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和吴三桂同是一等亲王爵,谁的地位更高?

作者&投稿:务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朝的爵位分为了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自然是宗室人员了,他的爵位是亲王。而吴三桂在投靠了满清后,立下了大功,也被封为亲王。

两者看似都为亲王,一个在朝中呼风唤雨,另一个占据西南半壁江山,那么他们谁的地位高呢?

严格说起来,吴三桂和多尔衮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从牌面上看,多尔衮这个亲王不如吴三桂,毕竟多尔衮只能归宿在京城,是不像明朝那样有封地的。而吴三桂却拥有自己的藩国,在那个一亩三分地,吴三桂说了算。他后来造反就是凭借着手里的兵和钱。

但其实吴三桂和多尔衮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这是天然的身份,从他出生就预示着比别人更厉害。即使他什么能力也没有,顶着这个帽子,恐怕也可以让他横着走,没有人敢惹。

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是有希望争夺皇位的,可惜那个时候他还小。不过在皇太极有限的执政期间,他受到重用,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在皇太极死后,他还是有能力争夺皇位的,不过因为与豪格的争执不下,最终双方妥协,顺治登基为帝,他做了摄政王。也正是在他手里,大清入关一统天下,他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在当时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顺治恐怕在他面前都没有什么话语权。

可是相比之下,吴三桂是个汉臣,虽然也是亲王,但地位就要差太多了,毕竟他是个外族人,远不及太祖皇帝的亲儿子多尔衮得势。

毕竟谁都知道吴三桂凭什么做亲王,这是满清政府利用他,希望他老老实实的为朝廷效力,他的权力是朝廷给的,说撸也就撸了。

再说,吴三桂在顺治时期只不过是郡王,直到康熙时期才成为了亲王。而吴三桂那个郡王,还是多尔衮封给他的,可吴三桂这辈子恐怕都没有资格封多尔衮吧。



要知道这两人谁更厉害,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明清两朝的爵位制度,从官制来看,清朝虽然从建国后就一直在学习汉文化,无论在行政和官制上都很大程度地沿袭了明朝,但在爵位方面还是与明朝有着一些不同。多尔衮和吴三桂同是一等亲王爵,谁的地位更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一话题。

多尔衮和吴三桂

按照清朝官制,下天子一等的是亲王,再是郡王、贝勒、贝子等等,多尔衮和吴三桂都曾是亲王爵位,明面上来看,是不分高下。但就实际来说,多尔衮身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正儿八经的皇族亲王,而且他的睿亲王爵位是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是世袭罔替,比一般亲王厉害多了,而吴三桂只是不受信任的异姓王,更不是铁帽子王,肯定多尔衮更大。

纵观我国历朝历代,身份的高低不光是从他们的官职和待遇上看,更不会以身家多少来看身份显赫,而是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这个人的声望。从声望上讲,虽然吴三桂与多尔衮都是和硕亲王,又都是加上了特殊的权力,但吴三桂作为汉臣,在满族权贵当政的清廷虽然无人敢惹,却也终究是个外族王爷,远不及太祖皇帝的亲儿子多尔衮得势,外加还顶着个汉奸的身份,始终遭着天下汉人的痛骂,声望上自然就逊色多尔衮许多了。

多尔衮

从平西王到平西亲王的那一年,多尔衮已经去世12年了,就是顺治皇帝也刚去世一年,是清圣祖康熙皇帝(清孝敬皇帝)玄烨的康熙元年。就是吴三桂提前12年甚至更早升为亲王,也无法跟多尔衮相比。吴三桂能跟多尔衮相比的只有年龄,即使这样他俩还同岁,吴三桂只比多尔衮大162天。

吴三桂虽然曾经被封为平西王、平西亲王,但那不过就是清王朝收买、安抚他的权宜之计罢了,根本就不属于清王朝三大封爵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别说是跟多尔衮比了,连外藩蒙古的亲王,吴三桂恐怕都不如。多尔衮死后,被顺治追为“清成宗”,但随后遭到清算,被掘墓鞭尸,极其惨烈。直到乾隆时期,多尔衮才被平反。



多尔衮和吴三桂同是一等亲王爵,我觉得按照清朝的官制还是应该多尔衮的更加厚实一点,为何呢?这个从他们两个人的不同民族背景决定的,也是由他们封王的背景决定的。多尔衮努尔哈赤的直接传人,他因为年幼,直接带的兵就是努尔哈赤的正黄,镶黄原班人马,只是后来皇太极做了大汗,和他军队的名号换成了正白之类,吴三桂是汉人,是贰臣,封他为王只是形势所迫而已,怎么会有真心呢?在清廷眼里,一个天皇贵胄,一个前朝余孽,敦轻敦重,一目了然。

顺带捋一下,满清的爵位分封制,简单明了的说,分为三种,一种是皇家宗室,血亲关系的。第二是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有很大功劳的,还有就是分封同盟军,蒙古贵族的。皇室宗亲,等级最高的和硕亲王,次一级,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封恩镇国公,封恩辅国公,这些级别的是比较高的,这些属于入八分的级别。

不入八分的级别呢,有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入八分是啥意思呢?我们知道满清是马上民族,原来他们的主要生存来源就是集体狩猎,于是他们在最早的狩猎过程中猎物怎么分配形成了一个规矩,后来延续到每一次打完仗,怎么分战利品的分配规矩,这个八分,具体指八种东西,延伸以后就是八种待遇,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门钉,牛角灯,就是入了八分就有这八个东西,实际上就是赏赐的待遇。

朱轮,马车轮子是不是红色。这样应该就是马车行驶过程中一眼就可以分出级别高低,利于避让吧!紫缰,你骑马或者马车上打马的缰绳是不是紫色的。背壶,相当于今天的热水壶吧。紫垫也好理解,也叫马座褥,就是你骑马用的软垫吧,一个紫垫级别就是比较高的。宝石顶,满清这个宝石使用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是按级别选择官帽的宝石等级,不是按照自己有没有钱,能不能买得起来的。双眼花翎,这个就是官帽后面的羽毛装饰品,分单眼,双眼,三眼。

门钉,这个就是大臣的正门上面有多少个门钉,这个也是代表身份的,皇帝的正门,是横竖都是九行,一共81个门钉,到亲王家正门只能横七竖九,余下的贝勒,贝子只能都是横七竖七了,这个是不能乱的。

清朝爵位承袭的,父亲是和硕亲王,长子就可以承爵位,但是级别要低一级,就是多罗郡王了,以此类推,都是长子长孙继承,级别是每一次承袭就降一级,但是有个托底待遇,最多降到入八分的封恩镇国公,不在降了。其他一样,多罗郡王最多降到封恩辅国公。贝勒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后面的两个公就只能降到对应的不入八分的将军了。其中还有个特殊的,清初有八个铁帽子王,这个传承就不降级了,长子长孙代代都是亲王待遇。



李自成生于1606年,比崇祯皇帝大5岁,比多尔衮和吴三桂大6岁,他们都是同年龄段的人。



17世纪40年代,中国历史将往何处去,就掌握在这四个人手里。当然,比起在东北挖人参的多尔衮,崇祯皇帝觉得还是李自成比较可怕,坚定地施行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方略。

而李自成也以推翻大明王朝为目标,压根没把茹毛饮血的女真人放在眼里。



三个男人在对决之前,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内政。

首先是崇祯,明明手下有一堆人才,却一个也不放心,不能知人善任,不该杀的杀了,该杀的却尸位素餐。

对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处理,最能看出崇祯皇帝的执政水准。不管袁崇焕是不是杀了毛文龙,不管袁崇焕是不是吹过牛,不管袁崇焕是不是说话不算数,不管袁崇焕是不是暗中与女真人谈过判,东北那疙瘩还是用袁崇焕守着好,总比吴三桂强吧,不该简单粗暴地杀掉。



退一万步讲,即使觉得袁崇焕靠不住了,也只要解除他的兵权,暂时羁押,威慑辽东诸将就行了,何至于斩尽杀绝?看看后来吴三桂在李自成围攻北京时候的反应,就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杀一个袁崇焕事小,令辽东将领离心离德,可是得不偿失啊。

权术,或者说管理的核心是控制,如果玩弄权术,却令局面失控,那就不是权术,而是自作聪明,是犯傻了。



到后来,满朝文武都和崇祯斗心眼,等李自成打进北京,投降的投降跑的跑,反倒是太监王承恩带着一群太监为皇帝殉国。满朝文武无节操,折射的是崇祯皇帝早就失灵的号召力。

再看李自成,虽然得了天时,赶上明末大起义的好形势,但说起内政,也是一团糟。看看李自成用的那些人就知道了,大顺朝这家店,是武大郎开店,容不下高人,尽是一群乌合之众。



有一个才堪大用的制将军李岩,还不受重用,最后李自成竟然听信奸臣之言,杀了李岩,自断臂膀。

李自成能够打进北京,最大的帮手不是他手下那些将领,而是明朝的一再失误,还有关外女真人对明朝的强大牵制。



可惜有的人总是将运气当成能力,等攻下北京,李自成更是骄傲的不得了,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李自成目光短线,对女真和其执政者的了解,远没有多尔衮对他的了解多。

多尔衮在1643年,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因为这一年,他哥哥,清太宗皇太极死了,他第二次有机会当皇帝了。



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得到两黄旗的支持,要和多尔衮领导的两百旗一决高下。两红旗的代善,两蓝旗的济尔哈朗等人都首鼠两端,等着多尔衮和豪格两败俱伤,好出来收拾残局,获取最大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尔衮硬来,也是大概率能够获取皇位的,但那样一来,就可能令八旗分裂,令女真人自己先乱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收敛了自己的野心,拥立小皇帝顺治,平息了一次危险的内乱。



这次平息内乱,团结八旗各部,是接下来清朝能够与李自成及明朝残余势力逐鹿中原的政治基础。多尔衮能够顾全大局,把眼光放在内斗以外,看到天下,是他比崇祯和李自成都高明的地方。高手,拼的不只是智商,能力,背景,还有胸怀。

吴三桂这样的烈马,不服崇祯,不服李自成,而在多尔衮的皮鞭下服服帖帖,不是没有原因的。该放权就放权(封平西王),该打就打(剃辫子),通过准确的赏罚,羁縻降清的明朝将领。与其说清朝灭了大顺朝和南明,不如说多尔衮指挥一堆明朝降将,灭了李自成和南明。



多少年来,很多人都将满清轻易撮取大明遗产的原因,认定为是吴三桂的重要助力。并因此得出结论,只有吴三桂没有主动让出山海关,清军就无法轻易控制淮河以北。只是这样的结论,不仅过高估计的李自成集团的实力,也对吴三桂的关宁军太过吹捧。


吴三桂的选择 恰恰说明他当时对自己的处境有非常深刻的把握

实际上,就算没有吴三桂在山海关同李自成的消耗,闯军也基本上没可能是清军的对手。因为他们的来源、构成和比例,都比清军要弱了1-2个档次。清军则已经在几十年同明军的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前明军队也同样在与清军的较量中,被证明自己是如何的不堪大用。


李自成在失业后还当过一段时间的边军士兵

作为一个被开除的邮递员,李自成并不是在失业后就立刻投身谋反事业。由于失业造成的断供,他不得不与债主发生冲突,并失手杀死了对方。好在当时的法律环境与当代的大有不同。李自成跑路后,选择加入了同样由苦出身组成的军队。根据就近原则,他时间不长的军旅生涯全是在大明朝的西北边军中渡过的。

所以,日后李自成的义军核心力量与最有战斗力的部分,其实就来自这些明朝的边境驻军。由于朝廷的军饷几乎全部用在了辽东,他们的生存处境非常堪忧。不愿意坐以待毙的人,终于忍不住起兵谋反。李自成就是混迹其中的一员。后来在山海关被重创和严重削弱的闯军主力,同样由这些人组成。


长期得不到充足财政支持的西北边军 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之一

虽然李自成的闯军在壮大过程中还收纳了很多人马,但除了来自陕西本地的西军士兵外,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添头。

其中就有大大小小的土匪盗贼和其他混不下去的农民军集团。他们恰恰是最没有军事素养和战斗水平的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也几乎就和炮灰没有多大区别。而且因为自己的出生与不良习气问题,在沿途造成的破坏很大。对于后来追求建立合法王朝统治的李自成而言,这些人马已经形同负资产。


除了陕西本地部队外 其他投诚的明军大都不太可靠

另一些加盟者则是投靠而来的明朝官军。这些人的军事水平和战斗素质也是高低不齐。但无一例外的是将投靠李自成视为自保手段或权宜之计。他们在明朝朝廷麾下,已经失去了任何战斗欲望。在加入闯军的阵营后,也对抢劫更感兴趣。李自成的统治班子,并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也很难给这些人分配现实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也让不少前明军队在后来又迅速投向清朝一边,并对农民军大开杀戒。


满洲的八旗制度 大体上以能力做标准甚于血统

相比李自成集团的内部涣散,满清在入关前就已经完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结构性建设。这不仅确保他们拥有当时东亚地区最好、最全面的武装力量,还充分调动了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并对观望者和敌对者都很大的吸引力。这些优势在才能出色的多尔衮手里,又发挥得特别明显。


满清的军事和政治核心单位,就是通常所说的八旗。但八旗就不是一个只准满人进入的血缘权力体系,而是对所有为满清集团服务的人敞开大门。只要有突出的贡献或杰出的能力,或者根本上是具备了相当大的笼络必要,就可以被吸纳入八旗。所以,很多蒙古王爷就被清廷升格到八旗中去。一些掌握明朝精锐军事力量和先进军事技术的将领,也会成功进入八旗队伍。




多尔衮和吴三桂同是一等亲王爵,谁的地位更高?
从牌面上看,多尔衮这个亲王不如吴三桂,毕竟多尔衮只能归宿在京城,是不像明朝那样有封地的。而吴三桂却拥有自己的藩国,在那个一亩三分地,吴三桂说了算。他后来造反就是凭借着手里的兵和钱。但其实吴三桂和多尔衮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这是天然的身份,从他出生就预示着比别人更...

多尔衮和吴三桂都是亲王 两人的级别是不是一样的
多尔衮在称帝的道路上奋勇向前时,吴三桂还只是藩王,吴三桂也在为了爵位奋勇前进。1662年1月22日,吴三桂从缅甸擒回明昭宗永历皇帝(明孝匡帝),并绞弑永历帝。五月一日,康熙决定才册封吴三桂为亲王。六月三十日,康熙对吴三桂进行册封大典,授亲王金册、金宝。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秦、蜀,绥辑滇、黔,抚顺剿...

都是权臣,鳌拜和吴三桂还有多尔衮之间有什么关系?
鳌拜、吴三桂和多尔衮都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吴三桂本是明朝将领,明朝灭亡后投靠了清朝,多尔衮是清朝的摄政王,地位仅次于皇帝,吴三桂和鳌拜都属于多尔衮的下属。1、鳌拜 鳌拜(约1610—1669年,满语:Oboi),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

吴三桂和多尔衮是不是有利益关系?
没有利益关系,但当时吴三桂“权衡利益”考虑,投清是最优选择,由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诞生了。吴三桂当时的处境很尴尬,位于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要么投李要么投清。李自成刚灭了吴三桂的大明,虐待吴的家人,李自成大将刘宗敏还抢了陈圆圆。最关键的是,李自成的军队,实力是不如清军的。所以吴三桂投...

吴三桂见了多尔衮要跪吗
吴三桂见了多尔衮要跪。吴三桂是明朝末年的辽东总兵,清朝入关后,逐渐被清朝所重用。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缢。吴三桂亲率军队在一片石战役中大败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不久,多尔衮出兵山海关,任命吴三桂为先锋,击败大顺军,夺取北京。自此,吴三桂一直效命于清朝。

吴三桂为什么要投靠多尔衮,他若不投靠清军,自己又会发生什么?
吴三桂原本效忠于崇祯帝,之后明朝灭亡,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他选择了多尔衮。因为李自成掳走了他的小妾,之后又把他的家人当作人质要挟他,即使不投靠清军,他也不会受到重视。吴三桂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是将门世家,从小就听闻了很多故事,自己也想去冲锋陷阵。不到20岁的他,就已经考...

坐拥数万大军的吴三桂,为何主动投降了多尔衮?
四、那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很多人都是不看好吴三桂会和多尔衮来联合的。但是多尔衮对于当时统治全国的时机他也是比较在意的,他放下了自己的身段,主动的去和吴三桂谈判。这本来也是可能性不太大的,但是李自成的手下,欺负了他最爱的女人,让他和多尔滚联合了起来,这和多尔衮很多次的劝说也是有很大的...

多尔衮究竟给吴三桂什么好处了?吴三桂为什么投靠满清?
其实就开始而言,吴三桂是不想投降的,因为自己从小作为土生土长的辽西人,对清兵的痛恨是深入骨髓的,从小吴三桂在吴襄的教育下也是立志要成为一个忠君爱国的大将军。这点在松锦大战中吴三桂精彩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而在战败后,吴三桂对皇太极和舅舅祖大寿、祖大乐的劝降也是置若罔闻,原本日子就这样也挺好,可偏偏就赶...

多尔衮和吴三桂谁军事能力比较强?
吴三桂只是军事擅长,政治上基本上都是一个投机客。而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一旦政治搞不好了,军事终究还是难逃一败。而且多尔衮统驭的是八旗军,这支部队已经算是纯正职业化了。吴三桂的是关宁铁骑,这支部队在明朝里算是强,但是和八旗军相比就是不行。关宁铁骑到明朝后期已经算是私家军了,也就是守...

吴三桂和多尔衮谁的作战能力强?
当然是多尔衮更厉害一些了。要不然吴三桂也不会投降了,打不过人家。一。一是打不过另外一个呢是大势所趋,所以呢,就冲冠一怒为红颜了。再说后来吴三桂造反之后也打不过清庭也证明了这一点,吴三桂啊,就是心比较大,本事却没多少。最后当皇帝当了没几天就下台了。所以吴三桂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大罕见...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代王爷有哪些?就是什么什么亲王
戴菡典必: 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按时间顺序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皇长子:崇德元年四月追封.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二子.顺治十年追封.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子.顺治十年追封....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王爷的品级? -
戴菡典必: 大清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清朝王爷的品级是正一品,等级是“和硕亲王”是最高一级.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清朝爵位...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八大铁帽子亲王都是谁? -
戴菡典必: 世袭罔替——清朝的铁帽子王 在清代众多的亲王、郡王中,最为显赫的当属“八大铁帽子王”.这八大铁帽子均为开国元勋,战功卓著,为清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 1、礼亲王:代善 2、郑亲王:济尔哈朗 3、睿亲王:多尔衮 4...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皇室等级是如何分的? -
戴菡典必: 清朝贵族封爵分为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亲王之下又有亲王世子、多罗郡王之下又有郡王长子,...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共有几个铁帽子王?
戴菡典必: 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子.郑亲王济尔哈朗:显祖三子舒尔哈齐之子.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豫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肃武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太宗皇帝皇太极五子.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孙.怡贤亲王允祥:康熙十三子.恭忠亲王奕欣:宣宗成皇帝旻宁六子.醇亲王奕譞:道光七子.庆僖亲王永璘:乾隆幼子.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恩封的四大铁帽子王是哪些人 -
戴菡典必: 恩封: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朝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皇帝的儿子爵位是分几个等级的 -
戴菡典必: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Ho?o i Cin Wang ...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八大世袭亲王都是谁? -
戴菡典必: 礼亲王代善(太祖百子)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子) 豫亲王多铎(太度祖子) 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侄) 肃亲王豪格(太宗长子) 庄亲王硕塞(太宗子) 克勤郡王岳内托(代善子) 顺承郡王萨哈璘(代善子) 此后 雍正年间 又增加容了怡亲王同治年间 又增加恭亲王光绪年间 又增加醇亲王和庆亲王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所有的亲王都是和硕亲王吗》 -
戴菡典必: 亲王的种类比较复杂:分满族和非满族,分铁帽子王和非铁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后期的成分还有所区别. 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 2多罗郡王 3多罗贝勒 4固山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5奉恩镇国公 6奉恩辅国公 7不入八分镇国公 8不入八分辅国公

友好区15521063162: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什么 -
戴菡典必: 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家,分别为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以及庆亲王.在十二家铁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