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列子的关于伯牙得遇钟子期的句子

作者&投稿:学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今中外名人友谊的例子要三组如伯牙和钟子期~

马格思 恩格思; 廉颇 躏相如;白局易 元稹;柳宗元 刘禹锡;

同学,这个很明显吧,原文就写出来了.....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这句就很明显了。给你找来原文,自己看看吧。
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有古文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古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典故: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 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出自列子的关于伯牙得遇钟子期的句子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 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

伯牙绝弦出自哪篇古文?
《伯牙绝弦》既出自战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本昧篇》,又出自周王朝列子的《列子·汤问》。伯牙绝弦的典故:伯牙绝弦,也叫作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锺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得什么意思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得是知道的意思。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的《列子》、《吕氏春秋·本昧篇》原文如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列子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 琴原文和译文
伯牙善鼓 琴原文和译文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

伯牙鼓琴是古诗吗?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传说,不是古诗。本文选自《列子》,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关于伯牙子期的古诗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出自<列子 汤问> 伯牙绝弦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干今交道好如鬼,湖...

伯牙鼓琴选自于?相传为什么时期?谁所著?
《伯牙鼓琴》选自春秋战国的《列子·汤问》,是由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

俞伯牙的简介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抚琴的故事。经考证,伯牙本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

关于伯牙和钟子期的传说在那些书里有记载
1、《汉书.艺文志》、《列子》(《列子·汤问》)两部书有记载。有三个版本,一个叫《高山流水》,一个叫《列子·汤问》,还有一个尚未标题。2、三个版本原文附注:(1)《列子·汤问》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出自列子的关于伯牙得遇钟子期的句子 -
柘轮元胡:典故:《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 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出自列子的关于伯牙得遇钟子期的句子 -
柘轮元胡:[答案] 典故: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 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列子中关于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原文 -
柘轮元胡: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恼, 因为在...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
柘轮元胡:[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内心想着高山.志:内心; ②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得:领会,听得出; ③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阴:...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请提供一些有关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故事的语段 -
柘轮元胡:[答案]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鼓琴时遇到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高山流水,子牙伯期,琴瑟相和,此乃知音 -
柘轮元胡: 这就是说明知音难觅,知音可贵和什么才是知音的涵义.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列子汤问里哪句话可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
柘轮元胡:[答案]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高山流水(列子》)的翻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柘轮元胡: 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哪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用原文 -
柘轮元胡: 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求采纳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3493127141: 伯牙志在清风钟子期曰飘飘兮若什么 -
柘轮元胡: 原文出自《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所以“高山流水”就是出自这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