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思念“杨贵妃”所写的《雨霖铃》原文是什么?

作者&投稿:井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雨霖铃》的原文是什么?~

《雨霖铃》①
宋 柳永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 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题材】
本诗的题材为“送别”,“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63.htm
可以上百度上查。

唐玄宗的时代应该还没有这么成熟的词牌,很可能是网传的伪作哦~

斜风凄雨,古桡岹峭,暮雨未歇。巴山怅望无际,方肠断处,风铃悲切。袅袅疏疏密密,似子规啼血。不忍听,如恨如怨,多少怨情与谁说。
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今宵魂在何处?冷雨里碎铃声咽。点点滴滴,心似寒泉落飞雪。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

李隆基的《雨霖铃》原文:
斜风凄雨,古桡岹峭,暮雨未歇。巴山怅望无际,方肠断处,风铃悲切。袅袅疏疏密密,似子规啼血。不忍听,如恨如怨,多少怨情与谁说。
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今宵魂在何处,冷雨里,碎铃声咽。点点滴滴,心似寒泉落飞雪。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




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写唐玄宗还京路上哀思杨妃的是 ( )
【答案】:C 按常理,杨贵妃身死马嵬坡,悲剧就完成了,而作者却匠心独运,大肆铺写玄宗幸蜀途中、还京路上以及回到长安后对杨妃的苦苦思念,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情感活动,推动情节继续深入发展。其中A、B选项是写幸蜀途中的哀思,D选项写回到长安后的无穷思念。答案为C。

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唐玄宗在西宫南内时思念杨贵妃的诗句是:_百度知 ...
答案是C 意思是“晚上萤虫飞过宫殿,太上皇悄然忆想。夜里挑残了孤灯睡不着,只听宫中钟鼓迟迟敲响。”C句前面是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意思是“太上皇住南内与西宫,秋草长闲庭,不扫它满阶落叶红。当年椒房间监青眉已老,梨园弟子头上白发初生。

长恨歌 唐玄宗回京途中思念杨贵妃的诗句是?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表现玄宗对已去世的杨贵妃思念的句子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在马仔一首诗中哪两句可以衬托出在杨贵妃死后唐玄宗非常怀念他?_百度...
《马嵬》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其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的诗句是“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表现了唐玄宗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能保护自己喜欢的杨贵妃的哀痛。

唐玄宗思念“杨贵妃”所写的《雨霖铃》原文是什么?
风中的铃声已然如此,那风声复兼雨声的奔亡道中的铃声呢? 唐代天宝年间,渔阳的动地颦鼓敲破了唐玄宗燕舞莺歌的好梦,仓皇中他携杨贵妃离开长安而奔往四川。马嵬驿之变,他为了自己的安全与皇位而只得忍痛割爱,进入蜀道之后,大雨滂沱,杨贵妃已经做了替罪羊,唐玄宗的安全危机也已过去,他难免愧恨...

长恨歌怎么描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的?这部分与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
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

白居易的《长恨歌》地三段从哪几方面表现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深情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 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 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 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

杨贵妃是怎么死的?及唐玄宗对她的思恋?
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贵妃死时,年38岁。2.民间传说 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流落于民间。有一种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远走美洲。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逃亡日本,...

《长恨歌》的绝美爱情让人伤感,现实中的玄宗真的有那么想念杨玉环...
杨玉环死后唐玄宗当然会思念,而且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一定是真爱。李隆基身为皇家的子嗣,从小就是看着皇家权谋争斗长大的天子。所以对权力看得非常重,就连对继承人的问题也心狠手辣,先后杀了自己三个儿子。在杨玉环之前李隆基宠爱过的妃子也不少,有赵丽妃,还有大名鼎鼎的武惠妃,在杨玉环之前,...

沾化县18973994801: 《雨霖铃》这首词最先是谁写的|? -
荀羽来索:[答案] 《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沾化县18973994801: 雨霖霖 寒蝉凄切的原文 -
荀羽来索: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沾化县18973994801: 唐玄宗写的《雨霖玲》原文 -
荀羽来索: 应该是《雨霖铃》,这个是个词牌名.唐玄宗写出这么成熟的词的概率很小,至少目前在词论大家的考证中,关于词的发展还没有提到唐玄宗的.词在唐朝才发端(世传最早的词《菩萨蛮》,《忆秦娥》传说是李白写的,但词的起源说法很多)...

沾化县18973994801: 雨霖铃的作者是?
荀羽来索: 柳永.

沾化县18973994801: 《雨霖铃》 出处 -
荀羽来索: 《雨霖铃》词牌来源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

沾化县18973994801: 雨霖铃是一首怎样的词? -
荀羽来索: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

沾化县18973994801: 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赏析 -
荀羽来索: 雨霖铃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沾化县18973994801: 雨霖铃大意? -
荀羽来索: 不知你指的是哪首····· 雨霖铃是一个词牌.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

沾化县18973994801: 柳永作《雨霖铃》,纳兰有词“泪雨霖铃终不怨”,“雨霖铃”作何解? -
荀羽来索: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