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按时间先后顺序,重点写芙蕖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鄞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渔的芙蕖按照时间顺序写芙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李渔的《芙蕖》按照时间顺序写芙蕖,表达了作者对芙蕖的喜爱、赞美的情感。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补全词语。
   答:
    (1)芙qú【蕖】之可人
    (2)群pā【葩】当令时
    (3)自夏cú【徂】秋
    (4)与翠叶并qíng【擎】
    (5)荷花之异fù【馥】
    (6)互芬齿jiá【颊】
    (7)dài【迨】至hàndàn【菡萏】成花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答:
    (1)事
    A.其事(情形)不一而足
    B.在花为分内之事(事情)
    (2)备
    A.请备(详细)述之
    B.又备(预备)经年裹物之用
    (3)实
    A.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果实)
    B.有五谷之实(实效)而不有其名
    (4)秋
    A.后先相继,自夏徂秋(秋季)
    B.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季节)矣
    (5)可
    A.芙蕖之可(适合)人
    B.学不可(能够)以已
    3.下面每个句子都有三种译文,请选出最合适的一种。
    (1)先享无穷逸致矣。( A )
    A.先享受无穷的闲适情趣了。
    B.先享受无穷无尽的情趣了。
    C.先享受没有穷尽的情趣了。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C )
    A.在这之前之后都属于无人观赏的了。
    B.花开之前和花开之后都无人过问了。
    C.在这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过问的时候了。
   4.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答: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
    5.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顶针 )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对偶 )
    (3)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拟人 )
    (4)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 比喻 )
  二、课文理解
    1.填空。
    从说明对象来看,本文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从表现方法来看,是—篇【文艺性】的说明文。
    2.阅读课文,填写下表(表略)。
    说明主旨:芙蕖之可人
    使用材料:
    1 可目
    2 可鼻
    ——“适耳目之观”
    3 可口
    4 可用
    ——“备家常之用”
    说明顺序:由观赏到实用,有主到次。
    3.说明事物要有重点。课文详细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略)
    4.本文采用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试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略)
  三、语段精读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引用原文概括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请列出表明说明顺序的短语。
    时间顺序。
    “自荷钱出水之日”、“及其茎叶既生”、“迨至菡萏成花”、“乃复蒂下生蓬”。
    3.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说明方法。试说明之。
    把“群葩”与“芙蕖”对比,说明芙蕖的观赏期长。
  四、延伸训练
    阅读《爱莲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答: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高洁的气质。
    2.本文和《芙蕖》在文体及主题上有何不同?
   答:前者是托物抒情的散文,后者是说明性的散文。前者是借助“莲”来寄托自己高洁的志趣,后者是为了说明芙蕖的观赏价值及实用价值。

《芙蕖》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介绍芙蕖的说明文。作者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写出芙蕖的“可人”之处。最后从“适耳目之观”“备家常之用”两个方面得出“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的结论。

《芙蕖》一文紧扣“可人”的特点,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莲花的种植利益之大,抒发酷爱莲花的感情。

全文共七段,可分三个层次,首尾各成一段。开篇从莲花归属“草本”讲起,确定以说明、抒情为主的行文格调。一句“芙蕖之可人”,一句“予夏季倚此为命”,直率动人。中间五段围绕“可人”,依次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展开,并在第五段总括莲花兼具“耳目之观(观赏价值)”与“家常之用(实用价值)”。

扩展资料

从写作手法上看,《芙蕖》此文骈散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用语生动,节奏鲜明,富有韵味。

第二段对“可目”集中描绘:先以“群葩(百花)”花期之短来反衬莲花可供欣赏的时间之长。再以莲花的生长时间和生长规律为顺序,随四季推移,从荷钱出水开写,一直写到莲花茎叶生长、花苞开放、花朵凋谢(生蓬结子)等各个阶段。

其中巧妙运用多个具有领起作用的虚词,如“自”“及”“迨”“便”“则”“乃”等,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另外,“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等骈句,和“日高一日,日上日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的顶真手法,使文章节奏循环往复,逸趣横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芙蕖 (明末清初李渔散文)




蕖是怎么读的?
蕖是一种荷花的别称,用于形容花开的美丽景象。这个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用以表达优雅、高洁之意。由于蕖字的含义丰富且独特,所以在现代汉语中,其读音也备受关注。该字的正确发音是quú,第二声。发音时,注意声母是q,韵母是u,声调是第二声。在与人交流或书面表达时,正确读出蕖字的读音,可以更...

蕖怎么读?什么意思?
蕖字的主要含义是荷花的别称。荷花作为一种高雅的植物,常被人们赞誉为纯洁、美丽和清雅的象征。蕖字在古文中常常用来形容荷花,传递出一种优雅、清新的氛围。这个字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展示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应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蕖字经常被用于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诗人通过运用蕖字,表达了对...

芙蕖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按时间先后顺序,重点写芙蕖什么特点?
《芙蕖》一文紧扣“可人”的特点,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莲花的种植利益之大,抒发酷爱莲花的感情。全文共七段,可分三个层次,首尾各成一段。开篇从莲花归属“草本”讲起,确定以说明、抒情为主的行文格调。一句“芙蕖之可人”,一句“予夏季倚此为命”,直率动人。中间五段围绕“可人”,...

蕖怎么读
1、在古代的《广雅》中,已经有了“蕖”这个字,并且它被解释为“芋也”,也就是说,蕖最初是用来表示芋头的。2、随着时间的推移,“蕖”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它开始被用作荷花的别名。这一变化可能是在文化、艺术或文学领域中发生的,因为荷花被广泛地用作文化、艺术和文学的象征,例如出淤泥而...

爱莲说和芙蕖都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运用衬托(“迭式衬托”,先后三次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比喻的方法,借物写人,意在言外。。《芙蕖》的写法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又由于作者对荷花有深厚情感,字里行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适当穿插了一些议论、抒情的句子。在句式上则骈散结合,奇偶交替,使文章节奏明快,音调和谐。

古诗中的荷花意象有哪些关于荷花的古
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

《芙蕖》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而观赏价值又主要体现在“可目”上。作者有独到的体验,一般人所见不深,就详写;“可鼻”“可口”“可用”人所熟知,作者也无特别体验,便稍作介绍。这样处理,使文章于短小精悍之中见新颖。2. 以说明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本文在文体分类上属于明清笔记小品,与今天常见的科技小品相类似,在写法上,虽以说明...

荷花的学名叫什么???
补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

怎么表达荷花的绽放
1、可以饮用古人的诗句描写和表达荷花的绽放,如: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2.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感觉器官,通过自己的话结合表达,如:翠绿的...

<芙蕖>和<爱莲说>在主旨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蕖文言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芒岩逸林: 《芙蕖》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介绍芙蕖的说明文.作者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写出芙蕖的“可人”之处.最后从“适耳目之观...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渠文言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按时间的顺序,重点写了芙渠的什么特点 -
芒岩逸林: 本文具体地说明芙蕖属于草本花及其“可人”的种种优点,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它的种植之利甚大.作者并对自己不能辟半亩方塘种植芙蕖而感到遗憾,抒发了他酷爱芙蕖的感情.但他过分强调了芙蕖的观赏价值,甚至夸大它...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蕖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描写荷花的拜托 -
芒岩逸林: 按照时间 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情感.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李渔——《芙蕖》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蕖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描写荷花的
芒岩逸林: 李渔的《芙蕖》以时间为顺序,描写了荷花从萌发、生长、开花、花谢及结蓬的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的风姿.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蕖》阅读题答案 -
芒岩逸林: (二)文言文阅读(25分) ①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②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蕖一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
芒岩逸林: 说明方法:打比方(自荷钱出水之日) 作比较(群葩当令时.......芙蕖则不然) 举例子(至其可人之口者......互芬齿颊者也)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蕖》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
芒岩逸林:[答案] 《爱莲说》 (一)作者为什么独爱莲花? 1. 作者眼中的莲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特征,这正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2. 感叹仰慕富贵的人多了,希望出现更多向往君子的人.详见练习一. (二)文章采取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为什...

定安县14798219200: 李渔的《芙蕖》中主要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芒岩逸林: 《芙蕖》原文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

定安县14798219200: 芙蕖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描写荷花的拜托了 -
芒岩逸林: 爱莲说是因为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具有君子的品质,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而赞美莲花 而芙蕖是因为它的用途,对人们的奉献,或因为莲花美丽,用处大而喜爱赞美莲花

定安县14798219200: 请比较爱莲说和芙蕖表达方式不同 -
芒岩逸林: 爱莲说:因为莲花具有君子的品质,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而赞美莲花 芙蕖:因为莲花美丽,用处大而喜爱赞美莲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