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投稿:农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非常重要。现在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谈些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

  一是故事激趣法。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二是课文引趣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在上《赤壁之战》课时,通过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

  三是榜样激励法。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向学生介绍名人们热爱阅读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迅速,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中年级比较喜欢读一些短小的科普类图书,如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及《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学生则喜欢思辩性较强的文章,像名人成长录、名人名言等,因此,不同年级所选的书也应有所不同。

  小学生有着模仿的共性。他们往往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老师介绍过的文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并且就老师曾经指导过的阅读方式实施于相似文章,会显得轻车熟路。为此,适当关注文体类型,以配合课内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

  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首先要革除唇读、喉诵和心诵等不良习惯。其次要精读、略读、快读相结合。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巧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

  老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淮安市人民小学 袁喜茜
关键词: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要性 持之以恒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是学习,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而且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形式之一。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呢?
首先,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让低年级学生自己明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1.正确引导, 培养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但是很多老师只看学生的成绩,成绩就是一切,所以只要平时一有时间就讲解作业辅导学生,学生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对于阅读这样个习惯也就渐渐模糊了。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少讲一些题目,让学生少做一些练习,把时间交还给学生。针对低年级的小孩的向师性强、好模仿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所以我坚持每天利用晨会课教给孩子们两个成语、每个星期教会孩子一首古诗,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孩子们带来自己喜爱的书籍在班级阅读。刚开始,我总是找一些零星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书中的故事。听到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些美妙的故事,慢慢的,孩子们也总是找时间去看书。每到天气不好时,我就建议他们读读书,将零星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多读书。我还建议家长每天晚饭后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周六、周日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逛书店,和孩子一起挑选孩子喜爱看的书……尽管低年级的孩子小,可是坚持一学期下来,他们每个人都读了很多本书,坚持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2.推荐图书,多读好书
何为好书?一本好书应使读者读了之后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获得美的享受。有人说选择一本书,就像选择一个朋友,那就选择一本好书,让它像好朋友一样陪伴我们。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多,主要依靠拼音来认字,就要选择注音版的少儿图书。按照这个年龄特点,我就推荐学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365个故事》等,富含童话色彩,故事性强,内容适中的书本,学生读得也是津津有味。并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学以致用,大大激发了阅读的热情。看到孩子快乐的徜徉在书海中,这也是老师和家长最欣慰的。
3.喜欢读书,学会思考
当不少同学阅读过不少书本后,却很少有自己的思考,看看便罢,走马观花,根本就没有欣赏到书中那美丽的花朵。每读过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思想提升的一个过程,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在上个学期的时候,我每天布置了阅读的作业,每天读一篇文章或者几页,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让我一度很困惑。课后调查了几个同学才明白,他们是阅读了,可是不能没有认真的进行思考,自然就无法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了,从那以后我每星期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把大家喜欢的故事在课堂上交流,把他们自己读到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比如我喜欢哪个人物啦?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内容很精彩啦,日积月累,原本不爱说话的孩子也都一起参与了,没有了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说出来,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自己慢慢的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合理使用评价手段,让学生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持之以恒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鼓励是最好的动力源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语言评价也不尽相同。否则,泛泛的进行评价将成为一种形式,而失去了其真正的鼓励作用。比如:对于阅读书本比较少的、兴趣不是很浓的学生,我经常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你会做得更好!”使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信心倍增。而对于那些喜欢阅读的同学,则会及时给予“你的知识真丰富多,真像一个小博士!”的评价,使学生顿时有了很强的成就感。同时,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利用星星榜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星星而感到高兴。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与学生形成一种自然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时刻关注,不断地敦促他们,这样必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此过程的核心是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如果一个学生在阅读与他能力水平相当的书面材料时,不能获取意义,或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他自己的能力水平,则他就被认为是一个阅读障碍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也就是说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小学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小学低段更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低段入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培养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通过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现在教改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和启发想象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兴趣是使学生积极阅读的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像一块磁铁不断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1.兴趣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产生兴趣的源泉。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借助拼音进行阅读,速度慢,而无法及时体验到阅读给人们带来的喜悦,造成他们只愿听、不愿读的现状,影响对阅读的兴趣。首先我们可以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不要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作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阅读后加上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学生及时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喜悦感,从而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使学生充分展现内心世界,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是产生兴趣的根本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感触,能够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特别是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展现学生情感世界的儿歌、故事、童话,他们都显出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利用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先进的教学设备,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新教材《影子》一课,它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读读有趣的语句,体验语言文字的幽默与俏皮,说一说影子的特点,在灯光和阳光下,看看自己的影子,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对儿歌的兴趣,主动去阅读儿歌,体验儿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之中。
3、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提高阅读兴趣,例如新教材《美丽的小路》一课,通过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之间的对话并加上动作的表演,孩子们演得深情并茂,我认为自然对课文的理解就不成问题了。
4、与孩子聊聊正在读的故事:这种口头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记忆,也可以帮助他去思考。在阅读之前、中间和之后,都可以问一问、聊一聊。比如说:
·阅读前:“这故事的什么地方让你感兴趣?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没意思?” ……
·阅读中:“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它跟你先前预想的一样吗?后面会发生什么?” ……阅读后:“你能不能大概说说这故事的内容?你喜欢它吗?喜欢什么地方?……
(二)熟读、背诵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基础
1.熟读
读书,只有读到心里,方能领悟。要想从文本中获取准确的意思,需要平稳而快捷的阅读——也就是一种流畅的阅读。大概在2年级左右,孩子的阅读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反复阅读熟悉、简单的读物,可以培养孩子快速解析词汇的能力,他的阅读会变得更加流畅。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几乎没有任何朗读的经验,要想使学生读到心里,教师必须手把手地教。教师可采取范读、学生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达到熟读的目的,并通过动作表情来理解“焦急不安”。在这里,教师的范读应当将所读的语句变成富有穿透力的语言,在学生的大脑中激起反响,留下痕迹,从而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2.背诵
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其中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背诵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励学生自觉背诵的愿望,指导背诵的方法,可在游戏中背,在表演中背,举行“朗读比赛”、“我是小小朗诵家”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课上读、课下背、校内读、校外背,在读中笑、笑中读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丰富语言词汇,培养语感。如在教《四季》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边表演边背诵,在背“小草发芽”“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一挺”时加上合适的动作,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词语、句子的含义,而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语言美。
(三)启发想象是提高阅读的有利保障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学生可以借助于想象,把课文内容从头脑中再现出来,所以在阅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
1.在“看”中启发学生想象
丰富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想象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教《比尾巴》一课,为学生提供各种小动物尾巴的图片,使其观察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丰富学生的表象。教《小小的船》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遥望夜空的情景,发挥想象,理解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一样,两头尖尖的。并想象自己也能坐在月亮上看到夜空中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在头脑中展现一幅美丽的画卷,并用绘声绘色的朗读传情达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在“听”中启发想象
听优美的文章、动听的故事、美妙的音乐,头脑中联想人物景物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教《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想象江南鱼米丰收、小竹排在画中游的情景,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3.在“读”中启发想象
朗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将内心的理解外化,并起到对文章的升华作用。在教《四季》一课时,通过师生间创造性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春季万物复苏、夏季植物茂盛、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雪花飘飘等的美丽景象。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活泼俏皮的语言,再现了四个季节的特征。通过朗读,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
二、通过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想象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翅膀,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想象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静止的图画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通过大脑加工改造,形成生动的图象,让学生在语言中想象画面,在想象的画面中感悟语言。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词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利用插图,诱发想象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只是获得简单的具体直观的认识。他们需要借助想象来识记各种事物,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们可以从静止的景物想象出大自然季节的变化,从图画人物的外貌、穿着想象出人物的身份,从人物动作、神态想象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低年级课文图文并茂,一幅幅彩图形象逼真,富有想象性。如看图学词学句《春天》有一幅彩图,描绘了春天冰雪融化,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的自然现象。在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时,要启发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想象:“春姑娘对冰雪、小草、花儿说了什么话,使它们都醒来了?”学生纷纷展开想象:“冰雪、冰雪,快醒醒,春天来了!”“小草、小草,醒一醒,春天到了!”“花儿、花儿,快开吧,春天已经到了!”这样,借助图画启发想象,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想象力的培养始于“引情”,转而“入境”。阅读时,环境、气氛、心境的不同,对课文的感受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去理解课文。如《小小的船》一课,学生看了活动投影片后,对美丽的星夜会产生一种向往的情感,这时,放一首比较轻柔的曲子,使学生进入诗的情境,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弯弯的月亮上,月亮弯弯像小船,摇啊摇,这时引导学生想象:“你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在云朵里穿来穿去,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有的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星星。”有的说:“我看到了人造卫星。”还有的说:“我和星星手拉手一块儿玩,玩得真高兴。”……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课文中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活动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三)抓住词句,启发想象
词句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句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课文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能闻到气味,能听到声音,能辨别色彩的世界。如《精彩的马戏》中第二段描写了猴子爬竿的精彩,阅读时,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抓住“倒竖蜻蜓、打扮、瞅着、顽皮、哈哈大笑”等词句,想象猴子爬竿时的情景和场内的热烈气氛。这样学生阅读课文时就会像“看电影”一样,眼前出现活动的画面,课文中的文字不再是单调的符号,抽象的句子,而变成了学生心中充满生趣的形象。
(四)指导朗读,促进想象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朗读不仅伴随着认识活动,还伴随着情感活动,在朗读过程中,要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再造想象,并且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如教学《秋天》一文时,在学生观察了图,理解了课文之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浮现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再从读中想想课文哪些词句是描写画面的?哪些词句是画面上没有,作者想象出来的?这样,通过读学生加深了对“金子、伞、运动场、电报”这些词的理解,知道了它们是作者根据落叶想象出来的。然后让学生再有感情地读课文,让他们来到课文的画面中想象落叶还会落在哪些地方?谁看见了?把它当作什么?这样,学生有所想而读,在读中有所想象,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通过培养低年级学生探究性阅读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大力提倡改革学习方式的今天,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呢?
(一)在问题情境中萌发探究意识
探究性阅读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探究的问题由老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
(二)在主体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所谓“引导”,其实是教师走在前面,学生跟字后面。新课程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在前面探和闯,让学生打头阵、去尝试、去发现。遇到确切的困难时,教师才在后面“指引”。两者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二册第二单元学习课文《小山村》和《水乡》后,让学生带着第13页“金钥匙”读短文《野鸭回家》自己去发现,学生很快就能自悟——“我发现家乡原来都是一些低矮的平房,还有狭窄的小巷和一个池塘”;“我发现家乡现在有宽阔的马路、耸立的高楼大厦。工人湖旁是翠绿的草地,大人在草地上散步,小孩在草地上玩耍。”“我发现家乡变化真大呀!我想象野鸭住进新房也许把他们的朋友请来,开一个热闹的欢庆会”。学生这样的自主探究,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灵活组织、变换了课文语言,同时也提高了认识水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字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阅读课本、查阅课外书、上网、看影视等方法;在阅读课文的方法上,学生提出了边读边想像、抓住中心句读、图文对照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通过“我怎样知道你们已经读懂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有的回答问题的答案,有的谈自己的感受,有的有感情地朗读,有的让老师播放录象自己介绍月亮湾,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主探究的成果。课后,学生继续通过上网等其他方式探究月亮湾的相关知识。学生始终处于主题实践的学习状态,在自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x0d\\x0a1、课前准备不到位,不是忘记拿文具,就是忘记拿课本;\\x0d\\x0a2、预备铃响后,不能迅速安静下来,有同学在说话、打闹;\\x0d\\x0a3、举手习惯差,有害怕举手的,有站起来举手的,有边举手边大声嚷嚷的等等;\\x0d\\x0a4、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出错了,...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方面包括很多,作为一个任课老师,应该跟班主任一首,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涵养的人。1.礼仪。有礼貌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代表着一个人的素质。平时在老师自己做到的同时,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跟同学之间经常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有教...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正处在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实践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学习,我自己的几方面想法和各位家长商讨一下,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纪律方面 (1)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看见老师、同学养成招呼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

如何养成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如何养成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在课堂上,有的孩子已经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但也有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身...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方法如下:1、孩子的学习习惯应该从亲子阅读开始,而这个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懂阅读,其实从胎儿的时候孩子就拥有听的能力,并且在出生就开始对听有探索力。因此,从小开始亲子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得更融洽,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知识纠正一些习惯上的坏...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 、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在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时候,除了落实一日常规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为...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见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1、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利用15至20分钟的时间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预习时,把不懂的、不理解的记录下来,提出问题;课后复习是巩固课...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任菊莲:还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把诸多习惯细化为具体内容,逐学年分步安排,循序渐进,如:低段可安排: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写好铅笔字、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爱护图书、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中段可安排: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要学会有选择地读书、读书...

如何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美德,应加以继承和发扬;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知道从平时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活动人员:四年级(4)班学生(四)活动时间:2008年...

锦江区15821436506: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
福符希普: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不可忽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学习或生活的重要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 阅读习惯的培养 ...

锦江区15821436506: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
福符希普: 1、我想读——从心理上引导孩子有想读的欲望 孩子的无意识注意占优势,这个特点决定了孩子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是兴趣,孩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快、记得牢,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重复多遍,也不留深刻的印象.因此,早期阅读,就要...

锦江区15821436506: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
福符希普: 首先要准备适合其年龄段的课外读物,低段学生 适合阅读有插图、语言较童趣、有拼音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学校老师可以每天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分享美文,进行美文诵读.在家每...

锦江区15821436506: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福符希普: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读书的益处很多,不仅能扩大人的知识面、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明真理,辨是非,对学生来说更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小学...

锦江区15821436506: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行为 -
福符希普: 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新课标》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所推荐的阅读材料便是首选,赶有对象,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让同学们就自己在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

锦江区15821436506: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相关课题 -
福符希普: 1.从读好语文书开始.语文书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经典文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书,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2.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要从低年级抓起,要让孩子们从上学伊始就认...

锦江区1582143650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
福符希普: 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它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以至人的工作学习都会有直接影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的...

锦江区15821436506: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
福符希普: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说明新课标对阅读(特别是大容量的课外阅读)作用是肯定的,它强调了阅读能够起到沟通个人与外部...

锦江区15821436506: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读书好的习惯,读书好,多读书 -
福符希普: 1 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而兴趣要从小培养,低年教师在培养学生爱看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爱听——教师读给学生听.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孩子喜...

锦江区15821436506: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福符希普: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最根本的应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变被动被迫的阅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让读书成为自觉的行为.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人生观...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