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李如松,他的死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衡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师承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头号幕僚徐渭,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
李如松初为铁岭卫指挥同知,后因战功升任神机营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万历十五年,李如松出任宣府总兵。万历二十年六月,李如松率军平定拜之乱。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李如松率军援朝抗倭,经过鏖战平壤、血战碧蹄馆、火烧龙山大仓三次大战,李如松取得了第一次万历援朝战争的胜利。
此战过后,李如松声名大振,成为了能与戚继光比肩的抗倭名将。
纵观李如松用兵,皆深谙兵法、奇正相合、有勇有谋,说他是“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一点都不为过,以至于《明史》都称赞李如松“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然而,谁能想到抗倭名将李如松竟然是因为捣巢中伏这种低级失误而死。
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
对于李如松这样的结局,我无论如何都难以相信,当年碧蹄馆之战,李如松率领六千明军被六万倭寇精锐包围尚且能够全身而退,怎么此时面对土蛮、暖兔死后已经衰落的土蛮就中伏而死了,是李如松大胜之后得意忘形了,还是中伏一事另有隐情?
官军既连胜,有轻敌心。二十七日再进师。朝鲜人以贼弃王京告。如松信之,将轻骑趋碧蹄馆。距王京三十里,猝遇倭,围数重。如松督部下鏖战。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斫重围入,倭乃退,官军丧失甚多。
根据赵士祯《神器谱》中的记载,李如松中伏一事确实另有隐情——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
虽然赵士祯在书中指明李如松中伏是由于李平胡泄密所致,但却未道出李平胡的动机,要知道李平胡是李如松父亲李成梁的心腹爱将,他与李家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按理说他是最没有理由出卖李如松的,另外包括明神宗在内的很多人都看过《神器谱》,可是一贯喜欢捕风捉影的言官却没有弹劾李平胡,所以李平胡在李如松战死后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种种迹象都表明李如松之死并没有史书中记载的那么简单。
那么,问题来了——李如松之死的真相是什么?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李如松出任宣府总兵期间同巡抚许守谦之间的一次争执讲起。
万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调任宣府总兵,期间宣府巡抚许守谦前去检阅李如松麾下士卒的操练情况,没想到二人因为坐次问题而产生了争执。
按照明代文武平等的规定,比许守谦品级高的李如松应该坐上座,但是土木堡之变以后,明代又渐渐形成了文尊武卑的惯例,按照这个惯例许守谦应该坐上座,结果李如松却不管不顾的直接拉着许守谦与自己同坐。
这下许守谦不干了,他认为李如松是在羞辱他,正在二人争执不下之际,参政王学书赶紧劝李如松引许守谦坐上座,李如松不但不听还要动手打许守谦,结果、李二人不欢而散。
事情传出后,言官纷纷弹劾李如松嚣张跋扈,明神宗不得不对李如松罚俸才平息了事态。
此后,李如松依然我行我素,平拜时,李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万历援朝之役时,李如松“新立功,气益骄,与经略宋应昌不相下”。
如此一来,李如松就触动了文官集团的根本利益,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文官在战争中只能担任军师、督运后勤物资等辅助性职位,但是随着明宣宗的突然驾崩,文官王骥于正统时期的征麓川之役中成为了明军的最高主帅,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勋贵集团的中坚力量和新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一蹶不振,文官集团经过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五朝不间断的努力,才通过巡抚节制总兵、都指挥使等武将的方式掌控了军权。
这种情况下,李如松跟巡抚平起平坐、不欲受总督制、与经略宋应昌不相下的做法不是明摆着同文官集团争夺军权。
如果文官集团容忍了李如松,势必会引起其他武将的效仿,一旦如此,也就意味着文官集团失去了对军权的掌控,所以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文官集团的打手言官就接连不断的弹劾李如松。
言官针对李如松的弹劾在万历二十五年达到了高潮,因为明神宗决定让李如松出任辽东总兵。
辽东是明代九边重镇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辽东总兵兼管军政、民政、刑狱,是明代总兵中权势最重的,考虑到李如松不服从巡抚、总督节制,一旦让他出任辽东总兵,辽东就成了事实上的藩镇,辽东的藩镇化就意味着文官集团对军权的掌控出现了巨大的漏洞,这是文官集团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官集团就是李平胡泄密、李如松中伏而死的幕后黑手。
为了弄清楚文官集团到底是不是李如松之死的幕后黑手,我们必须要了解李如松战死前后都发生了什么。
万历二十五年初,第二次万历援朝之役爆发,李如松的亲信杨元、李如梅和李宁等人尽数入朝参战,但是明军统帅却由李如松换成了麻贵。
万历二十五年四月,在第一次万历援朝之役中有着出色表现的李如松二弟李如柏因遭弹劾而被免除宁夏总兵一职。
万历二十六年一月,李如松出任辽东总兵仅一个月,在第一次万历援朝之役中以三千骑兵向六万倭寇发动进攻的杨元居然因临阵脱逃被押回辽东总兵驻地辽阳斩首,事后证明杨元是在抵抗十倍于己的倭寇三天后才率领残兵突围的,而真正不战而逃的陈愚衷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万历二十六年九月,李如松的心腹爱将李宁在明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泗川之战中居然因寡不敌众而亡。
万历二十七年初,面对六万倭寇都毫无惧色的李如梅在出任辽东总兵后竟然因畏敌避战而被免职。
了解了这些,基本可以确定文官集团就是抗倭名将李如松之死的幕后黑手,因为除了他们也没有其他人有这么大的能量。
而要完全确定文官集团就是李如松之死的幕后黑手,明神宗给予李如松的极为优厚的恤典则是最好的例证。
赠辽东阵亡总兵李如松宁远伯,令具衣冠归葬顺天,立祠,谥忠烈,特进荣禄大夫,祭十九坛,荫一子李性忠为辽东铁岭卫指挥使,世袭。
《神器谱》明神宗是看过的,书中透露出的李如松之死是由于李平胡泄密所致他肯定不会看不到,李如松之死的真相他必然也清楚,但是面对文官集团,他既保护不了李如松,又不能在李如松战死后处罚李平胡,所以他给予李如松极为优厚的恤典更像是在祭奠日渐式微的皇权。


抗倭名将李如松,他的死因是什么?
虽然赵士祯在书中指明李如松中伏是由于李平胡泄密所致,但却未道出李平胡的动机,要知道李平胡是李如松父亲李成梁的心腹爱将,他与李家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按理说他是最没有理由出卖李如松的,另外包括明神宗在内的很多人都看过《神器谱》,可是一贯喜欢捕风捉影的言官却没有弹劾李平胡...

明朝时期名将:李如松生平简介 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战役中阵亡,时年五十岁,获赠少保,谥号“忠烈”。主要成就 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如松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职率军平定宁夏哱拜之乱。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入朝鲜,在平壤之战中大破日军小西行长等部,歼敌近万,又...

李如松之死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

李如松人物评价
尽管李如松性格孤傲,待人粗鲁,但这并未影响他的成就和功绩,因为他的身份是一位军人,一个智勇双全、坚韧不拔的军事领袖。他用一生的时间击退敌人,守护国家,履行了身为军人的使命。若把他置于日本战国时代,他的能力和智谋无疑能媲美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的结合体。大明东征的提督李如松曾赠诗给朝鲜都...

明朝抗倭名将李如松的儿子叫啥名字啊???
李如松的儿子:李遵祖,崇祯时承袭宁远伯爵位;李应祖,甲申之后逃亡到朝鲜半岛,开朝鲜陇西李氏一支 ;李天根,与朝鲜女子所生的私生子 。

李如松是李成梁的儿子吗?
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出任辽东总兵,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死后,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 李如松少年时从父熟悉军事,由武进士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再迁署都督佥事,...

他是明朝时期名将,揭秘李如松的传奇生平
部队行进速度很快,没多久就到了马山馆,李如松停住了脚步。他下了一个命令,自己先带一千人先行,杨元元带一千人随后跟进。分兵之后李如松就带领部众快速到了一个地方,碧蹄馆。在这里他看到了战斗的痕迹以及尸体和兵器,他毫不犹豫地带兵冲进了战场。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情况不对,他进入战场后倭军就...

李如松指挥的抗倭援朝战役是什么结果?让他名垂青史
公元1592年,宁夏驻军镇原副总兵哱拜叛乱,六月李如松抵达宁夏征剿叛军,掘黄河之堤尽灭哱拜,九月攻下宁夏,自此万历第一征李如松威名远播。说起明朝的抗倭名将,很多人都会想起戚继光和俞大猷,其实李如松也是明朝的抗倭将领,在哱拜叛乱的同一年,统一日本之后的丰臣秀吉颁布诏令征伐朝鲜,日军登陆朝鲜后以...

明朝抗倭名将 明朝抗倭名将是谁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明朝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俞大猷简介 俞大猷(1503~1579)...

明朝将领李如松
李如松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他的父亲是朝鲜宣祖李昖,母亲是端敬王后柳氏。尽管他出生在王族家庭,但他从小就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青少年时期便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兵法、战术和武艺。 在李如松的早年生涯中,他参加了多次战役,表现出色。他在壬辰倭乱中表现出色,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此后,他多次参与明朝...

道孚县13698508398: 李如松怎么死的
敛万金力: 朝鲜海战后被明朝调到宁夏对抗蒙古,在一次突袭中,孤军深入.遇伏、战死沙场.有生之年在入朝鲜的理想也浮云了.李如松也算是一个抗倭名将、露梁海战、平壤、锦山之战.

道孚县13698508398: 我国古代打日寇有哪些著名的将军
敛万金力: 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

道孚县13698508398: 明朝大将李如松的陵园在哪? -
敛万金力: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升为辽东总兵.次年四月,鞑靼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途中埋伏,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卒年五十.万历皇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于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

道孚县13698508398: 为什么第二次抗倭援朝时李如松没有去,那时他还没有死呀,一直不解,他是万历26年4月死的,但第二次抗倭援 -
敛万金力: 没死的确.但功大何赏,再说女真人已经崛起了,李如松就死在冒进遇伏上.

道孚县13698508398: 李如松是鲜族?
敛万金力: 不是,他父亲是明末边关总兵李成梁,是汉人

道孚县13698508398: 关宁铁骑是谁创的 -
敛万金力: 我认为李如松和戚继光,真要选入朝作战,还是李如松比较合适. 戚继光,首先那是他已经死的,虽然是一代名将,但是那毕竟是在东南沿海,和小股倭寇进行对战.打的是游击,运动.鸳鸯阵法适合的是小军团步兵作战,在朝鲜日本人是有骑...

道孚县13698508398: 李如松和李舜臣哪个能力强 -
敛万金力: 看来是李如松一边倒啊, 李如松,参与了“万历三大征”中两大战役,尤其在平壤之战中,奠定了他绝对的名将地位, 在后的碧蹄馆大战中,五千明军,放倒了将近十倍的日军,这种级别的战将,绝对不可小觑 至于李舜臣,虽然龟船无敌,水战无敌,但毕竟发挥的空间太小, 仅仅靠龟船和水战,看不出他的综合能力, 不如李如松在西北、东北都那么全能,而且李如松进朝鲜的时候也在水战方面打过胜仗的

道孚县13698508398: 李如松的师傅是不是徐渭? -
敛万金力: 李如松、李如柏的父亲李成梁曾聘请徐渭教导他的儿子,也就是说,徐渭相当于他们的老师.这段历史建议参考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6》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