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绍不成衙”,历史上的绍兴师爷是怎样的一群人?

作者&投稿:郯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虽说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幕僚”这样的一群组织人物,但是“绍兴师爷”这一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组织真正出现的时间,大致上是明朝中后期。当时,封建统治已经出现了一些危机漏洞,所以为了巩固统治,师爷集团应运而生,成为专制统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绍兴人担任幕僚在明朝时就已经很多了,而且在当时,有一著名人物徐渭,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就是胡宗宪的幕僚,此人曾辅佐胡宗宪剿匪和处理政务。此后,绍兴人入幕的风气迅速发展,很快就迎来了“高潮”。

虽然,“绍兴师爷”在明朝兴起,但是真正发展壮大,是在清朝。清军入关后,面对着偌大的疆域和人口,清朝的统治者意识到,单单凭借满族人是无法管理好汉族子民的,因此重用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而“绍兴师爷”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沈文奎,此人本是明末落第的读书人,眼看着科举无望,后来投奔了皇太极,在清军入关以及加强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官居兵部尚书,一个科举屡次不中的前朝落魄读书人竟能够成为新朝兵部尚书,这是不敢想象的,这也说明了“绍兴师爷”真的走向了 历史 舞台。

而“绍兴师爷”在整个清朝的历程中有两次发展高潮,这第一次正是在大清雍正、乾隆时期。 当时的情况就是我前面说的,目的是需要稳固统治,所以大量的绍兴籍人士进入地方官府,凭借着长久以来为人处事的本领,这批人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更是涌现出来邬思道这等人物。

邬思道也是一个落第读书人,又加上家里贫寒。后来跟随田文镜,替田文镜起草文书奏折,田文镜凭借邬思道所写的奏折击倒了政敌隆科多,使其仕途直线上升。令人惊叹的是,后来邬思道负气出走后,田文镜再次上书时就被雍正皇帝批评了,原来皇帝早就知道田文镜的奏折都是邬思道代笔的。

惶恐之下的田文镜只好再将邬思道请回,再次上书时,皇帝批注时竟然询问“邬先生安否?”这样一来就使得“绍兴师爷”的地位名气一夜大涨,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流行起招募绍兴师爷,为的就是希望能够像田文镜那样得到绍兴师爷的辅佐,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因此,现在一般都尊邬思道为“绍兴师爷”的祖师爷,因为是他使得“绍兴师爷”这个词名声大噪,绍兴师爷这个群体才能有今天这等盛况。

而第二次高潮则是到了清末,即大清咸丰、同治、光绪时期。 这段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蛮横地入侵中国,清廷虽然思想保守,但也挡不住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进中国。因此,官员们就需要有能够接触理解新兴事物的幕僚人才。正巧,“绍兴师爷”世居东南沿海。一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这群人能够更早地接触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思想相对比较开放且都好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因此,这些地方大员在扩充势力时,“绍兴师爷”是难得的人才,当然不可或缺。像东三省总督的师爷秋桐豫、张之洞的师爷马家鼎、曾国荃的师爷章士杰、左宗棠的师爷程埙,以及大名鼎鼎的娄春藩等等,这些人都出身于绍兴府地区。

不过,在这里我需要着重提一下娄春藩,此人先后为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端方、陈夔龙等七个人担任师爷,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极大的礼遇。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娄春藩更是在所有人都弃城而逃时坚守在岗位,后来李鸿章想要封他京官做,然而此人坚守“绍兴师爷”的规矩,虽然处理政务辅佐大臣,但是不会担任一官半职。因此,娄春藩直到去世时都还只是一介布衣,堪称“绍兴师爷”的典范。而我们讲此时“绍兴师爷”的发展也算是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达到顶峰,而繁华过后便是落寞...

其实,“绍兴师爷”走向没落的原因很简单,时代不需要了。 就像当初发展到鼎盛时也是因为时代需要他们。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也渐渐看清形式,开始支持变法改革,废除科举制、开办新式学堂,并且选派留学生,这些举措都使得国家拥有了更多高素质人才,远远比师爷们要更专业。

虽说,他们可能在出谋划策略和政治上比师爷来说可能有所不足,但时代正是需要他们这种专业知识人才,所以师爷群体很快就被挤下政治舞台。而随着近代经济学的传入中国,这些人将“绍兴师爷”代代相传的钱谷之术顶替了,因此很快,师爷们就丧失掉了在政务上的优势,结果不言而喻,辛亥革命前后,这群人基本上消失在 历史 舞台上了。

总的来说,“绍兴师爷”是封建 社会 中后期多种原因下的产物,寄托了统治者的专制理念,根本上是服务于封建专制的。 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就逐渐变小,这就像运输都不用镖局而改用火车了,怎么可能把专业人才放在一边继续用这些与时代渐渐格格不入的人呢?




机智师爷斗娇妻的幕后解构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聘请的佐理人员。师爷并无官职,而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钱粮会计、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辅佐主官,称为作幕、佐治或僚佐,又称为幕友、幕宾、幕客、幕僚、老夫子等。明清时期,浙江绍兴籍的师爷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清代有句俗谚语:“无绍不成衙”。

少年师爷2的内容简介
师爷是绍兴独有的文人群体,明清时期,绍兴籍师爷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在过去的一些影视片中,绍兴师爷大多依附权势,为当官者欺压百姓出谋划策,给人留下了幕后弄权、阴险奸诈的印象。因此荧屏上师爷一般是以捋着胡子、摇着扇子的老者形象出现的。可绍兴市正在拍摄的动画...

安昌古镇——师爷荟萃之地
绍兴是出师爷最多的地方,而安昌是“绍兴师爷”荟萃之地。师爷馆是娄心田师爷的故居,展馆内展示“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展馆以丰富史料介绍了明清“无绍不成衙”的独特官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将师爷的种类、工作、生活、学...

嵊州人为什么不说自己是绍兴人
说到浙江绍兴人,很多人会想到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他正是绍兴人,这成为了国人对绍兴人的第一印象。在清朝时期,就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当时衙门中的很多幕僚都是由绍兴人担任,他们以天资聪颖、饱读诗书著称,因此被称为师爷。久而久之,绍兴师爷成了绍兴人的代名词。在浙江省内,人们通常...

密县县衙的基本介绍
包括知县在内都要敬其三分,因为新官到来往往不懂钱粮、刑名之事,就是当了多年知县,也未必能熟悉业务,所以必须依靠师爷,历史上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师爷没有品级,不吃皇粮,他们由知县聘任或者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性质就相当于现在的私人秘书或者私人顾问,他们的俸禄都由知县定期奉送...

你了解“绍兴师爷”这一称呼的来历吗?
3. 因此,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这也导致了“绍兴师爷帮”的说法,从而产生了“绍兴师爷”这一称呼。4. 绍兴师爷的流行与当地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的盛行密切相关。他们以严谨精干、擅长处理文书著称,这些特点受到了当时官员们的广泛欢迎。5. 邬思道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师爷。他从小就热爱读书...

宁波结婚习俗
宁绍一带。明清是商贾官宦云集之地,素有“无宁不成市,无绍不成衙”之说。商人虽然手中握有大量财富,因重农抑商习惯,政治地位向来不高,所以常常通过联姻来结交士大夫,藉以提高自身的地位;另外,富商巨贾之家常世代联姻,以增强他们在商业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商人常鲜衣怒马,选妓征歌,以炫耀于人,唯恐其财富不...

嵊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4. 社戏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5. 目莲戏是旧时绍兴民间为祈安,以中元节(农历七月半)为鬼节时所演的戏。6. 迎神赛会是旧时庙、祠遍设,繁衍出各类庙会,为祈福消灾,一般庙会仅祭祀及演社戏酬神。7. 绍兴师爷始于明而盛于清,有"无绍不成衙"之说,有"...

叶县县衙博物馆的县衙特色
清代时绍兴人机智过人,操幕业者较多,许多地方官员都喜聘请他们,故又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如今的叶县县衙还陈列着部分到叶任职职官的简表,第一任县尹(春秋时期令称尹)是沈诸梁。从这些职官简表上可以看出,现存记录中,从北宋开始到民国之前的200多名到任官员全是外省的。县官的官称也从县尹、县令、知县...

鲁迅为什么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
父亲去世以后,有一回家族聚议,重新分配房屋,亲戚本家欺负鲁迅家,要把坏房子分给他们,鲁迅称祖父还在狱中,坚决不肯签字,由此引起一位本家长辈的厉声呵责,这件事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1919年12月初,绍兴老屋由新台门六房联合出卖,年初的时候,他在给许寿裳的信中提及此事:“明年,在绍之屋...

南开区15731623385: 绍兴县绍兴师爷故事的来历、内容、特点?
都娟联合: 绍兴师爷 做官靠乡谊,当幕友(师爷)、书吏(胥吏、书办)也少不了乡谊,一些地... 则何帮中人得馆较易.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

南开区15731623385: 绍兴师爷是好是坏 -
都娟联合: 绍兴师爷既好也非坏,而是一种客观存在.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著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 就比如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你说是出相好还是出将好?都好嘛.只是就其特点言的总结而已..

南开区15731623385: 为什么绍兴的师爷那么多啊? -
都娟联合: 上面的复制这么多虚的有什么用啊,我就是绍兴人,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这个镇上,你想啊老师爷退休后肯定要回到家乡,他们的待遇肯定不错,镇上的别的人家肯定也羡慕啊,于是从师与老者,学习做师爷的技巧,礼仪,规范,倚靠老一倍在...

南开区15731623385: “绍”字的含义是什么? -
都娟联合: 一、“绍”字的含义是: 1、接续;继承. 2、指浙江绍兴: ~剧. 二、绍的部首:纟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造字法:形声;从纟、召声 五、异体字:绍佋綤 六、相关组词: 介绍、绍剧、陈绍、媒绍、绍衣、要绍、绍介 遗绍、寅绍、肇...

南开区15731623385: 有关浙江历史的资料
都娟联合: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邦".历史悠久, 积储深厚.从考... 何况因经商和出仕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古有“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的佳...

南开区15731623385: 东钱湖有哪些老话有多少发多少宁波东钱湖的老话
都娟联合: [乡情] 金窠银窠,不如自家草窠 意为“金乡银乡,不如自己草昧贫困的家乡”.窠,... 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 意为“没有绍兴师爷成不了衙门,没有宁波商人成不了市面...

南开区15731623385: 绍的读音是什么 -
都娟联合: 绍拼音: [shào]1.连续,继承:~复(继承恢复).~述(继承).~世(连续几世). 2.指中国浙江省绍兴市:~酒.~剧.~兴师爷(这一职务旧时大多数由绍兴人担任;后来就称刀笔吏、讼棍为“绍兴师爷”,含贬义).

南开区15731623385: 绍兴师爷在历史上是浙江平原地区典型的地域文化人群吗 -
都娟联合: 是.绍兴师爷,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绍兴师爷作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作为清代各级官吏处...

南开区15731623385: 绍字的含义是什么 -
都娟联合: 绍 (1) 绍 shào (2) (形声.从糸(mì),召声.本义:继承;紧密连续) (3) 同本义 [inherit;continue] 绍,继也.――《说文》绍庭上下.――《诗·周颂·访落》弗念厥绍.――《诗·大雅·抑》使寡君之绍续昆裔.――《国语·晋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