的需要,满足我的需要了我们就说这个东西有价值。
价值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关系范畴。就是说一个价值的构成是主客的关系,需要被需要的关系。
比如一支钢笔,有没有它的存在意义,在于能否满足我的需要,在于多大程度能满足主体,程度高价值越大,程度低价值也低。
价值的体现也与时空有关。比如一瓶水,你平时没感觉到它的价值,但当你荒漠落难之时,没有它你可能就没法活,这时它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了,为什么旅游时在高山上买水价格是平时的几倍,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随着这个主体与环境变化,价值会体现出差异性。主体不同,价值的意义就不一样。
比如,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时候相应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个穷人,解决吃穿住行,可能就是他最大的需要,解决了这个需求,然后还有社会交往,尊重,爱,自我实现等需求需要满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学说,当然现实中的实际需求是交叉在一起的,并没有如此的界线分明,你比如对于一些人,他可能一步到位,直接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
总体来说,价值和意义,就是主体满足客体需要的程度。因为主体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且它是一个社会历史性的存在,所以价值动态发展,会因时空而变。也就是说,一种价值在这个时空里有意义,但在另一个的时空,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我写的这篇文章,谈天论地,就是要讨论人在宇宙世界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这是一个普遍性与终极性的问题。
我们怎么去看人在这个世界当中的地位,这就是天人关系,就是你怎么样去看待你的人生,你的价值,你的生活。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天人相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从宏观角度来看,天人感应不应该把它单独分出来,它可能有更多的神学色彩。
我们说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角度。天人合一应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主流思想。很多西方人也只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唯一的有哲学思想。因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生态危机,天人合一的思想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一,天人相分
天人相分,这种观点认为自然是有不同的职分的,就是天有天负责的地方,人有人的职能范围。自然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观点在论述社会管理时,使用大量的例子以比复自然。认为合理的社会秩序,可以利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这个天人相分观点的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荀子。荀子的哲学思想带分析哲学的火花,荀子哲学起点就是性恶论。强调性恶,就要靠规则法律来约束规范人,这就会偏向法家,后来的韩非子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强调性善就是德治,强调性恶就是法制。
荀子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构成了荀子天人相分思想的核心部分。
《荀子·礼论篇》:“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古人认为世界万物,由阴阳之气交合而生。这从起源上就排除了宗教产生的可能性。一切事物,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界事物之间根据不同的属性,有的不会动,有的是植物,有的是动物,一直到人,强调这几者的自由度和能动性的差别。
把这种差别转移到人类社会上,社会就形成了不同的等级制度与行为规范,其实这是一种类比思维。
那么,这里的不同等级之间的这种规范界限是什么呢?
强调不同等级之间通过礼乐来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种天人相分的思想,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制度森严,每一等级的人应该穿什么衣服坐什么车,都有一个严格的规定。不同阶级之间有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人一出生就决定了他的阶级地位,这会导致一种社会关系的紧张。
那如何消解或缓解这种紧张的矛盾关系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礼乐来来调剂,来欣赏,来缓和这种不同等级之间的一个关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自然界有它变化的一个规律。这种规律性客观性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所以说,天和人是有区分与区别的,“大夫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他的观点,就是总结认识探索自然的规律,以便为我所用。当然,这个思想比较接近唯物主义。这就是荀子的一个天人相分的思想。
二,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的观点认为,人是天地之灵,人是天的副本,天是人的始祖。人在天地间,在大自然中生存,因此天和人就会存在相互感应的关系,这是天人感应的基本观点。
这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观的哲学依据。
他第一个观念是君权神授。所以儒家的天人观念,更多的是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不具备哲学的意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
天子(皇帝老子)能够掌管天下,是受到天意的指示安排,所谓天命所归;而天下就要归天子管辖。
古代制造文字的人是这样说的,三划而中间连着一竖的,这个字就是读“王”,因为三划就代表着“天地人”三者,而能够把这三者都能结合起来的人,就是通晓其执掌方法的人,所以这样的人就是“王”!
总的来说是为“王”的来历和涵义作一个解释,来作为统治者统治的藉口,告诉民众,违反“王”的统治就是违背天意,要天下的人民安于被统治,要顺从天意,不要反抗天意,这是为汉武帝政治服务的,主要是解决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这不仅仅说是统治者受命于天,而且还论证了王权的合法性;同时,天也意味着作为你权力的一个监督者而存在,也就是说你要违反天道,天子也是要受到惩罚的。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等,都从各自的哲学观、政治观、道德观、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出发,论述过教育问题。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都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论述过教育问题。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一些学者认为,直到17 世纪时, 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一书问世,才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最早的教育学讲座,仍然大都由哲学家开设,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曾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设过教育学讲座。随着教育科学的继续发展,教育学又与哲学相结合,才形成为教育哲学这一学科。
1848年,德国哲学家J.K.F.罗森克兰茨著的《教育学体系》出版,后经美国人A.C.布雷克特译为英文,名为《教育哲学》。一般认为,这是教育哲学一词的由来。后来有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编著教育哲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教育家J.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该书副题为《教育哲学引论》。
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产生,主张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此后,在教育理论上展开了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之争。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强调他们的实验研究是科学的,而把教育哲学看作是主观的,没有精确的方法。但是,教育哲学仍然在发展着。因为教育实验科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解释教育理论中的所有问题,诸如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等问题,仍需由教育哲学来回答。另外,由于近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加剧,在如何改革教育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现代西方的一些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各自对于教育问题的不同见解,形成为教育哲学中的各个流派,这就是当代教育哲学广泛发展的原因所在。
当代流派
就欧美一些主要国家来说,教育哲学流派在发展过程中有兴有衰。
新教育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法、德等国出现了新教育运动,向传统的古典教育思想挑战,提出了“新教育原则”,主张废除古典的传统课程体系,开设近代语、农艺、手工劳动等课程,并创办各种类型的“新学校”,实行教育改革。
实用主义教育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杜威把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与进步教育思潮联系起来,以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为基础,把教育当作改造社会的方法,主张教育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事中学习等。实用主义教育适应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传播。它在反对传统教育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不重视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造成了教学质量、学生知识水平下降的后果,对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

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基本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往往以一种功利的眼光去对待、了解和认识自然。而中国传统哲学对自然的看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扩展资料:

可见,中国古代哲学在关于天道与人性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三种不同学说。儒、道虽然对天道是什么、人性是什么有不同看法,但它们沟通天道人性关系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而佛教不但提出了与儒、道有别的天道论、人性论,而且还提出了有别于二者的一种奇特的思想方式。

宋明新儒学试图在传统天道人性相沟通的思想方式的基础上,把佛教对天道人性的思维成果充实到儒学的体系中去,但也因此导致对天道、人性范畴的片面认识。直到明末清初,王夫之等在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时,才在传统天道人性相互沟通的思想方式的基础上,得到了对天道人性关系的辩证理解。



中国古代哲学中历来都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由于解释不同,其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也比较复杂。


在西周时期的天命论中,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因而天人关系实际上就是神人关系。春秋时期,随着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兴起,天的人格神含义受到了怀疑,原始形态的天人关系观点逐渐向着哲学的方向演变。这种演变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进行,一是按照人类社会关系来塑造天,然后强调人事的礼仪法规应以这种被塑造了的天为最高依据;二是把天看作广阔无限的大自然,强调人们行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轻举妄为。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分别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理论。在孟子的哲学思想体系里,天人之间有两层关系:①天或天命是决定一切事物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人们必须顺从地接受它的安排。②天是人们道德观念的本原,性善来自天赋。因此,尽量保持、培养、发挥自己的心、性,就能侍奉天,认识天。孟子根据自己的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来塑造天,然后反过来用这个被塑造了的天为自己的社会政治伦理思想作论证。他追求一种天人“同流”的精神境界,带有神秘主义的性质。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属于另一种类型。他说:“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他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合一的。但是,由于人制订了种种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破坏了自然本性,造成天与人的对立。为了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庄子反对人为,主张“无以人灭天”,否定由社会所积累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庄子这种主张对于社会的进步是一种反动,但是他所提出的人与自然本质上统一的观点,对哲学思想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推进。

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董仲舒的这种思想把天描绘为百神之大君,使天以至上神的身份在更完备的意义上主宰自然和社会。后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受到了来自唯物主义和精致的唯心主义两方面的攻击而逐渐衰歇。

到了宋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为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倾向,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因为当时关于世界统一性的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命题来表述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一种最方便的形式。

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明清之际,王夫之继承张载的观点,肯定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认为“天人之蕴,一气而已”;人道与天道即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同一的,说“天与人异形离质,而所继惟

当今社会各类问题突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关系的思想就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多种主张,如“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和谐等关系。天人关系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当代价值: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当代生态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近几个世纪,人类片面地视自然为任意索取的对象,过高地视自己为自然的主人,机械地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造成了当今全球变暖,生态环境破坏,土壤退化加速等一系列这些问题。

“天人和谐”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有着协调作用。“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征服、破环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条件下利用、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是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中国“天人和谐”观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天人和谐,日臻人生最高境界[9]。

适度开发利用大自然,注重宇宙万物的和谐和循环人们要尊重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之强加妄为“常因自然”、“不以人助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的法则。要人们克服知识、理性引起的狂妄自大,要人们抑制自己的欲望,收敛心性,顺应自然,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发展观才是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精神与现代价值道德观的构建

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失衡。诸如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亲情隐退、文化失范,严重地扭曲着人性,残酷地吞噬着心灵,最终导致人文意识的淡薄与失落。

因此,以重和谐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在协调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冲突方面重新显示出重要的价值与生命力。“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注重人际和谐, 提倡贵和尚中,讲究心态平衡,为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灵之间的种种偏执,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践履“仁爱”,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0]。

“天人合一”重视价值理性,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指向,旨在强调做人和如何做人。人可以通过存理复性的方法,加强道德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这种“厚德载物”的人文关怀,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参考。它对于现代社会转型时出现的“物欲横流”、“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心灵危机”等问题,具有纠偏化弊的作用。

天人相分P18

(四)整体性哲学思维意识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呈现出了一种彼此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的整体思维特征。它认为世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万物包括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不存在独立于整体之外超乎整体之外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中,万事万物都相互联系,相互沟通,是一个统贯生命的大生机。这对于因过度发展分析性思维而导致的“片面的分析”、“抽象的分析”,无疑构成了巨大的互补,人类的思考,既需要科学的分析,又需要整体的把握,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的整体思维,为我们刚刚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思考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天人合一”“天人互泰”与“天人之分”:天是万物之祖,万物既源于天,最终也归于天。天地之道合而为一,阴阳之气谐而为泰。故“一”“泰”是绝对的,“分”是相对的。一一梁缺

中国人传统哲学中无人关系的认识,中国人在传统关系中一般直系关系,也就是血缘关系比较亲密,所说的浓血浓于水,而其他的关系就要后天交往


你最感兴趣的中国传统哲学范畴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认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研究人类认识的范畴。它探讨的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本质和可靠性等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被视为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是人类通过感觉、经验、思考等方式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认识论强调的是对人类认识过程的反思和批判,以促进人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a人生境 ...
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A、人生境界)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提出,哲学的任务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还有佛教禅宗的禅宗三境界,以及美学家...

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哪些好处?
通过学习道家思想,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实现自我提升。总的来说,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处理人际关系,实现自我提升。因此,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非常有益的。

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你好,亲 人生境界学说 冯友兰的“人生四个境界”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

] 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a人生...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哲学含义: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后来,哲学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哲学是研究人类的思想和对社会、万物、宇宙的认知的社会意识形态。注重启迪智慧,引起人...

运用哲学知识谈谈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哲学依据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哲学依据主要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经过两次辩证否定形成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后两个特征可以用“...

运用哲学知识谈谈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500字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但不能离开中国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条件,而且也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环境和营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对你所学专业或未事的职业有...
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辩证思维方式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它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它要求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摘要】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对你所...

中国古代哲学有哪些特点?
道德伦理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主要反映在《道德经》、《孟子》、《大学》、《中庸》等文献中。2.重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强调宇宙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思想中,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没有人就没有自然,没有自然就没有人。3.崇尚中庸之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中庸之道是...

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如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其中又以中庸之道为核心。孔子主张:“凡事叩其两端又取其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种含而不露、过犹不及,不走极端的思想即中庸之道。孔子又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即中庸是最高的...

南县13091765134: 谈谈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关系的认识 -
卓询华乐: 中国古代哲学中历来都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

南县13091765134: 简述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
卓询华乐: 一般说不有三种:天人合一说;天人相分说;天人相胜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始终占主导地位. 天人相分说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同时天也管不了...

南县13091765134: 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这一基本观念? -
卓询华乐:[答案]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

南县13091765134: .我国古代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主要有哪些观点?请简要说明. -
卓询华乐:[答案]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哲学家把天理解为自然,于是天人关系即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相应的哲学观点大致分为两派.一部分人,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

南县13091765134: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论述? -
卓询华乐: “天”与“人”关系是人类永恒思索的大课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以此展开的.本文特从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关系论述入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的特殊含义和微妙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笔者关于中国传统...

南县13091765134: 天人关系的哲学思想有哪些 -
卓询华乐: 天人关系,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相应的中国哲学观点大致分为两派:1、一部分人,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2、另一部分人,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子、唐代的刘禹锡等,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哲学家讨论天人关系,目的在于寻求人生目标.3、如果由于指导思想不同,或对天人关系的实际状况的判断不一致,采用上述方法论原则并不一定导致相同的结论.4、在古代汉朝,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关系,宋朝理学家朱熹则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

南县13091765134: 战国时期哲学家对天和人的关系进行了怎样的阐释 -
卓询华乐: 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

南县13091765134: 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
卓询华乐:[答案] 古代把天理解为自然,于是天人关系即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相应的哲学观点大致分为两派,古代哲学家讨论天人关系,目的都在于寻求人生目标.1、一部分人,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

南县13091765134: 论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
卓询华乐: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

南县13091765134: 论述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在儒家道德哲学中的表现? -
卓询华乐: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