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莱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鹬蚌相争揠苗助长这两个故事出自于哪本书~

鹬蚌相争
yù bàng xiāng zhēng“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
例句: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揠苗助长:yà miáo zhù zhǎng。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揠苗助长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à miáo zhù zhǎng,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原文如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扩展资料

一、揠苗助长的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二、揠苗助长的用法:作主语、谓语,也可作定语,含贬义

三、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揠苗助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

揠苗助长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如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扩展资料:

《孟子》: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揠苗助长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 公孙丑上》

是寓言故事


文言文翻译《揠苗助长》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文言文《揠苗助长》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扩展资料:释义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也作“拔苗助长”。示例1.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

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有什么出自哪里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按图索骥、依样葫芦、墨守成规、胶柱鼓瑟 【反义词】通权达变、借坡下驴、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寓言 百度百科—揠苗助长 百度百科—自相矛盾 百度百科—郑人买履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

揠苗助长的寓意和意思
揠苗助长 读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意思: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明白什么道理
从揠苗助长的故事中,我明白了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的道理。揠苗助长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出自孟子的寓言
2、拔苗助长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个故事我想就不用多说了,都明白。孟子讲的是一种浩然之气,得平时不断底积累仁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坚持!就像禾苗,需要一点点的成长,不能急于求成,不断集来仁义,才能培养出浩然之气。3、王良请辞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春秋战国是赵简子让王良陪...

文言文翻译《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文言文讲解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100字
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例句] 拔苗助长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把事情搞坏。 [近义] 适得其反 揠苗助长 欲速不达 急功近利 [反义] 循序渐进 『叁』 成语故事拔苗助...

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的故事、意思、典故,不能太长, 30字左右
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小金县19330636525: 《拔苗助长》选自哪则寓言? -
箕堂金格:[答案] 伊索

小金县19330636525: 拔苗助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箕堂金格: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小金县19330636525: 拔苗助长(出自寓言故事): -
箕堂金格:[答案] 【内容】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古时候宋国有...

小金县19330636525: 揠苗助长的典故或寓言故事实 -
箕堂金格:[答案]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

小金县19330636525: 揠苗助长的成语出处是哪里?
箕堂金格: 也作“拔苗助长”,原意是指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小金县19330636525: 拔苗助长的故事 -
箕堂金格: 古时候有一农人,在田里种下一片禾苗,自种下后他便成天便跑到禾田里去观察. 观察了一天又一天,看到禾苗并没有什么变化,农夫便感觉很着急.他思来想去,于是找着一个办法,那就是帮助禾苗长高.农夫挽起裤腿下到田里,一颗一颗...

小金县19330636525: 擅苗助长、狐假虎威、鸥水相依、郑人买履哪个是出自寓言故事 -
箕堂金格:[答案] 拔苗助长 《孟子·公孙丑上》 狐假虎威 《战国策 鸥水相依 《金莲记·蜀晤》 郑人买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小金县19330636525: 揠苗助长的故事是谁讲的?
箕堂金格: 揠苗助长 揠(yà)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揠苗助长”用来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揠苗助长”也可写作“拔苗助长”.

小金县19330636525: 拔苗助长是什么寓言故事还是历史故事 -
箕堂金格: 拔苗助长是历史故事. 《拔苗助长》原文: 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小金县19330636525: 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寓言故事是 -
箕堂金格:[答案] 《揠苗助长》或《拔苗助长》“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翻译成现代文如下: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