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这首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闵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夜书所见这首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的特点~

这首诗写到的景物繁多,景物的描写着重于表现在深秋的萧索中,一个小院,一点灯火的温馨,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与此同时作者作为离乡漂泊的旅客,那萧索的思乡之情,也被这家的温馨和儿童的无忧无虑反衬得更加强烈。
本诗通过以上描写,把一幅秋夜孤村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从题目“夜书所见”从字面来理解是对晚上所看见的事进行描述的意思,但是诗的内容更多的侧重于表达因为所见所听而产生的想象。细腻的描述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夜宿江边,看见远处篱笆小院一盏灯光,听着秋风萧萧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表达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
原文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在这首诗里作者用了两个定位,第一个“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江面,第二个“夜深篱落一灯明”的篱笆小院。因为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所以我们得知作者并不是在篱笆小院,而是在可以看见篱笆小院的江边。“知有”意思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在这里有俩层意思,一个是作者在家的情景,孩子会经常在这个时候挑促织;第二层意思就是想象,由篱笆小院的灯光和作者在家时的情景引发的联想:这家的孩子应该也会在这个时候挑促织。
而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描述作者所听到的声音和由此带来的感受。“萧萧”并不是拟声词,而是由被动的声音带来主动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也是这个意思,用来形容秋天萧瑟的感觉。
所以这首诗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漂泊在外的作者夜宿江边的时候看到不远处一个亮着灯的篱笆小院,听着梧叶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挑动了思乡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
“夜深篱落一灯明”是这首诗最精华的一句,也是由此引发作者的所思所想。篱笆院落,证明这是一个普通人家;这个“落”字还可以理解为关上,关上篱笆做成的院门,亮起灯。能回家的都回来了。

《夜书所见》一诗写出景物的特点是:寂寞的凄凉。作者借描写秋夜所见之景,来抒发羁旅思乡之情。

原文

作者: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校的秋风吹的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克油,在外地使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姐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所见这首诗意思是什么
《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是:牧童悠然自得地骑着黄牛,行走在林间小路上,他那嘹亮的歌声震荡在林间。大概是想捕捉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忽然停了下来,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所见》原文:牧童①骑黄牛,歌声振②林樾③。意欲④捕⑤鸣⑥蝉,忽然闭口立⑦。作者:清代,袁枚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 ①牧童:...

夜书所见这首诗的客是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全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翻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

《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描绘了一副什么的画面
《所见》描绘了作者偶然所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知了的画面。《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原文如下: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原诗:《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的译文
出自: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诗歌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

夜书所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
1、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2、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3、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

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如问题中所言,诗句中什么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要回答这个为题,先要看这首诗写于何时?诗人其次还要看诗人讲了一件什么事?“夜”是晚上的意思;“书”,动词,书写、题写、记录的意思;“所见”,指诗人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标题...

夜书所见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出处】《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诗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客在这个寒意的秋夜他在想些什么?_百度知 ...
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

古诗《所见》的诗意
诗意: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作。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这首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的特点 -
竺可妇科: 夜书所见这首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的特点 答:写出景物的特点是:寂寞的凄凉 原文: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这首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
竺可妇科: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诗中描写了什么景象 -
竺可妇科: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 -
竺可妇科: 《夜书所见》是描写秋季的景色.诗中描写了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 原诗: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释义: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描写的景物有什么? -
竺可妇科: 描写的景物: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促织(蟋蟀)、秋舟.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 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叶绍翁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
竺可妇科: 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描绘什么什么儿童篱落等景物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竺可妇科: 夜书所见描绘 梧叶、秋风、客情、儿童、篱落等景物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诗人叙述了秋夜什么这一充满童趣的情景? -
竺可妇科: 夜书所见诗人叙述了夜幕降临,儿童还在兴致高昂的捉蟋蟀.通过这乐景来衬托了作者羁旅漂泊的伤感. 全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

宁远县15535159186: 夜书所见中体现季节景色特征的诗句是 -
竺可妇科: 夜书所见中体现季节景色特征的诗句是:萧萧梧叶送寒声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希望能帮助到你

宁远县15535159186: 叶绍翁《夜书所见》的赏析 -
竺可妇科: 你好!这首诗的鉴赏为: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