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那首诗?整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缑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哪首诗以及内容?~

出自 南宋·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诗译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却爱去文人墨客聚集的酒楼。喜欢到文人墨客聚集的酒楼,为写一首新词而硬是描绘愁苦的意境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将这种忧愁描绘出来却又不知道怎么说,不知怎么说起,踯躅良久,最后却说了句完全不相干的话。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意思是:为吟赋新词而勉强说愁。全诗出自宋代辛弃疾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原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明白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吟赋新词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2、赏析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
“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
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为“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赋札子》),作者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
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作者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为赋新词强说愁意思是勉强做不合时宜的事。
为南宋诗人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名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选自《稼轩长短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却爱去文人墨客聚集的酒楼。
喜欢到文人墨客聚集的酒楼,为写一首新词而硬是描绘愁苦的意境 。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将这种忧愁描绘出来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知怎么说起,憋了半天,最后却说了句完全不相干的话。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满意请采纳啊(๑•̀ㅂ•́)و✧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哪里?
原文如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

为赋新词强说愁 出自何人?
为赋新词强说愁 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文如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处是哪儿?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也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的作品。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

为说新词强说愁出自哪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赏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

“为赋新词强说愁”语出何处,什么意思?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名句,诗中意为:为写一首新词而硬是描绘愁苦的意境,今释义为勉强做不合时宜的事。原文为: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年轻的时候...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原文出处
《丑奴儿1·书博山2道中壁》辛弃疾选自《稼轩长短句》少年3不识4愁滋味,爱上层楼5。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6。而今识尽7愁滋味,欲说还休8。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什么意思_出处及原文翻译_学 ...
的意思是: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出处该句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诗如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处何在?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纪轻轻时,尚不理解人生之愁,却自以为身在愁中,写诗作赋,诉说苦恼。而到现在,真正知道什么是人生之愁的时候,却想说也说不出了,只能叹这秋之悲凉。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

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什么意思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为了创作出新颖美妙的诗词,勉强把内心并不真切的忧愁表达出来。详细解释如下:一、诗句背景解读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该句反映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寻找新的诗词灵感,刻意去表达一些并非真实感受的愁绪。二、对“新词”的追求...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那首诗?整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为赋新词强说愁意思是勉强做不合时宜的事。为南宋诗人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名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选自《稼轩长短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哪首词里面的! -
英剂亚硫:[答案] 出自 南宋·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哪首诗以及内容? -
英剂亚硫: 出自 南宋·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此诗译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却爱去文人墨客聚集的...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赋新词强说愁”那首词 完整的是什么样子? -
英剂亚硫:[答案] 出处 出自 南宋·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词牌名. ②博山:博山...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处何在?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哪? -
英剂亚硫:[答案] 采桑子 辛弃疾的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年纪轻轻时,尚不理解人生之愁,却自以为身在愁中,写诗作赋,诉说苦恼. 而到现在,真正知道什么是人生之愁...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赋新词强说愁 是哪首来着 -
英剂亚硫:[答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赋新词强说愁”那首词 完整的是什么样子? -
英剂亚硫: 出处 出自 南宋·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词牌名. ②博...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赋新词强说愁”语出何处,什么意思? -
英剂亚硫: “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名句,诗中意为:为写一首新词而硬是描绘愁苦的意境,今释义为勉强做不合时宜的事.原文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填新赋强说愁出自辛弃疾的哪首词 -
英剂亚硫: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为赋诗词强说愁是哪首诗中的? -
英剂亚硫: 是辛弃疾的词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纪轻轻时,尚不理解人生之愁,却自以为身在愁中,写诗作赋,诉说苦恼.而到现在,真正知道什么是人生之愁的时候,却想说也说不出了,只能叹这秋之悲凉.高阳台·为赋新词强说愁 破庐生微雨斜飞,平空远阔,楼前有燕经天.驻马苏堤,金风浅弄轻寒. 红烛不与人停恨,替谢娘、把泪风前.更堪怜、小素樱桃,细柳阿蛮. 消魂不在秦楼上,在怀间罗帕、醉里朱颜.最怕晴明,夜笛暗瘦啼鹃. 香魂杳杳隔苍冢,对高天、泪响空弦.料今霄、向月清觞,抱影无眠.

连云港市15975781657: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作者哪个朝代,表达了什么感情? -
英剂亚硫: 出自 南宋·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