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是哪一个时期开始盛行的一种时刻类型

作者&投稿:宦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为什么做碑刻,做碑刻的意义,原因?~

古代刻碑主要是为了将一个人的事迹、一生的大致内容或者需要歌功颂德的内容记录下来,因为古代开始的时候造纸技术非常不完全,成本高而且不容易保存,刻碑就成了一个很好地手段来进行记录,望采纳

先秦时期就有碑刻了,平山县三汲公社发现的大篆(籀文)碑刻,建立的时间约是春秋战国时期白狄人建立古中山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碑刻之一。《史记· 秦始皇本纪》言:秦始皇在东巡时立下六块碑刻,今仅存《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泰山石刻》刻于前219年。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为丰 富,

中国古代碑刻
Zhongguo gudai beike
中国古代碑刻
Ancient Chinese Stone Inscriptions
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标记者,多称为碑;其上镌刻文字者,称为碑刻.一般还认为圜首且上小下大的是碣,竖长方形的是碑;但有些横长方形的刻石如开成石经等,或直接刻在山崖上的摩崖刻石等,也常归入碑刻一类.中国最早的碑刻为战国时代的秦石鼓及中山国监囿守丘刻石等.清及前代的石刻皆可列入中国古代碑刻的范围.
中国古代碑刻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变化,分布地域辽阔,形式多样,数量巨大,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技术、民族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人认为它可与中国古代《廿四史》相媲美.
碑的形制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碑首,首中有额,主要用以书写碑名或装饰,又有圭首、圆首、晕首、螭首、方首之别.中部为碑身,主要刻碑文或题名.正面为碑阳,背面称碑阴,左右为碑侧,早期碑身上部与碑首之间还有碑穿.下部为碑座,主要为承重和装饰,其形制依其性质和时代有方座、长方座、龟跌座 (又称座 )等.
石经指将经典刻之于石以保存流传者.形制有碑式板式经幢和摩崖等.内容包括儒家石经和佛教、道教石经 儒家石经始于东汉的熹平石经,继为魏之《正始》、唐之《开成》、蜀之《广政》、北宋之《嘉》、南宋之《二体》、清之《乾隆》石经,共7种.佛教刻经始于北魏末年,继于北齐、北周,盛于唐和辽金.山东泰山、河北响堂山有北朝名品,北京房山云居寺现存大量唐、辽和金刻经.道教刻经始于唐中期,盛于宋、元,刻得最多的为《道德经》,另外还有《阴符经》、《常清静经》等.
摩崖石刻的一种,指刻在天然崖壁上的石刻文字,秦代已启其端,以汉唐时期为盛.
墓志指置于墓中,专为记述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和事迹的石刻.它起源于秦、西汉,经东汉与魏晋,成熟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初期既无固定的形制,也无一致的称谓,到成熟期后才形成统一的格式.形制多呈方形,盖多顶,志、盖各一,谓之一合,盖刻名称,身刻志文.多数是首叙姓名籍贯、家谱世系,次叙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再记卒葬年月和茔地位置,最后为韵铭.南北朝和隋代墓志均不署撰书人姓名.唐代以后始有标撰书人名和官衔者,自撰墓志者则属个别.代表作品中年代最早的如东汉延平元年 (106)贾武仲妻马姜墓志,最早自称“墓志铭”的如刘宋大明八年 (464)《刘怀民墓志铭》,自撰志铭的如明彭泽墓志等.释氏塔铭也属此类.

  春秋战国的时候开始盛行的,一直繁衍至今,每个朝代都有碑刻。平山县三汲公社发现的大篆(籀文)碑刻,建立的时间约是春秋战国时期白狄人建立古中山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碑刻。
  碑刻,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最早的碑刻文字,首推秦朝的"石鼓文"。多数的碑刻有毛笔写件兰本或书丹上石。但有些摩崖石刻及石窟,往往不经书写而直接用刀在石面上雕凿。无底本的碑刻不容易揣摸书写的笔法,即使根据真迹上石镌刻,也常存在笔意走样。因此学书法应尽可能从真迹或影印本入手。当然,一些精刻精拓的碑刻拓本,走样处较少,比较正确地表现原迹的风韵意态,被誉为"只下真迹一等",亦可资取法。----《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将书写好的墨迹复写于平整的石板(或石壁)或木板上,然后镌刻而成。后人经椎拓,以拓本形式供欣赏和观摩、临池,称碑帖。碑刻一般包括:碑、建筑刻石、摩崖刻石、墓志等。碑由底座、碑身、碑额组成,底座有时雕成赑屃( 乌龟 )形象,碑额则浮雕成双龙盘绕,碑身镌刻碑文,有时碑文背面,即碑阴处或两侧均刻有文字。著名的碑汉代有《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东晋有《爨宝子碑》,北魏有《郑文公碑》,唐有《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等。建筑刻石主要是在石质的建筑物上镌刻含有纪念性或题记性的文字 ,如汉代的石阙 、石祠,北朝的石窟等均有刻石文字,著名的有汉代的《少室石阙》、《芗他君祠堂刻石》,西晋的《枳阳府君神道阙》,北魏的《龙门二十品》等。摩崖刻石,一般刻在较平整的石壁或山崖上,著名的有汉代的《西狭颂》、《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北齐的《 泰山金刚经 》,南朝的 《瘗鹤铭》等。有的摩崖刻石亦被列为碑,如北魏《郑文公碑》。墓志专门用于丧葬,内容为墓主人行状,作为书法艺术来讲,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志最为丰 富,主要有《王浚妻华芳墓志》、《刘怀民墓志》、《刁遵墓志》、《张黑女墓志》等。


中国的汉字发展史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

亥时三刻是什么时候(一个时辰八刻的叫法)
一个时辰八刻的叫法提起时辰八刻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每个时辰分几刻?另外,还有人想问古时的一个时辰分几刻呀,怎么划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古代每个时辰的八刻分别叫什么?初刻。。正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每个时辰分几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时辰八刻对照表1、时辰八刻对照表:每个时辰分几刻?

乾隆时期雕刻工艺发展到一个高峰
乾隆时期承接宫廷活计的地方主要有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杭州织造、两淮盐政、粤海关、长芦盐政、九江关、淮关、风阳关等地方机构。其中苏州织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承揽了大部分的宫廷雕刻类活计。苏州织造是最早承接宫廷雕刻活计的地方机构。根据乾隆朝造办处活计档记载,至迟从乾隆二年苏州织造就开始承接...

为什么死刑要在“午时三刻”执行呢,这一说法有何意义?
封建朝代行刑时间并都不是每天午时三刻 《唐六典 刑部》中曾明文规定:“每岁立春后至秋分,不得决死刑。”文献记载的内容,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词,秋后问斩。古人的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所以他们就把这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归于鬼神之说。所以他们做的事情一切都...

午时三刻是一个怎样的时间?
那为何要选在中午三刻呢?现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候,又划为一百刻(“刻”本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零碎单元,换算比拟费事,均匀每一个时候合八又三分之一刻。每一个时候相当于今日的2小时。按地支排序为子、丑、寅、...

古代的一时三刻等于现在多少时间?
“一时三刻”是一个成语,形容很短的时间。一刻代表现在的15分钟。如果把“一时三刻”理解为一个时辰三刻钟,就是2小时45分钟的意思。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2小时,一刻是现在的15分钟,三刻就是45分钟。

我国最早的“竹雕”作品出现在什么时期?
而竹刻或骨刻的出现,其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在一个傍晚,部落记事者同往常一样打算用矿物颜料在岩壁上记录一天的工作时发现矿物颜料已经用尽,于是它开始用石刀、石斧之类的工具在岩壁上刻画记事,但岩壁和手中的石刀、石斧的硬度相当,无法顺利的在岩壁上记录下一天的事迹,正当它焦虑时他手中的光滑的...

甲古文是在哪个年代开始的呢?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

中国古代雕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什么朝代
中国古代雕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秦汉。扩展知识:中国古代雕塑经历了萌芽期、成熟和繁荣期、高峰期、低潮期四个时期。1、萌芽期: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可追溯至公元前4千年以上,这一时期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拉开了中国雕塑史的序幕。其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

陶器的装饰纹样的发展有哪几个时期组成?
陶器的装饰纹样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主要是以线刻装饰的陶器为主;纹样有螺旋纹、十字纹等等;第二期。主要以彩绘为主开始是用红黄白颜料在烧好的陶器上描绘螺旋纹,蛇形纹以及编制纹等,主要是在经过磨制的陶器上描绘红色纹样。

垣曲县19136338320: 碑刻是哪一个时期开始盛行的一种时刻类型 -
邰食诺为:[答案]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碑和碑文的种类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

垣曲县19136338320: 碑刻是哪一个时期开始盛行的一种时刻类型 -
邰食诺为: 东汉时期. 碑刻,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最早的碑刻文字,首推秦朝的“石鼓文”.多数的碑刻有毛笔写件兰本或书丹上石.但有些摩崖石刻及石窟,往往不经书写而直接用刀在石面上雕凿.无底本的碑刻不容易揣摸书写的笔法,即使根据真...

垣曲县19136338320: 碑刻是哪一个时期盛行的 -
邰食诺为: 根据历来碑的发展情况来看,其碑的情势变化,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是两汉.这时候期碑刻的情势特点是,以云气冠和圭冠为主,成为这时候期碑刻的主要特点.第2阶段,主要是魏晋时期.由于曹操制止厚葬的命令,使东汉盛...

垣曲县19136338320: 碑刻是哪个时期开始盛行的 -
邰食诺为: 应该是始于秦始皇,封山泰山刻碑记录功勋

垣曲县19136338320: 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是什么时候?有何特点?
邰食诺为: 东汉竖立墓碑之风盛行,背的制作愈来愈精.唐朝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但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碑的结构1般分为碑首、碑身、碑座3部份.碑首主要刻些碑名,或仅起装潢作用.碑身刻写碑文,碑座起承重和装潢作用.明...

垣曲县19136338320: 我国碑刻从什么时候开始没落 -
邰食诺为: 您的问题,我国碑刻,经历“清代的乾嘉时期的兴盛”,从清代的“同光时期”时候开始没落.

垣曲县19136338320: 公元前几几年时就开始用拓印来几记载事物 -
邰食诺为: 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大事记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图像者.

垣曲县19136338320: 书法中魏碑的特点是什么 -
邰食诺为: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仅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就有三千余品,而著名的是《龙门二十品》.墓志在南北朝时十分盛行,其中北魏的墓志铭比前代都多,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

垣曲县19136338320: 大篆、小篆 隶书 楷书 分别是什么朝代起源的 -
邰食诺为: 大篆 西周后期,汉字由甲骨文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也称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础.大篆,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流行于西土秦地的汉字,相传这种字体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称为“籀文”.大篆的形体结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