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杀人,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的翻译

作者&投稿:芮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凡杀人,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狱中杂记》
——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1、“狱辞无谋故者 ”翻译:凡属杀人案件而判词上没有“谋杀”、“故意杀人”等字眼的。
出处:出自清代方苞的《狱中杂记》。
原文节选:凡杀人,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
白话译文:凡属杀人案件而判词上没有“谋杀”、“故意杀人”等字眼的,大概经过秋审,列入“矜疑”类中,便可以免死,司法人员因此也就可以在法律夹缝里做手脚。
2、“欲加之罪,其无辞乎”翻译:想要强加给人什么罪名,难道还会找不到理由吗。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僖公十年》。
原文节选: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白话译文: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翻译:(现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魏公子列传》 。
原文节选: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白话译文: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吗?
4、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君子痛恨那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节选: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白话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扩展资料:
《狱中杂记》创作背景:
康熙五十年(1711年),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
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皇帝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这篇文章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作品散文是“杂记”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
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文章记狱中事实,在触目惊心的叙述中,间作冷峻深沉的议论。

具体如下:

凡属杀人案件而判词上没有“谋杀”、“故意杀人”等字眼的,大概经过秋审,列入“矜疑”(情有可矜而罪在疑似之间的)类中,便可以免死。

原文如下: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创作背景:

《狱中杂记》是清代文学家方苞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散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二两段为第一部分,写狱中瘟疫流行,死者甚众的情况和原因。

第三、四段为第二部分,进一步揭露行刑者,主缚者、主梏扑者手段的狠毒和用心的险恶。

第五、六段为第三部分,揭发奸吏贪赃枉法的罪恶行为。

第七段为第四部分,揭露胥吏狱卒和奸民相勾结牟利的事实,说明当时的监狱阴森可怕。这篇散文记叙具体真切,富有说服力,行文简洁有序,却不失生动。



凡是杀人的人,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凡属杀人案件而判词上没有“谋杀”、“故意杀人”等字眼的,大概经过秋审,列入“矜疑”(情有可矜而罪在疑似之间的)类中,便可以免死
无谋、故者:不是预谋或故意杀人的。
矜疑:指其情可悯,其事可疑的案件。矜,怜悯、惋惜。刑部秋审时,把各种死刑案件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后两类可减等处理或宽免。

原文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出自清代文学家方苞的一篇散文《狱中杂记》。
这句话翻译为白话文是:凡是杀人(的罪犯),如果审判书中没有预谋、故意杀人罪名的,经过秋季的大审归入情有可怜、其罪可疑一类,就可以免除死刑。

无谋、故者:不是预谋或故意杀人的。

矜疑:指其情可悯,其事可疑的案件。矜,怜悯、惋惜。刑部秋审时,把各种死刑案件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后两类可减等处理或宽免。

胥吏还借“矜疑减等”的机会,设法午弊,作者在狱中亲见郭四的事实,令人极为愤慨。“凡四杀人”的罪犯逍遥法外,“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写出了杀人恶棍的嚣张气焰。作者对这种情况,不仅指斥“渫恶吏忍予鬻狱”,还责备一些“良吏”不追究实情,“多以脱人予死为功”,而开释了坏人,冤枉了良民,说明了这个时代的法律和监狱完全是迫害良民,助长坏人的气焰,作者慨叹“其枉民也,亦甚矣哉”,这是对封建统治罪恶的控诉。

过去官员只有审判权没有行刑权,判了死刑的犯人得皇上亲自圈了名单才能处死。

这是因为封建社会皇帝的神圣性,生杀予夺只有天子能做。

而皇帝为了体现自己的好生之德,避免冤假错案,就得亲自看。

后来简化成人犯名单交给皇上,皇上画圈就行。

问题是全国多少死刑犯,皇上一个一个画不得累死。

所以皇上一般只会圈最上面几张纸和罪大恶极的人。

剩下的死刑犯继续关着,来年再等皇上抽奖,抽中拉出去砍头。

所以很多死刑犯牢里挨了许多年都等不到那一刀。

死刑犯多了,监狱负担就重啊。

而为了体现皇帝陛下的好生之德和减轻监狱负担。

就有了大赦天下。

你要运气好,刚判死刑,皇上驾崩了,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你挨顿水火无情棍案子就结了。

运气不好,打你进去熬到皇上驾崩都没把你抽中,就在监狱里熬吧。

还有就是方苞这种连带进去的。

我亲戚犯案把我抓了。我冤不冤?

我邻居杀人,把我抓了。冤不冤?

大赦天下就是一种妥协。

封建社会的集权导致这种事情效率低下。

你总不能让皇上加班处决死刑犯吧。


李贺学诗文言文翻译
天..初年,州城的地面无故下陷,不久小校李公亻全谋变,罗绍威更加害怕,于是定计除掉牙军,派使者...余间出文相质,司城虽心以为善,而未尝有面谀之言,其刻求手一字一句之间,如酷吏之治狱,必不稍留...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

范石湖使北文言文翻译
大忠言:“夏人强则纵,困则服,今阳为恭顺,实惧讨伐.宜且命边臣诘其所以来之辞,若惟请是从,彼...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天..初年,州城的地面无故下陷,不久小校李公亻全谋变,罗绍威更加害怕,于是定计除掉牙军,派使者...

高登的《宋史·高登传》
方且日以治安之言诱误上皇,以致大祸,仓皇南幸,不获宁居。主辱臣死,此曹当尽伏诛,今乃偃然自恣,朋比为奸,蒙蔽天日。陛下从敏所请,天下之人将以陛下为不明之君,人心自此离矣。”再上书曰:“臣以布衣之微贱,臣言系宗社之存亡,未可忽也。”于是凡五上书,皆不报。因谋南归,...

中考文言文实词150的例句翻译
(2)名词 ⑤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增加: ①名词,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狱中杂记》)——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鸿门宴翻译
张良答道: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秦朝时(他)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怀酒哪里值得推辞...这小子不值 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得和他一起谋划!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崔日用文言文
伺无人,置于柩中,瘗于阡陌。后一年,崔游丐毫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崔骃辞道“:我听说伐国不问仁人,战阵不访儒士。这一举动怎么找我呢?”于是自陈有过,回家去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随意入,要不然到秋天的时候就遣回...

请问谁有文言实词120个
15.辞,cí(1)名词①诉讼的供词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狱中杂记》)——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②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③托辞,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课外短小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去:去掉 欲:想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辞夺理,

吴汉传文言文题4_7
(是故,因此。无,无论。 师,老师。) 译文: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居数年,师道擅袭,每谋不顺,沐与同列郭昈、李公度等,必广引古今成败谕之,前后说师道为善者凡千

求知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
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借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以导之,凿江通于...

灵丘县18063297108: 《狱中杂记》揭露了哪些黑暗的现实?
并鸣必瑞: [编辑本段][原文]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②,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③....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82),经秋审入矜疑(83),即免死.吏因以巧法(84)...

灵丘县18063297108: 虚词故的用法 -
并鸣必瑞: 故⑴原因,缘故.例:①马无故亡而入故.②问其故.③楚王问其故④既克,公问其故.⑤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⑥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⑦人问其故.⑧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⑨何故而至此?⑩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灵丘县18063297108: 文言文练习0下列各句中的“矜,与骄矜自用中矜”字意义不相
并鸣必瑞: 下列各句中的“矜”,与“骄矜自用”中“矜”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C】 按楼主... 此处“矜诩”词组:当“夸耀”讲. C.“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

灵丘县18063297108: 在古代中处死一个人为什么叫“秋后处决?” -
并鸣必瑞: 秋后问斩 1.关于秋后问斩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明清两代...

灵丘县18063297108: 文言文《周敦颐传》 -
并鸣必瑞: 原文: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

灵丘县18063297108: 关汉卿 第八场的翻译 -
并鸣必瑞: 关汉卿(节选) 第八场 元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末的大都狱中. 〔深夜,狱吏设案问供,狱卒狰狞分列,虽在暮春,气象严冷. 〔狱吏翻案件后,望望管牢房的禁子和禁婆. 狱吏 这几天关汉卿还安静吗? 禁子 还好. 狱吏 谁来看过他? 禁...

灵丘县18063297108: 欧阳晔破案这首文言文的意思 -
并鸣必瑞: 原文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

灵丘县18063297108: 求《项羽本纪》的原文及翻译. -
并鸣必瑞: 原文: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

灵丘县18063297108: 为何古代斩首要等到秋后?
并鸣必瑞: 1.关于秋后问斩 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 明清两代又引入了"秋审""和"朝审"制度. 每年霜降后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