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父母是怎样教出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内附礼仪

作者&投稿:融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怎样教出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

要温柔的教导孩子,不要经常打骂,在外要给孩子留面子;父母也要表现地有教养,有礼貌,要以身作则,孩子也会渐渐学习你们。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将来等孩子长大了,他也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但是优雅的社交风度不会天生,需要从小培养,父母必须通过不懈地坚持,把良好的社交行为举止慢慢灌输给孩子。
一、宝宝日常社交礼仪的培养
情景一:宝宝要出门,妈妈带宝宝上幼儿园,出门前,宝宝要和爸爸说再见。
情景二:宝宝在路上,宝宝在路上主动地与认识的人打招呼。
情景三:来到幼儿园,小朋友们到了幼儿园,向老师打招呼,并相互打招呼。
二、如何培养孩子懂礼貌
(1)家长的范例。家长对别人、对孩子要做到礼貌待人。如让孩子为你做一件事时,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应说“请你??”,做完了要说:“谢谢你”或可说“你帮了我的大忙,谢谢你了。”
(2)家长可以利用周围讲礼貌的事例作为范例。如你与孩子一起下楼时,恰好邻居的孩子上楼,他主动地站立一边为你们让路。这时就可抓住时机说“你看多有礼貌”。
三,良好礼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以巩固,成为习惯。
(1)为幼儿创设讲礼貌的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与成人交往的自然环境中,要不失时机地、随时随地训练孩子有礼貌,形成一种彬彬有礼氛围。
(2)进行专门的练习,如指导孩子练习礼貌地接待客人。客人来了会说“您请”,“请进”,给客人倒茶,自然大方地回答客人的问题??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并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四,对孩子的礼貌行为及时做出评价。
如可以点头、微笑、语言等来表示赞扬和肯定。对孩子不礼貌的言行更要及时批评,并指出不礼貌的后果,使孩子对不礼貌的言行产生厌弃的情绪。

看到这个标题,你是不是会问,米粒妈,你也太崇洋媚外了,为啥美国父母能把孩子教育得有礼貌,中国家长也一样可以呀!
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上周末,米粒妈的亲生闺蜜Rebecca回国探亲。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她已经定居纽约12年了,从当年青涩的女大学生,变成了一儿一女俩娃妈,纽约的几家便利店店主,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我俩在咖啡馆聊天的时候,她的一双儿女(儿子3岁,女儿5岁),安安静静地在一边自己玩、看书、画画儿。用iPad看动画片的时候,不用提醒,就双双戴上耳机,不影响周围的人。上了一盘点心,俩孩子对服务员说谢谢,然后自然而然地递给妈妈先吃,自己才开动。

我的天!啥情况!这俩孩子是天使么?
如果带了米粒来(周末米粒爸带他去上冰球课了),他估计是上蹿下跳,追跑打闹,不到半小时就吵着要回家了。因为闺蜜一直带着孩子在美国生活嘛,自然受美国育儿理念的耳濡目染, 我正好问问她,美国育儿理念跟中国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Rebecca说,她觉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隔代育儿。
在美国,不管是白人还是华人家庭,基本都没有老人帮忙带娃,必须妈妈亲自上阵。美国老人非常潇洒,退休后很多都搬去了佛罗里达养老,天天坐游轮啊、环游世界啊,几个月见不了孙辈一次。爸妈教育孩子,没有老人做“挡箭牌”。

国内呢,如果不是妈妈亲自带,又不放心保姆,就只有老人帮忙带了。老人带娃受苦受累,功不可没,但毕竟隔辈亲,比父母直接带更宠溺些。
我闺蜜说,她家俩娃,一见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马上“熊”多了,眼瞅着大变样儿。她一教育孩子,姥姥就上来拦着,说“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呢!”这杀手锏一出,她的各种教育方法就瞬间失效。
Rebecca说,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儿就是同龄人的影响。
她刚回国,她一个特别好的大学同学,带儿子去她家做客。她跟同学在客厅聊天,她同学的儿子,在小屋跟她家孩子玩。
聊到一半,只听“咚”的一声,估计哪个孩子磕着了。Rebecca屏气凝神,没听见哭声,估计不严重,就想继续聊。她同学跑进屋,她儿子(这会儿已经磕了半分钟了)看到妈妈来了,赶紧放下玩具,准备开腔大哭。

Rebecca说,这不没啥事嘛,看见妈妈才开始哭啊?同学儿子被“揭穿”了,恨恨地跟Rebecca喊:“你滚开!”
没一会儿,Rebecca三岁多的小儿子也学会了,跟妈妈说“你滚开!”,被Rebecca拎到角落就给了一巴掌。她说,这同龄人影响力真大,往上学得慢,往下学可快了。。。
Rebecca还说,其实都是学校教得好!美国的学校和幼儿园天天教礼仪。
美国幼儿园大量强调,要孩子把thank you(谢谢)、please(请)、sorry(对不起)、excuse me(劳驾/打扰了)挂在嘴上,老师、家长对孩子说话也都是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习惯。
美国家庭一般两三个孩子,家长也从小教sharing(分享)、taking turns(轮流来)、helping(帮助别人)这样的概念(要不就真乱了套了!)
Rebecca朋友圈,美国学校的礼仪海报:

上周,Rebecca跟女儿、姥爷一起过马路。姥爷一看是红灯,也没车,就想直接过马路,Rebecca一把拦住她爸,说:“爸,你怎么闯红灯啊!万一来个车呢!”
最逗的是,她女儿特认真地跟她说:“你怎么能这么跟你爸说话啊!太没礼貌了!”旁边的人都逗乐了。这,就是学校教育的力量。
其实米粒妈总结啊, 除了Rebecca提到的这些,还有几个重要的原因,比如“区别对待”。
像咱们有娃的家庭,或多或少,孩子都有些特权。比如买的高级水果啊,有机蔬菜啊,只给孩子吃;比如自己吃快坏了的香蕉,给孩子吃最好的;比如吃的掉地上了,扔了觉得可惜,就自己吃掉,久而久之,孩子只要掉了东西,就指着地上的吃的喊,“妈妈吃”。

我们刚回国的时候,米粒姥姥也经常这样,超市里很贵的有机蓝莓,只舍得买给米粒吃。后来,我怕这样的特殊待遇会让米粒觉得,自己比其他家庭成员重要,就特意跟米粒姥姥“约法三章”:如果舍不得买,就不买。否则,就大家一起吃。不能给米粒同学搞特殊。
我想,得让米粒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里的皇帝,更不是宇宙的核心。他和我们一样,是家里平等的一份子。
还有一点,米粒妈觉得,是美国孩子“社会化”得特别早。
美国不是没有老人带娃么,如果妈妈是职场妈妈怎么办呢?宝宝出生没多久就可以送去daycare(日托中心),很像咱们小时候去过的“托儿所”。一般几个月、1岁左右就可以送去daycare,最早甚至2个礼拜的婴儿就可以送(每家daycare规定也不太一样哈)。
中国现在普遍取消了大院里的托儿所,3岁才送去幼儿园,之前其实“社会化”程度比较低。兄弟姐妹又少,所以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美国孩子,1岁,甚至2周就被送去daycare,家里也有兄弟姐妹,更早学习秩序和规则。再加上daycare和幼儿园也在教礼仪,孩子就更容易彬彬有礼。
总结完毕,客观的说,在中国,独自带娃,不需要老人帮忙的家庭确实非常少;像美国那种daycare也非常少见;但是我大天朝可是礼仪之邦啊,我们带孩子坚决不能输给歪果仁,是吧。
或许你在朋友圈读过这样的文章《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没人告诉你,你家孩子没有教养》《孩子,我允许你没出息,但是不许你没教养》……是的,孩子的教养,体现的是父母的格局。身为父母,给孩子留下几套学区房,不如教给孩子立足于社会的规则――教养。

米粒妈碎碎念
昨晚,米粒妈写稿写到2点半,今儿早上6点就被米粒捏鼻子、揪耳朵、在床上蹦蹦跳跳地弄醒了。我现在非!常!不!爽!我顶着熊猫眼,正在制订一份计划,立志要把我家上蹿下跳的皮猴子,变成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哼!
你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见闻,在评论区分享下吧!我要再去补个回笼觉了。。。:P
米粒妈推荐礼仪书单
这些绘本,能帮你培养出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
1、《Learning to Get Along》情商绘本

虽说绘本不是药,但却可以一点一滴改善孩子的“体质”。咱们团过的这套《Learning to Get Along》是美国各大幼儿园和众多家庭必备的一套书,是不少学校机构的必备“宝典”。
这套书涉及到15个孩子经常遇到的问题:分享、倾听、诚信、坚持不懈、理解他人、克服恐惧、情绪和愤怒管理、安全意识……让这些力量,像种子一样埋在孩子心里,静待它生根发芽,等孩子独自面临挑战的时候,成为他的力量。

举例来讲,出国旅行去餐厅,点餐的时候,不要说“I want a pasta”(听起来非常粗鲁),而是“May/Could I have a pasta, please?”(谦逊有礼)。生活中,我们要求米粒,如果要让爸爸妈妈或旁人帮忙做什么事,也要有礼貌地说“请”;得到别人的恩惠,必须要真诚地感谢。

2、《No, David!》大卫不可以

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温情的一笔让故事情节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大卫”呢……
3、Karen Katz系列:《Excuse Me(劳驾您)》《No Biting!(不咬人)》《No Hitting!(不打人)》《I Can Share(我可以分享)》

卡茨的书都适合低幼宝宝。当宝宝弄坏了姐姐的玩具,该说什么?对啦,该说“I'm sorry.”孩子轻轻松松就能记住好习惯啦!

比如,去别的小朋友家做客,小朋友妈妈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你想喝点什么吗?如果想,可以说yes, please。之后再根据情况说具体想喝什么;而如果不想,可以回答no,thank you. 千万别简单的只说一个no哦,那样听上去很生硬、有点不礼貌。
4、《How Do Dinosaurs Eat Their Food?》(恐龙如何吃饭?)

你知道恐龙是怎么吃饭的吗?它们会狼吞虎咽,会杯盘狼藉,会糟蹋食物,还是大声打嗝?它们一定是用最狂野,最原始的方法来吞食,而且肉食性的恐龙,肯定是个爱挑食的小捣蛋!
不过,在这本书中的恐龙们却不是这样子的喔!它们不但会细嚼慢咽,各种食物都愿意尝试看看,坐姿端正,最棒的是,它们在用餐过后,还会感谢辛苦作菜的爸妈!
孩子们借着最感兴趣的各种恐龙,来学习一般的餐桌及用餐的礼仪,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哦!

5、《Llama Llama Time to Share》(小羊驼,来分享)

新邻居前来拜访拉玛家,邻居家有一个小宝宝还有一个与拉玛年纪相仿的小女孩――奈莉。可是拉玛却不愿意和奈莉分享他的羊驼玩偶,于是在争抢过程中把玩偶给扯坏了,但这也让拉玛学会了分享。

6、《My Mouth is a Volcano》(我的嘴巴是火山)

这是美国亚马逊排名第一的礼仪绘本。
Louis是个小男孩,他总有非常重要的话说,因此经常打断别人。这本书告诉孩子如何礼貌地加入别人的对话,不要像火山爆发一样哦。

愿我们都能培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一起做有礼貌的中国人。


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起步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美国父母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

美国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您可以访问我们的家纺官网 https:\/\/www.87dh.com\/jd2\/,探索更多适合您家庭的优质家居用品。 美国家长不溺爱儿女,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在很多细节小事上,父母的做法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大节。家庭中的安全教育*认识社会认识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单位。父母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有意识地教他们...

美国母亲谈自己的童年教育
我母亲经常说:“不要急于评论其她母亲是如何养育孩子的,免得在最后你发现也许你还没有她们做得好。”对于一个家庭正确的东西对另一个家庭也许是行不通的。因为孩子们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个性,父母也有不同的要求与习惯。只要不存在虐待与冷淡孩子,我们就不要去絮絮叨叨地评价别人家的...

中国父亲和美国父亲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同?
看球赛也要带着孩子一起 三、中国爸爸听说要加班:又要加班,周末也不能睡懒觉了,唉,还好有加班费!美国爸爸听说要加班:我先看看工作计划,有没有加班的必要,明天还想陪孩子去动物园呢!四、中国爸爸,孩子摔坏了或生病了会说:你这妈怎么当的!美国爸爸,孩子摔坏了或生病了会安慰妻子:一切都...

西方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西方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我们知道每个国家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些家长是很想了解西方国家教育孩子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关于西方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西方父母如何教育孩子1 很多我国父母认可西方国家自由民主的教育核心理念,觉得成年人应当以公平的心态看待小孩,给孩子彻底的爱与自由。简直那样吗...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有哪些方式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1.美国家庭教育的分析论文 2.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3.美国的家长如何在家里进行家庭教育...

看看国外妈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教育什么呢?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

怎么看待中美父母的教育方式?
而在美国,学生选择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发育,拉丁语等.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课,.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他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或者的必需.他教给学生如何生活。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中国的启发式教育...

美国孩子的家庭教育观是怎样的?
写作思路:写出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教育儿女的问题上的根本性差异,表达出两种家庭的不同理念。正文:The purpose of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is to train children to be "social people" who can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s and survive independently. This expectation is not high“ "Social ...

美国妈妈怎么教育孩子
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够在孩子身上多花点精力、多动点脑筋。让我们一起来参考以下美国妈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吧。 美国妈妈怎么教育孩子 经验1: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

上城区13460836990: 美国父母都培养孩子哪些礼貌语言行为? -
鬱狗甘草: 如何能培养一个有教养而又模范的孩子?美国父母网站总结发表了25条注意事项,只要孩子在九岁前学会这些礼貌语言和行为,他们就会成为人见人爱的模范孩子. 1,如果孩子要什么,要很有礼貌地请求,一定能够要加个“请”字.“我要吃...

上城区13460836990: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 -
鬱狗甘草: 如何能培养一个有教养而又模范的孩子?美国父母网站总结发表了25条注意事项,只要孩子在九岁前学会这些礼貌语言和行为,他们就会成为人见人爱的模范孩子.1.如果孩子要什么,要很有礼貌地请求,一定能够要加个“请”字.“我要吃糖...

上城区13460836990: 读下面的资料,谈谈美国人和中国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不同,并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
鬱狗甘草: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教育方法是不同,中国人只注重孩子吃得饱不饱,孩子好不好,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不让孩子受一点苦,不管孩子的吃相和仪容;而美国人却是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干,不管怎么样所有的事情都要注重仪表,你吃的饱不饱、...

上城区13460836990: 美国妈妈怎么教孩子
鬱狗甘草: 有一位中国妈妈到美国后,亲身接触到美国妈妈教育孩子的事例,我们可以来借鉴一下美国妈妈的思维方式. 每天早上小泰勒醒了,伊丽莎白把早餐往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忙去了.泰勒会自己爬到凳子上去,动手吃饭,吃完饭后会自己穿衣....

上城区13460836990: 国外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
鬱狗甘草: 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外”们也不例外.让我们放眼世界看看世界各国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们的“龙”、“凤”的,或许你能得到些教育孩子的启发.美国父母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

上城区13460836990: 从生活细节看美国父母如何对待孩子 -
鬱狗甘草: 在美国的家庭里,只要孩子为父母做了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拿个鞋子、分享食物,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谢谢.从这生活细节可以看到美国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相比之下我们五千年文明不及人家两百多年文明.但不要跟我说“国情不同”.

上城区13460836990: 美国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详细?? -
鬱狗甘草: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 走进美国家庭,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墙上门上贴满孩子 们的“美术作品”,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甚至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孩子们像伙伴似的直 呼长辈的名...

上城区13460836990: 中国父母与美国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
鬱狗甘草: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完全和教育制度有关.根据教育制度的不同,我们的家政注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只有成绩好才可以使孩子有好的发展前途;而美国的家政根本不为孩子的文化课的成绩,注重的是孩子的全面发展,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是完全根据国情而产生的差异.美国的孩子到18岁之后,开始自己独立,父母什么都不过问了;中国行吗?18岁,可能到28岁的时候有的孩子还要父母养着呢!这能一样吗!

上城区13460836990: 看看美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
鬱狗甘草: 美国人的家教观 美国孩子的独立性 一般来说,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绝大多数青年就离开家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我从纽约到费城的途中,遇到一位年轻的姑...

上城区13460836990: 外国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鬱狗甘草: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依靠父母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