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对孩子溺爱违反了家庭教育的什么?

作者&投稿:郝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过度宠爱孩子,这种现象反映了家庭教育的~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中国家庭教育,前几年,催生出来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也让很多家庭父母深深的反思起来。

纵观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九大教育形式!
  1.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溺爱
随着计划生育的普及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少生优生也就成了人们的主要生育观念。因此很多家庭都出现了独生子女的局面。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高。一些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对孩子几乎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其实,无论父母的安排多么完美,缺乏自我探索会导致孩子成年后对自我产生怀疑。与此同时,溺爱型教养与专制型教养一样,会减弱孩子的成就动机。也就削弱了孩子在学业或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动力。

此外,溺爱容易造成孩子自我中心、任性自私以及缺乏同情心的性格特质,会影响到他们与同伴的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最终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某咨询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比例高达70%~80%。
实质上,溺爱是一种懒惰与不负责任的爱。因为溺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爱指向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内心中的孩子。父母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来消除内心的紧张感。
李天一就是溺爱最好的例子,由于李双江老来得子,对这个幼子特别在意,因此难免会出现过多的溺爱,也因此才成就了现在的李天一。
 2.专制教育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文化。在当前仍有很多家长都是这种教育思想,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有权教育孩子,而打骂这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其实,这种打骂的粗暴教育方式,不但达不到父母想要的教育目的,反而还会使孩子形成说谎,仇视,冷漠,孤僻攻击等心理问题。而这往往会成为日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会造成孩子离家出走、上吊自杀等教育悲剧。

现在网络报纸上的这种教育例子不胜枚举。
  3.放任自流式教育
在现代教育家庭中,有许多开明的父母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开始采取“宽松明主”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持着不溺爱、不专治以及不粗暴的态度。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孩子自由发展,但得有个度,不能任其发展。孩子在自由发展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出必要的引导与教育,不让孩子在社会中迷失了方向。

4.对孩子总是抱有过高期望
现在很多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极其迫切。这种对子女期望过值过高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病态心理。
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这种心情能够理解,但是父母要把握住一个度,不能要求过高或过严,否则会让孩子觉得目标遥不可及,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还有一类父母就是喜欢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因为这种父母是自私的,他并愿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一意孤行只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众人。”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先衡量自己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值方可。
  5.喜欢唠叨,喜欢多批评少表扬
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毛病,就是家长的唠叨。尤其是母亲表现尤为突出。教育中长期使孩子处于唠叨的教育中,只会烦扰孩子,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破坏教育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唠叨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唠叨与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是相反的。
还有些父母总是在意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却很少关注和表扬孩子的优点。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泯灭孩子的自信心,产生自卑感。
我身边就有个朋友的父母是如此,朋友和他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朋友父母总是说他这不好那不好,朋友反驳两句,其父母就说我这是为你好,我批评你是因为不希望其他人说你!朋友每听到这里就不在发言了,
有一次,朋友的父母又开始说他这不是那不是,朋友实在忍不住了,就反问道,你们总是说我这不是那不是,永远都只能看到我身上的缺点,那你们能说说我身上的优点都有哪些?
朋友父母听后,当时尽无言以对!沉默了三分钟后,大家不欢而散,后来朋友母亲私下问朋友,你说说你身上都有哪些优点?朋友只回了句,自己想!母亲当时就说到:我就是想不到,才问你的!朋友听后,当时就伤心不已!
  6.家长不能言传身教,不能以身作则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会模仿自己的父母,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教是一回事,但是自己却是说的和做的不一。因此也起不到带头作用。
家长达不到言传身教,将会使孩子学到虚伪的不良品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孤独、冷淡的心理,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上进心和求知欲丧失。
  7.只重视孩子的考试能力,忽视孩子能力、品质的培养
我国的应试教育也导致越来越多的父母只在乎孩子的学**成绩,因此导致现今社会产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
如果父母只注重孩子的考试能力,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长期下去,会使孩子在生活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学**技能,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上十分欠缺。
  8.误导孩子正确思想的形成

在孩子教育现象还有一种情况非常常见:孩子被板凳绊倒,父母会赶紧跑过去抱起孩子,然后边拍打责怪板凳边安抚孩子。
若孩子在这种教育环境中长大,也将学会抱怨别人和不负责任。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必急于出面,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自己承担责任是最好的。
  9.不能正确理解、体会孩子的心
生活中总有一类家长认为孩子吃得好穿的好,孩子想要的都能满足他,孩子就肯定会幸福。但事实上,这种幸福感,其实是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感觉。

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厉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 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原意听子女淡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在教育子女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语气,来冷嘲热讽子女,冷漠子女,这样会抹杀子女的自信心,给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子女的成长和进步。

“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

对孩子的爱的极端表现有:
1、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 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2、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3、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有的家长的确非常爱孩子,但是,在观念上错误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情感――恨,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才有可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确,父母的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所以说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是个必不可少的课题,“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将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样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在这方面付出努力。
对于“怎样教育好子女?“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家长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一边是社会,学校所关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并非千般一律,应因人而异,这其中就大有学问,教育孩子应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采取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应先从“德、智、体、美、善”五个方面抓起,即素质教育,首先,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须从小就要做一个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举一些实例或者通过看电视,漫画等引导孩子告诉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像其中的人物一样。
二、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使他感觉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学习,不要不闻不问,这样他会感觉到学得没劲,另外,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出一个目标,实行奖罚分明,当达到该目标时,家长应遵守“合同”给予相应的奖励,若没达标时,家长也不应责怪,打骂孩子,应鼓励帮助指导他,这样才能重新树立起他的信心。家长应教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等良好读书习惯,教他学东西时应灵活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间花不少,效果却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写生字,写了一排,过段时间他还是写不出来,这种方法太“死”,家长应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结子女。
三、“健康是财富”,家长应教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早起早睡,平时打打篮球,跑跑步等对身体很好。
四、家长应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对人有礼貌,教他们怎样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要注重的问题:
小儿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学龄前期,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人的许多基本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如口头语言、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性也在该期初步形成,所以,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教育及心理护理。早期教育包括体、智、德、美四个方面。
体育:是早期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登等。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有保健护理、保育营养还不够,还必须开展一定的体育活动,以掌握某些技能,使儿童的骨胳、肌肉和各种脏器得到锻炼,提高适应能力和各种功能。
智育:早期进行智力教育重要的不是传授深奥的科学知识,而是要把开发儿童的智力作为重点即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学龄前期的智力教育,是为今后的教育打基础的,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再学习就十分困难了,甚至无法补偿,比如口语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在学龄前期没有练习说话的机会,待到成人后即使花费很大的精力,也达不到正常人的口语水平。我们要从培养儿童智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几方面做准备,而不能以识多少字,学了几册算术作为儿童智力高低的标准。
德育:是指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人的品德的形成分析起来有三种因素,即对品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学龄前儿童对事物认识水平比较低,许多抽象的道理还不能理解,只能够了解比较直接的、简单的是非标准,并且能够培养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为习惯,如礼貌、善良、诚实等。儿童的模仿性强,社会上许多事情都会不知不觉影响他们,如不主动地进行教育,儿童则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品德教育要靠成人细致地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儿童的全部生活中去,绝不是仅靠说教、讲大道理所能奏效的。
美育:是指对儿童的审美教育。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会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某些艺术形式就是将这些美的内容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果。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体验生活中的美、并教给他们初步的技能技巧,来表现出自己美的感受,甚至进行某些创造。艺术形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大都用声音、色彩或动作姿态来描绘,这正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所以,艺术形式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易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如歌曲、乐曲、舞蹈、诗歌、美工、文学作品等都是对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和欣赏水平低,生理上还不成熟所以只能选择那些浅显易懂的作品。
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行为、语言对培养儿童的美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和家庭环境的美化、成人的举止、行为、服饰都很重要。
学龄前儿童,在心理护理上应注意心理特征。此时的儿童抽象思维已经产生,能够对抽象的数概念有所认识;创造想象也已出现,个别儿童还能画出很新颖的画面,编出有情趣的小故事。因此,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都要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要让儿童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真善美的陶冶,通过耳濡目染,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使其心理在一种健康、向上、友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在心理护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对儿童切忌采用粗暴简单的训斥,这样容易使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能采用迁就、纵容的方法,这样就会使儿童产生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心理,采用正面引导,循循善诱的方法,如通过劳动培养儿童勤劳、助人为乐的品德,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劳动后的愉快及帮助他人后的快乐。在儿童的心理护理上还应注意顺其自然,要和儿童教育、儿童保健紧密地结合起来。护理得当,可使儿童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暑假里,孩子和父母家长[微博]的接触较上学期间更多了,亲子之间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但有许多家长其实并不了解应该怎样对待孩子,尤其是怎样对待犯错的孩子。不久前石家庄市举行了青少年教育讲座,一些教育专家结合实例忠告家长:对待孩子的缺点错误,要敢于大声地说:“不!”
  过分溺爱让孩子怠惰、自私、骄横、无能。
  这是石家庄市一件真实的事情:奶奶60大寿,被家人一贯娇宠的儿子非要先吃一块生日蛋糕,父亲不允,儿子犯横道:“不让我先吃,你们也都甭想吃!”一巴掌把生日蛋糕反扣在地。奶奶哭道:“我爱了你12年,你爱我一天也不行吗?”
  石家庄市第二看守所工作人员申德明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押人员吕某,现年14岁便犯下了弑母之罪,在看守所里仍然无法无天,成了一个小刺头。民警家访时发现,他家五代单传,吕某被视为掌上明珠,即使他骂妈妈,妈妈也会满脸堆笑地哄他开心。半年前一连几天,他逃学上网,妈妈好不容易找到他,结果把他惹恼了,向妈妈抡起了菜刀。
  为什么这些孩子变得如此无情,他们究竟缺少什么?
  对孩子过度保护也是家庭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小学校门口常常簇拥着几十名家长,仅有几百米的路程要接送孩子;中年级女孩子自己不会梳头;上公共汽车,父母替学龄儿童抢占座位;少先队决定举行10公里远足,众多家长闻讯轮番给辅导员提意见,坚决要求以车代步。有位家长坦言:“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不能代替,其余的我都替孩子干了。”似乎这些父母并不希望孩子长大,想永远陶醉在被依赖的幸福之中。
  石家庄市有个小学地处南三条市场,外号市场小学。学校中不少家长都忙于做生意,无瑕顾及学生,心中总觉得亏欠孩子,所以总以经济上满足给予补偿。造成了有些孩子过度的超前消费。有一个孩子给本小组七、八名同学每人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更有甚者在同学们比赛自己特长时,声称自己敢撕人民币,并当众撕毁了几张十元人民币--他们觉得钱来得太容易了。
  今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一名21岁的小伙子要父亲给他买摩托车,因为父亲担心骑摩托不安全没有答应,小伙子竟然喝下两口剧毒农药“百草枯”,以死相威胁。据了解,这名小伙子,自出生起父母就对他宠爱有加,用父母的话说就是"要星星不给摘月亮",早已习惯了有要必得,稍有不顺心就难以承受。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和研究青少年培养教育工作的专家、河北省少工委副主任郭文邺针对上述现象评论道,娇宠溺爱孩子的父母主观上认为这是爱孩子,让他们舒适、幸福,其实溺爱是害不是爱。家庭教育中的越俎代庖、百依百顺、娇宠溺爱,就是步入了误区。并且,由溺爱培养起来的怠惰、自私、骄横、无能的品格必然波及学校和社会生活,使孩子在学校、社会的群体关系中,往往存在类似的品格障碍。有些毛病还会走向另一极端,在家有人打着“黄龙伞”,“天下第一”,撒泼犯横;一到外头,谁吃这一套,于是胆怯、脆弱、害怕困难、缺乏勇敢精神等弱点暴露无遗。在家是条“龙”,外头像条“虫”,是保护过度的必然结果。
  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知心姐姐”卢勤比喻说,很多岗位都需要考级、考证,唯独父母这个岗位不需要,只需要一份结婚证书就有资格,但是当父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要把管教和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郭文邺收到过一位母亲的来信,信中充满了无奈:
  “我也是有知识的人,我愿意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做个现代父母。对待孩子,我总是尽可能地民主。但现在我却发现这方面出了问题,我几乎管不了孩子了。我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她经常说‘不’;我也很想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说‘不’,可是我做不到。例如,上个星期我们母女还发生了矛盾。那天她说要先看电视后写作业,我同意了。我想只要她能好好写作业,什么时候看电视都是一样的,不必那么教条。可是孩子说话不算数,说好看一个小时电视以后写作业,可是到了时间她不关电视,又要延续半小时。我不准,她就开始哭闹,没办法我只好同意,并说好再看半小时就关电视。可是半小时以后她还是不关电视,我们开始吵架。最后以我的失败而告终。她一共看了三个小时电视才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还情绪不好,显得很烦躁。我发誓再也不管她了,可是这只是气话,我怎么可能不管她呢?”
  “这真令我苦恼,每一次我对她的行为表现不满的时候,她根本不在乎。我对自己说过的‘不’也无法坚持到底。一看到孩子的眼泪,或者孩子歇斯底里的行为,我就退缩了。现在我都不敢轻易对孩子提出要求了,我怕她的拒绝和抵抗。”
  很多父母在这方面有类似的体会,一位父亲也曾经说过:“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你说什么他都不听。光让我们尊重孩子有什么用?孩子根本不尊重父母,我们说的话在孩子那儿不管用。这是我特别苦恼的问题。”
  河北省教育科学院心理学专家刘凤华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如果父母不能对孩子不当行为进行约束,不忍心对孩子说一声“不”,这样的教育就是放弃责任的教育。
  说“不”的七个原则  孩子的性格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不同,父母拒绝孩子、约束孩子的方法自然会有变化。但是,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原则是父母可以遵守的。郭文邺总结出7个原则供父母们参考:
  一、做事之前先给孩子订规矩
  约束来自于规矩。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就要给孩子订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及性格特点的规矩。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据孩子经常出现的不良行为确立一些尽可能具体的规矩,例如关于吃饭、看电视、写作业、买东西等等规矩。最好与孩子一起制订各种规矩,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孩子做起来也能更准确。
  二、让孩子做些有意义事情
  当孩子在从事一种您不喜欢的行为时,除了给孩子语言上的告诫以外,还要引导孩子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慢慢脱离不好的行为,而用有意义的行为取而代之。例如,当孩子总是沉迷电视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引导孩子离开电视机,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可以用制作航模、外出旅行、游泳等行为来吸引孩子。
  三、不要逗孩子玩
  有的父母喜欢逗孩子玩,看孩子发急的样子觉得很好笑。当孩子想要去麦当劳的时候,爸爸心里明明很想满足孩子的要求,却说“不行,我就不带你去!”孩子开始哭闹起来。看着儿子咧开嘴哭了,爸爸却咧开嘴笑了,对儿子说:“好好好,咱们去吧!”成年人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但是,孩子在眼泪中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哭闹是管用的!
  四、不要做大方父母
  有些父母因为对孩子存有内疚心理,往往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比如,一个星期才与孩子见一次面时,或者出差刚刚回家时,特别容易满足孩子的要求。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权利去要求父母。如此下去,孩子渐渐形成了习惯,想得到什么就一定要得到,并且不断提出各种要求。
  五、平静地对孩子说“不”
  当父母看到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时,常常被气得头昏脑胀,这时父母大多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把愤怒表现在脸上、语言和行动中。父母这样做,也许正中孩子下怀。有些孩子故意做出某些恼人的行为,目的就是要激恼大人,在他们看来,能让大人恼怒,自己是很了不起的。因此,父母们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某些言行,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父母要用平静的口气表达您的心情以及对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会从父母的态度中了解到,无理纠缠是没有用的。
  六、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
  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者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时,如果您认为不可以,就一定要明确地拒绝孩子,把拒绝的理由告诉他。
  有的父母不善于告诉孩子真正的理由,而是编造一些借口来骗孩子。例如,在孩子想买某些玩具的时候,父母往往习惯说“太贵了,买不起”。而实际情况是玩具并不贵。建议父母不妨告诉孩子,拥有很多玩具并不代表幸福,有些东西不值得买。这样孩子会形成一定的消费观念,并成长为一个理智消费的人。
  七、说了“不”就要坚持到底
  对父母来说,最难的就是将态度坚持到底。很多父母苦恼,正是因为他们对孩子说了“不”以后无法坚持到底。您可以给孩子一些警告,也可以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还可以让孩子在某个地方冷静十分钟……但是,根本的原则就是父母一定要坚持到底。
  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对待孩子,建议父母们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选择。对于那些性格比较活泼、容易兴奋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对他具有诱惑的场所。例如,如果孩子一看到游戏机就兴奋不已,赖在游戏室里不想走,父母可以强制性地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冷静10分钟;如果您的孩子好奇心重,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您可以想办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新鲜事物上去;如果孩子的好胜心比较强,父母可以试着用激将法。比如,孩子不敢打针,父母可以说:“你看邻居小虎比你小都不怕打针,你还不如他吗?”
  通过上面的一些原则,也许能够帮助父母们态度更坚决、更科学地对孩子说“不”。
  合理惩罚孩子
  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英国成年人中的大多数还是坚决要求保留打孩子的权利。
  刘凤华说,家长不要怕惩罚孩子。行为心理学认为,惩罚虽然使人感到痛苦和厌恶,但是惩罚是有价值的。必要时可以惩罚孩子,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但是,惩罚不是体罚,体罚是对心灵的虐待,象错一道题罚写20遍,犯了错误就到操场跑圈,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惩罚。惩罚应是一种教育手段,应尽量在孩子自愿选择的基础之上,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郭文邺认为,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采用撤消关注的惩罚方式。撤消关注就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是一种比较温柔的惩罚方式。如果孩子发现蛮横无理得不到家人的关注,他就不会用这种畸形的方式来搏得父母的关心了。孩子“人来疯”、“出风头”等行为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  有效动用撤消关注这一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多次使用方可见效。不能指望每次“撤消关注”都会有效地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在变好之前可能变得更坏,还有可能出现反复。因为“撤消关注”一方面会激起孩子的抵触性情绪,另一方面他可能发现不能“制服”大人,而尝试多次,所以,成人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二、家庭成员要措施一致。如果爷爷奶奶与父母不--致,孩子在这边受到冷落,在那边得到袒护,教育效果就会极为糟糕。因此,在实施“撤消关注”之前,家人要结成“统一战线”。  三、与正强化配合使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撤消关注”,当孩子出现适宜行为时要及时地补充关爱和赞赏,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是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哪些行为是爸爸妈妈喜欢的。
  四、不能间歇使用。间歇使用“撤消关注”实际上就变成了“间歇强化”,这样不但不能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加剧他们的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还有一种惩罚的办法叫自然惩罚法。比如,孩子挑食可以让他尝尝挨饿的滋味,孩子不好好穿衣服就让他尝尝受冻的滋味,孩子太“拧”就让他感受太“拧”带来的麻烦,但是这种自然惩罚不要严重伤害孩子的健康,不要对孩子心理带来折磨,最好要慎用。
  严厉管教之后是沟通的最佳时机
  郭文邺说,当父母与孩子的“激战”停止,孩子的胡闹没有得逞时,他会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这时候,孩子常常对父母做亲昵的举动,这个时候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因此,父母不应该害怕冲突,或者在冲突时退却,要把冲突看成重要事件,因为它提供了跟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时候谈话的效果多是其他时候无法达到的。
  批评孩子的同时,要让孩子自己谈一谈错误在哪里。当孩子谈自己不足的时候,父母不要不依不饶的训斥孩子,应该平静地听孩子说,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孩子叙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反省过程。
  一番宣泄后,小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怀里,父母应该张开温暖的双臂欢迎他。可以耐心地跟他谈谈,因为这个时候父母的话他容易听进去。对大孩子,批评后要适当地鼓励,施以父母的温情,对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给予满足。这等于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当行为。
  这样,管教孩子就有了一个充满爱的结尾。

  溺爱是在扼杀孩子的未来 溺爱是扼杀孩子的未来。 溺爱是给孩子明天生活设置障碍。 请看中国家长和外国家长教育孩子的不同

简单明了,孩子的臭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后患无穷


一味的对孩子溺爱违反了家庭教育的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一味溺爱引发的家族悲剧,父亲携妻杀害儿子,结果怎样?
现在的父母都怕孩子受到一丁点的伤害,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他们十分的宠爱,可是过分的宠爱换来的却是血淋淋的伤害,对孩子不应该给予过多的溺爱,要适可而止,严格教育管理,让他们在健康的条件下成长。

如何看待母亲溺爱孩子的行为?
我觉得母亲溺爱孩子是一种以爱为名的永久性伤害行为,母亲因为爱孩子所以拼命的对孩子好,但是却用错了方法,而只是一味的宠溺孩子,最终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是错误的爱,但是很多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错误。我叔叔家的小弟弟就是比溺爱着长大的孩子,他们家还有我奶奶对他简直好到爆...

有人说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对孩子让步,你怎么看?
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味地容让孩子可能会溺爱孩子,让孩子变得骄横,同时脾气也会变得不好,亲子关系也不和睦。

家长对孩子一味的纵容,会有哪些危害呢?
家长对孩子的纵容让孩子养成骄横霸道的性格,这样的孩子在做事的时候非常自私。现在很多家庭里面基本上都是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家长把孩子当成宝贝,不仅溺爱,孩子同时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他们也会去纵容孩子。在包庇的同时把孩子养得贪慕虚荣,让孩子在任性的同时变得蛮不讲理。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及时制止,...

父母平时给孩子太多没有原则的爱,会造成哪些影响?
没有原则的爱说白了其实就是溺爱,孩子在溺爱之下就会失去自我。家长应该给孩子的是有效的关爱,如果长期对孩子表现出溺爱过度,那么孩子就会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去发展,溺爱就是放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影响。爱孩子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就会害了孩子。同时这样的孩子也会特别的自私,...

家长要记住教育孩子的8个“不”
4.别把孩子看的一无是处 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任何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也许就是他将来成功的密钥。否则,你有可能抹杀孩子的潜能,甚至成为葬送孩子一切的罪魁祸首。 5.别一味迁就,溺爱孩了 别认为孩子小时候我对他好,他长大后就会对我好,这是极大错误。你的溺爱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

溺爱孩子的后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对孩子不是严格的要求,而是一味的溺爱。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家长要明白,溺爱教育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溺爱孩子的后果1、孩子健康状况不良。父母宠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宝贝哪里哪里好,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连孩子不想吃饭也是由着他。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过于...

自己知道溺爱孩子是不对的,但又分不清爱和溺爱,该怎么办?
二、当家长遇到孩子有错误的言行的时候,不要一味包庇,才不会溺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比如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会打人骂人,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在一旁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很有本事,很厉害,不会受别人欺负,那样才是溺爱。家长应该制止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打人骂人是不对的,...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哪些影响?
1. 溺爱型的教育方式 孙键 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一味地娇惯,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尽量满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便大吵大闹,成了家里的小皇帝。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养成缺乏独立性、不爱劳动、懒情、怕吃苦、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较...

琅琊区15296715902: 一味的对孩子溺爱违反了家庭教育的什么? -
塞钢混合: 溺爱是在扼杀孩子的未来 溺爱是扼杀孩子的未来. 溺爱是给孩子明天生活设置障碍. 请看中国家长和外国家长教育孩子的不同

琅琊区15296715902: 溺爱和严爱的区别 -
塞钢混合: 所谓溺爱就是家长无原则地任由孩子依照自己的情绪和方式行事,不加约束;认为“树大自然直”,但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极度自私,很难与别人共事.所谓严爱就是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值,按照家长给孩子既定的人生轨迹和目标去塑造,这样的环境容易使孩子内向.家庭教育无论是溺爱还是严爱,其实都是表象,而重要的是家长的身体力行.

琅琊区15296715902: 溺爱孩子的坏处 -
塞钢混合: 解答: “溺”顾名思义是“淹没”的意思,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过分泛滥也是会“淹没”孩子的,很多父母大都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但却把握不了溺爱的度,分不清哪些是溺爱孩子的行为.以下就列举是个常见的溺爱行为及造成的危害.请参...

琅琊区15296715902: 过分溺爱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啊? -
塞钢混合: 溺爱孩子等于害孩子 溺爱也是一种爱,但是,这种爱缺乏理智和分寸,父母会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包括一些无理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至高无上,父母的权威就会丧失殆尽,教育更无从谈起.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个...

琅琊区15296715902: 过多的溺爱,会给孩子带来无情,这句话对吗 -
塞钢混合: 肯定的啦,过多的溺爱,孩子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天真、幼小和“一张白纸”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但是溺爱成了家庭教育、引导孩子的障碍.孩子常常是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同时,溺爱使大人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批评,不能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能做与不能做、好与坏的区别,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的性格.这样长大后就很难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琅琊区15296715902: 孩子在校表现孤僻,哪有好的心理医生帮帮忙啊 -
塞钢混合: 首先,家长应改变溺爱的教育方式.过分地溺爱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众星捧月的家庭关系,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导致孩子变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家长应改变教育模式,对孩子要爱严相济,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变孩子在家庭...

琅琊区15296715902: 家庭教育的好坏处 -
塞钢混合: 好处: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家庭的和睦欢乐给孩子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这样才能让孩子长大成为爱家庭,爱国家的好孩子. 坏处:溺爱是一种很不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它会...

琅琊区15296715902: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
塞钢混合: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的教育: 一是来自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基本上是6个大人一个孩子,家人争先恐后地疼爱孩子,甚至过分溺爱孩子.这种来自人性的爱,被非正常化,畸形化,变成束...

琅琊区15296715902: 教育孩子意见不一致,一方又比较溺爱孩子,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后果?怎么调整补救? -
塞钢混合: 溺爱永远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大忌! 夫妻之间,教育孩子应该相互交流和沟通,既不要武断蛮横,也不可溺爱娇惯. 在一方教育子女的时候,另一方一定要保持一致的态度,就算有的有些错了,也不应该当着孩子指责,待事后进行沟通.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会让孩子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谁对他有利,他就会去亲近谁,最终影响家庭感情和关系.

琅琊区15296715902: 家长的哪些行为是对孩子的过度关爱?
塞钢混合: 1、娇惯迁就要啥给啥“我们从来不溺爱孩子!”很多家长嘴上这样说,却没感觉到自己早已步入溺爱的大军.“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平时上班太忙,很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