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的特点

作者&投稿:张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贝多芬著名钢琴曲的特点~

月光曲喜怒无常?呵呵~你真幽默

我觉得贝多芬的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深沉,稳重,很有意境,
它们好象不是这个世界上的音乐,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奇怪的是,其他音乐,再好听,听一段时间就厌倦了;而贝多芬的音乐却让人百听不厌,每听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例如,这就是贝多芬的最动人之处

钢琴奏鸣曲《悲怆》
钢琴奏鸣曲《月光》
钢琴奏鸣曲《热情》
钢琴奏鸣曲《黎明》
钢琴奏鸣曲《田园》
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钢琴曲《致爱丽斯》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版本及作品特点

巩成国

版本一:
德国大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在听了贝多芬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后,诗兴大发。于是在一家非常有名的音乐杂志上,发表了他富有诗情画意的感想:乐曲的第一乐章,使他联想起“瑞士的疏森湖上闪耀的月光倒影,像在湖面上荡漾的小船”。贝多芬的这首钢琴奏鸣曲,加上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诗意般的解读,使作品在音乐爱好者中广泛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版本二: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贝多芬悠闲地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熟悉的钢琴声,弹的正是自己的一首奏鸣曲。贝多芬随着琴声,走到一幢破旧小屋前,往里面一看,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女,正在一架破旧的钢琴上弹奏,旁边坐着一个男子在蜡烛下做鞋。贝多芬看到这种孤清却散发着温馨的画面,忍不住推门而进。见有人进屋,男子忙起身与贝多芬打招呼,介绍说:“这是我的妹妹,爱弹钢琴,常听贵族们弹奏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钢琴曲,现在弹奏的曲目,都是她自己边听、边记、边学的”。贝多芬听了这番话,感动万分。恰巧此时,一阵风吹灭了烛火,房间里只剩下从窗外照射进来的月色,小屋笼罩在银白色里,伴着琴声,小屋充满诗情画意。贝多芬在银色月光的启发下,即兴创作了这首《月光奏鸣曲》。
版本三:
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样的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来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这首曲子所表达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
版本四:
《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
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不同传说,显现出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正如人们常说的“一百个人有一百哈姆雷特”。欣赏音乐,还是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好。
现在,我们还是看一下公认的《月光奏鸣曲》的创作版本:
版本五: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原名《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题献给他的第一个恋人——朱丽叶·琪察尔迪。贝多芬与朱丽叶是在布伦斯维克家相识的,朱丽叶当时年方15岁,是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对这位魅力十足的少女十分倾心,投入了很多感情和时间。1801年11月16日,贝多芬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内心的变化是因为这个小女孩。她爱着我,我也爱着她。幸福就这样降临在我身上,我心里产生了结婚后一定会很幸福的感觉,这可以说是生平第一次。但是很遗憾,我们身份不同”。也许就是因为身份的悬殊,他们的恋爱没有美好的结局。贝多芬失去所爱并患了耳病,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这种极度痛苦和挫败的心情。
贝多芬把这部作品标为“幻想式的奏鸣曲风格”。罗曼·罗兰说:“幻想维持得不久,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心境的反映”。
对《月光奏鸣曲》的分析:
第一乐章,慢板,三部曲式。表现的情感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克制着的冲动和阴暗的预感。
第二乐章,小快板,复三部曲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花”。幽雅轻盈的音调,与第一乐章的情感形成对照,好像是瞬息间留下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快板,奏鸣曲式。虽然在音调上与前一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情感则迥然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止的沸腾和爆发,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跺脚声。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结束部中连续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冲动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激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了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潮并没有就此平静,而是在作最后的冲刺。
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冥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乌云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激烈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有一瞬间的月光感觉。”
俄国音乐学家乌辽贝舍夫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冥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充满阴暗的预兆……”严格地说,乐曲的标题与内容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是,这首钢琴奏鸣曲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正如乌辽贝舍夫所说:“不论音乐家还是门外汉都同样喜爱它。只要世间还存在着能聆听的耳朵、能爱能愁的心灵,人们就会一直喜爱它”。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之一陈刚,在他的《黑色浪漫曲》一书中,有一篇随笔谈到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月光奏鸣曲》的趣话。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兰芳先生定居在香港,当时梅兰芳先生的一位美国朋友,正筹办一场圣诞晚会,特意邀请梅兰芳先生出演一个节目。节目是由一位美国舞蹈演员和梅兰芳先生一起跳《嫦娥奔月》中的“水袖舞”,但不能用京剧音乐伴奏,而是要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这真是个难题呀”?梅兰芳先生听《月光奏鸣曲》的过程,从摇头到点头,从皱眉到开颜,最后拍案而起说:“懂了,懂了,我可以跳了”!梅兰芳先生接着说:“听懂了节奏,找到了拍子,步子自然就跟上了”。音乐与舞蹈本身就是一对姊妹艺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音乐无国界。我国古书《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我们古人对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的著名论述。这里强调的是音乐和舞蹈之间自然融洽、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关于表现“月光”的钢琴曲,的确有一首,它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的早期代表作品《贝加马斯卡组曲》中的第三曲《月光》,又名《明月之光》。该部作品由德彪西创作于1890年,1905年进行了修订。“贝加马斯卡”为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曲调,德彪西曾经在意大利的罗马留学,游历了风光秀丽的贝加摩地区,《贝加马斯卡组曲》就是根据这一印象而创作。其中,《月光》在构思上还可能受到了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的影响。在这首钢琴曲里,德彪西采用了色调柔和而明净的和声织体,着重描绘了月光幽静的景色,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由于这首钢琴曲的旋律优美而富于歌唱性,后来又改编成管弦乐曲和小提琴、长笛等乐曲。

贝九我最近一直在听 公认的它的第四乐章是最具有意义的
贝九又称合唱交响曲 在经过3个乐章的漫长等待后 终于迎来了欢乐
在男低音 男高音 女中音 女高音和合唱队的演唱下 真的是感觉在抚摸你的灵魂 带你一同走向未来
贝九本来就有世界大同之意 人们都是兄弟
欢乐颂采用的是席勒的诗
反正建议你去听一听 多听几遍 一遍是不够的 写作文 如果能亲自听一听 那么得到的好处是不止一点点的
真的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Piano Concertos ) 贝多芬一共作有有编号的5首钢琴奏鸣曲.另有小提琴奏鸣曲的钢琴配器,一般称为第6号钢琴奏鸣曲;还有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WoO.4),加起来一共有7 首。在贝多芬有编号的5首钢琴奏鸣曲中,第一、第二号明显继承莫扎特与海顿的传统,其艺术表现所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平衡中的美。第三号奏鸣曲中,开始出现贝多芬个性追求的那种戏剧性冲突,钢琴被赋予明显的激情。第四号奏鸣曲增加了阴柔与阳刚之间的对比,乐队更富动力,钢琴的个性更给予充分的发挥。而第五号奏鸣曲因为华彩乐段与乐队效果的烘托,使整部作品成为高涨的情绪与豪迈的激情的写照,闪烁着辉煌而又耀目的美。这5首奏鸣曲,尤其是后3首为浪漫主义奏鸣曲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1

贝多芬的这首钢琴奏鸣曲,C大调,OP.15,作于1796年,为其旅行演奏而作,创作时期其实晚于第二号。这首奏鸣曲还是遵循维也纳奏鸣曲传统,其中明显可看到莫扎特的影响,共3个乐章:1.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这一乐章非常奠扎特化,第一主题的和弦式进行、第二主题的纹饰,都接近于莫扎特影响。这一乐章值得注意的是进人再现部之前闪现神秘色彩的过渡准备,这一乐章中的装饰完全是莫扎特式快板乐章的特征。2.广板,三段体,中间段的钢琴独奏有即兴式的朗诵调表演,最后一段重复开头的一些片断,然后展开即兴因素的变奏。3.回旋曲,快板,有谐谑性因素。这一乐章中充满幽默,保持急速的节奏,主题是谐谑性的奥地利提罗尔舞曲,在第三段钢琴华彩乐段尾声之后,音阶式乐旬凝聚起越来越紧张的力度,然后突然出现简短的休止,开始初现贝多芬的个性。

贝多芬第二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2
这首第二号先于第一号,降B大调,OP.19,约在1794一1795年创作并初演,1798年修改。这一奏鸣曲的乐队编制非常简练,曲式比第一号还要接近维也纳传统。共3个乐章:1.朝气勃勃的快板。第一呈示部的第一主题呈现两个对称的形象,第二主题是一个新的抒情性插段。第二呈示部同样拥有很多旋律,旋律和乐句的发展都具即兴意味,极具莫扎特的风格。2.柔板,这个乐章近似于海顿的风格,带有沉思意味,又充满温暖的感情。其中广泛使用了器乐式的朗诵调,从而时常形成旋律的情绪发展。这种发展中孕育着贝多芬的创作个性。3.回旋曲,稍快的快板。奏鸣曲形式的回旋曲,保持欢快中带有谐谑的特点。这~乐章的第一主题中有类似杜鹃的啼声,而在旋律中突出的重音,与钢琴左手部分节奏错位而带来幽默。整个乐章中节奏转换与突然的重音,都极具贝多芬的特色。

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3

这首钢琴奏鸣曲,C小调,OP.37,作于1800年,是贝多芬真正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是贝多芬对现代奏鸣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4首奏鸣曲(第三、四、五钢琴奏鸣曲与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一首,从这首奏鸣曲起,贝多芬加强了钢琴作为主体的力度,使它的对应织入整个音乐发展,使结构更为恢宏。这首作品是贝多芬最善于使用对比与发展的C小调,共3个乐章:1.朝气勃勃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多少有一些英雄性质,第二主题更富歌唱性,它们的发展很具戏剧性。2.广板,在这个乐章中,钢琴声部有比较宽广的发展,采用声乐艺术中类似朗诵调到花腔的各种方式展现钢琴的技巧。其中钢琴“朗诵”的片断与乐队的关系意味深长,而“花腔”式的钢琴音型处理非常复杂,由64分音符组成的音型比比皆是。3.快板,回旋曲,大致的三段体。在这个乐章中,基本主题开始有五彩缤纷的变化。这种变化似乎是由一件乐器一件乐器之间的传递来完成。在第三段哥始,在一段不长的赋格之后,有急剧而又饶有趣味的调性变换。尾声速度极快,表达出生动的幻想。

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4

这首钢琴奏鸣曲,G大调,OF.58。作于1805—1806年间,1808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这首奏鸣曲以钢琴声部纤细而又深刻的歌唱性见长,共3 个乐章:1.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本身就带有抒情性,第二主题带有田园风味,由钢琴表情花纹作装饰。其发展部以一些不安宁的下行音阶进行为基础,其中也有一些抒情段落。再现部有所压缩,但更富表情。这个乐章贝多芬先后作过两个华彩乐段。2.稍快的行板,这是非常著名的钢琴和乐队对话的乐章,一个是弦乐齐奏的断音主题,另一个是钢琴独奏叹息般的答句。有人把这个乐章解释为希腊神话中奥菲斯同阻挠他去地狱解救被囚禁的尤丽狄茜的那些魔鬼的对话,即奥菲斯用音乐驯服那些魔鬼。这个对话以钢琴的答甸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富有激情,而不问断过渡到第3乐章。3.活泼的回旋曲,这一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首明亮的快速度舞曲,这个主题的发展使这个乐章充满舞蹈性因素。其中第二、第三段的色彩变化异常丰富纷呈。

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Piano-Concerto No.5

这首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OP.78。是5首奏鸣曲中乐队与钢琴的技巧发挥最辉煌的一首,出版时标明为“大型奏鸣曲”,其<皇帝)的标题大约是指此曲的结构辉煌而在奏鸣曲之首而言。这首奏鸣曲与当时流行的“军队”奏鸣曲不无联系,共3个乐章:1.快板,奏鸣曲式。从乐队齐奏的响亮和弦和钢琴独奏3 次自由的华彩开头,决定了这一乐章英雄主题的发展。这一乐章基本主题在各种相互对置的插段变换中.在和弦所组成的张力中不断出现非常精彩的段落,像是大江奔流的气势中宁静而又安逸的绿洲。发展部的对话明显比第四号第二乐章高出一筹。完全是一种深沉的戏剧性。而辉煌的乐队发展中不断涌现的钢琴华彩乐句恰恰又成为一种特殊的装饰。2.稍活泼的柔板,自由的变奏曲式。基本主题包括很弱的弦乐器咏与钢琴两次热情的戏剧性独自。在变奏中,钢琴一直在从容不追地编织它优美的旋律图案。这一乐章后部开始孕育那个效果辉煌的发挥。3.回旋曲,快板,似乎是第二乐章的蕴积就为这一乐章的进发。第二主题虽在这个乐章中有精细的发展,但基本主题在各种变奏和调性装饰处仍呈现出雄伟的气势。在这一乐章中,钢琴呈示出它的全部光辉。值得注意的是在回旋曲的第二个插部中有一个小型回旋曲,精巧地起到了“匣内有匣”的效果。

贝多芬D大调钢琴奏鸣曲(第六钢琴奏鸣曲)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in D

这首作品是<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61的改编曲,又称‘第六钢琴奏鸣曲>。此曲小提琴独奏声部以钢琴重新编曲,管弦乐部分同<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于1807年。《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于1806年首演后,这一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与当时著名的钢琴家克莱曼蒂相识。克莱曼蒂当时的名气大于贝多芬,表示有意承当贝多芬作品在英国出版代理,他建议贝多芬把《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改编成《D大调钢琴奏鸣曲》,并预付了稿酬。此改编曲完成后,1808年由维也纳因都斯特利社出版,题献给布劳宁夫人。此曲在当时评价高于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改编时,将小提琴旋律放在钢琴右手上.左手则有时以八度音重叠,或加上分解和弦伴奏。改编中最大特点在装饰音的加强和低音域效果的加强。这首作品无编号,各乐章内容同于《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这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三十一岁时的作品,本名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这段时期的贝多芬已渐渐脱离了海顿与莫扎特风格的古典乐派的影响。因为不堪耳疾的痛苦,在第二年写下了“海里金斯达塔遗书”。在这首只标有“幻想奏鸣曲”的乐曲中,我们可以见到这位音乐大师内心上的激动难安与忧郁、沉重等种种不同的情感。
本曲的别号“月光曲”,并不是贝多芬所亲题的,而是由一位德国批评家兼诗人雷尔斯达布在文字方面的渲染,由出版商在乐谱标题上附加了“月光”(Moon
light)而成为妇孺皆知的的曲名。这首奏鸣曲确实是由贝多芬题赠给芳名泰丽莎的伯爵千金,这位年青貌美的姑娘是他的钢琴学生,彼此情意相投,泰丽莎也真诚地爱着这位老师,并且答应下嫁他。后来因为受到父亲的极力反对,婚事终于失败。贝多芬受到这种深痛的打击之后,将他的情感灌注到这首热烈奔放的钢琴乐曲上来表达。
本来“钢琴奏鸣曲”是一种包括三、四乐章的大器乐曲,通常第一乐章是用快速的奏鸣曲式作成;第二乐章则是慢板的浪漫曲,面终曲乐章则是用急速的轮旋曲式作成。可是这首月光奏鸣曲的快、慢乐章的顺序,并没有依照这种惯例,而是由慢板起,经过稍快板,在急板的终曲乐中做为结束。
第一乐章:是缓和的慢板,2/2拍,升C小调,自由的歌谣曲式,主调明显,那种“不绝如缕的三连音”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乐章。这种宁静和缓地流泻的情景,使当时名诗人雷尔斯达布联想起风光明媚的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由于这种文字上的描述渲染的影响,本乐章也成为这首奏鸣曲“月光曲”的称呼代表。确实是一段夜曲梦幻般的优美音乐,相当感人。
第二乐章:是稍快板,降D大调,3/4拍。在严肃的第一乐章之间,贝多芬特地安插了这一段优雅可爱的诙谐曲。这种前后形式优美对比,李斯特评为“开在两个深渊间的花朵”,而莱内克则称为“金色的桥梁”。
第三乐章:是急板,升C小调,4/4拍的奏鸣曲式。在这段终曲乐章中,那种燃炽般的激列情感里,充满着优美的情绪……使人联想到,贝多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他那坚毅的意志。这首钢琴奏鸣曲一直到本乐章才采用了正规的奏鸣曲式,其结构也是相当珍奇杰出的。跟激情而升腾的第一主题音型形成对比的第二主题使用了哀伤地歌唱般的旋律。这两个主题的呈示部,经过反覆之后,以第二主题作中心进入展开部,在复示部之后接到不协和的滑奏的结尾,全曲则在一段激荡的感情变化后告终。

贝多芬钢琴曲《致爱丽丝》
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没有烧鹅,没有樱桃馅饼,也没有圣诞节的喜悦。在维也纳著名的斯提芬大教堂里门口的楼梯上,带着一脸严肃表情的贝多芬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就叫――爱丽丝。原来,一直照顾这个小姑娘的邻居雷德尔?巴塞特老爹以身处弥留,而老人夙愿还未达成,老人坚信如果不能满足他今生的最后一个愿望,他就升不到天堂。
“他的愿望是什么”贝多芬问。
“他想去波利尼西亚的塔西提岛,去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去阿尔卑斯山去......”爱丽斯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但是,神父们不肯去帮助他,说他们也帮不上忙,就把我赶出来了”。
贝多芬没有多说什么,用自己的大衣掩着小爱丽丝来到了雷德尔老爹的身旁。他看了一眼双目失明的老人,轻轻的走到墙角打开了那架几乎已经快要朽掉的旧钢琴。当这位青年音乐家的手指触到琴键的一刹那,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仿佛是天使在歌唱着为他指引方向。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带着淡淡的当地特产咖啡的味道,还有阿尔卑斯山清澄的碧落和茫茫雪峰在他脑海中旋转着,在他手指间旋转着......他忘情的弹奏着,感觉好象自己的灵魂在飞翔......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森林,听到了鸟儿的歌唱。那是大海,还有远处的帆,美妙的阳光......爱丽斯,你找的了一位天神,他带我找到了天堂的路......”这位老人已是老泪纵横,挣扎着拥抱了正在演奏的贝多芬,“感谢您让我在生命的最后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美丽的大自然。”
“不,我想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般的女孩爱丽斯。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送给你,我想永久的把这段曲谱记录下来,让它陪伴我走完以后的路。”说完贝多芬起身吻了爱丽斯之后,又走到了圣诞夜凛冽的寒风中。

贝多芬一生可以说是落魄穷困,但是,他能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把幸福带给他身边的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他的曲子中我们便可以体会到。虽然有时愤懑悲伤,又有时彷徨痛苦。但是,贝多芬绝对不是那种生活在逼仄小洞里的人,他的胸怀如银河般宽广。他从未对生活有任何不满,也未对自己不公平的命运长嘘短叹。也许这就是我们所称的“伟大”吧。

总体上是豪迈而带点失望,就拿他的〈献给爱丽丝〉来说刚开始的重复的段子是欢快的,有激情的而后半部分的重复却有点对现实的失望,你如果仔细听的话就不难发现,开始和结束时的旋律虽然一样,但是后来的却是听起来不欢快了,有点忧伤,节奏明显慢了。忧伤与失望暗含其中,就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一样刚开始很欢快,但后来的危险是暗藏的。
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所以它的音乐总是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直到现在仍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响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极其独特的地位。这些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借以联系起来,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动和思想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问题,例如: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内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响曲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求推荐一些钢琴曲
现代钢琴曲我比较喜欢里查德 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第六感生死恋》《爱的》《爱上他不只是我的错》《罗密欧与朱丽叶》《秋日的私语》《情人》等等,还有克莱德根据我国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改编、演奏的〈梁祝〉〈与往事干杯〉〈何日君在来〉等,也非常优美动听。古典交响乐:悲多芬的莫扎特的《土尔其进行曲...

哪几首钢琴曲可以体现暴风雨前的平静暴风雨后的澎湃呢
别多芬奏鸣曲暴风雨

世界著名音乐家简介
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听不见声音的巨人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

呗多芬是音乐家吗?
《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学习钢琴各阶段应该用哪些教材?
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 作为基础练习,目前仍然是车尔尼的作品最为系统,如《钢琴初步教程》599,《24首左手练习》718,《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钢琴快速练习曲》299,《钢琴练习曲50首》740(699)等。 扩展资料: 钢琴教学初级...

【听书笔记】《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的气质,是波兰民族性的结晶,是热情中之热情者,忧郁中之忧郁者,他的...

我和钢琴作文
每当我看到董老师那双修长的手弹奏出一首首钢琴曲的时候,我就羡慕不已,心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像董老师一样呀! 这学期的选修课我选了钢琴,因为妈妈说过学钢琴不但能使人变聪明,而且能使人变得有气质,所以我喜欢弹钢琴。 刚开始学钢琴的时候,我看到书上那一串一串小蝌蚪似的谱子,眼睛就花了,它们仿佛在说:“小...

贝多芬的资料
贝多芬从小就显露音乐方面的才华及天分,四岁启蒙学习音乐、五岁学习钢琴及小提琴、八岁首次公开演奏、十一岁时以钢琴演奏即兴曲的才能,初露头角,加入家乡剧院的乐队。十七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失业,他负起照顾家庭,教育两个弟弟的重任。二十二岁父亲去世,背多芬到维也纳球发展,展开了刚琴演奏与作曲的生涯。二十五岁成为...

贝多芬的资料
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剧院工作的同时,跟乐队指挥奈弗学 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养、倾向 于启蒙运动的作曲家.指挥家,他对发展德国的民族歌剧、清唱 剧都曾有过贡献。贝多芬通过向这位老师学习,认识到学习德国 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并在奈弗的引导下也接受了启蒙运动的影 响,对德国当时...

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三、《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 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

静乐县17626276030: 贝多芬著名钢琴曲的特点
自段邦止: 月光曲喜怒无常?呵呵~你真幽默 我觉得贝多芬的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深沉,稳重,很有意境, 它们好象不是这个世界上的音乐,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奇怪的是,其他音乐,再好听,听一段时间就厌倦了;而贝多芬的音乐却让人百听不厌,每听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例如&lt;月光奏鸣曲&gt;&lt;热情奏鸣曲&gt;,这就是贝多芬的最动人之处

静乐县17626276030: 贝多芬的奏鸣曲的特点是什么(详细) -
自段邦止: 时而悲伤低沉 时而高亢冲动 时而欢快 时而幽静……比如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贝多芬Op.27 No.2)这部奏鸣曲作于1801年,1802年出版,题献给朱丽叶·琪夏尔蒂伯爵小姐.诗人莱尔斯塔勃把第一乐章的音乐比作琉森湖上月色的...

静乐县17626276030: 谁知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钢琴曲的特点? -
自段邦止: 贝多芬的作品被称为是 含着泪水的幽默 而莫扎特的作品则是 天真浪漫式的幽默 在他们的的作品~无论是钢琴还是其他形式 都得以体现.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舒伯特就不知道了

静乐县17626276030: 贝多芬音乐创作特点? -
自段邦止: 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贝多芬创作思想的概括. 贝多芬在创作技术上有许多创新.他扩充了奏鸣曲式结构,加强了他的表现力.他的主题,过度,副主题都连接的很紧凑,如一气呵成.转调也更自由,打破了过去各乐章之间以及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调性关系的陈规,使调性色彩更丰富,适于表现更绚丽壮观的内容. 这个著名的主题,节奏很平凡,是那种妇孺皆知的曲调,或许这就是大师的暗示:最崇高美好的事物往往出现在最平常的地方!

静乐县17626276030: 简答题: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点? -
自段邦止: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作曲家都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尤其是贝多芬,对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就是这些贡献的集中体现.这32首钢琴奏鸣曲,是分三个时期来完成的.第一个时期是1794—1800年....

静乐县17626276030: 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曲子的特点是什么????? -
自段邦止: 莫扎特的曲子对声音的要求比较高,音色要特别好听. 贝多芬的曲子是比较高亢激昂,对手指的要求比较高. 海顿的曲子重奏比较多,需要突出左右手的对比,感觉像是两只手的对话一样.其实弹他们的曲子都要注意强弱对比,音乐感受. 具体到每一首曲子,你可以去查那首曲子的历史背景赞同5|评论

静乐县17626276030: 简述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作品 -
自段邦止: 1、维也纳初期是1794—1802年.这一时期他写了13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些作品中有了初步的体现.诞生于该时期的《悲怆》则是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内心的表白.2、成熟时期是1803—1814...

静乐县17626276030: 贝多芬音乐风格特点是什么? -
自段邦止: 贝多芬音乐风格特点是: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

静乐县17626276030: 贝多芬音乐 风格 -
自段邦止: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贝多芬是音乐最高级的建筑师,他的天才在奏鸣曲-交响曲的思想结构形式中得到了表现.他的速记本显示出他构想的乐思是怎样一步步地最后形成的,也显示出他将这些素材注入必然的形式时付出了多么艰卒的劳动.贝多...

静乐县17626276030: 请介绍莫扎特 贝多芬 肖邦 李斯特 巴赫 理查德克莱德曼各自演奏的特点 -
自段邦止: 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贝多芬在音乐表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