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作者&投稿:勾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大明湖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现在的历下亭虽几经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它既名“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
  大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名扬四海,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古时湖面甚阔,今五龙潭一带也包括在内。后历经变迁,至金代起,大明湖专指城内湖区。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出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1958 年市政府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维修古建,广植花木。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
  〖园中之园-铁公祠〗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这里。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直到最近两年,经过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湖水污染,佛山倒影才又得以重现。游人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游览大明湖,偶尔能欣赏到这一奇观。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的杜撰罢了。

1、曾巩
南丰祠又名曾公祠,为纪念北宋文学家、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而建。曾巩任齐州知州期间,为济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北水门,即大明湖汇波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北的水患问题。大明湖之所以霪雨不涨,就与北水门调节水量有关。
另外,曾巩还为西湖(今大明湖)修了长堤,名为百花堤,建了北渚亭,还在城内修桥铺路,在趵突泉畔建了泺源堂、历山堂。曾巩调离齐州时,济南老百姓拥上街头,拉起吊桥,关闭城门,以挽留他们的父母官,致使曾巩不得不在夜间悄悄出走。
2、铁铉
明建文帝时,铁铉镇守济南,任山东参政。公元1400年,明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兵至济南,铁铉固守,阎王率公布下,便绕道济南攻取南京。后来阎王势如破竹,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立为建文帝,再复取济南,铁铉被俘,宁死不降,在南京受刑而死。
铁公祠位于大明湖北岸,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建,铁公祠匾额由清代翁方纲手书。始建年代不降,清乾隆年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在济南大明湖畔北岸修建了铁公祠。
铁公祠的修建,反映了济南人民对忠于职守、誓死卫城的铁铉的缅怀之情。如今,铁公祠已成了大明湖一个著名景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绘形绘色地描写了在铁公祠观佛山倒影的情景。
3、王渔洋
王洋渔6岁入学,8岁能诗,15岁就有诗文出版,17岁应童子试,三试皆是第一名,被誉为神童。据《历城县志》记载,清代著名诗人王洋渔24岁时,在大明湖畔秋柳园读书会友赋诗,并在水面亭写下了轰动大江南北的《秋柳四章》。
王洋渔创诗论神韵说,被誉为一代诗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秋柳园位于大名湖南岸,与历下亭隔水相望,门上悬匾额秋柳园三个大字,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写。

扩展资料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也是泉城济南重要的风景名胜、开放窗口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
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2009年,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
大明湖一带历代建筑甚多,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历下亭
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虽几经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
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2、道教庙宇——北极阁
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北极阁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重修。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组成。
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有关于真武修炼成仙的壁画,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后殿名启圣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

3、汇波楼
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为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济南唯一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墙时,在北水门上建了一座两层高的城楼,因城内诸泉水汇流入大明湖,再经北水门流出城外,故命名为汇波楼。
汇波楼建成后,成为人们登临游览,集宴赋诗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解放前,汇波楼毁于战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楼基本保持原貌,为重檐两层城楼式建筑,气势宏伟。登汇波楼,北可眺望鹊、华两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阳西下时,更可领略到济南八景之一汇波晚照的壮丽景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明湖

一、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大明湖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
二、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
三、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四、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面58公顷,公园面积103.4公顷,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4.5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与皇上邂逅的地方),也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开放窗口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拥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等著名景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两百万人次,是5A级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著名景点有历下亭、北极阁、铁公祠、超然楼等。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现在的历下亭虽几经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它既名“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
  大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名扬四海,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古时湖面甚阔,今五龙潭一带也包括在内。后历经变迁,至金代起,大明湖专指城内湖区。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出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1958 年市政府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维修古建,广植花木。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
  〖园中之园-铁公祠〗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这里。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直到最近两年,经过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湖水污染,佛山倒影才又得以重现。游人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游览大明湖,偶尔能欣赏到这一奇观。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

故事
古时候,济南北郊有个大明国寺。寺内殿宇雄峙,亭阁林立,每天经声佛号,响遏行云,看上去极为庄重、排场。然而 寺内的和尚却不守教规,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尤其可恶的是经常利用信徒烧香还原、祈求得子等机会,坑害奸污来寺拜佛 的良家妇女。传说有一个官人的母亲病了,请了许多医生医治,也不见效。官人的妹妹至爱至孝,便要去大明国寺为母亲烧香许愿,官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妹妹为治好母亲的病,每天晚上都偷偷地朝大明国寺的方向烧香祈祷,一月之后,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妹妹决心到大明国寺还愿,怕哥哥不答应,就趁哥哥不在家的时候,独自来到大明国寺。那天寺内老和尚外出不在寺院,几个小和尚见这女子长得年轻漂亮,随起歹心,悄悄跟踪,并查看了住处,报告了老和尚,老和尚眉飞色舞,立即派人把官人的妹妹拖到寺内。官人得知后,勃然大怒,肝胆欲裂,他抄起大刀,骑上战马,奋力向大明国寺追去,刚到大明寺附近,突然天空乌云滚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突然一声霹雳,顿时天塌地陷,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明国寺,就这样沉入 地下。接着从地下冒出一片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就是现在的大明湖。 再说官人抢出了妹妹,治好了母亲的病,大明国寺的和尚已遭天遣,百姓拍手称快。从此以后,官人辞职,在大明湖中种藕捕鱼,周济穷人,奉养老母,日子过得满快活。而那些恶和尚有的喂了鱼虾,有的变成了湖里的蛤蟆,看到人家过上了美好的日子,只会生气鼓肚,却永远叫不出声来 ……
名人
曾巩——南丰先生,古文八大家之一,文章好生厉害。台湾李敖曾说,自己的文章,五百年来数第一。如果他真的数第一,也是因为他没有生在唐宋时代。以前,只知道曾巩文章写得好。到了大明湖,才知道,曾巩做官也很好。任济南太守时,曾巩为防水患,专门修修筑大明湖北水门,湖水经北水门泄出流入小清河东注渤海,至今依然汩汩流淌。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南丰先生确是百里难得一书生!提起李清照,人们大都称赞她美丽的诗句。对我而言,更关注她的爱情故事。据野史记载,李清照的爱情就发生在大明湖。八百年前的一个秋天,李清照在丫环的陪同下,到大明湖荡舟。暮秋的大明湖,别是一番景致。雪松杨柳,断荷残藕,引得清照心绪清悠,诗兴大发。随即吟词一首:湖上波来风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莛草。眼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不料这首好词,正巧被岸上一个书生听到。那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金石学家赵明诚。于是,他们之间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目睹李清照画像,想象她那美丽悲壮的爱情,双目为之潮涌。现时代,哪里去寻找如斯可歌可泣的爱,如斯感人至深的情呢?几十万大军,围攻一座小城。三个月不下,最后无奈退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奇迹发生地:山东济南。奇迹制造者:一代名将铁铉。铁铉,本是军中一个不起眼的粮草官。当危难来临,几乎一夜之间,成为著名指挥官。铁铉的胜利,靠的是智谋,靠的更是天地正气。新华辞典里,对铁铉,还有一种解释:一种铁器,形似“U”型。看了铁铉的英雄事迹,真想把“U”型,改为刚直论说,你的主人,是琼瑶阿姨。但是,我还是把你看作半个历史人物。因为,你的存在,符合逻辑的真实。你是怎样一个美女啊!如诗,如画,如烟!就连一代天骄都爱上了你。以前,人们都说,济南的女人,那叫一个“土“。可是,我们说,山东济南,大明湖畔,有个如诗如画如烟的罕见女子夏雨荷!夏雨荷,你因生在大明湖而美丽,大明湖因你获得新生机。
大明湖畔,还有纪念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的稼轩祠。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东郊四风闸人。他既是伟大的词人,又是南宋抗金英雄。“辛稼轩纪念祠”匾额是陈毅元帅所题。出稼轩祠,可乘船至湖中历下亭。亭始建于北魏年间。唐天宝四年(745年),诗人杜甫经济南,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在历下亭设宴款待他。杜甫即席作《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其中有“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这两句被传为千古名句。
自己细心去摘选吧!
还有一个夏雨荷

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怎么?大明湖又干了吗?


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一、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大明湖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二、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

大明湖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1、曾巩 南丰祠又名曾公祠,为纪念北宋文学家、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而建。曾巩任齐州知州期间,为济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北水门,即大明湖汇波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北的水患问题。大明湖之所以霪雨不涨,就与北水门调节水量有关。另外,曾巩还为西湖(今大明...

谁能提供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也有说乾隆皇帝游大明湖在历下亭休息,看到大明湖内蛇穿行,蛙乱鸣,甚是惊棘,就说:“蛇回洞,蛙不鸣”,从此大明湖就看不到蛇也听不到蛙鸣了。据说每到夏天雨季,北园一带荷池水涨,哇声震天,但大明湖内却是静悄悄一片。就是把正在鸣叫的蛙放到明湖水里,它也不再叫了。传说二。古时候,...

济南名胜大明湖和趵突泉:历史、文化与名人
提到济南,不能不提的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就是济南人。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生活困苦,诗词中充满了身世之叹和情感的忧伤。尽管有些作品已散失,但她的才情却被后人通过《漱玉词》这部辑刊传承下来,至今仍让人感怀。最后,我们还要提到的是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他是清代书画家和文学...

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越短越好!!!
如果他真的数第一,也是因为他没有生在唐宋时代。以前,只知道曾巩文章写得好。到了大明湖,才知道,曾巩做官也很好。任济南太守时,曾巩为防水患,专门修修筑大明湖北水门,湖水经北水门泄出流入小清河东注渤海,至今依然汩汩流淌。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南丰先生确是百里难得一书生!提起李清照,人们...

济南的趵突泉有哪些名人纪念馆 ,大明湖呢?急用!
他们分别是曾巩、辛弃疾、李清照、铁铉,以及半个历史人物夏雨荷。大明湖岸边,不仅有过他们的足迹,还建有纪念他们的场所。曾巩——南丰先生,古文八大家之一,文章好生厉害。台湾李敖曾说,自己的文章,五百年来数第一。如果他真的数第一,也是因为他没有生在唐宋时代。以前,只知道曾巩文章写得好。...

大明湖历史名人和故事???
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

太明湖 名人
1966年,中国的现代作家老舍投太明湖自杀。(这个...)还有,就是楼上说的那个了吧~

有关大明湖畔的抒情散文?
有汇波晚照、明湖秋月、佛山倒影、遐园好音、沧浪荷韵、画船烟波、丹坊耀日、钟鸣蛙静、柳岸春深、历下秋风。新十景的产生极大的推动开发了旅游的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光临游览,休闲度假。可见大明湖悠久的历史与历代众多名人的遗迹,以及优质的水文环境,使大明湖闻名中外,成为到泉城济南而不得不前往游览探究的...

关于大明湖的诗句6
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历下亭 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

沾化县13230164772: 大明湖历史名人和故事??? -
仁巧源心: 大明湖传说为李清照与赵明诚初识之所,为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紫薇格格的出生地.有朱棣攻济南时所杀建文帝忠臣铁铉之庙

沾化县13230164772: 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简短喔~)谢啦! -
仁巧源心: 人物:乾隆帝和夏雨荷,,,, 故事:皇上~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

沾化县13230164772: 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15字
仁巧源心: 济南的众多泉水,大部分流向城北,汇成了一个大湖,这就是名闻四方的大明湖.大明湖北岸的小沧浪亭西洞门的两旁,挂着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写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道出了济南柳、荷、湖、山辉映一体的独特风貌,成为游览济南的人争相欣赏的名句.

沾化县13230164772: 谁能提供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
仁巧源心: 久居济南的人,几乎都知道大明湖里有“四怪”——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但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大明湖的四怪之谜也逐一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唯独“青蛙不鸣”这一怪,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明湖四谜已解其...

沾化县13230164772: 哪个历史任人物住在大明湖畔? -
仁巧源心: 大明湖畔,原指济南大明湖边的美丽风景,多年前《还珠格格》里的一句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一回忆起过去,网友们马上会联想到“大明湖畔”.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常见于网络、风靡于世界各地的通行潮流百搭词汇,如大明湖畔的孔夫子、大明湖畔的华盛顿等.

沾化县13230164772: 谁知道有关大明湖 名人 写的诗或词 10首左右·. -
仁巧源心: 1、唐诗人杜甫曾两次来济南游历与书法家李邕宴饮于历下亭.留下了“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的诗...

沾化县13230164772: 夏雨荷的历史上的乾隆与大明湖 -
仁巧源心: 简单的说就是乾隆来济南玩在大明湖看见一个小妮,眉来眼去当晚就给人家办了.他是皇上可以写成一段佳话,要是普通人就是耍流氓

沾化县13230164772: 大明湖可谓是济南一大美景,它是历史文化是怎样的呢 -
仁巧源心: 大明湖有着悠久的历史,湖的名称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魏时期,著名地质学家李道元在《水笔记》和《水笔记》中写道.河流北流大明湖,西为大明寺,寺东面和北面.“大明湖位于五龙潭地区,现在大明湖的水域称为离石湖”.还有其他的历史记载.当时,大明湖称为“第一波”或“水波”,南至“穿影湖”、“北至鹊山”和“中国不注山”,即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连接湖的大湖.在六代,莲子湖被称为湖畔的莲子湖心岛.隋唐时期,它不仅被称为莲子湖,而且被称为“李水珀”.宋代,有“西湖”之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