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投稿:安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采莲曲王昌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王昌龄的《采莲曲》共有两首,都是描写采莲女的劳动场景,借景抒情,刻画出纯朴自然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采莲曲》诗句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诗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扩展资料:
《采莲曲》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莲曲》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王昌龄的《采莲曲》共有两首,都是描写采莲女的劳动场景,借景抒情,刻画出纯朴自然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品原文:

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白话译文: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据记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被深深吸引,遂作《采莲曲》。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

“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莲曲



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作者对少女的喜爱之情。

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赢得了“诗圣”的称号。   从宰相任上被贬同州时,元稹遭到当地旱灾,曾经作诗归罪于自己,诗中问道

表达了对外貌的描写和莲花池的描写

不知道!!!!!!!


《出塞》的作者简介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

广东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作文十篇
夕阳之下,一首《相思》道出了我无限的遐想;昌龄的《采莲曲》又将我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莲藕池中,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藕共舞;赵师秀的《约客》又言出我的孤单。终于,月亮羞羞的怕上了山冈,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有正好描绘出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 耳旁的风铃响了起来,一下子打断了我的思绪,此时书中的...

王昌龄最详细的简介??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

王昌龄简介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

《出塞》的作者简历 写作背景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

王昌龄的资料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

王昌龄的生平资料
王昌龄绝句长于抒情,善于心理刻画,能以典型的情景、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意味浑厚深长。现存王昌龄诗180多首,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他的七言绝句以写边塞、从军为最著名,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意境开阔明朗,情调激越昂扬,文字洗炼,音调铿锵。尤...

诗人王昌龄的简介
殷璠对他评价颇高,说是“元嘉已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而“昌龄克嗣厥迹”,还举出“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代扶风主人答》)等“惊耳骇目”的句子,认为确是“中兴高作”。宫怨、闺情诗也颇佳,如《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采莲曲》、《闺怨》等。寄...

含有面向的文言文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

王昌龄诗词介绍
王昌龄诗今存180多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出塞》、《从军行》为代表作的边塞诗,另一类是描写妇女生活的诗,代表作有《采莲曲》、《越女》等。评价[编辑]《河岳英灵集》: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颇从厥迹,且两贤气同体别,而王稍声峻。...

兰考县15183639003: 采莲曲 王昌龄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
管审癃闭: 应该不是抒发王昌龄的情感. 而是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快乐!

兰考县15183639003: 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管审癃闭: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

兰考县15183639003: 王昌龄的《采莲曲》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
管审癃闭: 借荷花赞美一位少女的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兰考县15183639003: 王昌龄《采莲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
管审癃闭: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兰考县15183639003: 采莲曲 王昌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管审癃闭: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采莲曲作者.乱入池中看不见,芙蓉向脸两边开,闻歌始觉有人来

兰考县15183639003: 王昌龄的采莲曲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
管审癃闭: 王昌龄的《采莲曲》赞美了采莲女的劳动,借景抒情,刻画出采莲女纯朴、自然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王昌龄的《采莲曲》共有两首,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

兰考县15183639003: 《采莲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管审癃闭:[答案] 表现了诗人赞美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兰考县15183639003: 《采莲曲》的诗意? -
管审癃闭: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兰考县15183639003: 采莲曲的诗意是什么? -
管审癃闭: 【注释】: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采莲曲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

兰考县15183639003: 古寺'采莲曲'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意思 -
管审癃闭: 《采莲曲》这首诗描写的意思是: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