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作者&投稿:鄂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天道是减损有余的,增补不足的。 人道就不是这样,而是减损不足的,增补有余的。 老子认为,天道的运行规律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内容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年代考证:

1973年12月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甲乙《道德经》抄本,分别成书于高帝和文帝时期。此外,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郭店村一号战国楚墓出土了竹简《道德经》抄本,经过文化工作者们的整理与诠释后,得到《道德经》的三种版本共2046字,称为甲组、乙组、丙组,与人们今天所见的《老子》内容有不小的出入,可见今天的《道德经》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才定型。

湖北郭店楚墓竹简本的抄定年代,上限晚于公元前316年,而早于墓主的入葬时间(战国中期稍后),由此可见,梁启超、冯友兰、顾颉刚、钱穆等人认为《道德经》成书于战国以后至汉初的说法已经站不住脚,同时也否定了民初《古史辨》学者论战以来的“老子(《道德经》)晚出说”。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做事免文言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译文: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摘自《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如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道德经为何叫道德经,何为道,何为德?
因为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老子的...

道德经全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yù)见贤。 《道德经》之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

求书,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不要翻译,谢谢啦,有的发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真正的原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德经》 《道经》_百度...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

道德经原文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

老子道德经辩证思维对我们的影响
”天地和宇宙万物按照客观自然的法则运转,道于万物并无好恶喜怒之情。圣人治理天下,也当法自然之理,对百姓一视同仁。《道德经》第77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阐述天道的公平和当时社会上人道的不合理,提醒应该效法天道,以矫正人道的过失,做到...

老子《道德经》求全文,别错字,最好带翻译,原文写完再翻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道德经全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
葛矩盐酸:[答案]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什么意思啊? -
葛矩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此语究竟作何解呢? -
葛矩盐酸:[答案] 出自老子《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句话什么意思啊?紧急 -
葛矩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下一句 -
葛矩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什么意思 -
葛矩盐酸: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是什么意思 -
葛矩盐酸: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
葛矩盐酸: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 大自然的规律,遵循的是减少多余的去补给不够的.人的处世原则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已经不够的去奉献给有余的. 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什么意思? -
葛矩盐酸: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道,则不是这样,总是损减贫穷的人来供奉富贵的人.谁能够用多余的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77章,原文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段话表达了老子对现实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期望,认为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用多余的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强调了道德、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

南开区1589810785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
葛矩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