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庭教育中的“权力之争”:孩子逆反,父母是最大的输家

作者&投稿:书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生活的观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时间我去公园玩,目睹了这样一幕。我先是被一连串的怒喝吸引,然后才扭过身子去看发生了什么。我看到一个妈妈正在"气急败坏"的试图怒打她的儿子,说是怒打,实际上也没有真的打到,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一直拦在中间,劝架、调解,嘴脸连声说着"算了算了"。根据我的观察,应该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为什么和妈妈发生了争执,然后可能动手打了妈妈(为了泄愤那种),妈妈恼羞成怒,一边骂男孩:靠!你还敢打我!你给我等着…之类的话,一边伸着手想要打男孩,然后被爷爷奶奶拦下了。后来,这个男孩和妈妈进入到了僵持阶段,两个人都想冲破爷爷奶奶的"路障"冲过去攻击对方,然后其他三个人(爷爷,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拦和劝架)。看样子,母子俩都是暴脾气。

我大致看明白之后,坐在了一旁。妈妈明显愤怒不已,已将怒火转向了爷爷奶奶,她说:你们就惯着他吧,惯着他有什么好处!其余三人不吭声,但是也没停止自己阻止的动作。

又过了几分钟,我看到爷爷带着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复了平静,手里依旧拿着烤肠,妈妈则怒火冲天的使劲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奋力的把他们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远方怒喝道:让他们走!让他们一拨去!爷爷一天到晚就知道护着,惯着,我看最后能护出什么结果来!走,咱们回去!

我看了一下几个人的表情。妈妈:愤怒。奶奶和爸爸:为难和犹豫,想跟着爷爷往前走,但是被妈妈强力拦下。爷爷:听着妈妈的怒吼,好像没有任何反应,似乎还轻笑了一下,揽着孙子若无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着爷爷走,继续吃烤肠,比较平静,没有了之前脸上的不甘和愤怒情绪。

我在一旁感叹: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中间的权力之争——"权力之争"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不太理解,后来明白其中含义之后,再回看许多事物,发现 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充斥着权力之争

家庭教育中的权力之争是什么意思?会对孩子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觉察以及避免权力之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在我刚才描述的场景中,出现了至少两组权力之争:妈妈和儿子之间,妈妈和爷爷之间。他们各自所做的事, 本质上就是动用各种"手段"争取在家庭中"听谁的","谁说了算"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极其常见。它就是隐秘在家庭中的权力之争。

一般人会认为权力是 社会 上的事, 社会 权力体系、政治体系,包括公司里…我们认为这里面藏着很多权力。 但实际上在家庭里,同样有各种各样的隐秘的权力 游戏 。

为什么权力之争的现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难以觉察呢?

因为, 人在没有觉察的时候,会将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化"的解读 ,例如文中的妈妈会觉得:我在为孩子树立规则。爷爷会觉得:妈妈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会觉得: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对,伤害了我,我在正当防卫。

尤其当一个人陷入情绪,无法看清事情本质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无意识的"美化" ——这也是心理防御机制之一的"合理化"在发挥着作用。 经过美化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会发生选择性的倾斜,只会关注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而远离真实, 人们会认为自己很委屈,坚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个人。

只有祛除无意识的"滤镜",面见真实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在和对方玩一场争夺权力的 游戏 而已。

本文中的妈妈和儿子。从表面上看,妈妈是想为儿子树立规则,而儿子则为妈妈对自己的粗暴态度进行着合理的抵抗。但本质上,是妈妈希望儿子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为处事,而儿子,则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待妈妈。两个人因为各自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引发了争执,随着争执的加剧,情绪逐渐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再接着进行的争执,就越来越脱离最初的目的,转而投向"你必须按我说的来"和"我偏不"的斗争中了。

这就是 家庭中的权力之争。其本质,是争取"到底谁说了算"。出于自恋的需要,每个人都想说了算,于是争夺家庭控制权的权力 游戏 就此上演。

权力之争和控制紧密相连 。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 有控制,就必定会有反控制,控制与反控制,构成了权力之争。

① 家庭中权力之争,危害无穷

为什么我们需要觉察家庭中的权力之争?权力之争到底有什么害处?

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过一个观点:家庭里,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情况。 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 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控制欲,是权力之争的根源所在 。正因为如此,尊重、理解、共情等等这些听上去美好的词汇,才会在现实生活中变成一纸空文,大多数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很难不打折扣的做到。

控制的害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有过精准的描述:"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如果父母习惯于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 孩子,一般会有三种结果。

第一:孩子"战败",选择压抑

在我文章的评论区,我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呵呵,这种孩子如果在我这,我就要让他好好尝尝为所欲为的下场",这种评论并不是少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里面的威胁和恐吓。

如果一个人成为父母,便天然拥有了权威的身份。如果ta不能够善用自己权威的权力,而是将其作为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人的手段,那么可想而知,ta的子女会有多么悲催。

遇到控制欲过强的父母,是一个孩子的悲剧。其中一部分孩子,会在权力之争中败下阵来,成为一个习惯压抑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如巴班斯基所说, 懦弱,胆小,压抑,生命力萎缩

第二:孩子习得战争模式,逆反偏激

很显然,文中的男孩属于这一类。他的母亲有极强的攻击性和控制欲,所以,男孩也习得了这个特征,变得富于攻击,且非常逆反顽劣。

家庭教育像一个魔咒,一个人最终常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第三:孩子"曲线救国",隐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说到逆反,很多人都会浮现出一张写满"我不服"的脸,其实 除了这种显性逆反之外 隐性逆反也是极为常见的形式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会做一些"小动作"实现抵抗的愿望。这样的人格,在 社会 上很难有良好的发展,因为他们常常是那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难以获得领导的信任。

所以,毫无疑问,家庭中以控制为核心的权力之争,对于一个孩子的恶劣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值得警惕,更值得思考。

② 先有对错(评判),才有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从何而来?为什么要争夺"我说了算"?

其内在逻辑是因为我觉得"我说的对",因为我"正确",所以你"应该"听我的。

所以, 对于自认为"正确"的执着,是导致权力之争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阐述过"自恋"、"评判"、"我执"等相关话题。这是一个终极话题,可以说,如果能从根本上破解了这个命题,基本上人生的烦恼能减少80%。

我们今天依然要谈一谈关于对错和标准的话题。 当一个人将外界的评判视为"我"的一部分时,就会陷入对错之争的怪圈。简单说,我必须维护"我说的对",才能让我自己有价值感和存在感,如果"我错了",那我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了。

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很难。

控制欲特别强的人,实际上是自我掌控感很低的人,他们因为自己内在的自我掌控感不够,所以,会寻求对外部世界的掌控,而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实施掌控的人。 这就不难理解很多父母都会以"对"为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施加着对孩子的控制,并随后引发权力之争了。

以上的对话是否熟悉?其实这就是父母在和孩子进行"谁说了算"的权力之争。无论外表被包装的多么温和,都无法掩盖其背后"控制"的意味。

每个家长都应该扪心自问: 是否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过分执着?以至于执着到对方不遵从"我"的意志,我就会感觉很愤怒?或者至少是很失望。

③ 如何区分"权力之争"和"为孩子树立规则"?

习惯于评判性思维的人会陷入一个困境:如何区分我是真的为孩子好,想为孩子树立规则?还是我在与孩子之间进行权力之争?

答案在于: 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对方如果不按照我的意愿做事,我就会很不舒服), 还是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

这里面的区别在于,到底是以"我"为中心的,还是以"孩子"为中心?

如果以孩子为中心,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就需要遵从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充分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给到符合孩子要求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是一个辅助者的身份,而孩子,是成长的主体。

但是 如果是以"我的规则"、"我的情绪"、"我认为对的事"、"我认为她应该吃的饭"为主体运行的,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控制的意味。而有控制,就一定有反抗。

可以察觉自己的制定规则中,是否有控制对方的意味。它包括我希望你这么做,如果你不做,我就会不高兴(失望);包括你必须按我说的去做(因为我认为我给你设立的规则的正确的),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标准执行,我就决不同意;包括我认为对你好的事,不需要考虑你是否接受,以及你接受的过程怎样,我只看结果——你有没有按照我的意思来。

如果有了这种觉察,就会很轻易的发现自己的权力之争有多频密了。

再次回到刚才的话题。难道,孩子不该管吗?孩子不管能行吗?

可以借用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的话回答这个问题: 在生命的最初,孩子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世界观的时候,父母有时的确需要帮孩子做出选择, 而事实上,孩子的成长也确实是按照父母的刻画塑形的——无论父母多么民主,都不可避免的会在孩子身上留下自己的烙印。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个局面就会发生改变,变成了"你选择,你负责"

也就是, 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并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有了这份责任,ta就会变得自律。

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避免家庭中权力之争的参考。

第一:觉察自己头脑中的“标准”(评判)。

我们刚才说过了,因为自己脑海中的评判太多,对错太多,所以,才容易陷入权力之争。然而,稍微有点辩证思维的人都会知道: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要么你对要么我错,而是在黑白之间包含着大量的灰度。就像阴阳八卦图一样, 黑白各半,而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标准,意味着限制,限制,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控制

同一个现象,每个人看到的结论都是不同的,区别在于所站角度不同,可以说,很多事都没有对错,只有角度的区别。所以, 觉察自己的评判性思维,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避免与孩子进入权力之争的重要方面。

当自己的思维中,经常出现 "应该"、"必须" 这类词汇时,就要特别警惕了,你可能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局,把自己的认知当成横行宇宙的标准,并且不由自主的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

第二,将选择权尽可能多的交给孩子。

父母以为只有自己对孩子严加管理,孩子才能成才,这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 自恋 。确切的说,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缺少基本的信任,那么结果也一定如你所愿,你的孩子也必将成为一个双标的小白眼狼:需要你的时候利用你,不需要你的时候请你尊重他。

而这一切,是你教的。

只有将选择权尽可能的交给孩子自己,ta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ta才能在这种看似自由的环境下学会为自己负责。 自由从来不是只有好处,相反,自由往往意味着"自我负责"的重担,只有真正拥有选择权的孩子,ta的精神胚胎才能得以发展 ,ta才能真正不再无赖,而能对自己负责。那时,ta才会自律,成为一个自己对自己有规则的人。

第三,当孩子陷入权力之争的时候,看看孩子"蛮横"背后的渴求。

大多数家长做不到,当看到孩子"蛮不讲理"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会被孩子牵引,会变得比孩子更愤怒,这个时候,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小兔崽子!我让你厉害!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就进入到了更加混乱和升级的权力之争。

事实上,作妖必有因。孩子也不例外,不管他使用的是什么方式,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是讨喜的,还是令人讨厌的,他的 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

大部分看不到深层次的动机,只能看见表层的现象,于是"误会"和"磨擦"就产生了。

孩子真实的渴望需要被看到 ,归根到底,不管大人孩子,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类的根本需求都是想通的:每个人都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

很多时候,孩子看上去蛮不讲理,其本质是因为不被允许,任何人不被允许的时候,都有挫败感,可能还会衍生固执。而一旦自己的需要被看到,被看懂,ta的固执也就迎刃而解了

隐藏在家庭中的权力之争无处不在,除了亲子关系,在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到处都存在着隐性的权力之争,说到底,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说了算"的愿望,但是只要生活在关系中,就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需要将自己的一部分妥协,祛除,然后通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实现双赢(多赢)。

在关系中,从来没有输赢,一方的全面胜利,往往是以另一方的全面妥协为代价得到的。这种赢,势必不会长久。只有双赢,才是真正的赢。




警惕家庭教育中的“权力之争”:孩子逆反,父母是最大的输家
而控制的害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有过精准的描述:"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父母习惯于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孩子,一般会有三种结果。第一:孩子"战败",选择...

家庭教育:隐形的课堂,利弊如何权衡?
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成长的教育。🌪️需注意的几个方面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注意营造积极氛围、设定合理界限、避免过度压抑、警惕负面影响等方面。只有在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你们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及特点怎么填写
1、可以培养孩子更好的行为习惯 刚刚迈入小学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不习惯,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该如何面对各种问题,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让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生活当中能够非常的顺利并且享受快乐,受到老师的表扬。2、让孩子更加的勇敢自信 父母的教育,还会让孩子...

破窗效应,孩子总是一错再错?看完这个家长就明白了?
“破窗效应”表明环境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很多事情,一旦有了第一个突破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警惕家庭教育中的“破窗”对孩子来说,成长环境总是影响着他,改变着他的认知、心理状态乃至性格。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很小,父母不听,等孩子长大了开始管教,孩子就会有“摔罐子破摔”的心理。...

为什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如此重要呢?
1、深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影响,父亲是一家之长,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高高在上,与儿子之间是一种不平等关系;2、很多父亲表现得很威严,信奉棍棒教育,孩子感到惧怕,自动疏远;3、父亲是儿子的第一偶像,儿子的成长几乎必须经过偶像的倒塌这个令双方都痛苦的过程;4、父亲很容易受一种矛盾心理的折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教给孩子哪些品质?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是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一些重要品质和能力:品德与道德素养:父母应该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和社会责任感。自信和自尊: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要警惕的哪几大心理教育误区,常被父母忽视?_百度...
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要警惕的哪几大心理教育误区,常被父母忽视?01心理健康教育错误观念一:把孩子落泪作为柔弱主要表现孩子爱流泪就一定是柔弱吗?其实也不是。孩子可以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但不必须时时刻刻压抑感情绪。有时,适度的哭泣可以缓解情绪,并把不正常的化合物排出,有益于释放压力极度紧张...

家庭教育的十个最重要理念是什么?
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与思想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从大环境看,中国式家庭教育亟待去霸权化,家长不能霸着权,孩子也不能揽权,要警惕从家长霸权转移到孩子霸权,当下的世界,并没有给孩子淡定成长树立一个外在的正环境。

警惕7种家庭教育的错误方式
1、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

家庭教育中处罚孩子的正确方法
惩罚,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家庭教育中处罚孩子的正确方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处罚孩子的正确方法 方法一:打手心 打骂孩子固然是不适当的管教方法,但是巧妙的利用就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可以在孩子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用废旧的报纸制作一根警醒棒...

万源市15891209952: 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
坚黛万托: 误区一: “老师,这孩子我是管不了了,只有交给您了!” ——家长误认为能“管”住孩子,就是成功的教育 误区二: “儿子,别那么傻,这本你爸从北京买来的资料不要带到班上去,给同学们看了,你考试就得不到第一了.” ——教孩子不正当的“竞争”意识 误区三: “为了你读重点,我们都省吃俭用,你再学习不好,怎么对得起这些钱呀!” ——激励孩子的办法比较消极 误区四: “孩子成绩不好,花钱请家教,成绩就会上去了.” ——不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万源市15891209952: 孩子是家庭中重要的存在,孩子在家庭中的分量究竟有多大? -
坚黛万托: 孩子在一个家庭中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家庭因为孩子而和谐,很多家庭因为孩子而离异.孩子在家庭中的分量究竟有多大,你不敢相信真相是这样的. 孩子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否.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其实就是孩子,把孩子教育成...

万源市15891209952: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产生矛盾如何处置 -
坚黛万托: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学识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童年回忆和个人的自以为是,或者是先入为主的观点.在家庭教育环节,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一个是可以通过相关的育儿类教育书籍、光盘等大家一起看;还可以把矛盾问题咨询邻居、朋友等;也可以网上搜索相关的客观性、科学性的理论指导...总之,育儿方面不光是对孩子的教育要科学,家长也要同步的提高和学习,不能凭感觉的...尤其是有矛盾的时候,不能可以的坚持自己的感觉和先入为主,最好能兴平气和的现讨论,各抒己见,达成一致当然是好事,且不可让矛盾升级成家庭矛盾,那样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标准对孩子、对家长都是极不负责的...

万源市15891209952: 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坚黛万托: 一、尊重孩子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但又具有敏感的自尊心.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热爱孩子、尊重孩子,耐心当好孩子的听众.在倾听到孩子的心声后,家长再随机应变采取适当的教育,让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如:当...

万源市15891209952: 家庭教育孩子的几大误区 ? -
坚黛万托: 误区七:不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 孩子年小幼稚,如同一张白纸,对大人的言行深信不疑.家长的正确言行会使幼儿学到正确的处事要领;相反则会使幼儿是非不清,甚...

万源市15891209952: 家长如何建立权威? -
坚黛万托: 许多家长都会发现,当孩子上幼儿园后,在家里横行霸道,和父母对着干的小家伙,在幼儿园里却非常听老师的话.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在孩子心里只有老师是绝对的权威. 父母在羡慕老师有这样的能力之余,一定也会疑问,老师到底是用了什...

万源市15891209952: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自卫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
坚黛万托: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孩子成了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包办,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勇敢精神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在自我保护、生存自救等方面显得尤其薄弱,受到意外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

万源市15891209952: 在家庭教育里,爸爸和妈妈哪个角色更重要? -
坚黛万托: 同等重要,不存在谁比谁更重要 因为一个家庭的建立,需要父母两人的共同努力,需要两人共同配合,共同达成组建新家庭的意愿. 在两人高高兴兴地组建家庭之后,很快就会开始了孕育新生命的历程,在热烈的期盼中,父母两人迎来了他们...

万源市15891209952: 严父慈母的父母建议 -
坚黛万托: 专家表示,当今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了一些误区,需要提醒家长注意.1.舍本求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学到的是勤劳、善良,学会的是自强不息、好学博爱;因此即便孩子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才...

万源市15891209952: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坚黛万托:[答案] 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那是牺牲了安逸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才华,那是私底下的努力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简单,那是对欺骗的豁达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成熟,那是经历与沧桑换来的.可以欣赏,不要羡慕,因为那都...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