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一部什么书????

作者&投稿:邲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一书主要讲了什么?~

老子的思想流传下来有文字可考的是《老子》一书。一般认为,《老子》这部书是经过他这一学派编写的,仅有5000多字,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非常抽象概括的赞颂体的哲理诗,其中吸收了不少民间谣谚,通俗易懂,便于流传。书中包括的思想基本上可以代表老子的思想,是老子学派的重要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道”这一最高范畴,用它概括事物存在与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和规律,并作为宇宙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

这是一本不想公开流传的书,却成了千古流传百科共仰的思想源泉,它就是《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全文约五千字,为韵文哲理诗体,被中国道家与道教奉为最高经典著作。它是道家关于宇宙观、社会政治军事思想、人生处世和修养原则的哲理著作。

其书原为周室衰微、纲纪不振之社会而做,欲以崭新之哲学思想,挽救《诗》、《书》传统礼教,所不能收拾之败局。书中强调虚无自然,无为无欲,归真返朴。西汉初年奉行其说,以治国颇著成效。

由于其宗旨为“无为自化,清净自正”,与道教之意趣相同,因此从东汉之张鲁开始,既尊奉为道教的圣典。其书治身与治国并重,而又坚持用治身比喻治国,所以后世讲究气功养生者,也把它推崇为养生宝典。

而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曾说:“《老子》是一部兵书。”这显然是他从自己一生丰富的军事斗争中体验出来的。

史记只说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当时还没有分章目。后世有分五十五章的,有分六十四章的,有分六十八章的,有分七十二章的,最后分八十一章的占了上风,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统一主流。上卷三十七章言《道》,下卷四十四章言《德》。但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帛书写本《老子》,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并且两种帛书文字互有出入。这说明了口传著作定型的困难。

老子书中的玄奥微旨,使一般学者很难辨识其中的隐义。《庄子-天下篇》概括它的要旨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谵然独与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道德经集义·老子赞》概括它的要旨说:“大哉混元,超乎形气,先天地生,而生天地,五千玄言,立教垂世,万劫长存,道尊德贵”。其以“天人合—”之立场出发,穷究天地万物本原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两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本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力用。道之理则贯穿干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物极必反,终必归根复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黔,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远刀兵,离斗争,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柔弱胜刚强。

《老子》五千言的自然观、人生观直接组成了列子与庄子的超然哲学。老子立言,掌握了人生根源与归宿两极,给予了世人以信仰上的满足。所以孔子有“犹龙”之叹,庄子誉为“古之博大真人”。

《老子》的道家思想,涵括百家,受诸家所重,并直接影响了儒家的最大圣人孔子和兵家的最高圣人孙子。在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观道教道学,其整个历史,无不以《道德经》为理论核心。至于经中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等修养之道,是道教守一、心斋、坐忘、服气等多种炼养方法的由来根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寿”等说法,被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的历史渊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阐发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的修炼依据。

总之,《道德经》五千言,以“无言”代“多言”,辞言沉潜。以“无辩”代“雄辩”、作超心理超经验的神会宇宙之根。其在天人、物我、世间与宇宙等若干关系上,作了罕见的突破性的论断,这种奥秘的发现及神通的悟知,可谓超绝古今。在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中,乃最精华的一笔财富的不朽积蓄。即世而超世,不为时空所隔,开启历史先河的,唯有老子一人而已。

《道德经》为老子所著,已无疑义。到了近现代,《老子》一书也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已有多家注本及校订本传入西方。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

宇宙学家从《老子》的“古始”和“道生一”云云,推测“大爆炸”和“定势宇宙”理论的萌起。理论物理学家从《老子》的“无”或“气”论证“质朴性原理”和“混沌论”(耗散结构理论)的古典依据。哲学界和思想家群体里有“新道家”的崛起,与新儒家相抗衡。心理分析学家从“反者道之动”,发现“圜道”那浑然整体的原型象征性质。环保主义者从“道法自然”和“无为”证明,“天人以和”(人与环境的生态平衡)的伟大意义,所谓圣人“能辅自然而弗敢为”,某些绿色和平组织还奉老庄为开山祖师。农学家受《老子》启发创造“自然农法”(例如日本的福冈正信)。医学家把“辨证”治疗和整体调解等等,归源于《老子》的大小宇宙的“互动”或阴阳学说。养生家、气功家、性学家都推崇《老子》的卫生之经。文学史家、艺术学家说老庄是中国浪漫主义和“虚变形”之美和美学的源头。军事学家讲二孙兵法,必先讲《老子》。现代建筑学派(例如美国的Wright)至为推崇《老子》的“有无相资”。当代企业管理专家同样吸取老子的智慧(例如葛荣晋主编的《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

《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中华传统经典《老子》一般指道德经,《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道德经》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扩展资料: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子思想和文化乃是中国“国学”的根基和脊梁
作者:姚文俊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06-11-11 浏览次数: 1459 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摘要 该文阐明了老子的思想和文化乃是中国“国学”的根基和脊梁。阐明了今天提倡的国学,应该是在摒弃“抑老尊孔”及儒教正统文化和“老庄之说”的错误认识的前提下,而在“尊老抑孔”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学”,这才是今天需要的“治世”国学。

今见国学网叹息:“盖五四比年以来,文化为之断层,道统为之不传。且夫遗老几去,后继难期,纵人心向背,惜前路数奇。借武侯一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叹息是可以的。笔者也深有同感,并著文《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失落》、《当代武术之批判》等等,至今为中国失落了的传统武术文化呜不平,而抗争。

但是,在如何继承国学上笔者倒有一言相进:问题是,回过头来看看,在文化还没有断层之前的一大段的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中难道说就没有了“危急存亡之秋”?如果没有,中国就不会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如果没有,中国在五四时期就不会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因此,应该说,“遗老几去”尚不是大的问题,而导致危急存亡之秋的主要原因,乃是根深蒂固的在“抑老尊孔”、“唯孔独尊”基础上的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教正统文化的统治。

笔者认为,以所谓孔子“半部论语治中国”的历史已成过去,它导致了中国历史的落败,这是不争的事实。故今天倡导“国学”,重新审视和继承中国优秀的先秦文明成果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其中,复苏并发扬老子的“道”、“德”思想就无疑的成了重中之重。

其根本原因何在?

就在于老子的“道”、“德”思想充分体现出了创新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

概括的说,老子的创新精神表现何在?

因为,老子的“道”,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揭示出了与“刚强胜柔弱”相反相成、针锋相对的“柔弱胜刚强”之道,其应用于“武打”,即表现为“武术”、 “武学”之道。老子这个思想,重在揭示出了“刚强”与“柔弱”相互转化的内在条件,而且彻底打破了武打中的“不可知论”、“不可变论”、“不可为论”,从而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精神[1],即创新精神。

老子的民主思想表现何在?

老子的“民主”思想集中表现为“德治”政治的思想。

如果对此有人心存怀疑,那么不妨对老子的“德治”思想稍作如下分析,便可明白。

老子认为“道、德一统”、“道中有德”,即,在“得道”之中要讲“德”,同时,在“治道”之中也要讲“德”,从而体现出了老子的 “以德治道”及其“德高道高”的思想。而正是在“治道”方面讲“以德治道”,则充分表现出了老子的“德治”政治思想,即“民主”思想。

具体说,老子的“治道”思想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忘我”观。在《道德经》中,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认为,道{即“武术”、“武学”所蕴含的“武力”,这里抽象为“权力”、“统治”}生长养育出来,不把它据为已有,不为个人所依赖,不以个人的意志去主宰它,这就是极其高尚的品德。这就表现出了老子的“忘我”思想。正是因为“忘我”,方能无私无畏、克已奉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身先”、“身存”,才能成就大事,也才能成为圣人。因此,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二是“民心”观。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他认为,将个人的利害得失与天下苍生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人,方才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以爱天下苍生为已念的人,百姓才会相信他,并靠他为百姓办事,百姓方才放心。故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老子看来,只有做到把百姓的心思作为自己的心思,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这样才会得到民心,并治理好天下。

三是“契约”观。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他认为,靠“和解”、“调解”等办法,可以了结大怨,不能了结余怨、小怨。这是不好的办法。因此圣人要凭借“契约”来调解,这样一来,既不会责备于人,当事双方也不会互相指责,而“怨”也就会顺利的彻底的得到解决了。故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即认为,“德”是凭借契约办事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德总是属于按照契约办事的人,而“无德”才会凭借诸如法令等等这些东西。故“德”的根本,是在“契”和“法”之间做到“重契抑法”。只有这样,靠“契约”办事,方才能够做到“对等”和“公平”,做到“以德服人”,从而实现“以契彰德”,和“德善”、“德信”。

四是“正义”观。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中的“道”,从老子“道、德一统”的思想去看,就是指的“德”。故这句话也可以视为:以“德” 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而老子“忘我”、“民心”、“契约”观正是“德”的本质内容和基础。由此,划分“正义”与否的标准,就是以“忘我”、“民心”、 “契约”观来界定的。以此,并表现在对战争的态度上。故老子说:“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又说:“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同时,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使发生了战争,出现了战祸,也要做到“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由此,表现出了老子坚持正义战争和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正义”观。

五是“无畏”观。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老子看来,只要有了“不怕死”的这种胆量和气魄,必然会无私无畏,“置于死地而后生”而表现出“道高”来,这就可以战胜困难并取得胜利。

其中,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和“有德司契”思想,即“爱民”和“民心”、“契约”和“平等”的思想,无疑的,是老子“治道”思想的根本。

从老子的“治道”思想出发,可以勾画出来一幅“民主”政治兰图。

这就是:从“忘我”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不能把“道”据为已有,而必须要不唯名利,克已奉公,勤于职守,身先士卒;从“民心”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做到“绝圣弃智”,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民心为是而为是,以民心为非而为非,并一心一意带领百姓去谋利益,同时,各级官员是受到百姓爱戴而被推选出来的人;从“契约”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重契抑法”、“以契彰德”,按照“契约”原则去办事,以此来体现出社会的平等和公平;从 “正义”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坚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及一切非正义战争;从“无畏”思想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和百姓要发扬不怕死的精神,这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够争取到胜利。

为什么三千年前就会出现首开人类先河的老子民主思想?

究其原因,正是老子批判“霸道”所赖以的“刚强胜柔弱”的“统治思想基础”使然。由此,也正是老子揭示的“霸道”与“民主”这一相反相成、针锋相对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辨证法使然。故老子的民主思想是无可辨驳的强大的逻辑力量之题中应有之义[2]。

老子的民主思想绝非空想。它以“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曾出现于中国历史。汉初的“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政治,就是老子“德治”政治的表现,这就是历史的证明。

可见,老子的道、德观,其所蕴含的“民主”思想,是与今天中国社会的“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政治是完全相统一的。故将老子的道、德思想做到古为今用,正逢其时。

但是,历史的看,老子的道、德思想已经被歪曲、篡改得面目全非了,故今天继承老子思想必须要划清三个界线。

第一、划清老子道、德观与孔子道德观的界线。

老子的道、德观,以其“柔弱胜刚强”的大哲学、大思想、大智慧,敢于直面阶级社会的“武”、“戈”问题,而且,理性的、逻辑的回答了如何才能“止武”、“止戈”的问题,故老子及其《道德经》思想的本质,在于揭示了社会“以武制武”的真缔,并缔造了中国“武学文化”。

《老子》一书约五千言,亦称《道德经》,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他把“道”看作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事物都在对立矛盾中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论思想。提倡“尚柔”、“主静”,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老子》一书在形式上是语录体韵文,多排比对偶句式,语言精练,富有哲理。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经》。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是祖先留给我们做人的智慧,少走弯路。值得去好好拜读

道学书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成书于什么时期,有哪些特点?
二、《老子》的特点及成书时期《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这部书由老子所著,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老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哲学思想、深邃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以及它所蕴含的丰富的...

什么是《老子》?
这种相对主义是《老子》一书的又一主导思想,不过这段话又透露出老子的执著,他不能完全无为,“言有无,别修短,知白黑”,其内心仍“措意于天下”。《道德经》在语言风格上以精练见长,上引“有无相生”等句是通俗生动的格言。此外,还有如《诗经》韵律跌宕起伏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老子》跟《道德经》是同一本书吗?
是同一本书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成书于我国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这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

,正式把《老子》一书称作《道德经》的是在哪个时代?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简介
道,具有自然无为,无形无名,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又不可言说的特性;它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浑沌混一的原初形态,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自然法则。大道无形无名,却孕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发展的玄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阴,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从空虚...

老子和道德经是同一本书吗
是同一本书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成书于我国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这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

《道德经》与《老子》这两本书是一样的吗?
是同一本书。《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

《老子》 道家的什么书?
由于其宗旨为“无为自化,清净自正”,与道教之意趣相同,因此从东汉之张鲁开始,既尊奉为道教的圣典。其书治身与治国并重,而又坚持用治身比喻治国,所以后世讲究气功养生者,也把它推崇为养生宝典。而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曾说:“《老子》是一部兵书。”这显然是他从自己一生丰富的军事斗争中...

《老子》一书又被称作
《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青少年为什么要读《老子》
说起《老子》,你可能会感到,这是一本十分深奥的书,“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云里雾里,稀里糊涂。也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仅仅五千多 字,似乎包罗万象,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说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甚至认为读通《老子》,可以得道成仙。知道《老子》多一点的,又可能认为,这...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一书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
有浦克赛: 老子的姓名字号,历来说法不一.据《史记·老子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人.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卒于公元前500年.曾做过周王朝掌管图书的史官,接受过孔子询问古礼的请求.一说老子即太史儋,...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著有《 》一书,又叫《老子》或《老子五千万》,是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
有浦克赛: 《道德经》也称为《老子》《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道经”下部分为“德经”,这部经典五千字左右,共九九八十一章每章语句简洁但是却蕴含大道理,现在外国教授级别的学者也开始研究《道德经》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
有浦克赛: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道德经》是后来的...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是什么书?
有浦克赛: 又名《道德经》一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是春秋时期,什么家的代表著作 -
有浦克赛: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道家,其代表著作有《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迎江区17238581417: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
有浦克赛: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的作品是什么? -
有浦克赛: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其文章有何特色? -
有浦克赛: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成书于我国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这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老子》中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开辟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关系的研究道路,一直为后世学者所尊崇. 《老子》一书,字数虽只有五千余言,但内容之丰富,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比.所以任何对它的概括和说明,都只能是挂一漏万.也正是如此,所以才对它百读不厌.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道德经是什么书? -
有浦克赛: 道家经典

迎江区17238581417: 《老子》绪论一老子到底是部什么著作 -
有浦克赛: 一 《老子》到底是部什么著作? 概括言之:它是一部中华民族很有价值的古代著作;它是一部难以让人读懂的“天书”;它是一部总结华夏先民自我掌握生命这一先进技术的人体科学;它是一部探索宇宙和世界万事万物生灭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还是一部集中华夏先民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慧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总而言之,它是中国,也许是全世界,历史最古老、成就最卓著、意义最重大,集人体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于一体的伟大著作之一.尽管人们很难真正懂得它的全部,然而在它那字里行间中,时不时透出的闪砾光芒,无法掩饰地向世人宣布:它的不可忽视,它的无比珍贵,它的至高无上辉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