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琴,谈箜篌

作者&投稿:臧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古琴,谈箜篌

  齐凤池

  一、说古琴

  那年中国农历除夕夜,中国古琴大师龚一,携一架宋代词人李清照用过的古琴,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他抚琴一曲《流水》,将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故事,讲了西方艺术之都的维也纳人听。

  曲中,“涓涓细流,远浪渐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乐曲把多种流水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之后,大师又演奏了《平沙落雁》、《渔歌》等等。

  这些代表着中华文明古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萦绕着,给那些大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欧洲听呆了。

  以前听音乐界人说过,西方人说中国没有音乐。就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专利还卖给了外国人。其实,西方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就一曲《流水》就够他们听一辈子的。

  龚一大师抚琴一曲《流水》,一下就把西方人惊呆了,也给世界折服了。

  中国乐器种类很多,最早的弦乐有两种,一种叫琴,一种叫瑟。用古琴演奏的曲子,萦绕华夏九百六万土地和空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像《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龙翔操》、《仙翁操》等曲子都是华夏音乐之瑰宝。

  明代屠隆在论琴时说:“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居士谈古,若无古琴,新者亦须壁悬一床,无论能操。纵不善操,亦当有琴。”就是说,会弹琴者和不会弹琴者室内必须有张琴。

  文化人常说,琴、棋、书、画,是一个文人必备的修养和素质。而现代的诗人作家画家有几个真正懂音乐的。大多数是一条腿走路。

  晋代的陶渊明也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吾辈业琴,不在记博,惟知琴趣,贵得其真。若亚圣操怀古吟,志怀贤也;古交行,雪窗夜话,思尚友也。猗兰、阳春,鼓之宣畅布和......”由此可见,历代文人骚客是何等的爱琴。

  读了这些书,使我明白了古人对于琴的重视,明白了“操弄一二,养性修身之道”的道理。文人的“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感发善念。”是做人之本。古代文人骚客君子都是抚琴高手。历史记载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李清照、嵇康等都是著名的琴家。我记得《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名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好的诗句。

  古琴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哲人曾说:古琴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

  古琴还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是古代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数不胜数,古琴也是文人墨客骚人君子办学的重要六艺之一。

  古琴,身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琴面是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

  古琴有十三个徽,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及闰月。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为悼念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因此,给古琴又增加了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

  二胡、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泛音,技法很难掌握,操作发出的声音非常好听。使用这种技法演奏音色效果非常好听。但古琴有一百多个泛音,它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

  古琴大师龚一,有一架李清照当年亲手抚操过的古琴,它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古琴本身。

  走进古琴大师龚一的书斋,完全进入了琴的“世界”。雅室不大,满屋多琴,所以大师取名“五琴堂”。

  龚一大师的“五琴堂”,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斋中藏有宋、元、明、清五架珍宝。其中最昂贵的一架还是李清照亲手抚操过的古琴。

  龚一大师说:“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电影《知音》中的小凤仙和蔡鄂的故事也是在觅知音!为“知音”他们走在了一起。

  电影中的主题音乐,至今还在我心头萦绕着。而音乐的清泉,却依然涓涓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上,古琴幽幽穿透亘古岁月!

  二、谈箜篌

  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人都知道,那象泉水一样流淌出的悠悠琴声,是在悠扬的长笛的引子引领下才流淌出来的。袅袅的长笛在宁静而空旷,洁净而深邃的童话世界里飘荡,悠悠箜篌就在下面涓涓流淌。

  那象山间溪水一样流淌出来的声音,是一位怀抱箜篌的女子弹拨出来的。那一串串金质的撞在山石上也不碎的音符,象开春的小溪流,发出有灵性的神韵。就象弹拨我的神经,又象在我心灵上流淌过一样,舒服极了,美妙极了!

  大师的手指和心灵,在银质的长笛吹来的春风中已经渐渐苏醒.在四条金属的小路上.翩跹着两只蝴蝶轻盈的灵魂。箜篌流淌着涓涓溪水,哗哗地响声比音符更纯粹。两只蝴蝶在长笛上迅速神化美丽的身影。蝴蝶倒影在箜篌的溪水里,梳洗得干干净净,两只蝴蝶一前一后地追逐,雀跃,嬉戏,迅速飞入花丛,去寻找前世的姻缘和爱情。

  演奏《梁祝》的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司、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以及打击乐。从这些乐器中拿出一件独奏都特别好听。但这些乐器合起来演奏就不如箜篌的音质亮丽、圆润共鸣强烈了。我喜欢箜篌的声音,尤其是看到舞台上一位漂亮的女人,用纤细的手指,在竖着的弦上奔跑发出动人的声响时,更让我着迷。

  听到箜篌的声音,我的眼前好象出现了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清澈明亮,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由于对箜篌的迷恋,每次有大型的交响乐团演奏《梁祝》,我都想到台上亲手抚摸一下箜篌,看看我的手指弹奏箜篌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有一次我真的试了一回,结果我弹奏箜篌的那声音和大师弹奏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真让我兴奋不已。后来,我查了很多有关箜篌资料,因此,我对箜篌不仅有了很深的认识,而且对箜篌的历史也有了很多的了解。

  箜篌,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乐器。有竖头箜篌、胡箜篌。箜篌形状多样,既有外形和西洋乐器竖琴相像的角形箜篌,也有琴头加饰的凤首箜篌和龙首箜篌。

  箜篌的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隋唐时期曾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昌诸乐以及高丽乐中,并东传日本。明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了。1984年我国研制成功了转调箜篌。终于,使千年古乐变成了中国乐器中的又一朵神奇的奇葩。并成为中华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一名重要成员。/p>

  箜篌最早叫坎侯或空侯,有卧、竖两种类型。春秋战国时,楚国就已经有与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汉代刘向《世本•作篇》有:“空侯,空国侯所造,靡靡之音也。出于濮上,取空国之侯名也”的记载。濮上,即濮水之上,在古卫国境内,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说明卧箜篌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空侯,谨按《汉书•郊祀志》:‘孝武皇帝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其空中。琴瑟皆空,何独坎侯耶?’”《史记•封禅书》中则有:“(武帝)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始。”司马迁的这段记述,说明古代卧箜篌是有柱的弹弦乐器。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木拨弹奏。东汉之后,又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中原一种角形箜篌。为避免混同,从六朝末期就分别造名,以卧、竖而示区别。卧箜篌曾用于隋唐的高丽乐中。唐代杜佑《通典》载有:“箜篌,旧制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后来,在我国日渐销迹,以致器失声绝。被表现力丰富的琴、筝所代替。然而,卧箜篌在朝鲜、韩国却得以传承。在日本称其为百济琴。(百济为朝鲜古称)。今天从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辽宁辑安北魏古墓藻井壁画和辑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看到其乐器图像,并可以一睹卧箜篌的演奏风采。/p>

  早在东汉之时,竖箜篌就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贾往来,由伊朗经西域传入我国中原一带。《隋书•音乐志》中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旧器。”关于其形制,唐代杜佑《通典》有云:“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刘宏)好之。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臂箜篌。”宋人范晔《后汉书•五行志》中曾载有:“灵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这种有20多条琴弦的箜篌,在我国乐坛上盛行于东晋以后到唐宋两代。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三)曾这样描写道:“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镂花金装画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臂之。”这是大型的竖箜篌,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小的竖箜篌,是左手托着箜篌,右手弹奏,多用于仪仗音乐中。今天,古代竖箜篌的实物虽已无存,但在我国北魏至唐宋的大同云岗石窟奏乐浮雕、敦煌的“隋代乐队”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浮雕中都能见到弹奏竖箜篌的图像,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维妙维肖,波斯则是亚述式竖琴的本源地。

  在古代皇室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的乐器之一。由于它有弦数组,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其它乐器更为优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引子和结尾就是由它发出的象流水一样清澈的声音,一直在乐曲中飘渺荡漾的。

  在古代诗歌中,箜篌也屡见不鲜。汉代有一位小家碧玉,焦仲卿之妻刘兰芝,聪明绝顶,被人吟诗道: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说明箜篌已是当时女子十分喜爱的常习乐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写道: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既是李贺的代表作,也是唐诗中描写音乐题材的名篇之一。它以一场秋雨为线索,明写天气变化,暗述演奏过程,并借神话人物来写听众,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用奇特的幻想、极度的夸张,描写了穿云裂石的音乐力量,使千百年前宫廷器乐演奏家李凭弹奏的箜篌之音,至今仍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宋代词人韩淲《闻箜篌》:“飘渺神仙云雾窗。说与苏州,未断人肠。带湖烟月坠苍茫。唤醒嫦娥,春笋纤长。马上琵琶半额妆。拨尽相思,十二巫阳。疏□清梦入潇湘。佩玉鸣鸾,吹下天香。”描写了文人的情思与箜篌的妙响,令人神往。

  我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如果没有箜篌和长笛的引子,音乐的意境肯定要逊色的。结尾要是没有箜篌发出的水声潺潺和鸟语花香,蝴蝶翩跹,音乐的收尾就会显得生硬,音乐的画面语言就不会有那么美的定格永恒。

  是箜篌给听众的想象空间增添了许多美丽而神奇画面,一架箜篌给音乐丰满了翱翔翅膀,不仅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飞翔,它早已飞越了维也纳的神奇美妙的音乐天堂!


说古琴,谈箜篌
这是大型的竖箜篌,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小的竖箜篌,是左手托着箜篌,右手弹奏,多用于仪仗音乐中。今天,古代竖箜篌的实物虽已无存,但在我国北魏至唐宋的大同云岗石窟奏乐浮雕、敦煌的“隋代乐队”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浮雕中都能见到弹奏竖箜篌的图像,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维妙维肖,波斯则是亚述式竖...

什么是箜篌?
古代箜篌可粗分为竖箜篌和卧箜篌,其中早期卧箜篌出现在春秋时的楚国(与古琴同一起源,但其长形共鸣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的主要差异)。竖箜篌却是由远古的弓演变而来,原以为最早产生于古埃及,始于西元前3000~前2000年间;西元前2000年传入两河流域,称作Cank——但...

箜篌的历史渊源
古代箜篌可粗分为竖箜篌和卧箜篌。其中早期卧箜篌出如今春秋时的楚国,与古琴同一起源,但其长形共鸣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的主要差异;使用竹片拨奏或击奏。竖箜篌却是由远古狩猎者的弓演变而来,是伴随着人类最早文明的诞生而诞生的最古老的弦鸣乐器,有着五千年以上...

古筝和古琴还有箜篌弹奏起来,哪个简单?它们是否有联系?
古筝、古琴和箜篌都是中国古代的乐器,它们在弹奏方式和技巧上有些不同。要确定哪个乐器更容易弹奏,需要考虑个人的音乐背景、学习曲目的难易程度以及个人喜好等因素。1. 古筝:古筝相对来说比较易学,它有固定的音高,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弹奏一些曲目。它的弹奏方式比较简单,通常是使用拇指和食指弹奏...

箜篌是什么乐器?
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竖箜篌 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明代后失传。 卧箜篌 卧箜篌与琴瑟相似,但有品,是汉民族的传统乐器,盛行于汉至隋唐,宋代后失传。在朝鲜却得以传承,经过历代的流传...

箜篌是什么
箜篌是我国古代的弹弦乐器,最初名曰“坎侯”,有卧、竖两种形制。盛行于汉、唐时代。那时是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两手拨弦。明代以后渐渐失传。现在独奏或民族乐队中使用的箜篌,是根据文献记载和参照竖琴原理制作的新箜篌。琴体高175厘米,两排弦,每排44弦。音域宽阔,音色既清亮又浑厚。远在春秋...

箜篌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
箜篌(拼音:kōnghóu),是一种拨弦乐器。竖头箜篌,又名胡箜篌,约在汉灵帝时由西域传入。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竖头箜篌经过隋唐至明时期数代的的发展和改进,配合本土的音乐文化习惯,创造出了唐箜篌,明箜篌等新式箜篌。在龟兹石窟...

箜篌和古筝的区别
一,弹古筝要戴假指甲,弹箜篌(竖琴)不戴假指甲。这是因为箜篌的共鸣方式、置弦方式和筝不同,弹箜篌时手指触弦的角度也和弹筝不同,所以用裸指较小的力量拨弦就能达到足够的音量,再加上箜篌弦为竖直向,弹奏时常常要用指尖的左右侧面拨弦,戴上假指甲不会对此有什么帮助,反而有所妨碍,因此弹箜篌像弹古琴一样不...

箜篌的种类与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因箜篌通过琴底天平轴和平衡杠杆的联系,左右双排弦张力永远相等,因此还能在中心音域通过左手弹拨,右手运用大幅度揉、滑、压、颤技巧,也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多种手法。这样转调箜篌既有古琴、古筝的韵味,能够出色地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又有竖琴的音响效果,甚至还可以演奏各种竖琴...

箜篌是什么乐器,箜篌和竖琴的区别
箜篌是一种弦乐器,通过弹奏弦来发声。它与竖琴有所不同。箜篌与竖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外形结构 箜篌是一种多弦乐器,通常有多个共鸣箱和共鸣弦。其结构复杂,形式多样,有的箜篌甚至结合了古筝、古琴等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而竖琴则是一种弦数较少的乐器,通常只有几十根弦,没有...

台州市15098623077: 朱鹏宇说箜篌? -
费侍三维: “箜篌作为一种失而复得的传统民族乐器,近年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朱鹏宇告诉记者,之前会有不少人把箜篌和竖琴混为一谈,将箜篌误认为是竖琴.“相比较而言,箜篌由于是双排弦,还可以演奏出二胡、古筝甚至是鼓的效果,而竖琴却不能.”朱鹏宇老师介绍说. “要不是箜篌在盛极一时后于近代消失了几百年,估计大家对她的熟识程度早就不亚于任何时下风靡的乐器.”朱鹏宇老师不无遗憾的说,好在在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高度重视下,已经于1980年成功研制出现代第一个箜篌,至此,箜篌这种美妙绝伦的乐器才得以重回观众视野.

台州市15098623077: 古琴、古筝、箜篌、古瑟在构造及音色上有什么区别?请确实懂的人回答.一知半解的半吊子请勿打扰. -
费侍三维: 我自身弹古筝与箜篌,现在专业弹箜篌,古琴共鸣箱很小,音域小,较为单调,适合自己,喝茶时弹奏,自娱自乐,修身养性,古筝共鸣箱大,音色优美动听,箜篌的共鸣箱最大,音色清澈空灵,类似古筝,但却比古筝多了一丝飘飘欲仙的感觉,多听就能分辨了

台州市15098623077: 箜篌的历史悠久一些还是古筝的历史悠久一些? -
费侍三维: 周朝出现古琴、秦朝出现古筝、汉朝出现箜篌.箜篌分有卧箜篌、竖箜篌及凤首箜篌三种.卧箜篌於春秋战国已有;竖箜篌於东汉时自西域传入;凤首箜篌则於东晋之初由印度传入. 古筝起源说法不一,但春秋时就盛行于秦国则是事实. 琵琶分为两类,直项琵琶起源于秦朝,曲项琵琶与公元四世纪由波斯经西域龟兹传入中原内地.唐以后对二者进行了合并改造形成了现在演奏的琵琶. 如果单纯指我国而言,古筝和箜篌的历史不相上下,如果把箜篌传入我国前的历史也加进来,显而易见,箜篌的历史更久远,考古发掘出的竖琴(箜篌的另一译名)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

台州市15098623077: 古琴,琵琶.吉他.古筝.箜篌.分别是几根弦的?
费侍三维: 古琴最早是5根弦,周文王加了一根,周武王加了一根,然后至唐代全面定型,此后一直是7根弦 琵琶有4弦的和5弦也有6弦的. 吉他6根弦 古筝最早有13根弦,再后来逐步发展为18、21、25、26根弦,现通用为21根弦. 竖箜篌,十八弦,靠柄一弦有十品,共二十八字,备四组音.1978年改革后的箜篌张有琴弦88条,分两排装于弦轴板与琴箱之间,每排44弦,每两条对应的琴弦发音相同,即44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D1—e4,共有六个八度.双排箜篌也有71条的,(左35条,右36条).

台州市15098623077: 分别找出描写琵琶、笛子、古琴、箜篌的诗句.
费侍三维: 琵琶: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 笛子: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 古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箜篌: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台州市15098623077: 古琴介绍 -
费侍三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台州市15098623077: 中国古琴的来历和介绍有哪些 -
费侍三维: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拔奏弦鸣乐器,亦称瑶琴、玉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代通称古琴或七弦琴.从汉代或最晚从汉代末年起,古琴的制式就和我们现时所见的古琴大体一样了.古琴约四尺来长,前面六七寸宽、后面四五寸宽、一寸多厚,有七...

台州市15098623077: 如何鉴赏古琴 -
费侍三维: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

台州市15098623077: 古琴的文化内涵 -
费侍三维: 细述古琴的文化内涵之一在凡事讲求迅捷便利的今日社会,面临在文化层面的冲击与日俱增;当人们期待能放慢脚步,寻求身心各面的调和,怡情养性、休养生息……似乎越来越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工商社会的繁忙与竞争压力中,许多人...

台州市15098623077: 关于古琴有那些典故? -
费侍三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 古琴,在古代称作“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虽说“伏羲制琴”、”神农制琴”、“舜作五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