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作者&投稿:酉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是真的有杨家将吗~

有,不过没有评书中的人物多。
杨业本是北汉将领,本名杨重贵,号为无敌,后被北汉王收为养子,赐姓刘,改名继业,归宋后,复姓杨,又去掉了名中的“继”字,故被后世称为杨业或杨继业。他在高粱河之战中曾救过太宗赵光义,在接下来的雍熙北伐中表现活跃,和主将潘美一路凯风,却终因宋军粮道被断,无奈之下撤军,杨业担任殿军,掩护主力撤退,但因为失去主力军的支援,孤军奋战,终在陈家谷被辽兵俘虏,绝食而死。其子杨延朗,后避讳改为延昭,为宋守边数十年,智勇双全,有父遗风,他支持寇准,主张抗辽,在辽宋缔结盟约后郁郁而终。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候。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业的身上。

杨业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每次打猎,收获总比别人多一倍。他对同伴说:“我将来带兵打仗,也如同猎鹰追逐野兔一般。”

杨业不负宋太宗的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县、繁峙境内)6 个兵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 980年)三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杨业率部用堵截和奇袭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杨业的显赫战功,使得一些心胸狭窄的同僚妒火中烧。一些人给宋太宗写匿名信,诋毁杨业。宋太宗没有轻信,而是把这些谤书封好交给杨业,表示了对他的信任。

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正月,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统率,由定州攻飞狐;西路由潘美、杨业统率,出雁门关,攻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等四州,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契丹进行决战。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就不战而溃;只有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兵锋直抵桑乾河。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的溃败,他们却成了孤军深入。契丹在打败东路和中路两路宋军后,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潘、杨部占领的寰州压来。朝廷命令潘、杨率军护送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回代州。在当时大兵压境的时刻,要完成这一任务非常艰巨。杨业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我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迎战,这时,命令朔州民众再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百姓就可安全内迁。

对于杨业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监军王先和主帅潘美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争功,硬要杨业率兵去打寰州。王先说:“你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还这样胆怯?应当直接出雁门关北上!”杨业说:“不行,这样做,只有失败。”王先阴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天敌’吗,为什么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你还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忿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完成好皇上交付的使命。你既然这样责问我,那好吧,我现在就遵命前往。”出发时,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他又用手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强有力的弓箭手,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我们将会全军覆没。”说罢,杨业就率兵出发了。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业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先、潘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玉外,还有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延朗后改名延昭,人们称他为“杨六郎”。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将。杨延昭儿童时代受到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做军事游戏。杨业常对人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每次打仗总要带他上阵。战争中,杨延昭很快锻炼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杨业率军北伐应、朔,派杨延昭任先锋,与契丹军在朔州城下激战。延昭被乱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讲命地与敌人厮杀。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 999年)冬天,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他让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契丹军攻城不下,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在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是防务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他们的事迹不断走入传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剧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这段故事在历史上只有杨业、杨六郎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有说有杨七郎,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于小说和电视剧的,不是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历史记载有宋史和辽史之分。宋史记载杨业最后是撞李陵碑而死,辽史记载是生擒了杨业,他绝食三天而死。

宋史记载的杨家事迹远没有辽史多,据推断是被当时的奸臣潘美(小说、影视剧都是潘仁美)给掩盖了,并把很多杨业的战绩算在自己身上!

北京海淀区的六郎庄相传就是杨六郎曾经驻扎过的地方。
杨门女将只有折太君有记载。折太君在演义中变成了佘太君

有的呀!杨家将的原型就是北宋初年投降的杨业,此人原在后汉任职


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当然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历史上是有杨家将的,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杨家将确实起到很好的保家卫国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这段故事在历史上只有杨业、杨六郎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有说有杨七郎,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于小说和电视剧的,不是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历史记载有宋史和辽史之分。宋史记载杨业最后是撞李陵碑而死,辽史记载是生擒了杨业,他绝食三天而死。宋史记载的杨家事迹远没有辽史多,据推断是被当时的奸臣潘美...

历史上真的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杨家将领,值得我们尊重。北宋初年,一位名为杨业的大将名震天下。杨业之父是五代十国时期在麟州(今陕西省北部)一带称雄的豪强杨信。虽然杨业出生在相对太平的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但由于父亲的关系,杨业从小还是受到了熏陶,对保家卫国有着坚定的信念。《宋史》记载,"...

历史上是否真有杨家将?是那几个人?
杨家将是有,不过没有那么多人物,正史上有杨家三忠烈,即杨业,业之子杨延昭,昭之子杨文广,其中杨业抗辽,延昭镇三关,杨文广是杨宗保原型,杨文广在历史上事迹不多,有载延昭子文广继父爵。至于四郎五郎等人物及杨门女将征西的事,史无半点记载。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史载,杨业有七个儿子,除延玉与父同死之外,其他诸子都曾为国戍边,其中最著名的是杨延昭。而传说和戏曲中,说杨继业有八个儿子,即所谓“七狼八虎”,并说前七个是亲生,老八是养子,八人中有三人战死,一人被害,两人被俘,一人出家,只有六郎杨延昭能够始终坚持在前线抗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

历史上真的有杨家将吗,他们真的那么厉害吗?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杨延昭的儿子就是杨文广。官居团练使,防守兴州。因为防守辽军有功,被晋升为步军杜于虞侯。杨文广对作战的对阵图很有兴趣,很有研究。因此杨文广曾经进献给朝廷阵法和收取燕云十六州的策略。但是还没有实施,就病死在边境上了。历史上的杨家将虽然没有小说里戏说的那样悲壮和有趣...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但历史上的杨家将,并不是每个都有记载,在杨业和七个儿子中,杨业和长子杨延玉战死,杨延昭赫赫有名,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其事迹史无明载。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辽人很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因为杨延昭对于辽人很有威慑力,辽人以为他...

杨家将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相是什么
这就是杨家将七子去六子归的结局,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佘太君替夫出征,那是杨门女将的故事。还有杨宗保,穆桂英挂帅,那是又一个传奇。二、杨家将的真相·三代后不复存 历史上确实有杨家将,但是没有佘太君,没有穆桂英,也没有杨宗保。杨业因为骁勇善战,在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被封为郑州刺史,官拜...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杨家将?
没有.杨家将是戏剧中创造的人物.

杨家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存在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杨家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要说存在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那绝对是一种忠义的化身,我们都知道杨家将在历史上是为了保卫大宋江山抗击辽国契丹族的侵略的一家人,可以说杨家为了大宋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最后一颗子弹都打光了,也没能救得了大宋,只能说,是一场壮烈的悲剧,可是杨家将的精神的将会...

宝塔区17154738568: 宋朝历史上真的存在杨家将吗? -
穰鱼必可: 有杨家将. 但是没有杨门女将,杨家男将虚构的故事比较多,没有专门与杨家作对的奸佞之臣. 1.杨家第一代.杨业(也叫刘继业、刘重贵、杨继业),原北汉大将,后投降大宋,因通晓虏情,得到宋太宗的重用.曾参与宋伐辽的高粱河之战...

宝塔区17154738568: 杨家将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
穰鱼必可: 真实存在,不过,与小说里相差较大,大概在两宋之交,其祖杨业死得之冤,其后代也多受磨难.

宝塔区17154738568: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杨家将? -
穰鱼必可: y

宝塔区17154738568: 历史上真的有杨家将吗? -
穰鱼必可: 有,只是没有演义小说中的如此传神不凡. 我来回答

宝塔区17154738568: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
穰鱼必可: 有,但不象电视上说的那么悬 杨门女将系从《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及《杨家将》二书附会而来,主要人物有佘太君、王怀女、穆桂英等.这些人物中有的因为艺术形象塑造得好,深为老百姓所喜爱,但考诸正史,却都属“子虚乌有”者流.

宝塔区17154738568: 杨家将,历史上真的有这些人物吗? -
穰鱼必可: 评书里的杨家将,大多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的杨家将,第一代杨业,本名杨重贵,北汉名将,号称无敌,北汉亡后归宋,因他对辽作战经验丰富,为宋太宗倚重,跟潘美伐辽(就是那个潘仁美,但他不是大奸臣,大奸臣是王冼),为监军王冼陷害,战死沙场.第二代杨延昭,本名杨延朗,为杨业长子,辽人认为北斗七星,第六颗星专可辽国,辽人很害怕杨延昭,称之为杨六郎,一生为大宋镇守边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第三代杨文广,杨延昭之子,重低级军官起步,被范仲淹所青睐,后推荐给朝廷,随狄青征西有功,累迁至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参与对西夏作战,颇有战功,死于任所,其影响力不及前两代.

宝塔区17154738568: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穰鱼必可:有 北宋的 杨家将创始人杨业原为北汉大将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匡义后,赵匡义灭了北汉,杨业降. 后来杨家子孙就一直为北宋效力 是北宋抗击辽的一支有效生力军 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却是历史上也有其事 是忠义的象征 与岳飞类似

宝塔区17154738568: 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
穰鱼必可: 杨业严格说不是忠臣,因为他背叛了后汉

宝塔区17154738568: 真的有杨家将吗?
穰鱼必可: 当然真的有了.你看看这个就清楚了 ! http://baike.baidu.com/view/6253.htm

宝塔区17154738568: 历史上北宋真的有杨家将和杨门女将吗? -
穰鱼必可: 历史上没有杨门女将这回事,杨家将也是小说家的夸张.北宋初年有大将杨继业,即为杨业原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