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诸葛亮的《出师表》要提到名不见经传的将军向宠?

作者&投稿:承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诸葛亮的千古名篇《出师表》,大家都很熟悉了。

除了刘备刘禅诸葛亮,《出师表》里,还提到了四个人: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

郭攸之、费祎、董允,当时都是侍中、侍郎这样的职务。

唯独向宠是武职,他当时被封都亭侯,任中部督。



诸葛亮为何要推崇向宠?先看看向宠的履历。

在《出师表》里,向宠被描述为“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之为能”,那么这个将军向宠,有什么过硬的表现呢。

实际上,向宠虽然是军职,却没有过拿得出手的战绩。他是蜀汉名臣向朗的侄子,之前最亮眼的表现,是在蜀国伐吴的秭归之战中惨败后,保存了自己手下的完整建制,把部队带回了蜀中,这是“先帝称之曰能”的出处。

当时,他在蜀军中的职务是牙门将,这是个低级军官。

《三国志·向朗传》:先主时为牙门将。秭归之败,宠营特完。

夷陵之战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分界点,此战蜀军损失惨重,除了折损了大量精兵,更严重的损失是人才的损失。

马良、张南、冯习、傅彤、程畿阵亡,黄权、杜路、刘宁等投降东吴或曹魏。此外,马超、刘巴、许靖在同一年病故,再算上关羽、张飞,刘备苦心积累的人才储备几乎为之一扫而空。

更严重的是,随着荆州的丢失,这块为刘备贡献大量人才的地方再也不能为蜀汉所用了。

这种情况下,火线提拔一些中低级官员就成为必然操作。向宠曾经得到过刘备的夸奖,就在被提拔之列。



不过,受提拔的人显然不只向宠一个,诸葛亮何以在《出师表》里要专门提到向宠的名字呢,这得看他的官职。

在表中,诸葛亮只说“将军向宠”而没有提他的具体职务,在这时,向宠的职务是中部督。

中部督的具体职责,是掌管宿卫的禁军。

《三国志·向朗传》: (后主)建兴元年(223),(向宠)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

明白了向宠的职务,再联系下《出师表》里提到的其他三个人,就明白了诸葛亮的苦心。

郭攸之、费祎、董允都是刘禅身边的官员,尤其是费祎,他是荆州集团的老人,能力也更强,是诸葛亮安置在刘禅身边的一个保险。

那么,再加上统领宿卫禁军,同样是诸葛亮提拔的向宠,意思就很明确了。



联系《出师表》通篇,全文虽然名字叫《出师表》,不如叫进谏表更加合适。

表里先分析了一遍当时局势,随后就进入正题,

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起到“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用了408个字来劝说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而出师表的全文也不过741个字,真正汇报出师这回事的,还不到300字。

劝勉刘禅,才是出师表的主要目的。

《出师表》其实是借出师的名义,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在《出师表》中,能读到他这种性格。

首先是建言的时机。

建言的时机在出师北伐之前。诸葛亮即将率军出征,留下刘禅独自在成都,他会干出什么事来,诸葛亮也不能百分百确定,于是在出征前,激励一下刘禅,要继承老爸的遗志,发愤图强。就如同一个家长,出门前对不成器的孩子总要唠叨几句,唯恐他惹出什么乱子。

当然,对于熊孩子而言,这种进谏未必有什么用。所以诸葛亮也把话挑明了,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这几个人,能用,你要有什么事或者惹出了什么乱子,先找他们,能帮你摆平。

其次是建言的方式。

诸葛亮的方式不是简单粗暴,而是从侧面进行迂回,大打感情牌,通过先帝刘备来引导刘禅。我们知道,对熊孩子来说,讲道理是很难说得通的,从感情上打动他,往往更加有用。

爱之深、责之切。诸葛亮是臣子,要讲礼数,借着出师这个名头来对刘禅进行进一步劝诫,又安排费祎、向宠等在身边做保姆,确保万无一失。

武侯的彬彬之礼和儒家道德风范,在《出师表》里表现得很明显了。谨慎里不失周祥,仁爱中充满智慧,拳拳之心,昭然纸上。

《出师表》历来被称为“至文”,除了它的文学价值,文中诸葛亮所饱含的感情和智慧,是它始终被推崇的最重要原因。

武侯与刘禅相处,礼节上是君臣,感情上如同父子。刘禅虽然熊,也确实尊诸葛如父,拿诸葛亮的权力来说,已经是登峰造极,刘禅对他丝毫没有戒备,不拿武侯当外人。

这是臣子的最高境界:权臣忠而君不疑。

与之对比最鲜明的,显然是司马懿。

就算在《晋书》中对诸葛亮也评价极高:

览诸葛亮训励,应璩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质略易通,寓目则了,虽言发往人,道师于此。

能得到敌人这样的评价,不仅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做到的。

“当你的敌人都爱上你时,你将会被全世界景仰”。



这是因为向宠是三国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个将军,他打赢过很多的胜仗,所以诸葛亮非常的看重他。

因为诸葛亮觉得向宠能力出众,能够辅佐汉室。同时也是为他造势,让大家都认可他。

因为向宠是蜀汉时期比较有能力的将军,军事能力非常强,所以诸葛亮想要刘禅重用他。

因为当时蜀汉人才凋零,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来进行补充职位,所以诸葛亮就选择了向宠


诸葛亮的《出师表》怎么写的?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达了什么内容?
同时也建议刘禅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采纳忠益之言,不要偏听偏信;要赏罚公平,使宫廷内外执法如一。同时,诸葛亮在表中还推荐了许多贤能的大臣,要刘禅遇事多同这些人商量,然后施行。《出师表》集中地反映了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倾注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忠心和期望。写得挚切诚恳,感人肺腑,是后世...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写给谁的?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

《出师表》中诸葛亮概括自己隐居隆中的初衷与生命状态句子
《出师表》诸葛亮以生逢乱世,躬耕南阳,不求闻达诸候,甘心平凡生活,只想一生平安渡过,与世无争。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驾崩,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

诸葛亮的《出师表》这首诗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dé),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用不恰当的譬喻为自己掩饰),以...

关于诸葛亮《出师表》的古诗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诸葛亮在写《出师表》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翻译出来不太一样
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屑于内...”——诸葛亮《出师表》当初诸葛亮临终之前,留下了千古美谈《出师表》,也把自己所有的嘱托,也通过这一份东西表达出来,虽然我们都曾学过,老师也教过这《出师表》的翻译,不过诸葛亮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你还真不一定就知道。

诸葛亮的《出师表》写于哪里?
《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篇,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225年与226年)曹魏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225年),收录于《三国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

《出师表》中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是:( ),( )
出师表是诸葛亮的奏表,表中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刘备临终的遗言,至于什么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没在点子上。原文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因此就是兴复汉室,...

古城区19466311491: 出师表中,为什么诸葛亮要提到和刘备的作战经历
进婵烟酸: 是诸葛亮控制刘禅的手段之一,《出师表》中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先帝”.在全760字中,“先帝”竟有13个之多.正文第一个词就是“先帝”,最前面几句话中,几乎句句都有“先帝”.诸葛亮把“先帝”挂在嘴边上,随时提醒刘禅,你老子说了:“汝与丞相从事,事之若父”.通过打这张万无一失的“先帝牌”,诸葛亮才能独揽蜀汉军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古城区19466311491: 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什么人们会发现啊 -
进婵烟酸: 诸葛亮的太多东西没有被人发现,是因为时代的久远,很多资料都丢失了; 而出师表是作为大臣向皇帝的奏折,一般都是保存比较完整的.而且诸葛亮的出师表写得太好,所以被很多人抄诵(以前是没有印刷的,都是通过抄写),所以出师表能够一直流传到现在. 注:出师表不能说是被人发现的,因为这可以作为一篇文章,可以说是流传

古城区1946631149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什么要陈述往事, 讲明出师目的
进婵烟酸: 诸葛亮陈述往事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追念先帝的知遇之恩来表明对刘氏父子的一片忠心,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出师北伐的决心.同时,诸葛亮通过回忆与先帝创业的艰难来勉励刘禅要亲贤远佞 ,在自己出师期间要治理好国家.

古城区1946631149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为什么要自叙 -
进婵烟酸: 作者自述本志,说明自己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述和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古城区19466311491: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表中提及先帝“属以后事”这件事 -
进婵烟酸: 以表明先帝刘备对自己的信任和巨大恩惠,以此表示自己报答刘汉的忠心以及对蜀汉竭精尽虑的心意.

古城区19466311491: 出师表为什么叫出师表? -
进婵烟酸: 那是诸葛亮在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文章! 一者表明诸葛亮誓死北伐的决心;二者是规劝后主从良纳贤,做个英明的君主;三者追忆自己的过去史.... 这三者中第一者最为重要 故而叫出师表

古城区19466311491: 出师表!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尽全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
进婵烟酸:[答案]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nìng),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

古城区19466311491: 出师表.为什么有前后 -
进婵烟酸: 前〈出师表〉作于三国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年).是年诸葛亮驻军汉中(今陕西汉中),准备北伐曹魏.出发之前向刘禅上了这个奏疏,谆谆劝诫刘禅要尊贤纳谏,发扬刘备的品德.表中推荐了朝内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并且说明了出征的目的和任务,表白了自己对蜀汉忠诚的心迹.出师表〉之外,又有.这是因为后一年(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散关,围陈仓,出征之前又上过一个表(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人遂分为前、后两表.但〈后出师表〉是否诸葛亮所作,颇多异议.

古城区19466311491: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为什么没有提到姜维? -
进婵烟酸: 那是第一次北伐前写的,诸葛亮还没见过姜维呢

古城区1946631149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为何要说到先后汉的兴衰 -
进婵烟酸: 这句话意思是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吸取历史教训,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