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静观沉浮,洞察风云?

作者&投稿:汲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坐视风云,静观其变是什么意思?~

静观其变,不欲其乱,顺其自然。
对待生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要通透心境,态度选择至关重要,以何种心态面对起起落落,人事纷繁,这将直接促进和提升改变人生的高度。
保持警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积极努力地顺其自然,毕竟改变比维持现状要付出更多。但要时刻淮备,要有赴难为先的果敢,道家讲顺其自然是努力之后用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好或者坏的结果与环境,顺其五行生克等等一切原理而应当,是勇者的行为,绝不悲闵求怜!
自己努力之后不需用执着于结果,要心境豁达。万物自有其兴衰规律,审时度势,不盲目行动。顺其自然绝不是指不努力随意等待,更不是回避现实问题或者疏离思考麻痹自己借口!虽不能尽在掌控之中,但努力遵循方法提早预期,策略详致实是必为的任务。而后方可面朝大海,静待花开!
再之,不能用痛苦再来诅咒你的灵魂,你的灵魂是用来欢乐并照顾你生命的,不可侵蚀,保持平常,才能寄望欢乐,寄有欢乐,世界更会万般美好!

看惯人生沧桑
笑看红尘凡事,苦叹世态炎凉,静观世间百态 看惯人生沧桑

做人难,做有成之人更难。成大事者要有站在海边静看千层浪的胸怀,也要有无论荣辱沉浮都能坦然接受的气度。

每个人都不免有私心,这是不分地位、不分对象的。但是面对权势和利益的诱惑,在自己没有考虑周全且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如果一味的前进,就有可能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

中国历史上因功高震主而惹上杀身之祸的事件屡见不鲜,没有帝王不在乎自己的皇位,因为在乎所以忌讳,所以一些功臣总是想方设法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

清朝以满洲贵族起家,联合蒙古贵族,对人数众多的汉人实行统治,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历代权臣篡位的教训,自宋以来的历代统治者都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地方政府的权力,防止地方大吏拥兵自立,对抗中央。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起来的一代政权,虽采取了一些措施吸收一部分汉族士绅参加满洲贵族为主的各级政权,如实行中央六部堂官旗员与汉员缺额对等,地方官旗员与汉员参用,但满汉藩篱坚固,民族歧视明显。满清统治者高高在上,指挥一切,而汉人自己面对一些民族问的不平等、不公平只能服从,只能忍耐。这无疑会对清朝统治者产生不利影响,然而,这又是清王朝对待汉族官绅民众的根本方针,绝对不可能改变。因为满洲贵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使旗人凌驾于汉人之上,给它种种特权和恩惠,才能增加本民族内部的凝聚力,达到利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目的,借以保持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既能保持其特权地位、又能模糊汉人民族意识的目的,从而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在采用哪一学派的思想作为本王朝的统治思想方面做了认真的选择。

由于程朱理学特别注重伦理道德,将三纲五常强调到空前未有的高度,而其中作为纲中之纲的“君为臣纲”一条尤为适合满洲贵族的口味,所以几经审慎地考虑,决定采用程朱理学作为他们对全国官绅民众实行思想统治的主要工具。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清初的几代帝王都采取种种措施,极力推崇和倡导程朱理学,尤其大讲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以保证汉族地主阶级对清王朝的忠心不二。

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于种种原因,对地方大吏尤为加以防范。他们把各省的兵、政、财、人及司法各权分开,地方官员各负专责,相互牵制,谁也不能大权独揽。

就兵权而论,清朝的主要武装是八旗与绿营,无论驻扎京师抑或分驻各地,兵权实际上都掌握在皇帝手里。他们在内心对汉族总是有一种戒备心理、猜忌心理,是从来都不信任的。所以尽管曾国藩对清政府卖力甚大,但清政府在起初并未给他以实权,曾国藩还得不到粮饷供应,地位十分不利。后来迫于形势,清廷不得已才将四省军务交其节制。曾国藩势力的壮大,正是犯了此种大忌。

曾国藩是深明此道的,在攻克太平天国天京之后,曾国藩势力如曰中天,广收利权,遍保部下,一时朝野之官多出其门。之前成丰皇帝对于曾国藩是一面高兴,一面忧虑。据说曾国藩光复武汉以后,咸丰帝说:“想不到曾国藩以一儒生,竟能做成一番大事。”当时成丰帝身边的一位大臣当即说道:“曾国藩以侍郎之职开缺,丁忧在籍,与一乡绅无异,自古英雄起于草莽阊里之间,岂不令人担忧吗?”听了这话,咸丰帝皱紧眉头,沉吟良久,慨然叹道:

“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当时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刚刚开始走下坡路,而曾国藩的声威也没有像攻破天京以后那样如日中天。看来如果不激流勇退,曾国藩的灾难是很难避免的。

自从进军雨花台以来,曾国藩兄弟迅速扩军,使曾国荃所统军队由2万余人增至5万人,曾国藩指挥的部队由几万人扩大为12万人,除了赣、皖厘金和数省协饷外,还增辟粤厘和湖南东征厘金,这就使清政府不能不渐生疑惧,感到这对它是一种潜在威胁。湘军攻陷九沼洲,尤其苏、杭各城相继沦陷后,清政府的这种感觉与日俱憎,隐隐感到自己的最大威胁已不再是行将失败的太平天国,而是手握重兵、广揽利权的曾国藩了。

从这时起,清政府对曾国藩的态度就开始冷淡下来。其第一个表示,就是在曾国藩与沈葆桢争饷时,有意偏袒沈葆桢,裁抑曾国藩。与此同时,各省督抚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对他热情支持了,江西争厘,他省协饷停解,就是明证。清政府知道,虽然湘军总数有30万人,仅曾国藩直接指挥的部队就有12万人,但内部派系复杂,各树~帜,他的嫡系部队亦不过只有曾国荃的5万之众。

所以,清政府就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迅速提拔和积极扶植曾国藩部下的湘军将领,使之与曾国藩地位相近,感情疏远,渐渐打破其从属关系。清政府对曾国藩的部下将领和幕僚,如已经死去的塔齐布、罗泽南、汀忠源、胡林翼、李续宾、李续宜和当时尚在的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杨载福、刘长佑等都实行拉拢和扶植政策,使他们渐渐与曾国藩分庭抗礼,甚至互相不和,以便于控制和利用;而另一方面,对于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则恰恰相反。

1863年5月曾国荃升任浙汀巡抚之职后,虽仍在雨花台办理军务,未去杭州赴任,这亦本属清政府的意旨,但照例是可以单折奏事的。曾国藩遂让曾国荃自己上奏军情,以便攻陷天京后抢先报功。不料,奏折刚到立遭批驳。

清政府以其尚未赴巡抚任,不准单折奏事,以后如有军务要事,仍报告曾国藩,由曾国藩奏报。曾国藩恐曾国荃心情抑郁,言词不逊,在奏折中惹出祸来,特派颇有见识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迅速赴雨花台大营,专门负责草拟章奏咨禀事项。曾国荃攻陷天京后,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受几句赞扬,不料又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问,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干余太平军突围,语气相当严厉。幸好有人将李秀成捆送萧营,否则曾国荃更无法下台。

但是,清政府并不就此了结,而是步步进逼,揪住不放。数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中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意思是说,曾国藩兄弟如不知禁忌,就难以“永保勋名”、“长承恩眷”了。

历经宦海沉浮,曾国藩对于能决定他生杀予夺的最高统治者有四计:逆来顺受,以死效忠,缓施以时,委婉言求。总之避免正面冲突,而是旁敲侧击,以柔克刚,曲意示忠。这几招使曾国藩在朝廷对他任用又怀疑、支持又削弱的夹缝中站住脚,频得实惠,步步高升。

做人难,做有成之人更难。成大事者要有站在海边静看千层浪的胸怀,也萼有无论荣辱沉浮都能坦然接受的气度。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




什么是静观沉浮,洞察风云?
做人难,做有成之人更难。成大事者要有站在海边静看千层浪的胸怀,也萼有无论荣辱沉浮都能坦然接受的气度。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

与茶一起慢慢变老
这可谓是“遁入空门深似海,洗尽铅华始见真”不是人带茶归隐江湖,而是茶带人遁入空门。面对一盏茶,静观沉浮,底气十足,可问世事?谈笑风声间,鸿儒纷至沓来,那也都是奔着灵魂相惜深欢的交集而来。与世无争,因为茶胜过一切身外之物。因此,不必争。清心寡欲。因为茶赋予生命的又重生。因此,与...

坦然面对枯荣,静观世态沉浮这段话的含义
坦然面对转瞬即逝的浮华,以平和、安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静观:在这可以说是静观其变。静也可以说是安静、宁静、平静。

坦然面对枯荣,静观世态沉浮这段话的含义
坦然面对转瞬即逝的浮华,以平和、安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静观:在这可以说是静观其变。静也可以说是安静、宁静、平静。

有关平静心态的句子_表达心态平和的句子
有关平静心态的句子 1. 心若沉浮,浅笑安然。2. 当我们往内静观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物质,只有真实的能量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源头。只要我们不把自己当成这个肉体,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来处,真实的能量才是万物的源头。3. 用自己的判断和智慧去认识较高等的世界,你就会越来越熟悉...

喜欢那种被岁月沉淀后的沉静和温柔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不浮不躁,不慌不忙 淡定从容地过好 这一生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怀一份淡淡闲心,静观起落沉浮 只愿平淡度流年,只为宁静守炊烟 生命的丰盈在于内心的饱满 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平常心 豁达从容,安然恬淡 以坦荡立于世间 向岁月讨一段素锦光年 必将步步...

男人眼中有气场的女人 男人眼里真正贵气的女人
现世安好,在平和的岁月中静观世事沉浮。白云苍狗,笑看云卷云舒。有时候你可能会想,这女人,是何等精致。如九天明月,又像是暗影流花,可能是什么时候不慎跌入凡尘,真是令 人惊讶。任凭弱 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而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你自带贵气和光芒,独特非凡而又无可取代...

发朋友圈很干净的文案
2.把生活过成幸福的模样,面对生活的种种,安静如莲,不夸张地渲染浮华,不柔弱得听天由命,怀一份淡淡禅心,静观起落沉浮。3.总有一些人,不是不想忘,而是忘不了;总有一份情,不是不想放,而是放不下;总有一段记忆,就那样真真切切地印在你的脑海中,刻在你的生命里。4.在人生的剧场上...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深度文!
诚,不自欺,亦不欺人,不蝇营于小利,不短视于眼前;敬,恭顺待人,顺势谋事,居功不自傲,得意须让人;静,不乱分寸,不事张扬,洞察世相,静观时变;谨,祸从口出,谨小慎微,不能凡事张扬,留得回旋余地;恒,持之不懈,意志笃定,困苦不退缩,挫败不止步。 万象皆分境界,为人处世亦是如此。做人做事境界的高低决定成败。

为什么有的女人很低调,不爱表现?
水深不语,人贵语谦,越有内涵的女人越低调,越优秀的女人越谦卑!她们不紧不慢,不喜不悲,不扬不耀,不攀不附,在沉浮的人海中,静观尘世,默默努力。高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大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有内涵的女人,不炫耀自己的人生,并不影响她们的...

楚雄市15717605251: 坐视风云,静观其变是什么意思? -
陶使鼻炎: 静观其变,不欲其乱,顺其自然. 对待生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要通透心境,态度选择至关重要,以何种心态面对起起落落,人事纷繁,这将直接促进和提升改变人生的高度. 保持警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积极努力地顺其自然,毕竟改变...

楚雄市15717605251: 平心静观风云,泰然笑看红尘什么意思 -
陶使鼻炎: 平心静气,以外人的角度看世俗风雨起伏,以平常的心境看红尘恩恩怨怨

楚雄市15717605251: 世事浮沉是什么意思 -
陶使鼻炎: 世间的事有起有落,有发达的时候,也有落败的时候,比喻任何事物的变幻,不是某个人所能掌控的,应该学会淡看风云,顺应自然!我的观点是应该找到自我的命运走向,顺着命运,和自己的现有资源,才能来发展自己!

楚雄市15717605251: 笑看风云变幻静观花谢花开什么意思 -
陶使鼻炎: 这是一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人生起伏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这是表达自己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楚雄市15717605251: “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请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意思.. -
陶使鼻炎: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实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汲汲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沉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心静则清,心定则恒.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

楚雄市15717605251: 静观世间百态是什么意思啊? -
陶使鼻炎: 这应该是人的一种心态.比如,一些旁观者,一些对世界关注却没有一定作为的人,还有古时候的一些隐居者所表现的一种心态.

楚雄市15717605251: 笑看风轻云淡静观霜重雾浓什么意思 -
陶使鼻炎: 笑着看风轻吟,白云淡色的漂浮在天空.静静地看霜正中,雾渐浓. 形容人恬淡豁达心性.颇有一种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的感觉

楚雄市15717605251: 升降沉浮的含义是什么? -
陶使鼻炎: 依我看,所谓“升降沉浮”就是辩证法中问题的两个方面,有高就有低,有大就有小,有多具有少,有生就有死.....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符合辩证法的.同时,也是在教化人民“常将有日思无日”,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大丈夫要能曲能伸,以进为退等等道理.

楚雄市15717605251: 静观风云变幻 坐看潮起潮落 求翻译 -
陶使鼻炎: 为你提供上乘的译文--对仗、简练、正确且忠实原文: In silence, I observe the vicissitudes of change. While sitting, I view the rise and ebbing of tides.

楚雄市15717605251: 《繁星》(七一)中第二个“风雨″指的是什么? -
陶使鼻炎: 第二个 “风雨”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烦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