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作为曹操的臂膀,为何不支持曹操晋“魏公”?

作者&投稿:闫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晚年的荀彧不支持曹操称帝呢?~

题主称晚年的荀彧为什么不支持曹操称帝?那我可以这么理解题主的意思,认为荀彧在经历那么多事件,辅佐曹操那么多年,必然看出汉室不可兴的形势,而在这种大势所趋下,就应该拥护拥有大汉十三州的九州的曹操称帝。但是最后的结果是,荀彧不仅不支持曹操称帝,就连称公加九锡都是反对的。
荀彧的生平简介
年少成名荀彧是颍川荀家人,少年成名,当时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称赞他为“王佐之才”。
《三国志》: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
后来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就是给皇帝掌管笔、墨、纸张等物品。董卓进京后,荀彧弃官回乡,认为颍川这个四战之地必起战火,因此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弃袁投曹袁绍执掌冀州后,将荀彧待若上宾,但是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是弃袁投曹。当时的曹操同样是一心为汉,与对大汉死忠的荀彧相见恨晚,因此荀彧果断投在曹操麾下。
奉迎汉庭曹操当时的实力还很弱小,在壮大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后来的巨轮这个时候还是艘破旧的小船,但是经过曹操众人的努力,站稳兖州,驱赶吕布。之后做出对曹操势力影响巨大的一个决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在荀彧心中是“奉天子以讨不臣”。
实力壮大在正确的政策下,曹操通过汉室这篇旗帜,不断地壮大,吸引了众多的人才。还夺下了徐州,豫州。之后又与袁绍决战中胜出,一举成为了北方霸主。
渐行渐远随着实力的增强还有皇帝对权力的渴望,曹操与皇权开始有了巨大的矛盾。荀彧的痛苦也开始了,他一方面认为应该让皇帝掌权,另一方面认为只有曹操才能带领群臣直到汉室中兴。于是荀彧也与曹操在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忠魂散去曹操位极人臣,坐拥九州之地,他的麾下认为曹操应当进爵为公,加九锡。荀彧急切反对此事,还一度想劝服曹操,说:
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这让曹操大失所望,曹操也完全明白自己与荀彧的君臣情谊到此为止了。刚好当时曹操想讨伐孙权,就让原本都是守在后方的荀彧随军。行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不久忧虑而死。
荀彧的梦想
荀彧从小深受儒家的影响,忠君爱国思想深入骨髓。认为自己吃着汉朝的粮食,就该为汉朝做事。但是朝政的崩坏,国家支离破碎,荀彧就有个梦想,就是要寻找一位明主,在共同努力下,实现汉室的再次中兴。当时的曹操也还是热血青年,两人理想一致,一拍即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的连年征战,完全无视汉室朝廷,朝廷的尊严一掉再掉。曹操的心境也开始变化着。而且许都的皇帝还爱搞小动作,于是皇后和皇妃也相继死在曹操手中,曹操与汉室的矛盾可以说不可调和。
随着赤壁之战的失败,天下三分之势形成。有识之士都明白汉室不可再兴,可以荀彧仍旧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中兴汉室。他一直坚持着这个理想直至死亡。
结语
荀彧何尝不知道汉室不可再兴,但是他这一生就是为了这一个理想而奋斗,如果放弃了这一理想,可能荀彧立马就会变为一具行尸走肉。
就像题主所说荀彧不支持曹操称帝,其实应该说荀彧从来就没支持过曹操称帝,甚至他只希望曹操还是最初的曹操。
相信荀彧在梦中的情景一定是曹操与皇帝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在曹操的努力下,诸侯一个接着一个被消灭,汉室的版图也渐渐回来,直至最后天下一统,皇帝可以把曹操介绍给群臣说:这是朕的忠臣,是他帮助朕中兴了大汉。

怕引起其他诸侯的反对

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没有之一,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一生为曹操立下功劳无数,而这样的一个功臣,最后却落个忧郁而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晋魏公,加九锡

二人矛盾的导火索,就是曹操欲晋“魏公”事件。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魏公”跟丞相比有什么特殊的,让荀彧如此反感。当年汉高祖刘邦“白马盟誓”向天下宣告:“非刘不王,非功不侯,有违此者,天下共诛之”,异性王爵被订上了反贼的标签。西汉末年的王莽,在篡汉之前,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自封“安汉公”。曹操也是效仿王莽,恢复了春秋时期的公爵制,想达到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主权力,表面尊王,实际在自己的属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

而且封魏公同时还有一项内容,加九锡。何为加九锡?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九种待遇的升级是为加九锡。古代君臣之间,有着严格的制度要求,主要包括这九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以越限。

春秋五霸当时在周天子那得到的也就是加几个方面的待遇,而第一个同时加九锡的还是王莽。而且曹操在成魏公之前,已经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了”,这都是越制的表现。这样一来就很明显了,这个口子一开所有人就都知道下一步曹操肯定是要封王或者直接当皇帝了。

世袭罔替

曹操晋“魏公”最重要的一点福利,是可以世袭罔替,曹操此时已经五十七岁了,不得不考虑身后事了,他必须在他死之前把他的势力都过渡给他的儿子曹丕。如果曹操只是丞相的话怎么过渡?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次晋公爵下一步就是晋王爵,世袭罔替就变得合情合理。如果不晋爵,就算丞相也可以接班,那些跟着曹家的将领们也都想封侯拜相,要是曹丕还只是个丞相怎么封那些将领?还表奏天子?丞相能加封“三公”?

而且,西汉霍光的例子历历在目,霍光位极人臣,可以对皇帝行废立之事,最后,没有把权力过度给自己的儿子,虽然儿子、侄子、女婿都身居要职,但他们却被各个击破,最后,身死族灭。表面看汉献帝似乎没那个实力,但不可不防有心之人啊,真到那时悔之晚矣。

荀彧不答应

董昭是曹操晋“魏公”的发言人,他先跟“谋主”荀彧商量一下,没想到荀彧不同意而且说了下面这一段话: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国志》

荀彧一向为曹操谋划前程,尽心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为何这次唱反调?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世食汉禄,身在曹营心在汉

荀彧家族三代人都在朝廷做官,都在拿着汉廷的俸禄,且官职都不低,可以说荀家能有今天那都是汉王朝给予的。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三国志》

荀彧也不是忘本之人,且家族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

2.不忘初心,光复汉室为己任

荀彧看到汉室羸弱,山河破碎,诸侯割据,民不聊生十分痛心,一直想匡扶汉室,让汉王朝回到光武中兴,他想辅佐一位像刘秀那样的中兴之主,来复兴汉室,这也是荀彧一生的梦想。

彧明有意数,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

3.情真意切,不愿挚友背骂名

荀彧早年曾在袁绍处做谋士,袁绍对他也不错,但他发现袁绍难成大事,没有志向,于是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的荀彧简直是如虎添翼,荀彧是“士族”的代表,他举荐的人才都是曹操纵横天下的重要帮手。

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汉书》

单说就这几个人,哪一个不是经天纬地之才。曹操也特别信任荀彧,慢慢的将荀彧由张良培养成了萧何,屡次守家坐镇后方,可以说是曹魏第一功臣,二人的关系也非常亲密。但这次,荀彧不愿曹操僭越称魏公,因为他不想让他的主公背上篡汉的骂名,虽然他知道这是无法阻挡的,他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他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安慰让他的梦不要这么快醒来,或者退一步说即便晋魏公也不要是第一个越制的人,被当成众矢之的。

刘备称王也是早晚的事,何不再考虑一下?曹公这样做是绝了荀彧的希望,也是绝天下汉人之心啊。可惜荀彧没想到,在这汉献帝的朝堂上除了他还哪里有汉臣啊?

汉室最后的忠臣

一面是迫在眉睫,一面是死守底线,双方的矛盾难以调和。曹操因为荀彧的反对,还是没有立即晋“魏公”。但在曹操征濡须时,荀彧去世了。

曹操军至濡须,荀彧有疾病而留在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曹操遂为魏公矣。——《三国志》

荀彧的死因《三国志》记载三个字“以忧薨”,忧郁而死。汉书记载的更详细,

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汉书》

荀彧这时候已经和曹操南的想法辕北辙了,而他又是士族的代表,一旦曹操去世,荀彧的影响力将无限放大。荀彧知道,他已经从曹操最信任的人变成了最让他忌讳的人,自己已经成了绊脚石了。像曹操自己说的那样“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以自己微弱的力量终究支撑不住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曹操送来的空盒子,荀彧明白了,曹公再不需要他了,他内心是悲凉的,但同时也是感激的,感激曹操让其施展才华,并且很在意自己的看法,身为谋士,可为知己者死。

荀彧死后,被追封为敬候。曹操第二年就晋“魏公”,又过了三年曹操被封“魏王”,曹丕为魏太子,真正的三国时代来临了。



荀彧始终坚持汉室正统才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他追随曹操也是为了让对方想办法兴复汉室。如此中心汉室的荀彧,自然不会支持曹操自立的想法。

因为荀彧虽然帮助了曹操许多,但是荀彧是一心向汉的,而曹操违反汉朝制度擅自称王这是触犯了荀彧的底线,所以才会极力反对曹操。

理想相悖。荀彧开始辅佐曹操共同的目标是匡扶汉室,但是最后曹操野心慢慢展露,荀彧不满曹操掌控朝政。


荀彧作为曹操的臂膀,为何不支持曹操晋“魏公”?
曹操送来的空盒子,荀彧明白了,曹公再不需要他了,他内心是悲凉的,但同时也是感激的,感激曹操让其施展才华,并且很在意自己的看法,身为谋士,可为知己者死。荀彧死后,被追封为敬候。曹操第二年就晋“魏公”,又过了三年曹操被封“魏王”,曹丕为魏太子,真正的三国时代来临了。

荀彧作为曹操的重要心腹,选择自杀的原因是哪些?
可以说,此时的荀彧,就已经成为了曹操诸多谋臣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们后来常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办法也是荀彧提出的。作为曹操后方军国之事的总策划和总调度,首席谋臣荀彧起着左右曹操大业的作用。当时也是曹操信任他,不然荀彧就是再有才华,没有实权,决策不被采纳,他也不可能有首...

曹操那里最厉害的谋士是谁?
最厉害的谋士是:荀彧。他是曹操帐下首席谋臣。 自小被世人称作“ 王佐之才 ”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充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

为什么荀彧被称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臣?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知名的就有十几个,如:荀彧、郭嘉、程昱等,不知名的数不胜数,这些人组成了曹操的智囊团,为曹操出谋划策,可以说曹魏集团能有那样的功业,与智囊团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智囊团中,荀彧可以说是曹操的首席(第一)谋臣,追随曹操二十多年,为魏集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最后结局很悲剧。现在,书房菌...

三国魏国谋士?
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易中天先生认为,荀彧是“有理想的律师”,也就是虽然在曹操帐下效力,但是大是大非还是很清楚的,不像一般的律师一样,只会帮别人打官司,不管对错。荀彧虽然在曹操手下效力,但是不希望看到曹操权力过大,危...

天下大才少通才?荀彧为什么比不上萧何?
萧何是刘邦的王佐之才,帮助刘邦管理内务后勤,被刘邦评价为开国第一功臣,功劳比韩信还要大。荀彧是曹操的王佐之才,帮助曹操夺取北方半壁江山,不仅要管理后勤,还要帮曹操出谋划策,平定四方。两个人相比较而言,荀彧懂的东西要更加全面。如果两个人的智商相等的话,显然荀彧要稍逊一筹,因为他懂得...

东汉末年第一君子荀彧,是因病去世还是被孟德害死?
曹操这个举动,很明显就是为了削弱荀彧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我猜测此时的曹操心中,已经将荀彧视为了汉室的重要臂膀之一,曹操心中认为只要将荀彧赶出朝堂,汉室的势力便会大大衰减,进而减少对于自己的影响。但是曹操又不能说一下子杀掉荀彧,因此最好的办法便是将荀彧“流放”,然后逐渐减少荀彧的影响...

曹操身边有个谋士,叫荀彧,彧字怎么读?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要说真正陪曹操创业起家且效果最好的那还得数荀彧。两人合作了有长达20年之久,即使这样但荀彧还是没有得到善终。荀彧的死也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一是太直白,二是...

曹操麾下首席谋臣——荀彧,究竟是怎么死的?
第三种说法是,曹操利用诛杀伏皇后一事除掉了荀彧。《献帝春秋》里记载:“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这一种说法基本被认为是谣言,因为伏皇后死于建安十九年,荀彧死于建安十七年,两者相差两年,若是曹操真的想除掉伏皇后的话,根本不必花费两年时间,而...

求荀彧的事迹
荀彧(163-212)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为什么不支持曹操称魏王? -
敖洪泮立: 他是早就知道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 荀彧是希望成为管仲一样的 辅佐 曹操 成就霸业,但是曹操 接魏王的时候是受九锡的,而且曹操当时也有了 代汉的思想, 总之呢 就是 荀彧是王道之人 不喜欢曹操这样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三国中荀彧本是曹操的谋士,为何宁愿被杀还反对曹操称王? -
敖洪泮立: 他开始帮曹操的时候,曹操刚起于微末,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个时候他帮曹操,是因为曹操刚刺杀完董卓,可以说是占了“大义”,聚义旗兴兵,打的也是匡扶汉室的旗号,所以他帮曹操就是忠于大汉 后来占了兖州之后曹操才算一方诸侯,在那...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为什么不支持曹操称帝 -
敖洪泮立: 是阻止他称公,不是称帝. 第一可能是政治理念不同,荀彧志向在于匡扶汉室. 第二荀彧志向可能不在于匡扶汉室,而是担心曹操称公会引起士族的反对. 楼主可以看看这篇 http://tieba.baidu.com/f?kz=851467138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新三国中,荀彧很受曹操器重,为什么到了后来荀彧老了的时候,好像不帮曹操了 -
敖洪泮立: 根据易中天教授说,那是荀彧和曹操政见不统一,因为荀彧的意愿是兴复汉室,而曹操则是想自称魏公,架空献帝刘协,荀彧无法忍受曹操,他原来帮曹操是为了借曹操之手让汉朝继续延续下去,结果没想到曹操野心膨胀,就如其在《述志令》中说的,他因为日复一日位高权重,所以野心膨胀而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在晚年,不仅曹操疑心重,而且荀彧也无法再允许自己帮助曹操,最后逐渐相互疏远,荀彧因为见兴复汉室无望,忧愤而死.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跟了曹操那么多年,为何却反对曹操封王,最后竟然叛了... -
敖洪泮立: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荀彧是曹操第一谋士不假,但他的理想是兴复汉室,要忠于汉朝,对于曹操要当魏王,加九锡,很明显是要篡位的表现,...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 -
敖洪泮立: 大体上有两种可能1、荀彧认为曹操称公的时机不成熟,并且以他的身份(汉朝尚书令),并不适合说出支持曹操的话,但这种情况下他内心是支持曹操的.2、荀彧不愿意曹操进一步提高权势,也就是说他一心扶持汉朝,是汉朝忠臣进而与曹操这个奸雄产生矛盾(这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比较小,因为荀彧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在魏的发展都不错,反对者的子孙明显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 为什么反对曹操称魏王? -
敖洪泮立: 荀彧是个有理想的谋士,他不像程昱那样忠心于他的主公,他忠心的是汉室.早期的曹操,有匡扶汉室的理想,和荀彧可谓是志同道合,他们当然走到了一起,但最后,曹操随着力量的增强,权力欲急剧膨胀,他开始偏离自己的初衷,但荀彧没有变,他依然忠心他的汉室,为了他自己的理想,他与曹操开始出现分歧,直到封魏王的时候,他们彻底翻脸了.荀彧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环境,于是,他自杀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为什么在之前帮曹操,后来却不同意立曹操为魏王? -
敖洪泮立:回答一:荀彧忠汉不忠曹,世人皆被《三国演义》曹操的奸雄之相蒙蔽,曹操确实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然,曹操表面一直所奉行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正是荀彧当年提出的,所以当年荀彧忠于曹操实是忠于汉家.而晚年时期,曹操帝王之心浮现,越来越成为奸雄的角色,荀彧的一刻忠诚之心自然撼动,以死明志.回答二:荀彧多智,故此一举,牺牲自己,牵出愚忠汉家之臣,待曹操剿灭.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 -
敖洪泮立:荀彧的理想就是辅佐曹操这样一位英雄把国家重新平定下来,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彧的理想. 但是荀彧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

香港特别行政区19472228792: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称王?
敖洪泮立: 曹操在最初时,虽然事实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始终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因而荀彧等一些向着西汉朝廷的旧臣才尽心尽力地辅助曹操.而且汉室有规定,异姓不得称王,所以到后来曹操想要称王时,荀彧就竭力地反对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