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的构造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溥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京颐和园的构造是怎样的?~

颐和园地处北西北郊外,距城约15公里,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伟,有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大门称为东宫门。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在仁寿殿中间的一个高台,叫地屏床,前、左、右三面有台阶上下,地屏中间设有屏风、宝座、御案,宝座后两侧还有掌扇。御案两侧设有角端,地屏床的三面还放有鼎炉和鹤灯。宫殿采用了灰瓦卷棚顶,院中又缀以山石松柏,并建有花台,使它具有浓厚的园林气息。
过仁寿殿往西行即到了玉澜堂。玉澜堂为光绪皇帝的寝宫,有东西两配殿,东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为藕香榭。这一组建筑风格疏朗清新,环境十分幽静。绕到玉澜堂之后即为宜芸馆,这是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
从宜芸馆再往西行。就到了乐寿堂。乐寿堂是慈禧太后的处所,堂内西内间为慈禧寝宫,东内间为更衣室,正厅设有宝座、御案、掌扇、屏风等。乐寿堂陈设华丽,堂内陈设名贵的青花瓷大果盘和4只镀金九桃大钢炉,堂阶两侧对称排列铜铸梅花鹿、仙鹤和大瓶,为取谐音”六合太平”之意。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从乐寿堂往西过邀月门,有一条728米的长廊,这条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如一条锦带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千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洋溢着浓重的民族文化气息。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出长廊,进排云门,面前就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穿德辉殿,登114级台阶,就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60多米的山坡上,阁高38米。阁中有四根高达30米的擎天柱,是用坚硬的铁梨木做的。佛香阁八面三层四重檐,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站在佛香阁前纵目远眺,可以俯瞰昆明湖全景。
昆明湖占地面积3300多亩,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湖水碧波荡漾,烟波浩渺,由北向南分别为知春亭、文昌阁、廓如亭等建筑。知春亭,位于玉澜堂南面的一个小岛上,亭子重檐圆柱,幽雅别致。廓如亭畔有一石座,卧伏着一铜牛,昂首竖耳,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昆明湖。水中的南湖岛,由十七孔桥和东堤相连接,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粼粼的碧波之上。南湖岛用石栏环绕,涵虚堂高踞岛上,掩映于绿树丛中。昆明湖西部的西堤是依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造的。堤上遍植桃柳,著名的西堤六桥隐现在堤花岸柳之中,其中汉白玉雕砌的玉带桥拱高耸,远望如一条玉带,造型优美。西堤,将湖面分为东西两半,西堤有六座桥梁,从北数起,依次为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桥中最为美丽的是玉带桥。玉带桥为石拱桥,通体洁白、柔和流畅,宛如一条系在湖面上的玉带。
颐和园长廊据说,乾隆皇帝、慈禧太后都爱游西堤。慈禧曾在这里化装成渔婆,命太监李莲英扮成渔公,二人合影留念。与西堤相接的东堤是一道石造长堤,中段有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望柱上有神态各异的石狮564只。昆明湖由北向南逐渐收拢,东堤和西堤在南端汇合于绣漪桥。昆明湖水便从这座桥下注入通往北京城的长河。
在昆明湖的西北,万寿山西麓岸边,有一只白石雕造的石舫,叫清晏舫。船体用巨大的石块雕造而成,上建两层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
后山后湖,别有一番江南景色。后山的建筑在1860年和1900年两次遭到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破坏,多半只剩下荒台废基,只有五彩琉璃的多宝塔仍然屹立在绿树丛中。后山止的香岩宗印三阁和分布在它四周的塔台,原是一座宏大的西藏式寺庙,它的前方,是一座横跨后湖的三孔长桥,桥北便是颐和园的北宫门。桥两侧的后湖沿河是当年买卖街的遗址。
后湖的东端有眺远斋和被称为“园中之园”的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13处,并用百间游廓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所有建筑都围绕中间的水池展开,循廓前进,一步一景。园内西北角有一人造山泉,引来后湖的水,淙淙潺潺,从绿竹中流出。这种小桥流水的景致,再现了江南园林的特色。园内主体建筑涵远堂,是慈禧太后在谐趣园内的便殿,供她游览时休息之用。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枋写着“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庄子和惠子的一段辨论知不知鱼乐的故事。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西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颐和园是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
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

扩展资料
根据史料记载,只有大宫门和长春园宫门是供皇帝进出的,难怪同治皇帝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想重点修复大宫门,但并未修复完成就停工了,在随后的100多年当中,大宫门逐渐荒废,大宫门的部分区域变成了居民区、办公用房等等。
根据史料记载,大宫门建成于雍正三年,即1725年,门上悬挂雍正御书“圆明园”匾,该区域包含大宫门、二宫门、正大光明殿、东西配殿、朝房和茶膳房、值房等建筑,是一组功能性强,建筑物密集的大型建筑群。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曾经有过辉煌的昨天,曾经有过令世人为之倾倒的壮美景观。在它鼎盛的时候,那里是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风和景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美妙绝伦。圆明园是我国古代集园林和中西建筑精粹于一身的建筑典范,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发展到最高峰时的产物。

圆明园的修建,有史可考的是在1709年。是年,清圣祖康熙把海淀挂甲屯之北的明代皇戚之废墅赐给其四子雍亲王胤稹(后来的清世宗雍正皇帝),作为府邸和园,并亲赐名为圆明园。当时圆明园规模尚小,但有些园景已初具规模,如牡丹台(后更名为镂月开云)。雍正继位后,设置了专门的官员对圆明园进行管理,并从1725年起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据载,乾隆时期命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中至少有28景在雍正时已初步建成。到了乾隆时期,开始了对圆明园的大规模修建。乾隆在位的60年中,圆明园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修建。特别是长春园内的西洋楼的修建,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圆明三园(即圆明、长春、万春三园)除圆明园外其他二园皆成于乾隆时期,而且规模日趋宏大,达到了圆明园的全盛时期。乾隆以后,建园工程也并未停顿,仍在不断地进行着,直到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从开始兴建到被焚毁前后共经过了151年的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清统治者花费了难以计数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圆明园的修建共花多少银子已难计算,仅据道光年间圆明园岁修需10万两来计算,151年岁修费达1500余万两,而且康乾盛世时期修补费要远远超出道光年间的修补费。何况这其中还没有计人新建和翻修所需银两。同时在园内还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金珠珍品、铜瓷古玩,因此,它的价值是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估计的。

圆明园的外围总长度是20华里,总面积有5200余亩,比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圆明园主要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三园的建筑从整体布局来看基本上是建在由水道、湖泊和水塘连成的水网上面,园内溪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弯弯曲曲的河流像蛛网一样。若驾着小船沿着水路行驶,可以游遍园内大小每个景区。开挖水系的土方被堆成了台地和小山,上面建有亭子;山谷地带则是庭院和花园,其中还点缀着假山、太湖石和奇花异草以及郁郁葱葱的林木。

圆明园是三园之中占地面积最大、景物最多的一园,园名由康熙命名,殿额也是康熙亲笔所题。雍正在他写的《圆明园记》中这样来解释圆明的涵义:圆明意志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明园内有著名的“正大光明”等40余景。1744年(乾隆九年),依照热河避暑山庄36景4个字的题额之例,以4个字为一组题圆明园景40个,并在每一景内附上“乾隆御赋诗”一首。另外在这著名的40景之外还有藻园、文源阁、舍卫城、三潭印月、紫碧山房、断桥残雪等著名景致。圆明园内有门18座,水闸3个。它的水源是发源于玉泉山,由西马厂流入西南进水闸,再分散于园内各处成为大大小小的湖泊,再由湖泊经明春门北的五空出水闸流出园墙,最后经长春园的七孔出水闸,流入了东边的清河。圆明园主要分成三个景区,西部景区、福海景区和北部狭长风景带。西部景区是园内面积最大,建筑群最集中的地方。这一区南起大宫门,北到多稼如云,共有建筑群30余处。福海景区的福海是圆明园内最大的一个湖,它的面积26万多平方米,稍小半颐和园中的昆明湖,10个小岛环列于其海岸。整个福海的形状是内方外圆形,类似古时的圆形方孔钱。福海一区的建筑主要取材于神仙传说,特别是海中央的“蓬岛瑶台”,更似仙境一般。靠圆明园北墙自西向东有一个狭长的风景带,主要景致有紫碧山房、断桥残雪、鱼跃鸢飞、北远山村等。

从圆明园的福海继续向东走,过圆明园的明春门就是长春园。它的旧址称水磨村,成园时间大致在1751年,是乾隆在扩建圆明园的同时进行修建的。乾隆称他准备归政后在这里“颐养”。长春园的命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乾隆当太子时,被赐居圆明园内的“长春仙馆”,并赐名“长春居士”。因此,乾隆继位以后,就常以“长春”二字命名书屋、宫苑。其二是“长春”乃永远不老,永远年轻之意,这也是历朝历代皇帝所向往的。长春园建筑用地1000亩左右,相当于圆明三园总面积的1/5。从总体布局看,全园可分为四个风景区。第一区是宫门囟,从宫门前的照壁到怡春亭,距离两百米,全区占地约两公顷;第二区为中心区,包括位于全园中心的一个大岛和东西两个小岛;第三区为外环景区,是长春园四周的一个环形风景带,东、西、南、北各有建筑分布;第四区为西洋楼区,位于长春园本部北围墙以外,是一个由西向东的相对独立的狭长之区。长春园仅人工堆成的大小山就有50余座,有东西南北四条长河,湖两处。蜿蜒曲折的水域把长春园分隔成许多景致,整个长春园共有古典园林建筑群组20余处,内设景点30余处。其中狮子林、如园、茜园、小有王园、鉴园5处是园中之园,成为长春园内的独特景观。

西洋楼景区遗址万春园是三园之中面积最小的,也是成园时间最晚的。嘉庆以前绮春园主要还是清帝园居活动的场所,道光元年(1821)迎孝和太后及诸太妃们入园,从此万春园便成为奉养太后太妃们的场所。同治年间,慈禧重修圆明园时,也想将此园恢复旧观作为自己的居所。由于万春园是由一些小园合并而成的,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小园之间有围墙相隔,各自独立。但各园之间又因河渠湖泊相连成一个整体,全园有大小景50余处,建筑群约30处,分成三个景区。东部景区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宫门区建筑群;一块是建筑群北部的一个宽阔的湖面,湖中央有著名的风麟洲,西岸是仙人承露台。中部景区是园中最大的一区,这一区水域面积比较大,在大小不同的水面岛上建有几组建筑,比较著名的有:春泽斋、生冬室、庄严法界、展诗应律、卧云轩、四宜书屋、澄心堂、鉴碧亭、正觉寺等。西部风景区是后并入绮春园的,主要景致有含辉园、清夏堂、绿满轩、畅和堂等。

从建筑特点上看,圆明园除了吸收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优点外,还在宫殿建筑的形式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同时更具特色的是引进了欧洲巴洛克式建筑、园林和喷泉,并把江南的园林搬入园中,形成了处处是园林、处处是建筑的风格。乾隆六下江南,对江南的园林喜爱备至。为了不出京城就能重游江南美景,乾隆曾命工匠临摹图样,在圆明园内仿造,园中的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平湖秋月、西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柳浪闻莺、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十景都是仿杭州西湖景致所建,而长春园中的狮子林、如园则是分别仿苏州的狮子林和南京的瞻园而建。这些园林的建筑结构及布局都几乎与所仿名胜相同。在修建的过程中,凡北方所没有的奇峰异石以及木材等都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南方运到北方。圆明园中还有一处欧洲风格的宫苑式景区,统称为“西洋楼”。它是大约于1747~1760年在意大利画师朗世宁、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等的设计监修下,由中国工匠精心施工建造完成的。这些建筑物是当时欧洲盛行的巴洛克风格,用石料建造,外部充满雕刻装饰。宫殿之前有几处大的喷水池。四周植物是排列成行的大树,修剪整齐的绿篱,及鲜花组成的几何图案。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西洋楼的喷水塔做成了中国佛塔的形状,用鸟兽形象代替了西方的裸体人像雕刻,一些石雕装饰上也用了一些中国的纹样。

圆明园中的建筑类型多,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帝王游乐休闲以及处理政务、祭祖、拜佛、读书等各种活动。圆明园正门有六部朝房,二宫门有正大光明殿,是皇帝朝会听政的地方。九州清晏区是皇帝宴请宾客的场所。雍正帝在位13年,每年春天和夏天,都到圆明园里去生活,从此开始历代相传。他们由新正郊礼完毕后,就移居园里生活至冬至大祀前夕才回到城内的皇宫,仪式完了以后,又回到园苑里去了。一年之中有2/3的时间在圆明园,皇宫仅成了举行大典的地方。康熙至咸丰6个皇帝只有乾隆1人死在皇宫里,康熙死于畅春园,雍正、道光帝都死于圆明园,嘉庆、咸丰帝则死在了热河行宫。当时许多外国人也被邀请到圆明园,亲眼见过圆明园的外国人盛赞它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仅建筑精美,景色优美,还有豪华的室内装修,讲究的陈设,摆放着,从全国收集来的罕见的文物、珍宝和图籍。但是这样的一座园林建筑中的奇珍,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疯狂抢掠,被彻底的毁坏。宏伟的建筑、瑰丽的园林及其珍藏的金银珠宝都荡然无存了,更让人惋惜的是这里珍藏的大量历史文物至今仍流落在国外。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已是断壁残垣的圆明园再遭劫掠,同治、光绪年间的陈设被洗劫一空,这群强盗在圆明园及京城皇宫肆意毁损,抢劫财物不知其数。之后,附近的贪官、兵痞、流民长期进入园中拆毁、盗卖石料,把朱材、树木烧炭出售,使圆明园彻底成为一座荒园。

在20世纪50年代,圆明园开始逐步得到清理、保护。今日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林木葱茂,花草芬芳,山清水秀。它不仅是旅游胜地,同时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圆明园的构造
圆明园的构造: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圆明园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规模宏伟,有一百五十余景,融会了各式园林...

北京圆明园的面积约是350什么
圆明园的构造介绍如下: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1979年,...

北京圆明园的构造是怎样的?
靠圆明园北墙自西向东有一个狭长的风景带,主要景致有紫碧山房、断桥残雪、鱼跃鸢飞、北远山村等。 从圆明园的福海继续向东走,过圆明园的明春门就是长春园。它的旧址称水磨村,成园时间大致在1751年,是乾隆在扩建圆明园的同时进行修建的。乾隆称他准备归政后在这里“颐养”。长春园的命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乾隆当太子...

圆明园结构
圆明园的结构布局堪称匠心独运。整个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组成,以水系为纽带,通过蜿蜒的河道、宽阔的湖面与精致的桥梁,将各个景点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园内众多建筑依据地形起伏而建,错落有致,既保证了景观的层次感,又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例如,大水法、远瀛观等西洋楼景区,便是模仿...

圆明园的内部构造及名称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

圆明圆的资料
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宜书屋左右,仿其位置进行改建和增建。园成之后,也题名叫“安澜园”,当时仿建的另外三处名园,都在长春园内。

圆明园联票包括什么
4. 中园区域 中园是圆明园中最精华的景区,包括了海晏堂、双拱桥、玉泉山、万春亭等一系列建筑群。这里的建筑经过历代修缮和扩建,呈现出江南园林的特色,被誉为“北方江南园林”。此外,中园还有壮丽的大水法和精心构造的流水表现,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水景瑰宝。5. 内园区域 内园是圆明园中皇帝...

圆明园的位置构造和
圆明园位置   圆明园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 海淀区中部偏东,西北去西直门二十华里。其东南角为清华大学西门,今之正门昔为万春园大宫门,在清华西路上,街南临北京大学燕园(即前燕京大学燕园),北大北校门即在沿街的万泉河石栏杆间,向西则挂甲屯地区,街之南今为邮电部疗养院,街之北越过一层单位和...

圆明园的基本信息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其建筑与设计可谓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这座园林起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等几代皇帝的扩建和修缮,逐渐形成了包括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在内的宏大景观。圆明园不仅以其精巧的园林构造著称,更因内部收藏的无数珍贵文物而名扬四海。这些文物包括...

浴火重生的圆明园
有些外国人会认为东方凡尔赛宫的西洋楼就是圆明园,由于西洋楼是大石块建造的,所以,圆明园遗址所残存下来的就只有西洋楼,而圆明园其他地方都是木制构造的,烈火焚烧过后,过一段时间就彻底消失了,就只在西洋楼还有些残留遗迹可见。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仿建的欧式园林、西式建筑和庭院,丰富了圆明园景观和...

亳州市13336177234: 圆明园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
夫司活爽:[答案] 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

亳州市13336177234: 圆明园的外观结构.圆明园的外观结构? -
夫司活爽: 历史发展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

亳州市13336177234: 圆明园的简介 -
夫司活爽: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

亳州市13336177234: 谁知道圆明园的资料?留个网页
夫司活爽: 圆明园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

亳州市13336177234: 圆明园是怎样的布局,怎样的建筑风格
夫司活爽: 九州景区:位于圆明园西部,是皇帝处理朝政和园居之所,集圆明园建筑、艺术、收藏之大成,其中,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的最大的人工岛屿--九州清晏最为著名. 大水法:位于远瀛观高台之南,为石龛式,内有一座七级水盘,顶端有一大型狮子头,水盘喷水可以形成七层水帘. 观水法:大水法对面就是观水法,观水法坐南朝北,是清朝皇帝观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观水法正中石台上设宝座,其后是由五件石雕并列而成的大型石屏风. 蓬岛瑶台遗址:蓬岛瑶台一景,正是仿照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651-716年)的“一池三山”画意建造的.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

亳州市13336177234: 北京圆明园由哪三园构成?
夫司活爽: 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万春园). 万园之园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又称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人们习惯上统称圆明三园为圆明园.

亳州市13336177234: 圆明园位于什么地点 它有什么组成,那年侵入北京 -
夫司活爽:[答案]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名称由来 “圆明园”...

亳州市13336177234: 圆明园是由哪三园组成的?是一座什么园林? -
夫司活爽:[答案]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

亳州市13336177234: 以前的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的,记住要仔细描述
夫司活爽: 描述圆明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

亳州市13336177234: 圆明园是用几年建造的 -
夫司活爽: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最初是康熙赐给胤禛的.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