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墨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学》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告诉我们在学习中什么的重要~

说明求学的结果如何不在于天赋条件,而是决定于本人是否有求学的恒心和毅力。叙事生动,语言流畅,有较强的哲理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代学者彭端淑所著《为学》开篇阐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贫富二僧的故事,论证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教育。

一个人天资昏昧,才能平凡,如果他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持之以恒。当他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你会认为他昏昧、平凡吗?而一个人天资聪敏,才智过人,但他自恃天分很高却不努力学习,整日满足现状,一生庸庸碌碌,难道你还会认为他是天才吗?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的非凡能力,都是出于他们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们竭尽全力,备尝艰辛,百折不挠,终于成就大业。比如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7岁上学时被老师看成笨学生,只上了三个月学,被迫辍学回家,在妈妈的指导下,自学了英语、算术、化学、地理、历史等多门课程。他12岁时,由于家境贫苦,不得不在火车上一边卖报,一边做实验。一次化学药品着火,车长盛怒之下的一耳光,使他右耳失聪,被迫流浪他处,继续寻找职业,但他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刻苦自学和做实验,终于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一生发明了发报机、留声机、电灯、电影机、蓄电池等一千多项发明,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天才。我国近代的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潜心苦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贫富二僧皆想去南海,富僧虽踌躇满志,但一直苦于未能买船,而贫僧立下去南海的志向,就凭一瓶一钵,不惜跋涉几千里,以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令富僧惭愧不已。立下雄伟大志,就要脚踏实地而为之,一味地强调客观条件而不为,就会一事无成。相反,虽然身处艰难困苦,仍然毫不气馁,勇往直前,未必不会成功。

联想到我们的学习,有的同学自恃聪明,学习不刻苦,不认真,靠耍小聪明应付学习,结果知识掌握的很肤浅,成绩起伏不定,远不如那些天资一般,却踏踏实实、勤奋刻苦的同学;有的同学自甘平庸,认为自己天分不高,再努力也没用,所以灰心丧气,不努力学习。如果能从主观上反思一下,天资不如人,我就“笨鸟先飞”,用勤补拙,常此以往,努力不懈,你还会不如别人?

通过学习《为学》,使我受益非浅。天才出于勤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从小就要有远大的报负,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为学》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警辟的句子表达作者的主张;中间用对比的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僧富僧的故事以证明作者的主张。全篇文气活泼。
中心寓意:
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简称《为学》)用浅显的比喻,说明求学的结果如何不在于天赋条件,而是决定于本人是否有求学的恒心和毅力。叙事生动,语言流畅,有较强的哲理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关于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极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表现了贫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
手法:
作者分别举“贫和尚”“富和尚”的例子,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描写富和尚没去成南海,而穷和尚却成功前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勤奋坚定的信念。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立志而为。

《为学》
本文选自《白鹤堂文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朝]彭端淑 字乐斋,清代丹棱(今属四川) 约1699一约1779年,清代文学家,号仪一。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文堂集》、《雪夜诗坛》、《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概况
现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课《为学》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28课《为学》与 人教版\鲁教版六年级下册6《为学》,原题目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 白鹤堂文集 》,《历代文选 清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有删节。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学》。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习,那么容易的变得也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不停的学习,长时间不懈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愚笨还是真的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我才思敏捷,超过别人,如果摒弃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既然这样,那么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功用,难道是永远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裕。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想要雇船顺江而下,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字词解释:
为学:做学问,求学 1。之:它,指天下事。 亦:也。 矣:了。 则:那么 者:…的事情;…的人 庸:平庸 2.之:无实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3.之:它,指代学问。 4.之:的。 鄙:边远的地方。 语:读yù音,告诉,对…说。 于:对。 欲:想要,要。 5.之:到…去,往。 何如:如何,怎样,怎么样? 何:什么 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足:足够 买:雇用。 买舟:雇船 下:南下,沿着长江往下游走,顺流而下。 还:回来 越明年:到了/过了第二年 自:从 惭色:惭愧的神色。 能:能够 顾:难道。 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恃:凭借,依靠,倚仗。 买舟:雇船。 以:介词,相当于“把”、“拿”、“将”。 犹:还,仍然。 至:到达。 去:距离。
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关于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极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表现了贫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
手法:
作者分别举“贫和尚”“富和尚”的例子,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描写富和尚没去成南海,而穷和尚却成功前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勤奋坚定的信念。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立志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关于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极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表现了贫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

外界条件只是辅助。在于自己的信仰,是否可以为了理想舍弃优越的条件。富僧人是因为舍不得现在的条件,所以不能去。但是贫僧什么都没有,就无所谓。

不论外界条件怎么样,只要树立志向,并且为之奋斗,总会有所收获。


关于《为学》的问题
通过贫富二僧的对话,生动地反映出他们的决心是不同的。“一瓶一钵足矣”,可见贫僧尽管条件极差,但决心很大。而富僧的“子何恃而往?”反复出现,出现时的语气不同,既写出了他对贫僧的怀疑和讥讽,也说明他缺乏立志的勇气。同时还造成一种悬念在:贫僧究竟能否成功?接着就写出他“自南海还”,...

《为学》教学设计
著有《白鹤堂文集》。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文集》。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句子表达作者的主张;中间用对比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富二僧的故事,来证明作者的主张。 本篇文章是写给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 四,教师范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

为学这篇文言文的感悟是什么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富者曰:“子何恃而往?”穷和尚说:“我靠...

文言文为学笔记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学》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为学》观摩课教学实录
生:为学的道理和做事情的道理,做学问的道理。 师:对,是讲做学问方面的道理。既然这篇文章是讲做学问的道理、为学的道理,那后面大量的篇幅却是讲两个和尚的故事。那这两个和尚的故事跟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呢?好,那位同学(手指一举手的学生)说说? 生:我觉得作者是借用这贫富二僧的故事来阐述为学的成败在于...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第二段针对首段的主要论点进一步申论,并运用对比手法,从正反面论证:天资高下绝非为学是否有成的关键,关键全看个人是否力学不倦。这一段同时也是「据理论证」的部分。 第三段举四川贫富二僧的事例为论据,证实只要能付诸实际行动,终有成功之日,否则即使条件再优越,终究只是空想。本段算是「举例论证」的部分。 第四...

《为学》、《论语十则》练习题,帮帮我~
“谓”是“为”之误,“是以为之”的句式,在《为政篇》第二章也有,“曾是以为孝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任何一个能如此作为的人,怎会不能成名?3、严谨求实 谦虚好学 4、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对比,说明了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告诉...

"小银儿和我"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代学者彭端淑所著《为学》开篇阐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贫富二僧的故事,论证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教育。\\r\\n\\r\\n一个...

仿为学写作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为学》有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代学者彭端淑所著《为学》开篇阐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贫富二僧的故事,论证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受...

贫富二僧中,为何富者有惭色?
原文: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译文:穷和尚说:“我只要一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不以为然:“我几年前就想雇条船顺江下南海,到现在还没去成,你一无所有,就别做美梦吧!”《蜀鄙二僧》一文选自清代彭端淑的《白鹤堂...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中 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道理? -
夙顷盐酸:[答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立志求...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夙顷盐酸: 《为学》本文选自《白鹤堂文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朝]彭端淑 字乐斋,清代丹棱(今属四川) 约1699一约1779年,清代文学家,号仪一.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告诉我们在学习中什么的重要 -
夙顷盐酸: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中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证明了什么道理 -
夙顷盐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立志求学,勤奋努力.

合作市19199323985: 简答. 《为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夙顷盐酸:[答案] 答案: 解析: 它用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告诉我们做学问只要勤奋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转难为易,有所造就.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读后感 -
夙顷盐酸:[答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代学者彭端淑所着《为学》开篇阐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贫富二僧的故事,论证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夙顷盐酸: 世上无难事,关键在于做与否.开篇提出论点,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然后通过蜀之鄙二僧做与不做的故事,具体阐述了做的重要性.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古文告诉人们做事,求学问只要什么和什么的道理 -
夙顷盐酸: 恒心和毅力 不知道对不对

合作市19199323985: 学贵立志什么意思 -
夙顷盐酸: 学贵立志:修身为本.学贵力行:学一句落实一句 从自身修起.通俗讲你要想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首先要有自己的志向与目标,不可盲目学习,否则只能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此句出自《弟子规》一书.

合作市19199323985: 《为学》的翻译课文选自?目的是教育什么?"是故聪与敏.自力者也"怎样翻译?结论?启示?富有怎样哲理? -
夙顷盐酸:[答案] 选自《为学》作者彭端淑 目的是:告诉人们事在人为,只要主观努力,难事也能变成易事.青年人做学问,只要指向坚定,刻苦勤奋,一定会学有所成. 结论:通过蜀鄙二僧的故事论述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告诉人们事在人为,只要主观努力,难事也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