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怎样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

作者&投稿:子车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老人具备防备心理,社工要怎么做?~

社工要做的就是表明他的身份,说明他是来帮他的,这样子慢慢开导才能够放下戒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退休人口的数量增加,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大。据调查,北京市2010年6000件民事纠纷中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占600件,其中,最多的是“精神赡养”纠纷。上海市子女与老人不交谈的占23%,较少交谈的占41%,而经常交谈的仅占36%。在此环境之下,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关爱老人心理健康的社会呼求由此产生。良好的心态有益于健康,而不良心理则可导致心理精神障碍,进一步影响到躯体而有害于健康。作为敬老志愿者组织究竟应该如何去关爱老人?如何从关注老人的温饱、日常照料护理到精神慰藉和心理关爱? 一、要具备老年心理的专业知识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上、情绪上、生活习惯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迅速适应,而程度不同地产生种种心理变化。其表现为: 1. 失落感 许多因素会使老人产生失落感,如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的改变,经济收入的降低,多病、丧偶等等。这时往往出现两种情绪:①沉默寡言、忧愁思虑、闷闷不乐;②急躁易怒。性格开朗和兴趣广泛的老人,较容易通过心理调整而重新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重新发现自我,因而能克服失落感;性格内向孤僻,兴趣狭窄、不善交往的老人则较难克服失落感。老年人的心理习惯之一是喜爱回忆往事,过去生活比较幸福、事业有成而对社会贡献较多的老人,常常能从回忆往事中得到满足和自尊,因而减轻失落感,而生活坎坷、事业无成的老人,则难以从回忆中得到满足。社区、家庭、亲友若能体察老人心理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帮助老人调整心理状态,往往能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失落感,使老人尽快适应赋闲后的生活。 2.孤独感 家庭的小型化、子女与老人的分居、有的老人因体质不佳或性格内向而不爱与人交往,因而产生孤独感。子女在身边,若不能体贴老人,甚至关系不佳,不仅不能消除老人的孤独感,反而会使之加重。丧偶老人的孤独感更为突出,体能衰退和生病也会加重老人孤独无助的感受。因此,与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经常看望、问候老人,与老人同居的子女要耐心地善待老人、仔细地体贴老人。让年幼的孙辈与老人共处和接近,常能给老人带来较大的生活乐趣和安慰,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3.隔绝感 赋闲老人与社会和工作单位联系减少,社会交往与信息减少,更由于视力、听力下降而影响感知能力,常会使老人产生隔绝感。往往表现为对外界变化漠不关心,对人冷漠等等。老人的经历与年轻一代有很大不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与年轻一代有差距。而老人又常因坚信自己的经验而固执己见,因此而造成“代沟”,更加重老人的隔绝感。子女和年轻人应多与老人交流和沟通,在倾听老人讲话时要特别耐心。这不仅使老人感受到尊重、有利于消除隔绝感,而且老人的经验也并非绝对过时无用,耐心倾听,往往也能使年轻一代得到教益与启迪。另外,为老人提供读报阅览、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便利条件也十分必要,这能有效地减轻老人的隔绝感。 4.对衰老和疾病的忧虑和恐惧感 老人因体能衰退而表现出对健康的自信心下降。一旦身体不适或罹患疾病便会惴惴不安,加上行动不便、就医困难,更会加重忧虑,担心病情发展,甚至不治。重病卧床或住院的老人往往还会产生濒死的恐惧感。有的老年病人担心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寡言少语、忧虑。因此,对于患病老人除了关爱体贴之外,进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对康复十分有利。 二、在社区深入开展心理辅导 志愿者组织应组织志愿者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心理疾患的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志愿服务。与街道、居委会共同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机构,让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的社工,志愿者为社区的老年人做专业的心理疏导。在社区为老人构建“心理教育辅导平台”,“心理诉求减压平台”等一系列心理教育、心理危机救助体系。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慰问,网上聊天等形式,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缓解老年人的心理“空巢”。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同时,要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摆脱孤独寂寞,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社区志愿者要不定期的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老人开展精神关爱服务,经常陪老人聊天交流,给老人读书、读报,使他们“巢空心不空”。三、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健身活动 依托社区老年人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组织老人开展体育、文化娱乐等群体活动。使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组织、培养老人的兴趣和爱好。如唱歌、跳舞,棋类,桥牌,听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爱好。打太极拳、练气功,门球比赛,健身活动,联欢会,旅游观光,种花,钓鱼,编织等等。鼓励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余热。强化老年人智力素质,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 四、掌握与老人沟通的技巧方法 谈话作为与老人沟通的主要方法与一般交谈有很大不同。对于老年人在沟通时除了一般的要求和技巧外,需要对老人的社会、家庭、个人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解。与老人直接沟通是获得有价值信息的主要途径,交谈是沟通的主要手段。好的交谈效果取决于双方能否建立可以信赖的相互关系。老人不可能在对方轻视和嘲笑的态度下如实反映个人的情况,特别是老人们都曾经有过美好的引以为荣的过去,仍希望受到尊重和承认。因此,与老人进行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尊敬。不论老人目前社会、经济、家庭地位和状况如何,都应从人道主义和平等的立场,像对待自己家中的老人那样,表现出足够的尊敬和耐心,诚恳地听老人诉说,老人产生信赖才能如实反映个人情况,才可能获取对老人护理有价值的资料。 五、普及老年健康教育 老年期是意外挫折和疾病的高发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需要老人有比较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态,才能承受意外事件的打击,提高生存能力。对老年人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是解决老年人精神卫生问题的有效手段,让他们懂得一些维护身心健康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主动解除心理压力,转变不良情绪,就能预防和减少老年性身心疾病的发生。 健康心理是指人具有正常、完美的精神状态,如对周围环境和客观事物抱有积极的态度,能够正确分析和顺应事物和环境的变化,保持愉快的情绪。只有保持健康心理,才能充分发挥和调整机体各器官正常生理功能,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能力和效率,使整个机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一样:“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无缺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这个定义对于老人同样适用,人们只有保持躯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正常状态和良好平衡,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六、社会关怀 老年人是一个衰弱的社会群体,全社会有责任加以保护。政府及社会团体应建立一些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和各种福利设施,如老年精神卫生中心,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老年大学等,解决老人的生活困难,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享受集体生活的欢乐,驱除老年的孤寂。对丧偶的老人,子女要理解并支持他们正当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再婚。这是补偿丧偶后的孤独、失落感的重要途径。 衰老虽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人类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延缓衰老。世界卫生组织经充分研究后指出: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古往今来,国内国外,长寿老人很多。著名画家毕家索活到86岁;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活到93岁;首先提出油脂烷化理论的德国科学家柴费洛尔活到103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一生多经磨难,但老人活到101岁。尽管寿星们的生活年代、生活方式和条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如心理稳定、通达顺变、乐观、心胸坦荡、善于适应环境和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由此可见,长寿与健康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是我们志愿者组织每一名志愿者不懈的追求,这个工作目标对于确保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前提下,由于精神心理因素致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首要问题。对当今各种生活方式病,预防胜过治疗,促进老上人心理健康,就成为预防各种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老年人对自身心理健康关注意识并不强,研究发现,老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黄昏心理: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无价值感: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交流,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

  6、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临床上心理医生接触过无数老年人,在面对子女离家、丧偶、退休等生活状况的改变时,他们缺少必要的心理调试知识,从而引发各种心理疾患。时下,老年人保健主要是药物、健身,很少有人考虑心理健康问题。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牢骚越多越影响心理健康,也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同时,专家们也指出,老年人不能仅依赖子女或社会改变自己的现状,懂得心理调整的方法,提高自身适应能力,自我调整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这里举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如果我们突然问一个人:“你那儿疼痛?”那个人从头到脚自己检查,很可能发现有的地方在痛。如果老年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无关紧要的小病痛,那么就可以使病痛逐步加重,甚至酿成大病。老年人定期检查身体是保证心理卫生的重要措施。定期检查身体,不仅可以早期发现隐疾,早期治疗,而且避免老年人对健康无谓的操心,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心理保健的方法

  随着老年人口的剧增,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由于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种种原因,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并不愉快,部分老人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孤独、苦闷、压抑的折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除了社会、环境因素外,也有老人自身的原因。譬如随着年龄增大,适应外界的能力也会逐渐减弱,老年人心理通常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再加上家庭关系的紧张或淡漠,亲情的减少或缺乏,老人很容易出现如孤独感、恐惧感以及不安、抑郁、暴躁等,严重的甚至出现绝望的念头。由于这些不良心理的困扰,他们可能会变得相当敏感,如果再遇上不良的环境和各种刺激,便很容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现实已经存在,也不能随我们的意愿而改变,我们不会因为不喜欢这样的心情就不出现这样的心情,也不会因为我们不希望老,时间就会倒退。那么老年人应该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呢?其实说起来也很容易,首先应培养一种有益健康的嗜好。适应老年人兴趣爱好的活动很多,如练习书法、钓鱼、养花、打太极拳等。其次应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要以为老之将至,便自动地从社会舞台上“隐退”。事实证明,坚持参加社会活动的老人,往往精神和身体都是健康的,其衰老过程也会延迟。还要养成看书学习的习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保持大脑中枢神经的健全,往往会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因此,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多与年轻人交朋友也大有裨益,老年人可以从年轻人身上感受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从中得到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可让自己的事业或追求在他们身上延续,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它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环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良好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三是生活因素。有意义的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

  那么,老年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把高质量的生活和愉快的身心把握在自己手中呢?根据我国古今养生保健的理论和实践,概括为四个字,即“动”、“仁”、“智”、“乐”,现概述于后,供广大老年朋友参考。

  1、“动”,就是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道理。

  2、“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哈佛大学心理系曾作过一个实验,让学生看一部妇女在印度帮助病人与贫苦人的影片,看完电影就对学生的唾液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学生机体的A种免疫球蛋白显著增加。专家们为此得出结论,对他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援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机制。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说,对人宽厚、帮助别人,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利于自身。有位年逾九旬但身体颇健的老医生说:“我不可能无私、但以‘少私’两字为座右铭,‘少私’好处很多,可以开心,可以宽旷。名利淡泊了,与人少争了,就能心平气和、身心健康。我有今日之健,也许是对人宽厚,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专心工作的缘故。”

  3、“智”,就是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树老怕空,人老怕松。”要“活到老,学到老”。进入老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另外,还应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两手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技术,如打电脑、上网等。“网上的世界真精彩”,英特网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惊喜的东西。

  4、“乐”,就是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好奇心,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前几年我在《关于现代家庭对老年人身心健康负面影响及调适对策》一文中曾总结了三句话,即“正视现实,接受挑战;乐观豁达,安享晚年;适应今天,迎接明天”。这就是说,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与时俱进,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快乐与豁达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仅要会享用,更要善于发掘。清代著名画家高相轩曾总结有“十乐养生延寿法”:①耕耘之乐。②打扫之乐。③教子之乐。④知足之乐。⑤安居之乐。⑥畅谈之乐。⑦漫步之乐。⑧沐浴之乐。⑨高卧之乐。⑩曝背之乐。可谓“乐者寿”之集大成者,当代老年朋友应当效法学习。

  以上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四个字,也可以归纳为“动者寿,仁者寿,智者寿,乐者寿”。这十二个字的内涵非常宽泛丰富,因为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另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同时又是相得益彰的。

  三、老年化问题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代老年医学研究证实,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衰老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情绪是一个人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心理活动的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就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等民间谚语,说明保持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健康长寿。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三.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建议组织孤寡老人定期茶话会,再安排一些小的游戏,或者组织社区的小朋友们义演,或者开展一些娱乐活动,让老人之间自助才是好的方法。因为,我们毕竟不是老人,不能真正的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如果老人们可以相互交谈或者活动或者互助的话对老人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建议你们可以多花心思在这些方面。还有多和性格外向的老人们沟通你们的想法,看看是否可以被采纳。方法很简单,但是需要不断的求证,还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加油吧。支持社工!!

找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工怎样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
多与年轻人交朋友也大有裨益,老年人可以从年轻人身上感受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从中得到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可让自己的事业或追求在他们身上延续,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它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

...作为一个老年服务工作者,应该如何对老年人开展心理照护服务?_百 ...
在具体的服务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照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比如说,我们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养生活动,比如唱歌、跳舞、打牌等,这些活动可以让老年人放松身心,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总之,作为一名老年服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了...

怎么为老年人进行心里护理?
2、适当地和老人多些肢体接触,捶捶背、揉揉肩、搂搂抱抱、抚摸抚摸等等,会让老人感觉到自己受人欢迎,不被人讨厌;3、说法的声音大些,但是声调要柔和,语气要轻柔,让老人能听清楚,就不会觉得别人都在窃窃私语;4、对老人的寿命疑虑,可以多找些老寿星、百岁老人的话题去聊,改变老人时日不多的想...

如何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式: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消极心理状态,而使他精神饱满,充满生气,适合老年人的一些体育活动包括:体操、散步、羽毛球、太极拳、气功等等锻炼应当是因人而异,老年人应当选择适合自身的一些运动方式,并且有持之以恒,每天保持适当的...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防治对策
适宜老年人 兴趣爱好的活动有很多,如练习书法、钓鱼、养花、打太极拳等。退休后也要坚持参加社会活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互相帮助。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理解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保持乐观情绪、好奇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并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孤独、苦闷、压抑...

老年心理卫生的保健
老年期的心理保健:1.过好离退休关;如作好离退休计划和心理准备.对离退休老人给予关照.老年人积极自寻解决问题的途径.2.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如保持健康和安全的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帮助老人树立积极地生活观念,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3.退中有进;如不要过早产生衰老感.要良好地适应...

老人抗衰老要远离哪些心理 如何做好延寿抗衰老工作
老人的年纪比较大,不能总是出现幻想,要注意做好调理和正确的引导措施。随着身体渐渐衰老的影响,有一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经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 健康 的恭维话等。6、怕孤单 老人其实不喜欢孤单,但是也是因为生活上的问题,多数...

从事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行工作指导,该如何进行学习?
我们也可以从如何避免逃避使得一些适应方式来适应老年期的生活,也可以生化老年期朋友之间的友谊,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提升,老年幸福生活的指数体现老年期老人的价值,维护老年期了人的自尊,包括从事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的一个转换的态度,对老年期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上变化的一些心理准备,这些都是...

老年社会工作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也就是说,要解决老年人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不能只停留在老年人的个人及家庭层面,而需要扩展到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及社会的环境。我们应该强调改善老年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通过老年人的集体参与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老年社区工作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重点...

社会工作学介入空巢老人问题的伦理困境及解决原则论文
活动中,充分发挥老年人们的自决,以此帮助他们回顾自己生命的历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立自信和对生活的信心。在一系列的伦理困境产生之后,社会工作者针对G社区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尽最大可能保障服务对象的自决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促使其老年事物合理解决。 (三)尊重文化差异原则 文化对人有着根深...

永昌县13346949594: 社工怎样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 -
敛依双黄: 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前提下,由于精神心理因素致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首要问题.对当今各种生活方式病,预防胜过治疗,促进老上人心理健康,就成为预防各种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老年人对自身心理...

永昌县13346949594: 请问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敛依双黄: 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的方法如下: 第一,为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制订计划.退休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老人的精神需求往往会更加强烈.子女可以...

永昌县13346949594: 如何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 -
敛依双黄: 一,咨询心理医生.二,家人、晚辈们多关心、照顾,多与老人谈心、交流,为老人排忧解难.三,适当丰富老人的闲暇生活,适当进行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充实而有趣.四,适当户外活动、散心,必要时,家人陪伴老人外出.

永昌县13346949594: 老人心理问题怎么解决!
敛依双黄: 其实这时候的老人就象小孩子一样,特别怕孤独,怕别人不理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所有家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这时候作为子孙的我们,不能嫌烦,要把他当孩子一样哄着,没事多陪他聊聊天,有好吃的,第一个先让他吃,尽管知道他可能吃不动,也让他尝尝.让他觉得自己被重视着,关心着就不会发脾气,骂人了.

永昌县13346949594: 在开展老年团体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
敛依双黄: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要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老年人在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生存问题、心理问题和经济问题,老年社会工作就是要尽力协助老年人解决这三大问题,其中老年人的生存问题要重于心理问题.

永昌县13346949594: 心情抑郁的老年妇女的情绪问题社工怎么办 -
敛依双黄: 平常心对待生活,对自己要求低一点,也别把自己看得过高,否则就会很累.出去跟朋友玩玩,不要一个人闷着,和积极的人呆在一起会吸收到的正能量.平时可以读一读佛经或者圣经,这些东西里面有让人平静下来的能量.运动方面的话可以...

永昌县13346949594: 老年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敛依双黄: (1)老年社会救助.老年社会救助主要指为困难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称作经济供养.社会工作者需要关心处于经济困难中的老年人,通过...

永昌县13346949594: 如何消除老年人的消极心理因素呢?
敛依双黄: (1) 引导老年人认识到一个人总是要经历从少壮到衰老的过程,到了年龄就应该高兴地退下来,这是一种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只有这样,老年人才能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知足常乐. (2) 帮助老年人科学地安排新的生活,使生活中不至于出现空白点,而是有工作可做,有事可干,有活动可进行,有生活乐趣享受. (3) 帮助老年人解决家庭纠纷和生活中的其他困难问题,教育年轻人尊老爱老.

永昌县13346949594: 如何开展社区心理服务 -
敛依双黄: 社区心理咨询室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在职人群、学生人群开展服务.如今,无论是社区老人、在职人员还是父母、学生等都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和问题.“如果不及早用专业的医学方式介入、干预,一些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的人,容易走向极端.”“社区心理服务就是针对健康人群提供的一种服务,但是现在这个观念在居民中的普及率仍然不高,所以需要人去向老百姓宣传,告诉他们什么是心理服务,社区、街道能够提供哪些心理服务.”

永昌县13346949594: 怎样消除老年人离退休的消极心理因素?
敛依双黄: 许多老年人尤其是老干部很容易在离退休后产生消极心理因素,如: (1) 多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多心,对别人的态度很多心,很担心“人一走,茶就凉”. (2) 盲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