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生清贫的小故事有那些?

作者&投稿:田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简介~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 陶渊明
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颗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有关陶渊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证,因此此处的六十三年之说也有待考证),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1、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

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2、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渊明亲手莳弄过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拨,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

秋季开花,而渊明的菊圃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在盛开,一茬接着一茬,可以说是常盛不衰,四季如秋。每当秋风一起,东园中的菊花竞相开放。

花朵黄白相间,青红错杂,引得满园蜂蝶纷飞。一些倾慕者又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痴”。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

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

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

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3、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4、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东晋朝廷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可是,他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习气,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

陶渊明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自己住的房子前边栽了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荫下读书,读到高兴的地方,连饭也忘了吃。遇到使人忧愁的事,他就借酒浇愁。

家里穷,没钱买酒,那也不要紧,自有好友相送。于是,只管痛痛快快地喝,喝醉了,睡一觉,醒来,散散步,围着院子转圈儿。他的院子是什么样的啊?残墙断壁,处处长满了野草。

绿生生的一片,草地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微风习习,掀起了他那破旧的衣衫。肚子饿了,看看碗,碗是空的;看看锅,锅里面也是空的。虽然庄院残破,并且经常挨饿,可他的心情是愉快的。

陶渊明博览群书,什么诸子百家,什么诗词歌赋,他尽情浏览,百读不厌。所以,他的思想十分开阔,见解也高明。周围人都佩服他。

陶渊明还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就是他自己。在文章中他把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写得自由自在极了。后来人们也都叫他“五柳先生”。





听说,有人要砸我陶渊明的场子。

前些日子,有个教授,竟然在网络上说我幽默(搞笑),毁我清誉。

他的理由是我的一条朋友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教授分析,说我一开始写“种豆南山下”,让大家以为我渊明好像很会种田的样子,种个豆豆都要发朋友圈!谁知道下面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说我日夜努力,草却还比豆苗茂盛,种个鬼田哦。

图片|带月荷锄归

他一下子就勾勒出我一副强行装13失败的模样。

不过呢,他也证明了一点,就是我写诗真的比种田强。

当我真正归隐田园,当起了农民,拿起锄头,追着月亮时,才发现,归隐也有坑。

但没踩过坑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毕竟过想要的生活,总需花点力气,经个一波三折什么的!

虽然过着箪食瓢饮,陋室小巷的平凡生活,可有酒有诗有朋友,我是乐在其中啊。

图片|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我生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那时,考公务员是读书人唯一被认可的出路。

一开始,我也是想去当官的,除了想拯救世界外,也想赚点钱。

正巧,我那时写了篇爆文《闲情赋》,文采斐然,王羲之他儿子王凝之转发了。他十分欣赏我,就给了个江洲祭酒的offer,类似领导的助理。

那年,我29岁,三十而立,不用考就当上了公务员,母亲感动得涕泗横流。

没多久,我发现这个王凝之是绣花枕头,实在受不了这傻叉领导,就提了离职,领导惊讶问道:“怎么回事,小老弟?是钱没给够?还是心里委屈?要不给你升个职加个薪?”我微笑道:“打扰了,告辞。”

我因为拒绝了人人羡慕的肥差,从此声名大噪,成为当地青年隐士的偶像。

图片|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这时,有个叫恒玄的人很火,想着跟他应该能混出点名堂,就当了他的参军。但不久,我发现恒玄野心太大,政治风险高,于是又辞职了。

后来陆陆续续当过刘裕、刘敬宣的参军,也是以辞职告终。不久,我听说刘裕灭了东晋,创业建了个刘宋王朝,自己当起了老板。

改朝换代,世道太乱,于是我改名陶潜,不打算再当官。

裸辞一时爽,打脸打得快。

毕竟家里没矿,我只好再入仕挣点钱。这次,我找关系在彭泽当了个县令,那年,我41岁。

图片|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不久,我发现在体制里当公务员比不上田园生活来得快活。

正巧,上面有人下来视察,县里排场很大,横幅到处挂。官员们献媚贿赂,透着一股俗气。领导对我说:“小老弟,上面来人,你要穿得靓一点哦。”面对这群人,我靓不起来呀。我说道:“我不能为了这点钱就向这些小人出卖气节。”

当场就提交了离职报告《归去来兮辞》,微笑道:“打扰了,告辞。”

那天从体制辞职出来,回去的路上,小舟轻快,微风吹起衣服。那个压抑的官场,此刻被抛得好远,远得像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过去。

其实所谓的好工作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正如适合我的是半耕半读,有诗有酒有亲友的田园生活。

隐居后,发现田园生活也是个坑。

一件事如果成为谋生,它的浪漫就要打个折扣,辞职当农民也是这样。我文人身子骨弱,田里荒草长得比我还高,除草时很费劲。

我种了几十年田,走得是随心随意的风格,每当春回大地时,看着一番春色,如果我突然想到了好句子,就会当场在田野里吟起诗来。

往往这时,农友就在田垄那头喊:“喂,老陶,别杵那儿吟诗啦,这当儿都开春了,该播种啦!”

连什么时候播种都忘记的人,还种个鬼田哦。

图片|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种田后没了稳定收入,全看天吃饭,这里经常有蝗灾,蝗灾一来,就一片狼藉,收成时好时坏。

到了冬天,我就只能披着旧衣服,一个人坐在门口看夕阳。田圃已经没有什么作物了,只有枯枝败叶在寒风中摇曳,壶里没有酒,炉灶中没有烟火,日子真的穷。

旁人看着我吟诗弹琴,潇洒至极,却不知,我其实胸口一直压着一块巨石。

看着妻儿跟着我在田园受苦受累,作为一个男人,我也想让妻儿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呀,我心里既愧疚又凄凉。偶尔午夜梦回,我就想,不如再考一次公务员,赚他一笔。

虽然苦了点,但这岁月静好的田园生活是我追逐很久得到的,不管多苦也都该坚持下去。

图片|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早些时候,有一个叫檀道济调来浔阳,听说我很厉害,不用笔试,直接就带米和肉来面试我。

他说:“以前的贤人遇到乱世就隐居,盛世就出来做官,现在大好盛世,为什么不出来当公务员,而糟践自己呢?”

我说:“我不是贤人,我也不想拯救世界,我只想喝点小酒,跟亲友聊聊天,读读书写写诗,过我的平淡小日子。”

于是我就让他带上米和肉走了。

世上诱惑太多,我只能尽力去保持淡泊自然的本性。在乱世中,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图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日子有点穷,但是我写诗,跟朋友喝酒,也过得非常开心呀。生活已经不容易了,心态就更要好。

我朋友多,有一起喝酒的,有一起写诗的,有一起研究种菜的。

夏日漫长,在田里劳作很累,夜里空闲时,我常请朋友来家里喝酒。

如果我先喝醉了,也不理会太多,就说:“我醉了,要先睡觉了,你们喝差不多就自己走吧。”

如果没醉,我就操琴,弹首五音不全的曲子,朋友们听得一愣一愣的,我解释说:“听得懂琴中的真意就好,干嘛要在乎它发出的声音呢。”

其实那把琴弦已经断得七七八八了,我懒得去换罢了。

人活着,就是活一个率性任真。

图片|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当时,在我家附近住了许多文艺青年,要么是租房子考公务员的,要么是被下放基层的。

有个叫颜廷之小伙子我很喜欢,我们常聚在一起喝酒聊诗,互相点赞。然后讨论最近有没有什么热点可以追一下,写首诗发发朋友圈什么的。

我与他见面不多,再次见面,已是十年后。那时,他被调到桂林,赴职经过浔阳,就来看我了。时间紧迫,我们天天聚会腐败。

廷之走时,给我转了两万钱,说道:“渊明兄,这点钱,你留着买酒喝,我走了,后会有期。”

唉,朋友就像云朵,散了又聚,聚了又散。虽然从此云泥相隔,但还是希望他们能记住我,等下次经过此地,可以来看看我!

想到这里,我随手喝了一大杯,写下几首诗。思绪烦乱,要懂得用诗酒释放情绪。后来,我听说后世有两个粉丝,太白和东坡,都学我这样纵情诗酒,也成了一代偶像。

酒和诗最般配,酒喝到极致,就能忘掉天地,当你忘记天地时,就是诗出来的时候了。

诗酒趁年华,再交几个挚友,活在当下,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了。

图片|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间藏在了那农田中,不紧不慢。

在我60多岁某个冬夜,我突然回想起这一波三折的人生,竟有点感慨。

于是点灯披衣,发了个朋友圈——《自祭书》:

我这一生虽清贫,住得昏暗简陋,

常常断炊,寒冬无裹身衣物。

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

背着柴火时还边走边唱。

闲暇时看书弹琴,冬天晒晒太阳,

夏天沐浴清泉。

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

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我过得很快乐。

我用尽了全力,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

好的人生,是能遵从本性,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那样的生命,即便历经波折,也是伟大的。

可我陶渊明不在乎当什么伟人。

我只在乎,酒壶里还有没有酒。

图片|悠然见南山。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听说,有人要砸我陶渊明的场子。

前些日子,有个教授,竟然在网络上说我幽默(搞笑),毁我清誉。

他的理由是我的一条朋友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教授分析,说我一开始写“种豆南山下”,让大家以为我渊明好像很会种田的样子,种个豆豆都要发朋友圈!谁知道下面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说我日夜努力,草却还比豆苗茂盛,种个鬼田哦。

图片|带月荷锄归

他一下子就勾勒出我一副强行装13失败的模样。

不过呢,他也证明了一点,就是我写诗真的比种田强。

当我真正归隐田园,当起了农民,拿起锄头,追着月亮时,才发现,归隐也有坑。

但没踩过坑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毕竟过想要的生活,总需花点力气,经个一波三折什么的!

虽然过着箪食瓢饮,陋室小巷的平凡生活,可有酒有诗有朋友,我是乐在其中啊。

图片|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我生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那时,考公务员是读书人唯一被认可的出路。

一开始,我也是想去当官的,除了想拯救世界外,也想赚点钱。

正巧,我那时写了篇爆文《闲情赋》,文采斐然,王羲之他儿子王凝之转发了。他十分欣赏我,就给了个江洲祭酒的offer,类似领导的助理。

那年,我29岁,三十而立,不用考就当上了公务员,母亲感动得涕泗横流。

没多久,我发现这个王凝之是绣花枕头,实在受不了这傻叉领导,就提了离职,领导惊讶问道:“怎么回事,小老弟?是钱没给够?还是心里委屈?要不给你升个职加个薪?”我微笑道:“打扰了,告辞。”

我因为拒绝了人人羡慕的肥差,从此声名大噪,成为当地青年隐士的偶像。

图片|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这时,有个叫恒玄的人很火,想着跟他应该能混出点名堂,就当了他的参军。但不久,我发现恒玄野心太大,政治风险高,于是又辞职了。

后来陆陆续续当过刘裕、刘敬宣的参军,也是以辞职告终。不久,我听说刘裕灭了东晋,创业建了个刘宋王朝,自己当起了老板。

改朝换代,世道太乱,于是我改名陶潜,不打算再当官。

裸辞一时爽,打脸打得快。

毕竟家里没矿,我只好再入仕挣点钱。这次,我找关系在彭泽当了个县令,那年,我41岁。

图片|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不久,我发现在体制里当公务员比不上田园生活来得快活。

正巧,上面有人下来视察,县里排场很大,横幅到处挂。官员们献媚贿赂,透着一股俗气。领导对我说:“小老弟,上面来人,你要穿得靓一点哦。”面对这群人,我靓不起来呀。我说道:“我不能为了这点钱就向这些小人出卖气节。”

当场就提交了离职报告《归去来兮辞》,微笑道:“打扰了,告辞。”

那天从体制辞职出来,回去的路上,小舟轻快,微风吹起衣服。那个压抑的官场,此刻被抛得好远,远得像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过去。

其实所谓的好工作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正如适合我的是半耕半读,有诗有酒有亲友的田园生活。

隐居后,发现田园生活也是个坑。

一件事如果成为谋生,它的浪漫就要打个折扣,辞职当农民也是这样。我文人身子骨弱,田里荒草长得比我还高,除草时很费劲。

我种了几十年田,走得是随心随意的风格,每当春回大地时,看着一番春色,如果我突然想到了好句子,就会当场在田野里吟起诗来。

往往这时,农友就在田垄那头喊:“喂,老陶,别杵那儿吟诗啦,这当儿都开春了,该播种啦!”

连什么时候播种都忘记的人,还种个鬼田哦。

图片|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种田后没了稳定收入,全看天吃饭,这里经常有蝗灾,蝗灾一来,就一片狼藉,收成时好时坏。

到了冬天,我就只能披着旧衣服,一个人坐在门口看夕阳。田圃已经没有什么作物了,只有枯枝败叶在寒风中摇曳,壶里没有酒,炉灶中没有烟火,日子真的穷。

旁人看着我吟诗弹琴,潇洒至极,却不知,我其实胸口一直压着一块巨石。

看着妻儿跟着我在田园受苦受累,作为一个男人,我也想让妻儿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呀,我心里既愧疚又凄凉。偶尔午夜梦回,我就想,不如再考一次公务员,赚他一笔。

虽然苦了点,但这岁月静好的田园生活是我追逐很久得到的,不管多苦也都该坚持下去。

图片|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早些时候,有一个叫檀道济调来浔阳,听说我很厉害,不用笔试,直接就带米和肉来面试我。

他说:“以前的贤人遇到乱世就隐居,盛世就出来做官,现在大好盛世,为什么不出来当公务员,而糟践自己呢?”

我说:“我不是贤人,我也不想拯救世界,我只想喝点小酒,跟亲友聊聊天,读读书写写诗,过我的平淡小日子。”

于是我就让他带上米和肉走了。

世上诱惑太多,我只能尽力去保持淡泊自然的本性。在乱世中,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图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日子有点穷,但是我写诗,跟朋友喝酒,也过得非常开心呀。生活已经不容易了,心态就更要好。

我朋友多,有一起喝酒的,有一起写诗的,有一起研究种菜的。

夏日漫长,在田里劳作很累,夜里空闲时,我常请朋友来家里喝酒。

如果我先喝醉了,也不理会太多,就说:“我醉了,要先睡觉了,你们喝差不多就自己走吧。”

如果没醉,我就操琴,弹首五音不全的曲子,朋友们听得一愣一愣的,我解释说:“听得懂琴中的真意就好,干嘛要在乎它发出的声音呢。”

其实那把琴弦已经断得七七八八了,我懒得去换罢了。

人活着,就是活一个率性任真。

图片|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当时,在我家附近住了许多文艺青年,要么是租房子考公务员的,要么是被下放基层的。

有个叫颜廷之小伙子我很喜欢,我们常聚在一起喝酒聊诗,互相点赞。然后讨论最近有没有什么热点可以追一下,写首诗发发朋友圈什么的。

我与他见面不多,再次见面,已是十年后。那时,他被调到桂林,赴职经过浔阳,就来看我了。时间紧迫,我们天天聚会腐败。

廷之走时,给我转了两万钱,说道:“渊明兄,这点钱,你留着买酒喝,我走了,后会有期。”

唉,朋友就像云朵,散了又聚,聚了又散。虽然从此云泥相隔,但还是希望他们能记住我,等下次经过此地,可以来看看我!

想到这里,我随手喝了一大杯,写下几首诗。思绪烦乱,要懂得用诗酒释放情绪。后来,我听说后世有两个粉丝,太白和东坡,都学我这样纵情诗酒,也成了一代偶像。

酒和诗最般配,酒喝到极致,就能忘掉天地,当你忘记天地时,就是诗出来的时候了。

诗酒趁年华,再交几个挚友,活在当下,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了。

图片|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间藏在了那农田中,不紧不慢。

在我60多岁某个冬夜,我突然回想起这一波三折的人生,竟有点感慨。

于是点灯披衣,发了个朋友圈——《自祭书》:

我这一生虽清贫,住得昏暗简陋,

常常断炊,寒冬无裹身衣物。

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

背着柴火时还边走边唱。

闲暇时看书弹琴,冬天晒晒太阳,

夏天沐浴清泉。

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

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我过得很快乐。

我用尽了全力,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

好的人生,是能遵从本性,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那样的生命,即便历经波折,也是伟大的。

可我陶渊明不在乎当什么伟人。

我只在乎,酒壶里还有没有酒。

图片|悠然见南山。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万里是那朝诗人
杨万里 (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

鸟与陶渊明的诗意栖居
(《杂诗》其五)渊明一生的寻觅与求索,如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止泊——寻找精神的故乡与归宿。 渊明终于归田了,从形体上、精神上都释然了。找寻到本真诗意生存后的渊明,其笔下的鸟,则是另一种形象。《归鸟》一诗,最具代表性:“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

写五个 人物述评 关于桃渊明的~~
生平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

杨万里的诗:小池
当时诗人徐矶(公元1162-1214年}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意
当时诗人徐矶(公元1162-1214年}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

九日闲居并序古诗翻译及赏析
《九日闲居并序》这首诗根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与此诗中所叙之事略同,考王宏为江州刺史始于公元418年(义熙十四年),时渊明已过五十五岁,可见此诗是他的晚年所作。 【注释】 (1)爱重九之名: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古人认为九属阳之数,故重九又称重阳。“九”和“久”谐音,有活得长久之意,所以说“...

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翻译
3、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陶渊明的有关知识 1、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生于东晋末年,逝世于刘宋初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

三径的典故
与陶渊明有关。诗词出自李bai渔的《笠翁对韵》·九佳,全句du:三径萧疏,彭泽高风zhi怡五柳;六dao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 陶渊明曾作作彭泽县令,后辞归,宅旁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号五柳先生。《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彭泽高风即指陶渊明的高尚风度。陶渊明一是...

急求陶渊明的两句五言诗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范仲淹的生平、成就、思想、性格、诗(3)和词(2)带赏析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一生清贫的小故事有那些? -
贝牲独一: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简介 -
贝牲独一: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 15个小故事 -
贝牲独一: 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23] 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的小故事有哪些? -
贝牲独一: 陶渊明辞官还乡——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其亲人衰老、家境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陶侃像没过几天就辞职不干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辞不就”,自此在柴桑过起了自给...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故事 -
贝牲独一: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的事例100字左右 -
贝牲独一: 当陶渊明厌恶了官场的虚伪黑暗时,他改变了人生的航向,毅然选择了清贫,归隐田园,于是后人才有幸能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这些清新舒畅的诗句.试想如果当时他没有选择“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而是继续在官场中庸庸碌碌、昏昏噩噩地过完一生,那么世上不过多了一个无所作为的庸官而已.“陶潜”这名字将会湮没在吏部那一长串官员名册中,后世那些不得志的文人也将失去一个能给自己精神慰藉的家园.

兴安盟13559619822: 求关于陶渊明的三个故事 -
贝牲独一: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督邮来检查公务.督邮刘云凶狠贪婪,向辖县索要贿赂,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
贝牲独一: 义熙元年(405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兴安盟13559619822: 谁能告诉我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急!!!!!!!!!
贝牲独一: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

兴安盟13559619822: 陶渊明的小故事 -
贝牲独一: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