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益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论语·学而》。
原文节选:
1、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1、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2、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3、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扩展资料:
赏析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古代有守孝的说法,倘若父母去世,不管身在何处或身居何职,都应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在这期间,做丿L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着提出来,应当慢慢地改,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这才是孝子所为。其实,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即便是父子之间也是各有其志。
虽然古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子承父业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也难保有人不会跳出家族的禁锢而另谋生路。此时,他们虽然改了“父之道”,只要心里对父母的意志保有足够的尊敬,也不算是不孝。
此外,这句话还可理解成做丿L子的应当将父亲手中的旗帜接过来,完成父辈们未竟的事业,替他们担起应尽的责任,不能父亲一死就什么都不管了,这也是不孝。
比方说,古时太平盛世的皇帝在各个方面的政策都很不错,倘若他离开了人世以后,新即位的丿L子大改其道,搅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就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也是不孝。
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才完成进化的,想要做个孝子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的孝心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才是真的孝顺父母。
而且,真正的孝子,不论父母生前还是死后,他们对父母的恭敬和教诲都不会忘记。因为父母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从不敢忘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学而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的第十一篇,意思是要看一个人的品行,首先要看他父亲在世时,他的志向是什么,其次要看他在他父亲去世之后,他的行为,如果在他父亲过世的多年里,他的行为还能够向他父亲在世时一样符合德行,那他就算做到了孝。

这句话主要阐述的是孔子对于孝道的看法。具体解释这句话中的字词意思,“其”实代指,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行的读音是xìng,指行为举止等;三年在这里并不是三年的意思,而是指多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道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多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

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对这话要辩证地对待。
参考资料
第一文库网.第一文库网[引用时间2018-4-4]

 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持续三年贯彻父亲的教导而没有改变,这就可称为是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
直译: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留意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了,观察留意他(往常)的言行;三年都没有跟父亲的品行道义有变化,可以说是孝心了。感想:所谓的尽孝道,就是发扬父亲的遗志,言行举止都遵循父亲。一则是在赞许父亲的品行,发扬光大,二则是怀念父亲,记得父亲平常的言谈举止,记得关于父亲...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意思
1、意思: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 2、出处:孔子《论语·学而篇》3、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翻译
2、“父没”就是当父母去世以后,这个时候儿女他必须要自立,因此能不能够继续保守父母的志向,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从他的行为里头,我们能够知道他的善恶,他是不是真正有孝心。如果他真有孝心,他也必定能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就是他会继承父亲的志向,继承祖辈的事业,甚至能够发扬光大。从...

论语关于孝道的名言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子曰:“父在观其行,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父之道,可为孝矣。”是什么意 ...
父亲在的时候观察他的行为,父亲去世了观察他的志向,如果三年他没有改变他父亲的处事之道,可以称他为孝了。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0�2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0�2 对孔子的这句话,与对他的许多其它话一样,后人同样众说纷纭。 �0�2 一说,就是要在父亲死后,要遵循父亲生前定了的规矩。对一国之君而言,也是要遵循先王...

孔子为什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又引用论语的原文反面解释:“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是不是很清楚很明白,无改于父之道,叫你不要改变父亲的道,而不是不道。现在很多大学教授,都不学无术,...

关于论语孝顺父母的句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作者:孔子)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者:孔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作者:孔子)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基于守孝三年的基础上说的,主要有两种说法:1.在父亲死后三年内依然遵循父亲生前定的规矩。2.言行一致,一直遵循在父亲生前所承诺的那样去行动。

象山县19156491623: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
勾饶伤科:[答案]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孔子的这句话,与对他的许多其它话一样,后人同样众说纷纭.�� 一说,就是要在父亲死后,要遵循父亲生前定了的规矩.对一国之君而言,也是要遵循先王制定的方针政...

象山县19156491623: 《论语》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翻译!快!快! -
勾饶伤科:[答案]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

象山县19156491623: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
勾饶伤科: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意思是: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象山县19156491623: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勾饶伤科:[答案] 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象山县19156491623: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出自《论语》哪一篇 -
勾饶伤科:[答案]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

象山县19156491623: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
勾饶伤科: 以下是 南怀瑾《论语别裁》关于这一段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

象山县19156491623: 我要读论语学而的句子 -
勾饶伤科:[答案]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看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

象山县19156491623: 子曰:父在关其志,父没关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已. -
勾饶伤科:[答案] 大哥!拜托你提问认真点好不好! 麻烦你提问,把字都打正确了好不好?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才是正确的!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

象山县19156491623: 论语讲孝的句子(句子要全的,还要意思) -
勾饶伤科: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象山县19156491623: 孔子对孝的解释有哪些? -
勾饶伤科:[答案]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 《论语·学而》记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