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融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写作<出师表>的目的何在?~

《出师表》目的是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下半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主见。第二部分(6~7段)追忆经历,忠刘氏,兴师北伐表心愿。
第三部分(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对“已”,承“讨贼兴复之效”;对“贤臣”,扬“兴德之言”;对“后主”,行“自谋”之宜。各方面的职责分明,要求明确,此情恳切,表达了诚挚的希望,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最后十二个字,再一次流露出出师前复杂的心情和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积极主动地进行‘光复汉室’的大业;实现他在‘隆中对’时的理想抱负。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驾崩,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这就是《出师表》。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出师表》传世有二,《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呈与后主刘禅奏章。《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227年),收录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另有《后出师表》。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后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的注文中。

  简介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一、  1.追溯21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起来觉得舒徐入耳。

2.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

3.21年的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

4.写出先帝的榜样,说明先帝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仿先帝知人善任。

5.表明自己21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除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

二、《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我个人觉得,目的有三,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自己出战的意义和原因,第二个目的是告诉刘禅一些为政的道理以及为政的方法,第三是表明自己的忠心.我个人猜测,诸葛亮写《出师表》这篇文章时心情是非常复杂的,甚至有可能为自己一旦出师而不能回来都做好了准备,所以,在文章中,交待了一些后事,比如,朝庭中可用谁,谁不能用,其实,诸葛亮在时,一直掌握着蜀国这军政要务,用谁不用谁他都可以实际控制,虽然将要出去远征,但他完全可以实际控制政局,那为什么要交待这些呢,就是为自己如果不幸在出师中战死而做好后事准备,这种心情也是只有十分忠诚的人才会有的.一.强调北伐的目的,表明下忠心,防止刘禅怀疑;
二.安排好留后人员,希望后方稳定,防止刘禅乱搞;
三.发表一下感慨,因为当时诸葛亮的地位已经受到威胁,所以也在暗示刘禅,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先帝对我恩重,我就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出师表以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说明现在局势,先帝创业不易用以让刘禅能够用心治理政事,守住发展汉朝;同时支持自己北伐,表明自己的忠心。


诸葛亮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的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

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其忠心日月可签。结合课文及自己了解的诸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的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

语文教科书第28课《出师表》内容讲解,谁知道
《出师表》三、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 由于本文是秦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一地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双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

诸葛亮的简介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中文名: 诸葛亮 别名: 孔明,伏龙,卧龙,武侯 国籍: 蜀汉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出生...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后出师表》原文鉴赏
《后出师表》,三国时诸葛亮著,裴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说这篇《后出师表》是蜀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十一月奏后主的。也有人疑为伪作。《后表》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积极进取的精神,淋漓尽致,感人肺腑,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启迪的意义。 《后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自己要求再度出师的原因,在于受托讨贼...

诸葛亮的资料?
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

出师表改编小故事的作文
为了开导刘禅,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励众志,所以写了这个表。这篇《出师表》是他出师前向刘禅上的奏疏,篇名为后人所加。 B. 《出师表》的情景作文 应该是《草庐对》,隆中不属于东汉南阳郡,更不属于《出师表》之南阳,诸葛亮躬耕地、刘备三顾茅庐之地、“草庐对”之地在河南南阳卧龙岗!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

《出师表》全文翻译是什么?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

刘备和诸葛亮夸过向宠,为何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
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自古以来被人们所传颂。它体现了诸葛亮不忘先主、感恩涕零的忠心,抒发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表达了诸葛亮克复中原、统一华夏的初心,堪称千古名作。宋代大诗人陆游就对它推崇之际,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后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著称。与汉昭烈帝刘备在统治蜀汉期间,提拔诸多名将与能臣,并奠定基础。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 -
定鸦脉平:[答案] 一.强调北伐的目的,表明下忠心,防止刘禅怀疑; 二.安排好留后人员,希望后方稳定,防止刘禅乱搞; 三.发表一下感慨,因为当时诸葛亮的地位已经受到威胁,所以也在暗示刘禅,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先帝对我恩重,我就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 -
定鸦脉平:[答案] 我个人觉得,目的有三,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自己出战的意义和原因,第二个目的是告诉刘禅一些为政的道理以及为政的方法,第三是表明自己的忠心.我个人猜测,诸葛亮写《出师表》这篇文章时心情是非常复杂的,甚至有可能为自己一旦出师...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为什么要写(出师表)? -
定鸦脉平:[答案]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

资源县19713318289: 出师表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
定鸦脉平:[答案]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希望国内__,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____”的计划得以实现. -
定鸦脉平:[答案]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希望国内(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复兴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 -
定鸦脉平:[答案] 为后主刘禅提建议,让他知道如何管理朝政,学会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这样才能让孔明大人安心北伐~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为什么要写出师表? -
定鸦脉平:[答案] 刘备因为关羽、张飞先后被杀而出兵伐吴,结果兵败身亡,临终时托付诸葛亮一定要北伐统一汉室,而且要好好辅佐刘禅,如能辅之则辅之,不能则自立. 此后,蜀国经过休养后国力得到恢复,诸葛亮一直没有忘记北伐,而后主每天只能享乐,不知...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原因 -
定鸦脉平:[答案] 是因为诸葛亮完成先帝统一天下的意愿.具体原因已经在表中说明了 第一个原因是:蜀中已无能人,收复中原迫在眉睫 第二个原因是:报答先帝之恩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 -
定鸦脉平: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资源县19713318289: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
定鸦脉平: 蜀汉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蜀汉从惨败中初步恢复,诸葛亮在出师伐魏之前写了这篇表文,谆谆告诫刘禅要“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自己“北定中原”的决心和对蜀汉的忠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