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这个成语故事有哪些启发

作者&投稿:乘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成语】: 脍炙人口
【拼音】: 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样东西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什么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他死后,曾参会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根据以上记载,后人引申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释义]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语出]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正音] 脍;不能读作“huì”;炙;不能读作“jiǔ”。
[辨形] 脍;不能写作“烩”;炙;不能写作“灸”。
[近义] 喜闻乐见 爱不释手 交口称誉
[反义] 平淡无味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复杂式。
[辨析] ~和“喜闻乐见”;都有(文艺作品)被人喜爱;受到人们称赞的意思。不同在于~含义广;除了含有人们普遍传诵意思外;还可指受人喜爱的肉菜;“喜闻乐见”只表示“受人喜爱”;语义比~窄。
[例句] 唐诗三百篇;篇篇都~。
[英译] enjoy great popularity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故事有以下这些启发:

1、用阳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它们一样也会回报给你阳光。世界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小块阴影里。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有时候,我们一瞬间失去的东西就是永恒。

2、清晨,我们出发。微笑。正午,我们在原地绕圈圈,并坚强地保持风度。黄昏,我们看到相同的风景及日落。夜晚,我们安慰自己,相信一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3、不要以别人的标准作为自己的目标,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最适合你。不要将最贴心的人视若当然,请珍惜他们,如同对待你的生命。不要因为沉湎过去,或憧憬未来而使时间从指缝中溜走;过好今天、把握当下,你便精彩了生命的每一天。

4、人生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我们的生命里,藏着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那些奋笔疾书的夜晚,那些煮茶读书的日子,串联起来,才换来我们现在丰盛的人生状态。

5、成功往往在多次失败之后才姗姗到来,每一次跌倒后再爬起来,都能使你的技艺更精湛,本领更强大,信心更充足。永不放弃,持之以恒,当挫折在脚下堆积成梯,你就获得了进步的机会。



脍炙人口的故事:

【成语】: 脍炙人口
【拼音】: 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样东西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什么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他死后,曾参会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根据以上记载,后人引申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成语解释: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911cha.com
成语繁体:脍炙人口
成语简拼:KZRK
成语注音:ㄎㄨㄞˋ ㄓㄧˋ ㄖㄣˊ ㄎㄡ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脍炙人口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脍,不能读作“huì”;炙,不能读作“jiǔ”。
成语辨形:脍,不能写作“烩”;炙,不能写作“灸”。
成语辨析:脍炙人口和“喜闻乐见”;都有(文艺作品)被人喜爱;受到人们称赞的意思。不同在于脍炙人口含义广;除了含有人们普遍传诵意思外;还可指受人喜爱的肉菜;“喜闻乐见”只表示“受人喜爱”;语义比脍炙人口窄。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脍炙人口”是一个成语,意指美味的食物人人都爱吃,进而引申为好的诗文或事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和称赞。“脍炙人口”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脍”指的是细切的肉,“炙”则是烤肉。这两种食物都是当时人们非常喜爱的美味佳肴。因此,“脍炙人口”一词最...

语文书里的成语故事之脍炙人口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段文字是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中的一段文字,我们暂不提李白孟浩然两位仙风道骨的大才子的友情,今天主要来认识一下文中的“脍炙人口”一词,这个成语与学生初次见面,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这个词比较难,而这个成语的故事由来...

蚂蚁庄园脍炙人口答案介绍_蚂蚁庄园脍炙人口答案是什么
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孟子·尽心下》中曾皙和曾参的典故,曾皙因为怀念父亲,只戒食他特别喜爱的羊枣,而对脍炙这样的普遍美食则无禁忌。孟子解释说,脍炙是大家共享的美味,而羊枣则象征着独特的怀念。成语的正确写法是'脍炙人口',而非'烩炙人口',两者要区分清楚。在蚂蚁庄园的小课堂中,1月26日...

脍炙人口的脍是什么意思
脍炙人口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uài zhì rén kǒu,意思是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出自: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五:“ 邹容 以无比的热情歌颂了革命,他那犀利沉痛的文章,一时脍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示例:在这美不胜收的地...

烩炎人口是什么意思
没有烩炎人口,应是脍炙人口。脍炙人口 [成语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典故出处]闻一多《歌与诗》: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孔孑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请在写出两个有关故事名称
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绘炙人口的意思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白话文:“如‘水声音常在罢了,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下影子,擦床琴发出’……都脍炙人口。”成语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脍炙人口反义词:鲜为人...

成语 快炙人囗
快字写错了,正确的是 【成语】: 脍炙人口 【拼音】: 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出处】: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

脍炙人口用来形容什么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成语意思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脍炙人口含义 1.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2.出自:五代·王定宝...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脍炙人口的读音是“kuài zhì rén kǒu”。关于脍炙人口的例句:1、这部电影的桥段成功的打动了大量观众,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2、他的这篇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原理和生动有趣的语言奠定了他在这个学科领域中的脍炙人口的地位。3、这些日子以来,他爷爷常常给他讲一些历代名人的故事,...

聂荣县19644807516: 由一个成语故事引出的启示(至少3条) -
类剑丹田: 守株待兔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聂荣县19644807516: 从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
类剑丹田:[答案] 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聂荣县19644807516: 脍炙人口 成语故事 -
类剑丹田: 【成语故事】孔子的弟子曾与曾参为两父子,曾死后,曾参为悼念父亲曾而不吃羊枣.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听说后,就问孟子脍炙和羊哪个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公孙丑问为什么曾子吃脍炙而不吃羊枣,孟子告诉他这是为了避讳而选择的结果.【典故】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

聂荣县19644807516: 给一个有点深度的成语典故. -
类剑丹田: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解释 炙是烤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

聂荣县19644807516: 脍炙人口这个典故及释义怎样?
类剑丹田: 脍炙人口的典故:“脍炙”原指古时炒烤肉丝的一种肉食.《孟子·尽心下》中记载,曾参的 父亲曾哲生前很喜欢吃一种叫羊枣的野生小柿子,他死后,曾参再不忍吃羊枣.孟 子的弟子公孙丑不知内情,觉得奇怪,就去问孟子:“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回答当 然是脍炙.公孙丑再问曾参为何不吃“羊枣”时,孟子遂告知了缘由.此典故后来演 绎而成“脍炙人口”这一词语. 这个典故的释义:现引申为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聂荣县19644807516: 脍炙人口它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类剑丹田: 因为会烧到嘴!

聂荣县19644807516: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 -
类剑丹田: 脍,形声字,从月,会声,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诵.

聂荣县19644807516: 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成语典故 -
类剑丹田: 囊萤映雪,读音nángyíngyìngxuě. 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 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比喻人勤学好问. 原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 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车胤传》后以“映雪囊萤”形容 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聂荣县19644807516: 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
类剑丹田: 孔子的弟子曾与曾参为两父子,曾死后,曾参为悼念父亲曾而不吃羊枣.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听说后,就问孟子脍炙和羊哪个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公孙丑问为什么曾子吃脍炙而不吃羊枣,孟子告诉他这是为了避讳而选择的结果.

聂荣县19644807516: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类剑丹田: 这个词的意思是脍:细切的肉;炙:烤肉.原指人人 爱吃的美食(烤肉).后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 和传诵的诗文.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 春秋时,有父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