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斯》(下)

作者&投稿:慎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忙介绍一下《献给爱丽丝》的创作背景~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

扩展资料:《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致爱丽丝》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献给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 这个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
  这个曲调,感情更加明朗。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
  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现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献给伊丽莎白·罗克尔。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站在湖滨路18号的门前,我问自己,要不要后退。
  还来得及,回到之前一潭死水却安全可靠的生活里。
  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尽管送我礼物的那个人还在暗处,他却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竟站在一扇完全陌生的门前。
  欢迎来到爱丽丝的世界。
  我伸手轻轻敲门。
  很久都没有回答,我环顾四周,空荡荡的楼道有点阴暗,一丝凉意如壁虎般“嗖嗖”地爬上我的脊背。
  我壮着胆子又敲了一下。
  “吱呀”,就在我准备离开时,门被推开了一条缝。
  幽暗的灯光下,出现在门后的,隐约是一张戴着黑色兜帽的脸,没有任何表情,皮肤白得如同瓷器,乌黑的眼睛如两只雪地上的冰窟窿,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我。
  全身的血液都涌到了我的头顶。
  “是你。”那人说。
  我瞪着眼,不敢答应。
  “我知道你会来,爱丽丝。”
  过了漫长的十几秒,那人又说。

  2010-7-28 09:53 回复
  萝迷
  水珍珠公主
  108位粉丝
  8楼

  我知道自己应该逃走,但内心仿佛涌出某种更强的力量,拉住我的双腿,令我动弹不得。
  我们僵持着,我看出他是一个与我差不多同龄的男生,却看不出他脸上有任何一丝喜怒哀乐的变化。他倚在门口,盯着我的脸,像是在判断我的来意,似乎也没有关门的意思。
  “你是为那件事而来的,对吗?”他突然拉开门,伸手握住我的胳膊,面孔猛地凑到我的耳边,以一种亲昵的口气问道。
  “我……礼物……”吓坏了的我开始不断向后退缩。
  “礼物。”他轻轻地重复道。
  “是的。”我勉强定了定神,从书包里取出那只表,鼓足勇气对他说,“这个我不能要,还有熊,太大了,下次还你。”
  不料他却根本没有伸手去接,只是轻声对我说:“你喜欢它们吗?”
  “是的……”我慌作一团,“不,不,我……”
  “你无法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对吗?”那男生突然上前一步,伸手捂住我的嘴,还是用和刚才一样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嘿,爱丽丝,你是在害怕些什么?”
  我被他的手捂得透不过气来,有一丝眩晕,不禁开始挣扎。
  “你在害怕些什么?”
  “你在害怕些什么?”
  他的声音仿佛很近,又很遥远。
  “我这就要来吸你的血了……”他的嘴唇凑近了我的脖子。
  我汗如雨下,几乎昏了过去,听天由命地闭上了眼睛。
  然而片刻后,什么也没发生,没有利齿,没有血。
  仿佛周围的空气沉了一沉,我忽然醒悟过来,挣脱了他的控制,狼狈地跌坐在楼梯口。
  我忘不了那一刻——
  那男孩大约和我同龄,帽子已经拉下,他的头发染成栗色,乌黑的眼睛如蒙着一层薄雾,他微微带着讥诮的神情,无声地朝我做了一个口型。
  “大笨蛋。”当我辨认出来之后,不禁又惊又怒。
  整理好弄皱的衣服,我带着被羞辱的心情,把表盒放在地上,默默地拾起书包,向楼下走去。
  “你去哪里?”
  我不愿回头。
  “爱丽丝。”他喊着这个名字。
  我只得停了下来,回过头。
  他以一种美妙的姿态很随便地倚在门上,手垂在腿边。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这次我只是放过了你。”
  我怔怔地看着他,为他那种肆无忌惮的样子感到吃惊,但随即以自己平时罕见的强硬态度答道:“无聊的人才会做无聊的事。”
  他并没有显得被触怒,而是若有所思地把手放到唇边,“太严肃了,你甚至没有笑。我本以为可以令你开心——不喝杯茶再走吗?”
  听到这些话,我愣了一下——我是不是过于严厉了?
  但那狡猾的家伙几乎立刻捕捉到了我这一丝细微的神情变化,朝我深深鞠了一躬,念白似的唱道:“我会来看你,爱丽丝,带着花。沉默的爱丽丝,只要你答应我……”
  我头也不回地离开,在湖滨路上,愈跑愈快。
  天已经黑透了,到家的时候,妈妈却照旧只问了句:“作业做好没有?”

  他说到做到。
  正是秋天最好的时候,风有点微凉,放学的人如大群绵羊一样,熙熙攘攘地挤出校门。
  他像是已经等了挺久,敞着校服的领子,随随便便地坐在台阶上,伸着长长的双腿,怀里抱着一大捧紫色的三色堇。很多女生都好奇地偏过头去看,交头接耳。
  我低头匆匆走过,假装没有看见。
  本以为他会挡住我,或是喊我的名字,不料他却只是把花往我手上一塞,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喂!你……”我拿着花,愣在原地。
  之后的一个星期,同样的戏码上演,天天如此。
  终于在周五,我忍不住伸手拉住了他。
  他看着我,栗色的头发落在眼睛上。
  “我要和你谈谈。”我说。
  “可以呀。”他笑了笑,明亮的光线下,我才注意他露出一颗尖尖的犬齿,“这里人太多,去小树林怎么样?”
  但我不信他会在学校里置我于死地,再说阳光也没有把他烧成飞灰,于是点点头。
  我们并肩走进树林,一路上都没有交谈。我手心里全是汗,他倒是顾盼自若。
  “你为什么天天来我们学校?”
  “这也是我的学校。”他笑道。
  “带花来是什么意思?”
  “你不喜欢花吗?”他拔下一枝,随手插在我发际,后退两步,“看,多漂亮。”
  “别这样!”我摸了摸头发,把花扔在地上,提高了声音,“我还不认识你,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你的同学。”他忽然显得很正经,异常平静地答道,“比你高一级。”
  “不可能。”
  “随你信不信,我叫乔乔。”他说。
  “那么你是在捉弄我吗?”我单刀直入地问道,“一个无聊的新游戏?”
  “不,我注意你很久了,每天下午放学后,你都坐在教学楼背后的台阶上发呆。”他又恢复了平常的神情,嘻嘻哈哈地说,“因此我打算追求你。”
  “我不懂你在说什么,礼物已经还你了。”我说,“对不起,我该回家了。”
  “等等,”乔乔在我背后喊道,“让我做你的朋友。”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也不知道那是否是他的真名,但在我还没意识到的时候,乔乔确实成了我的朋友。
  唯一的朋友。
  也许是因为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校门口,也许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别的朋友。
  现在回想起来,他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摄人心魄的能力,如果他愿意的话。
  几个月以来,他都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朋友,完美得不像真的存在。
  “请不要再送我哗众取宠的礼物,不要令我难堪。”我对他这么说。
  他都做到了,除此之外,每天放学,他都到班上来找我,送我回家,目送我上楼才放心离开。因为这个,班上的女生偶尔也和我搭话了:“介绍给我们认识一下嘛。”有一回,一个女生甚至大胆地当面截住乔乔:“你哪个年级的?”令我尴尬万分,他却彬彬有礼地把手按在胸口,欠欠身道:“我是爱丽丝的朋友。”
  于是女生们沸腾了。

  “爱丽丝的朋友”成了他在我们班里的代号,每天傍晚,她们都趴在窗户上,打赌“爱丽丝的朋友”今天会不会来。这是那段时间一个固定的节目。
  只有我知道他那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全是在演戏。
  不仅如此。每天睡觉前,我都会收到他发来的内容各异的电子邮件。
  有时候是一张图。“你把熊还给了我,但我想你不会介意收到一朵熊形的云彩。”图片上,一个小孩子惊讶万端地仰望着,碧蓝的天空中,乳白色羊绒似的云朵果真是小熊的形状。
  有时候是一首诗:“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仍然居住在高原的洞穴,或是在微曛的旷野里徘徊,或是在暗蓝的海波上腾跃……”
  有时候是一段我看不懂的话:“今天暴雨,我在路上边走边想,如果这时手边有一只水母,也可以做一把透明的伞。你知道桃花水母吗,它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姿态优美,寿命却只有十天左右,对水质的要求却非常高,不能有任何污染。喂,你觉得来世做一只桃花水母怎么样?”
  有时候干脆连文字都没有,只是一首歌。催眠般的男声,在夜里听起来如有魔力。
  “是我自己唱的,很不错吧。”第二天他说,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明知其中有诈,却无法自拔地沉溺下去。
  渐渐地,每晚不打开邮箱检查信件,我就睡不着。
  爱丽丝的朋友,他真的是我的朋友吗?
  我知道,像以前无数次一样,他会离开,留下我一个人。
  美梦终究会结束,因为我不配。

  所以当乔乔有异于常人的怪癖显露出来的时候,我不是特别惊奇。
  从第二个月开始,我就在他的要求下做了无数个心理测试,几乎把一辈子的都做完了。
  它们之中既有非常专业的人格测试题,每一份的前面都冠有大师的名字,也不乏无聊的趣味测试,一看就是随手编来唬人的。
  “我干吗要做这些?”我在被迫完成一份长如拉面的问卷后质问他。
  “了解你自己啊。”他显得十分无辜。
  “我肯定比这些傻瓜问卷了解我自己。”
  “那你说说看。”
  “我——”
  我一张口,才发现说不下去。
  是的,我了解自己,我知道我是一个沉闷、灰暗、失败的生物,在学校里,在未来我终有一天要进入的世界里,我的生命还不如宇宙间的一粒微尘。随便一个好一点的孩子,都可以把我取而代之,我的爸妈不见得不同意。
  但让我怎样面对着乔乔,注视着他的眼睛,说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呢?我沉默了。
  “你说不出来,你不了解你自己。”乔乔说。
  “不是这样的——”我急得要流泪,“我——”
  “好了,不是这样。”大约是我的表情太紧张,他像个大人似的拍了拍我的脑袋,“不过,你不像你自己想的那样,是一个沉闷、灰暗、失败的生物,你的心里有东西在发亮,很特别的亮光。”
  他这么一说,我倒有点发懵。
  “不,我没有。”我呆呆地说。
  “不,你有。我有超能力,一眼就能看得到。”他笑道,“每个人都有。”

  事实上,他也是唯一能够忍受我的沉默的人。
  “你真的是一个无趣的人。”
  坐在教学楼背后的阴影处,乔乔尖锐地向我指出。
  “是的。”我承认道。
  “所以你永远穿着大一码的校服,躲在人后,沉默寡言。”
  的确如此,我低下头,针针见血。
  “但这只是一个壳。”他突然说。
  没等我反驳,他又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你有没有想过,这里有一个完全相反的你。衣服是星空一样闪耀的银色,什么都不怕,笑得很大声。”
  “那不是我。”
  “不,那正是你。”他笑道,“看我,我也是一个壳。”
  “你是说——”
  “跟我来。”他说,“我会让你明白。”
  我们去了超市。
  在我还没意识到会发生些什么的时候,乔乔已经从货架上拿了一包巧克力,以平常的步速走到一个摄像头的死角处,把它坦然地揣进了口袋。
  “喂,你——”我叫道。
  “嘘,不要吵,我们这就出去。”
  “你疯了吗?这样会被抓住的。”
  我拼命去拉他的口袋,他却拨开我的手,不顾我的再三劝阻,不断向前走,一直到了超市的门口。通过防盗门的时候,我浑身僵硬,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我知道,一切都完了。
  但它并没有响。
  “现在给你一秒钟,你可以去和他们说,我偷了东西。”他平静地说,“不然就跟着我逃走。”
  我心里乱得如鼓点一般。
  一秒钟如电流逝,我却始终没朝超市管理处迈出一步,于是乔乔拉着我跑起来,一口气跑到几条街之外。
  “有趣吗?”他停下脚步,大声问我。
  “一点都不。”我也大声回应,“这是犯罪。”
  “是吗?”他笑道,“我第一次发现,你也可以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不要笑,”我哽咽地说,“我没有告发你,因为我不想出卖朋友,但我要你自己去说,把东西还给人家,诚恳地道歉,也许还有救!”
  他没理我,自顾自从口袋里拿出巧克力吃了起来。
  “乔乔,你这人——”我急得夺过他手中的巧克力,却发现与之前他塞进口袋的并非同一个牌子。
  我呆住了。
  又连忙翻看他的另一只口袋,空空如也。
  “一个魔术。”他笑盈盈地说。

  在乔乔的提议下,我们甚至一起去看过一次电影,这恐怕是我与他人交往的极限了。
  那是十二月的事情,雪下得特别早。假如不认识乔乔,雪天我就只能缩在家里听广播。
  而现在,我们全副武装,嘴里呵出白汽,前往本市的一所大学观影。
  那是一群电影爱好者举办的小型活动,当天放映的是一个老掉牙的黑白家庭故事片,

  小而旧的礼堂里,放映孔射出的莹白光束不断旋转,仿佛来自UFO飞船,要吸进所有地面生物似的。透过被光照亮的跳动的灰尘,哈欠连天的我意外发现乔乔热泪盈眶。
  “你怎么了?”我悄悄问道。
  他久久没有回答,却突然抓紧了我放在椅边的手,力量很大,紧得我简直能感觉到他的心跳。我吓了一跳,惊恐万分,却害怕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没敢用力挣扎,过了一会儿,他又放开了。
  片子足足放了三个小时,散场后走在学校的雪地上,每一步都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松树枝头挂着糖霜一样的白雪,空气清新而凛冽,我们都没有提起刚才的事。
  “你喜欢这个片子吗?”乔乔以一种轻松的口吻若无其事地问道。
  “有点闷。”我坦白地承认。
  “你对过去的故事不感兴趣吗?”他问道。
  “不是这样的,”我说,“可是你不觉得,我们除了此时此地,哪里也去不了吗?”
  “你这么想,是因为小时候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比如被父母锁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对这个问题,他似乎怀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兴趣。
  “你怎么会这么想?”我说,“我没有童年阴影。”
  “我非常讨厌我父母,恨不得他们死。”他突如其来地说,然后问我,“你见过鼹鼠人没有?”
  “鼹鼠人?”
  “鼹鼠,拉丁文原义是‘掘土’。鼹鼠人阴暗贪婪,每天除了挖洞,就是在狭窄、暗无天日的隧道里来来去去,贮藏食物,已经堆得小山一样高还不满足,挖了又挖,堆了又堆。”
  “你是说那种矮胖、棕色皮毛的……”
  “我父母就是鼹鼠人。”他说,“但不只是这样——小学时,仅仅因为我的排名有一次掉出了年级前十,我爸暴跳如雷,我妈则当面撕毁了以前我送给她的全部图画。”
  “他们也是为了你……”
  “你也相信这种陈词滥调吗?”乔乔一脸阴沉。
  “我——”我说,“你有没有想过,生在这个时代,也许不做鼹鼠人便没有前途,也许未来我们也会变成那样,或者,从我们在学校里,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
  “也许。”
  此后,他再也没提起过他的家人。

  不可否认,我非常喜欢乔乔。
  但我心里的疑问一天也没有消除过——那就是我们的交往是怎样开始的。
  我当然不会愚蠢到去相信,自己在教学楼后面发呆时引起了此人的注意。
  尤其是当我在学校门口的公告板上看见乔乔的名字时,这疑问更如一座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冰山,渐渐浮出海面——他在全国一连拿了三个奖项,学校的喇叭疯了一般反复播放着这则喜报,只差把他真人挂在校门口示众了。
  我暗自希望,公告板上那位前程远大、炙手可热的优等生,与我的朋友乔乔并不是同一个人。可是,那就是他。
  我没有当面问他,有些事情,无论说不说明白,结果都是一样。
  他会无声地从我的身边消失,如我恐惧的那样,一个人站在广场的中央,站在天桥的中间,站在大楼的顶端,一个人,孤立无援。
  想到这些,我心里乱糟糟的。
  而就在公告板贴出喜报后不久,乔乔失踪了整整一周。

  整整一周杳无音讯,没有电话、短信或是邮件。
  “爱丽丝的朋友不来啦?”
  “好像是,我早就说,她怎么会有那样的……”
  “嘘,小声点。”
  女生们的议论让我从脸一直红到脖子,如坐针毡。
  我没有打电话,或是去他家里,甚至连他班上也没去。我不过是一个朋友,像他那种脾气古怪的男生,忽然莫名其妙对我发生兴趣,每天来找我,现在不再来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个朋友,或者连朋友也不是。
  过去的几个月,就像我们看的那场电影,故事结束了,也就到了该散场的时候。只是,只是不会再有每一天下午放学时的期待,也不会再有每一夜入睡前的邮件,与乔乔并肩从雪地里走过的愉快时光,也许本来就是一场幻影。
  我的沉默,我的无趣,我的卑微的心灵,令任何人都会感到索然无味。
  他,放弃了我。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乔乔却出现了。
  “对不起,全国赛封闭集训,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和你说……”他堵在我们班门口,急切地向我道歉。
  “没关系,你不必这样。”我淡淡地说。
  “你怎么了?”
  “没什么。”
  我有很多话想对他说,可是一句也说不出,女生们又簇拥在窗台附近看热闹了,因为乔乔,我灰暗单调的世界已经完全暴露在她们犀利的眼光之下了。
  “哦,这样。那我们还算朋友吗?”乔乔的语速放缓了,他问出这句话的表情,带着一丝隔膜的傲慢,和提起他的家人时一模一样。
  我咬着牙,没有回答,低头匆匆离开。

  这一天之后,乔乔没有再来找过我。
  可是,我常常在学校里遇见他,操场上,走廊里,几乎是每个地方。
  更多的是在学校门口。
  就像我们初见时那样,他坐在台阶上,不知道在等谁。
  我经过的时候,仿佛能感觉到他在注视着我,但他一次也没有和我打招呼。
  在梦里,我问乔乔,你为什么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他冷冰冰的,没有一点笑容。
  而后苦涩地醒来,一个人走去学校,又一个人回来。
  微寒的春季过去之后,学校迫不及待地贴出了国外几所名牌大学的录取名单,我毫无意外地看到了乔乔的名字,自然,他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但不仅如此,校方还特别提供了一年到其他国家进修的机会。
  早上晨会时播报了这一喜讯,所有人都啧啧称羡。他的名字经由老师念出,在空旷的操场上回荡,越发有一种遥远之感。
  我心里很清楚,不等毕业,乔乔就要走了。
  他是不会再来找我的了,甚至学校,他也很少来了。每一次经过校门,我都恍惚觉得看见他坐在那儿,但走到近处却又不是。
  班上的潮流换得很快,女生们早忘了每天下午都会来的“爱丽丝的朋友”,开始流行用丝带编制手镯互相赠送。我也笨拙地试着编了一条,但无人可送。
  一切又回到了开始的样子,好似什么也没发生过,比任何梦都更像一个梦。
  就在我慢慢退回以往的生活时,却在一个晚上收到了乔乔的邮件,如果不是依然保持着每晚查看邮件的习惯,我一定会错过它。

  爱丽丝:
  你睡了吗?我还没有。
  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明天下午三点,我在校门口等你。
  乔乔

  除此之外再无只言片语。
  三点钟不是放学时间,若不是真的决定去见他,我是应该在课堂上的。
  他是要我作一个正式决定,而不希望我在放学时路过,勉强停下来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我扭亮台灯,打开了没有还给他的唯一的礼物——那本相册,那里面充满了我各个角度的照片,却没有一张乔乔的照片,或是我们的合影。
  封底是烫金的“FOR ALICE”,我哭了起来。
  我知道去了只有更难受,但就这样再见是不行的。

  下午三点的课我没去。
  每天都有那么多节课要上,少一节也不会怎样。
  可是,如果我没有与你道别,这即将到来的一整个绿色的、轻柔的夏季,又该怎样去承受呢?
  树影婆娑的学校门口洒着点点金色的阳光,宛如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在它的彼端,我的朋友在等着我,对我说一声再见。
  乔乔还是那样,只是消瘦了一点,蓝色的棉布衬衫,袖子挽到肘部。
  “对不起。”我抢着对他说,仿佛不这么快地告诉他,随时都会有一个黑洞吞没了我的话似的。
  “那不该是你的台词。”他轻声说,“跟我来。”
  我没问他去哪里,乔乔从未令我失望。
  我们没有说再见,而是并肩走着,一直走着,就像永远走不完似的。
  他领着我,搭乘公交车直到终点站,而后走向盘山公路,往城郊的那座山上走去。
  我们又沉默无声地步行了不知多久,齐腰深的野草被风吹得“哗啦啦”响,漫山遍野的紫色野花都在轻轻点头,越发有一种如梦似幻之感。
  这绝对是个梦,绝对。
  他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拨开密密层层的树枝,向深处走去。
  我紧紧跟着他,呼吸也变得急促。
  穿过一小片树林,是一个有些陡峭的草坡。他敏捷地滑下去,朝我伸出手。
  于是我也一闭眼,跳了下去。
  当我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小池塘边,池水清澈,平滑如镜,池边绿草萋萋,水生植物开着一朵朵巴掌大的白花。这里一个人也没有,非常安静,安静得好像能听见空气中细微的“嗡嗡”振动声,我们在池畔坐了下来。
  “小时候,我常一个人来这里,”乔乔说,“无论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在这里心里都会觉得很平静。”
  “是你发现的?”我问。
  他点点头,继而对我说:“那次走前,我应该告诉你。”
  “是我不好。”我说。今天回头看来,那件事真的不值一提,我竟为那芝麻大小的事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大概人年轻的时候,总是这样。
  “还有很多事,我也没告诉你。”他的眼睛在此时此地,池水的映照下,转作了一种黯然的蓝黑色,“现在我就要告诉你了,你会原谅我吗?”
  一切又回到了开始的样子,好似什么也没发生过,比任何梦都更像一个梦。
  就在我慢慢退回以往的生活时,却在一个晚上收到了乔乔的邮件,如果不是依然保持着每晚查看邮件的习惯,我一定会错过它。

  除此之外再无只言片语。
  三点钟不是放学时间,若不是真的决定去见他,我是应该在课堂上的。
  他是要我作一个正式决定,而不希望我在放学时路过,勉强停下来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我扭亮台灯,打开了没有还给他的唯一的礼物——那本相册,那里面充满了我各个角度的照片,却没有一张乔乔的照片,或是我们的合影。
  封底是烫金的“FOR ALICE”,我哭了起来。
  我知道去了只有更难受,但就这样再见是不行的。

  下午三点的课我没去。
  每天都有那么多节课要上,少一节也不会怎样。
  可是,如果我没有与你道别,这即将到来的一整个绿色的、轻柔的夏季,又该怎样去承受呢?
  树影婆娑的学校门口洒着点点金色的阳光,宛如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在它的彼端,我的朋友在等着我,对我说一声再见。
  乔乔还是那样,只是消瘦了一点,蓝色的棉布衬衫,袖子挽到肘部。
  “对不起。”我抢着对他说,仿佛不这么快地告诉他,随时都会有一个黑洞吞没了我的话似的。
  “那不该是你的台词。”他轻声说,“跟我来。”
  我没问他去哪里,乔乔从未令我失望。
  我们没有说再见,而是并肩走着,一直走着,就像永远走不完似的。
  他领着我,搭乘公交车直到终点站,而后走向盘山公路,往城郊的那座山上走去。
  我们又沉默无声地步行了不知多久,齐腰深的野草被风吹得“哗啦啦”响,漫山遍野的紫色野花都在轻轻点头,越发有一种如梦似幻之感。
  这绝对是个梦,绝对。
  他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拨开密密层层的树枝,向深处走去。
  我紧紧跟着他,呼吸也变得急促。
  穿过一小片树林,是一个有些陡峭的草坡。他敏捷地滑下去,朝我伸出手。
  于是我也一闭眼,跳了下去。
  当我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小池塘边,池水清澈,平滑如镜,池边绿草萋萋,水生植物开着一朵朵巴掌大的白花。这里一个人也没有,非常安静,安静得好像能听见空气中细微的“嗡嗡”振动声,我们在池畔坐了下来。
  “小时候,我常一个人来这里,”乔乔说,“无论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在这里心里都会觉得很平静。”
  “是你发现的?”我问。
  他点点头,继而对我说:“那次走前,我应该告诉你。”
  “是我不好。”我说。今天回头看来,那件事真的不值一提,我竟为那芝麻大小的事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大概人年轻的时候,总是这样。
  “还有很多事,我也没告诉你。”他的眼睛在此时此地,池水的映照下,转作了一种黯然的蓝黑色,“现在我就要告诉你了,你会原谅我吗?”

啥。。。。没懂


致爱丽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的特点
贝多芬钢琴曲《致爱丽丝》 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没有烧鹅,没有樱桃馅饼,也没有圣诞节的喜悦。在维也纳著名的斯提芬大教堂里门口的楼梯上,带着一脸严肃表情的贝多芬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就叫――爱丽丝。原来,一直照顾这个小姑娘的邻居雷德尔?巴塞特老爹以身处...

演奏家弹贝多芬《致爱丽丝》,对比下自己弹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致爱丽丝贝多芬简介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

求 钢琴曲(海浪与海鸥版本)《致爱丽丝》下载地址
不晓得哪里有, 不过你可以去《虫虫钢琴》这个网站看看

《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讲的一个什么故事?
的字样。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雷莎身边,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所以,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

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1790年,作曲家海顿去伦敦途经波恩,贝多芬结识海顿;同年受委托完成了两部清唱剧:《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woO87),这也是贝多芬第一部与政治沾上边的作品;以及《为利奥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剧》(woO88)。5、贝多芬的死亡 贝多芬身边一直没什么亲人,只有他弟弟卡尔给他留下一个侄儿...

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致爱丽丝》
雄壮的姿态活象一只雄狮……许多年过去了,贝多芬从没忘记过这个冬天的夜晚。他的心灵常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缠绕着。终于有一天,他凭着准确的记忆,写出了那首曲子,他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了一些。他难以忘怀那位善良、美丽的小女孩爱丽丝。他不假思索地把这首钢琴曲题名为《致爱丽丝》……...

钢琴独奏致爱丽丝的即兴伴奏,我只要左手的和旋音,我先试一下我即兴伴 ...
在第一个右手的la上左手弹la mi la(两个la为一个八度),三个音对一个音。在第二个xi上左手弹si mi si,和前面的一样。找一下规律。主旋律部分都是这样弹。

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弹出致爱丽丝
雄壮的姿态活象一只雄狮……许多年过去了,贝多芬从没忘记过这个冬天的夜晚。他的心灵常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缠绕着。终于有一天,他凭着准确的记忆,写出了那首曲子,他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了一些。他难以忘怀那位善良、美丽的小女孩爱丽丝。他不假思索地把这首钢琴曲题名为《致爱丽丝》……...

杨凌区19573972300: 贝多芬和他的钢琴曲《致爱丽丝》短文主要内容. -
曾连脑血:[答案] 我读了原文,自己写了一点,看能不能帮到你—————— 短文主要讲了当时贫困潦倒的贝多芬,有感于小女孩爱丽丝对邻居雷德尔老爹的关爱,为帮助雷德尔老爹实现临终前的愿望而创作《致爱丽丝》钢琴曲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善良、有爱...

杨凌区19573972300: 贝多芬和他的钢琴曲《致爱丽丝》我们也许都听过,贝多芬作于1810年的一首流传久远的、堪称经典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他写这个作品的灵感,就来自于... -
曾连脑血:[答案] 3.短文写了贝多芬因为爱丽丝的愿望帮助雷德尔老爹实现愿望的故事.

杨凌区19573972300: 《致爱丽丝》阅读答案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致爱丽丝》的? -
曾连脑血:[答案] 在失恋的时候写的 是他死后才被人发现的,那个女人其实不叫"爱丽丝",是翻译中间出了问题,第二天想要改的时候,发现这首"爱丽丝'已经穿遍了街头巷尾了,翻译者只能将错就错了

杨凌区19573972300: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的含义是什么? -
曾连脑血:[答案] 《致爱丽丝的》是贝多芬送给他恋人的曲子,旋律里埋这一种深深的思念,只有心灵相同的人才能明白,那种思念,无法倾诉,也无法表达.

杨凌区19573972300: 致爱丽丝讲述了什么? -
曾连脑血: 贝多芬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故事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没有烧鹅,没有樱桃馅饼,也没有圣诞节的喜悦.在维也纳著名的斯提芬大教堂里门口的楼梯上,带着一脸严肃表情的贝多芬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

杨凌区19573972300: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写了一件什么事 -
曾连脑血: 寒冷的圣诞节之夜,贝多芬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个身体单薄的小女孩.正哭着从教堂走过来.贝多芬从她的话中知道,女孩叫爱丽丝,她的邻居病的厉害但他有一个愿望,希望能看到森林大海,贝多芬同情她,来到他邻居家,演奏出了《致爱丽丝》这一首曲子.

杨凌区19573972300: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的含义是什么? -
曾连脑血: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钢琴小品之一,但在他生前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苔莱塞·玛尔法苔伊的十七岁少女所作.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

杨凌区19573972300: <致爱丽丝>
曾连脑血: 钢琴曲<献给爱丽斯>是贝多芬献给恋人苔雷泽的生日礼物.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题献给女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杨凌区19573972300: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曾连脑血: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

杨凌区19573972300: 《致爱丽丝》这首曲子的曲调是怎样的 -
曾连脑血: 《致爱丽丝》这首曲子总体说来柔婉优美,给人以宁静的美感.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