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绍兴师爷被什么人终结的

作者&投稿:宦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很老的电视剧,清朝官场两个绍兴师爷的人生~

去绍兴安昌古镇吧, 师爷的出处。

历史上并不是律师这么简单,师爷就相当于现代的官员聘请高级顾问。因为官员需要对刑法当地的文版、读物、事物一些琐碎的事情有了解,能获取这些信息来源的只有“师爷”。清朝的绍兴“师爷”出名是因为地方文化有关!


其一、历史遗传。
绍兴之所以出这么多的失业,是因为和绍兴这个地方的文化有关,同时也和历史有关。因为从明朝开始这里就已经形成了“绍兴市师爷帮”,前称“绍兴胥吏帮”。这一页,因为绍兴这个地方人文气息非常浓厚,也非常盛旺。所以在每年的科举当中都能有许许多多的人脱颖而出,取得一个好成绩。可是这种人文盛况虽然有人能做官,但是有些人就会名落孙山。剩下的人没能中举,只能另辟蹊径。比方说去到官府做幕僚,去到衙内做师爷,再或者经商从文等等。所以这部分人就成为了绍兴师爷。


其二、繁琐的政务需要。
虽然衙门比不上国家,可是也有许多繁琐的政务需要处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具备管理知识和行政能力强的人来胜任这种职务,这种植物虽然不起眼,但是需要大量知的文人来担任,所以有些官员虽然做了官,但是不具备行政管理的能力,只好聘请有过专业知识的人来帮助他们处理政务。师爷刚好就是属于这种人,所以衙门就必然会有师爷!明朝有部小说名叫《醒世恒言》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天下衙官一大半都出自绍兴。”这也就意味着为何绍兴师爷如此出名!


无绍不成衙,这里面其实是一段完整的话:“无绍不成衙,无湘不成军。”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衙门里面没有绍兴师爷,没有一个兵营里面没有湖南士兵。

  清朝绍兴师爷的终结者就是洋务运动的著名首领张之洞。
  清末民初人刘禺生的《世载堂杂忆》一书,引用他长辈、湖南人陈颂万“张之洞罢除宾师”的说法,认为清代的幕友制度结束于张之洞。
  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废除原来聘请刑名、钱谷、文案等幕友的习惯,在署中设立“刑名总文案处”,作为督府的正式机关,委任官员担任事务,以国家经费支付酬金。全督府中仅有教读先生还是私人聘请的,可以称呼“老夫子”,有关公务的一律都转变为正式官员。这一改革影响了省、道、府、州、县各级衙门,都纷纷改设专门的刑名“科长”,使用政府经费聘请官员。“各省效之,绍兴师爷之生计,张之洞乃一扫而空”。
  民国开创,张之洞推行的改革局面也被维持下来,各政府部门都设置秘书、参议之类的文案人员,作为政府编制内人员,其职责、数额在各级政府的组织法里加以明确的规定。沿袭了几百年的幕友传统也就此结束。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作幕、佐治或佐幕。 “绍兴师爷”称除了指绍兴籍师爷以外,又经辗转流传,成为一般师爷的统称。相当于现在的顾问或者是律师。职业而已,不能说是反面人物还是正面人物。

师爷是专业性极强的幕僚集体,始于明朝,盛行于清代。一般师爷至少须读3年"幕学”,并须具有拟订策略的能力、提供计谋的机心与撰拟官方文字的功底。师爷虽非幕府职官,但各级军政主官每每受其制约,多有左右主官之力。在师爷这个职业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高潮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乘当政者急需大量人才之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投入官府,并得到各级行政官吏器重而地位日隆。邬斯道为这一时期师爷的代表人物,以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而且为雍正帝所看重,从而成为绍兴师爷公认的祖师爷。

师爷按其职能可以分为折奏师爷、刑名师爷、书启师爷、征比师爷和挂号师爷等类,其中以折奏师爷和刑名师爷对幕主的升黜、荣辱干系最大。折奏师爷主要负责起草奏疏,奏疏要求内容通情达理,文笔谲皇典。折奏师爷务必熟读诗经史,博通政制民情,了解山川舆地。参与戎幕者尚须精研兵法,为此才能为幕主设谋献策,佐理军政要务。刑名师爷专理刑事、民事案件。清自顺治入关统治中原,各类法律条文、案件判例累积无数,如未经名师指点和专门钻研,便无法按照律例审理刑事、民事案件。钱谷师爷专门办理财政、税务事务,清代地方主官的任卸,都须办理接收移交,制造四柱清册,盘查核实帐目,不仅手续繁复,且多陈规陋习。书启师爷主要负责撰写官方文书处理信函等,相当于秘书文书之职,待遇亦较其他师爷为低。征比师爷主要负责稽查与考证田赋,与钱谷师爷职能相近。挂号师爷主要负责批牍,即代理主官批答文件,其地位因主官是否倚重而异,若主官放权,即可广泛过问各类行政时务,有时还可承担刑名、钱谷师爷部分工作,地位倍见不凡;否则,仅负责来往信件、公文登记及制作表册等日常事务,无足轻重。

清代,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主管文案,执掌折奏、刑名、钱谷、书启、挂号、征比等上系国计、下关民生的大事;他们纵横上下,盘根错节,利用亲朋、师生或同乡、同职等关系,构织成网,互通声气,不仅控制地方性所有公共事务,而且把持部分督抚州县职权。为此,各地绅士、商人,各级行政官吏等纷纷向绍兴师爷靠拢,以维护自身利益。

从法制的角度来看,各级官员私人聘请“师爷”来办理公务的习惯性“体制”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当嘉道年间腐败风气盛行后,师爷群体也迅速走向腐败,推波助澜,使吏治迅速恶化。

师爷的素质如此低落,自然不会得到积极的社会评价,道光以后的文人提到幕友,往往都要加一个“劣”字,以“劣幕”称之。并且有很多思想家开始激烈抨击师爷佐治,试图开革除这一固习的药方。

清末对师爷“体制”的种种批评,终于导致了这种奇特惯例的终止。而其终结者就是洋务运动的著名首领张之洞。

清末民初人刘禺生的《世载堂杂忆》一书,引用他长辈、湖南人陈颂万“张之洞罢除宾师”的说法,认为清代的幕友制度结束于张之洞。

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废除原来聘请刑名、钱谷、文案等幕友的习惯,在署中设立“刑名总文案处”,作为督府的正式机关,委任官员担任事务,以国家经费支付酬金。全督府中仅有教读先生还是私人聘请的,可以称呼“老夫子”,有关公务的一律都转变为正式官员。这一改革影响了省、道、府、州、县各级衙门,都纷纷改设专门的刑名“科长”,使用政府经费聘请官员。“各省效之,绍兴师爷之生计,张之洞乃一扫而空”。

民国开创,张之洞推行的改革局面也被维持下来,各政府部门都设置秘书、参议之类的文案人员,作为政府编制内人员,其职责、数额在各级政府的组织法里加以明确的规定。沿袭了几百年的幕友传统也就此结束。

你问的倒是具体点啊


影视剧中了解到绍兴师爷这一群体,那么历史上师爷是否属于正式的官职...
这种文人学士最早被称为幕僚、幕宾或者是幕友,到了明清时节,又出现了师爷这个称呼。师爷这个行当在清代发展到了巅峰,当时上到总督、巡抚,下至知州、知县,各级官员大多要聘请若干位师爷帮助自己处理政务。据估算,当时大概有上万名师爷活跃在各级衙门之中,其中又有大约一半出自绍兴,所以又有了绍兴师爷...

“无绍不成衙”,历史上的绍兴师爷是怎样的一群人?
虽说,他们可能在出谋划策略和政治上比师爷来说可能有所不足,但时代正是需要他们这种专业知识人才,所以师爷群体很快就被挤下政治舞台。而随着近代经济学的传入中国,这些人将“绍兴师爷”代代相传的钱谷之术顶替了,因此很快,师爷们就丧失掉了在政务上的优势,结果不言而喻,辛亥革命前后,这群人...

绍兴师爷历史发展
绍兴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造就了师爷这一特殊职业。他们通常来自家道中落的士人,需经过长期学习幕学,具备策略分析、谋略制定和文案写作的才能。尽管师爷非正式官职,但对军政主官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往往能左右决策。师爷的称呼源于古代幕府制度,幕府是军政官署的代称,而幕僚则被称为师爷。绍兴人...

绍兴师爷人物原型
据《春冰室野乘·田文镜之幕客》记载,清雍正年间,绍兴人邬思道,本名王露,家境贫寒,以幕僚身份在田文镜手下工作。他胆识过人,曾帮助田文镜撰写弹劾隆科多的奏章,推动了雍正皇帝对隆科多的清算。田文镜对邬思道敬重有加,而邬思道的公文书牍汇集成《抚豫宣化录》,是绍兴师爷中的经典之作。总的来说,...

绍兴师爷暗指谁
世事无常,“绍兴包打听”指陈西滢在莫芷讽刺鲁迅的文章。“绍兴主事”:清朝官职中负责刑事审判的助理,称为“刑名主事”。一般擅长舞蹈和写作,往往能左右人的运势;当时绍兴幕僚众多,故称“绍兴师爷”。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章寿,后改名周树人,名玉山,后改育才,浙江绍兴人...

明清时期的绍兴出现了很多师爷,主要原因有哪些?
自古扬州多美女”一样,明清时期的绍兴也流传着“泛泛师爷出绍兴”的说法。至于绍兴地区为何可以于全国独特开来,能够顺利当选为盛产师爷之地,还是颇具历史综合因素的。根据《绍兴县志资料》统计:从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至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绍兴学子中进士者636人,举人者竟达...

师爷是怎样的职业 到底是不是朝廷的官员呢
我们经常在很多古装剧发现一个特殊的职业,在衙门办案的时候,他们经常在县老爷的帮边,帮助县官出谋划策,这类人被称为师爷。虽然很多人都对师爷这个形象很熟悉,但是对这个职业了解的却不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首先,师爷看似在衙门的地位,仅次于县老爷,其实师爷这个职业并不在朝廷的体制...

为什么绍兴的师爷那么多啊?
“无绍不成衙”不仅表现为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也表现为很多地方的衙门中书吏多绍兴人,绍兴籍大名士李慈铭在日记中写到这种情况:“吏皆四方游民无籍者充之,而吾越人更多。”此“越人”即绍兴府人。在京师许多衙门中,书吏之职几乎被绍兴人垄断。夏仁虎引《旧京琐记》云:都中书吏,“原贯以浙绍为...

绍兴师爷的故事的书摘
他想:金师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做什么呢?……低头一想,唔,不对,大水冲倒龙王庙——中了杭州府师爷的圈套,“涌金门”三字被骗走了!杨乃浚搜集整理“敲竹杠”的来历现在,民间常常用“绍兴师爷”一词,来形容人的刁钻刻薄。其实,原先的“绍兴师爷”都是科举不第的读书人,他们有学识,有心机,办事顶真。后来,有...

清代的县太爷身边的随身顾问师爷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刑名师爷的专业程度如此之高,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形成了知名品牌“绍兴师爷”。绍兴师爷不但有师徒传承,有的甚至还成为家族事业。比如绍兴府会稽县一个姓陶的家族,就有39人都是刑名师爷,真是令人感叹。2、钱谷师爷 顾名思义,钱谷师爷管的是钱财和粮食,主要职责是辅助知县管理好地方的财政...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清朝绍兴师爷被什么人终结的 -
孔华博平: 清朝绍兴师爷的终结者就是洋务运动的著名首领张之洞. 清末民初人刘禺生的《世载堂杂忆》一书,引用他长辈、湖南人陈颂万“张之洞罢除宾师”的说法,认为清代的幕友制度结束于张之洞. 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废除原来聘请刑名、钱...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的绍兴师爷
孔华博平: 绍兴师爷汪辉祖,是萧山瓜沥人.清乾隆、嘉庆年间,在他34年的师爷生涯里,辅佐过江浙两省16位地方官,他撰写的书籍成为进入师爷行业的必读书目,他为人清正耿直,深受百姓爱戴.离职回乡后还有百姓不远千里来探望他.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为何古时的绍兴盛产师爷? -
孔华博平: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绍兴师爷是好是坏,古代 -
孔华博平: 绍兴师爷既好也非坏,而是一种客观存在.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著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 就比如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你说是出相好还是出将好?都好嘛.只是就其特点言的总结而已..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绍兴师爷》中的方敬斋是谁? -
孔华博平: 剧中方敬斋的人物原型为汪辉祖.汪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居士,浙江萧山人,生于雍正八年(1730),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嫡母、生母守寡抚养长大.十七岁时考中秀才,但家境贫寒,无力再参加科举,只得...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绍兴师爷在历史上是浙江平原地区典型的地域文化人群吗 -
孔华博平: 是. 绍兴师爷,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绍兴师爷作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作为清代各级官吏处理政务公事、行使管理职能的智囊和代办,横空出世,横行天下,既是中国幕僚制度演变发展的结果,更是特殊的地域环境、特殊的人文基因和特殊的社会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师爷是什么样的人?
孔华博平: 师爷又叫做“幕友”或“幕宾”,是清代官场上产生出来的特殊人物.从总督、巡抚直到州、县衙门,都少不了幕友.人们习惯地将其称为“师爷”.说起师爷的来历,要...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绍兴师爷故里在哪里?
孔华博平: 绍兴安昌镇. 绍兴师爷博物馆就坐落在安昌镇.该博物馆原是安昌著名师爷娄心田的故居.安昌师爷中最有名的就是娄心田.他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擅长书法.最高学历是秀才,跟堂兄学到做师爷的本领,后被推荐到东北奉天府为幕宾.民国初年,任马占山督军府秘书,“九一八”事变后,竭力为马出谋划策,在黑龙江嫩江一带抗击日军.后随军到西北,在西安特货公栈任经理,曾为东北军与红军充任联络,为陕北根据地提供军需.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绍、疆、陷 抚是不是多音字 -
孔华博平: 绍 [shào] 1. 连续,继承:~复(继承恢复).~述(继承).~世(连续几世).2. 指中国浙江省绍兴市:~酒.~剧.~兴师爷(这一职务旧时大多数由绍兴人担任;后来就称刀笔吏、讼棍为“绍兴师爷”,含贬义). 疆 [jiāng] 1. 地域,领域,边...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5779717759: 为什么要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说明典故? -
孔华博平: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形容敢于第一个尝试,敢于带头做事的意思,第一个敢于做某件事的人. 出处:目前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只有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简称《洞冥记》. 据《太平御览》引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