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谁都能成佛,现实中有谁成了佛?

作者&投稿:蓝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佛教中成佛的标准是由什么来衡量的?谁来判定“佛”成了佛?~

佛教中成佛的标准就是转八识成四智。
坛经中说:五八六七果因转。说的就是第六识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是在因地转,也就是初地菩萨大乘见道时转。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是在果地转,也就是成佛是转。所以成佛的标志就是转八识成四智。
所谓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就是要破除人我执与法我执作用。
转意识为妙观察智就是要以意识体会大乘见道的境界。
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就是要净化第八识中的全部染污种子。
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就是佛处理世俗事物的智慧,比如佛祖在人间说法。
只有佛自己以及其他的佛才能判定自己成了佛。

菩提祖师到底是谁?有三种猜测,其一,认为是如来本人;其二,认为是如来的师兄;其三,认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即须菩提,《金刚经》的主角;我个人认为是第三种。

猜测之一
孙悟空是只石猴,很多年后有人说他是这本书的真正主角,其实这是不恰当的,他只是“第一主角”。因为西游的队伍里每个人都是主角,包括龙马。

孙悟空是天产石猴,生于花果山水帘洞,得育明师。修成大道。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一根如意金箍棒,横扫天上地下,高傲刚强,生平从不服人。
他受业的师父,是一个叫菩提老祖的人。
我在很久以前写过东西论述过天地五仙的级别和差别。在那里边我曾经有过菩提老祖不如镇元大仙的论调。因为菩提老祖曾经露出口风可杀悟空.他既然居住在地上,又能教出孙悟空这等徒弟,理所当然属于地仙。而镇元是地仙之祖。所以镇元强于菩提更强于悟空这个推理我一直深信不疑。直到不久以前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我无聊的翻着西游,忽然间,我想起一个问题:菩提到底是谁?

跟我以前臆断的相反,菩提,也许根本不是地仙!

因为这中间的疑点太多了,而我以前竟然一直没有注意到。

一,悟空学成大道降龙伏虎之后,曾经有过一段“强销死籍”的经历。当时地府的生死簿上明明记载“孙悟空,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大大的不对!
因为要知道悟空当时已结拜七兄弟,七兄弟另外六人各个都非善类,从法力神通上说,应该都在伯仲之间。既然悟空可以而且已经强销死籍,那么那六个呢?难道他们六个已经强销死籍过了么?难道地府隔三差五就要被神通广大的妖怪践踏一回?难道地府里根本没有另外六个魔王的档案?
何况天下间还有更强于七魔兄弟的妖怪!

那么为什么只有孙悟空有这样的遭遇?

从天地五仙的划分来说,天地神人鬼(顺序不可错,央视新西游里那个如来都没搞懂,他老人家说的是天地人神鬼,直接让张三丰超过了玉皇大帝:)。
以悟空毕业离校之后表现出来的神通,横扫天宫,败李靖哪吒四天王都是真实本领。能横扫神仙界的起码是高一等的地仙界。而当时悟空还没有以身为炉鼎炼丹的能力,他以后的道行积累基本都是靠吃桃子的。所以他也只能是地仙。鉴于他确实打不过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他在地仙界中应该只是中等偏上一点。
当时悟空既然已有地仙的能力,理应同时拥有地仙的待遇。他另外六个兄弟每个都没有受到地狱的骚扰,应该就是因为他们都已经拥有实际地仙的能力和待遇,哪个鬼仙敢惹他们,不被他们拿去递鼓传更提铃喝号就已经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所以悟空这段相当特殊的遭遇,其实只能说明一个事实:悟空根本不是仙人。从始至终,他根本没能跟仙界建立起真正脉络贯穿的联系。所以,他的师父,菩提老祖,也同样不会是仙人!

——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

二,照妖镜的问题。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悟空两次公然对抗天宫,两次都对上了托塔李天王,李天王有照妖镜。但前后两次交锋,其中一次还是在二郎神的关照之下,这照妖镜居然一次都没好用过。对悟空不构成任何威胁。当时最后破解悟空变化的方法,是锁了琵琶骨。
很久以后,悟空与六耳猕猴鏖战,真假难辩。打到天宫,照妖镜第二次出场,在镜子里,看到两个大圣,衣服,金箍,铁棒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怪就怪在这里,假使照妖镜对悟空有效的话,镜子里应该只有两个猴子而已……为什么他们在照妖镜面前宛如对着一面普通的镜子,连衣服之类都过滤不掉?……

但还不能就此说照妖镜是一没用的东东,那牛魔王何等了得,与悟空激战一日一夜,斗智斗力,丝毫不落下风。若按这等法力,小哪吒哪里是他的对手?!可是照妖镜一照住元神,老牛就再不能飞腾变化,只能乖乖的做被宰割的菜牛。

为什么相差竟然如此之大?!

某一天我忽然想起哥斯拉,想起红外线跟踪导弹居然打不到那冷血的怪物,顿时豁然开朗。如果,我们假设仙界的各种法宝(当然除去直接打击类的如金箍棒,降魔杵)都是各自定位不同的特制武器,问题一下子就简单了,假如一个人不具备了那法宝攻击所必须的条件,那法宝自然就制不了他。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是主要围绕法宝的,所以举几个封神的例子。大家知道哪吒是莲花化身。莲花没有魂魄,所以哪吒一成型就不惧任何以魂魄为攻击对象的法宝。这一点极大的成就了哪吒,不然,他将沦为与黄天化,韦护伯仲的中庸角色。(要知道连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都仍然是存在着魂魄的。)

而杨戬更了得的多。哪吒不惧魂魄类法宝,杨戬相反,他除了魂魄类法宝其他什么也不惧。(当时他只是神仙级的人物,但在全书中他除了只对大教主级宝物如诛戮灭绝剑等因等级太悬殊而不得不逃避之外,其他稍低一点的他师父级别的法宝他通统硬接!闻仲的龙鞭,邓婵玉的五色石,甚至广成子的玉虚至宝翻天印,他一概硬接!我从没见过杨戬被宝物打下马去过。(哪吒N次,黄天化等无数……)

而且杨戬以肉身跟哪吒的莲花身同样有对各种瘟毒免疫的作用。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七十二变。这种法术的有用程度远非我们以前想象的变来变去的那么简单,要知道,既然很多法宝都是靠锁定特定目标而攻击的话,那么,具有极端不稳定性的七十二变,原则上就可以把这些法宝统统躲开——比如,非典病毒很嚣张,但是一定有它攻不破的堡垒。假如一个会七十二变的人遭到病毒的袭击,他的变化就会自然改变他某些基因,部分变化成对非典病毒免疫的动物基因(比如说他直接变出非典疫苗来)……

糊涂了吧?……懂了的举手!好,居然有这么多聪明的人!

七十二变就是这样,绝大多数的法宝都应该对这种神通束手无策。除此之外杨戬还有一门九转元功的功夫,类似于高级铁布衫,金刚不坏,成道以后一般的直接攻击(时髦点叫物理性攻击)可以根本不加理会。

悟空在这两项上的本事大致上跟杨戬差不多。老牛稍弱,有七十二变,可能无九转元功。

我之前说过了,七十二变加九转元功几乎可以抵挡大多数的法宝,除了魂魄性法宝,但,照妖镜是魂魄性,这种制的老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法宝,偏偏从来没有对原本应该有效的孙悟空产生效果。

为什么?

三,悟空投入唐僧门下,最开始更象一笔交易。唐僧救了他,他保护唐僧取西经。在他的心里,除了感激,可能根本没有正视过他的这个师父。
然而,几年之后,事情变化了。
悟空似乎慢慢发现了唐僧,发现了取经的意义,更重要的,发现了自己!
他开始重视起唐僧了。在平顶山,他对唐僧头上的云霞称赞不绝。在通天河,他对老陈说“我师父管教不死长命。”在无底洞前的喇嘛庙里唐僧一病三天,老孙并知因果。铜台府地灵县遇冤,悟空第一个晚上就是在忍,就是在故意受苦受难,因为他知道,师父有这一劫。
他无师自通的知道了师父是金蝉子,是如来的第二个门徒。

为什么这些玄奥的东西,他竟然都明白过来了?!

孙悟空向来自诩老孙不知几万岁了。稍微精细一点的人都知道,他在说大话。悟空从生身到成道,到强销死籍的时候三百四十二岁,之后在天宫混了百十年,压在五行山下又五百年,满打满算加起来才一千来岁。这样年纪的妖怪有的是。

悟空拜在菩提老祖座下时,老祖说:“入得我门,为十辈小徒。”他门中排辈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元觉,悟空是悟字辈。但在之前书中没有对这老祖做一字交代,之后却又无一字补叙。菩提消失的无影无踪,神秘到,就仿佛他一直在那里等了三百余年等待那只竹阀度海的猴子……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又究竟是谁?……

花果山上的老猴子跟悟空说,世上不死者,唯佛与仙与神圣。
悟空的成就不止神圣,他长生不死,而前文我们已经论述过他实际上不是仙人,那么他是什么?——答案只剩下一种,他是佛门弟子!
因为他是实际上的佛门弟子,但在现实中,菩提以道家神通成就悟空的佛门正果。所以,任何地方都没有关于孙悟空的记录。地府照样作为一个过程来抓捕他,而照妖镜也不可能超越仙界锁定一个佛门的弟子!

这就是事实的真相。

孙悟空在西行之前度过了一千余年的时光,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就在悟空从仙石中破体飞出的同时,一个婴儿在人间降临,他一出生就是和尚!

这个和尚慢慢长大,衰老,死亡。他的下一世,仍然是和尚!这个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直在做和尚,他做了九世和尚,轮回到第十世,还是一个和尚。

这个人当了十世和尚,到最后这一世,他在人间已经历劫将近千年,也许是机缘终于巧合的来到他身边,当时是唐朝。当朝的皇帝从千佛万僧之中选他出来,执行一个伟大的任务,取西经!

这个人就是唐僧!

唐僧跟孙悟空,虽然名分上是师徒,但,实际上,他们原本就是一体。那个不敬三宝特立独行的西方不肖弟子。他在千年以前被贬落凡尘,他性格中懦弱儒雅敬信佛法的一面成为唐僧,桀骜不逊啸傲天地的那一面进入仙石成为悟空。菩提为了成就悟空,在人间度过了十世。而唐僧用更漫长的时间,艰难完成了自己的十世求道。悟空跟唐僧,都是十世弟子!他们根本就是一个人善恶的两面。那个人,就是金蝉子!

因为唐僧跟悟空根本就是一体,所以,在取经的十四年里,悟空日渐一日的熟悉唐僧等于熟悉自己,虽然是桀骜不逊,也终于在不知哪个深夜中豁然梦醒。知道了那个令他痛心的事实,我,不是我!从此以后他已经明晰了千年以来的前因后果,即使是在贬谪时期,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跟他一体的师父。他深深的知道唐僧不会死,因为他自己没有死!

以后的过程都只是游戏而已,一种将善恶两极渐渐回炉重铸归为一体的游戏。还记得吗?当灵山大典,悟空跟唐僧并肩站在一起,悟空对唐僧说:“师父,现在我已成佛,跟你一样了……”

此间有真意,试问谁人知。每念如此,有泪如倾。……

前一世,金蝉子在如来的阴影下形成了本不该有的善恶两面。后千年,解铃还需系铃人。金蝉子善的一面自己挣扎着重新皈依佛门,而金蝉子恶的一面,就自然需要一个助力来帮助他完成重新由恶向善的大举。而这过程的头一步就是要教会悟空本领,如此一来,就有了菩提这个人。

悟空叱咤神界没有问题,在天界闹腾的功力应该还差的远。而他居然一无阻挡的就吃到了老君五壶金丹!还被老君在八卦炉里铸炼的金刚不坏。五行八卦循环不息。如果老君存心要杀悟空,只消小做手脚,移动巽宫的位置,风移火生,悟空必然化成焦碳。而实际上,倒象是老君成全了他!
老君实际上是不喜欢悟空的,这从他以后的话语中可以看的出来,那么又是什么人能够强使他做他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

是谁不是仙人却能教出悟空这样的徒弟?是谁能强使老君不得不成就悟空?是谁能够做金蝉子的师父?——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菩提老祖,这个我一直以为他是道家仙人的人,其实最大的可能,就是释迦牟尼如来佛本人!

孙悟空跟唐僧也许是西游记里最重要的两个人了,我默默的说,这时候靖岩不再是靖岩而是静言。我在杳无人迹的坛子上独自一人,寂寞的说神论鬼,而实际上我所说的,并非只是神鬼而已……
猜测之二
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联系密切

提起明朝著作《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我想你一定不会陌生。从两部作品中派生出来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神话就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两部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里面的人物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杨戬等人在两部书中都有体现。而《封神演义》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燃灯道人经过若干年后,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后来分别成为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燃灯上古佛。这些人物也在《西游记》中出现过。可见,两部作品关联之紧密。

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厉害人物简介

1.《西游记》二巨头

a.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刚一出场便化解了天庭大难。后又多次显露身手,帮着悟空破了重重磨难。堪称《西游记》中的巨无霸。

b.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乃是海外老仙。他隐居深山,不露头脚。虽法力无边,却是无人知晓。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这对悟空今后大闹天宫的,以至最后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菩提祖师绝非等闲之辈。

2.《封神演义》五教主

a.老子
即太上老君。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帮助阐教力退截教众仙。也曾一气化三清,战败过通天教主。《西游记》中,他住在离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圣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称太上老君。

b.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阐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以及“过去七佛”中的惧留孙佛都曾是他的门人弟子。而杨戬、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孙。后来他成为三清教的主管——《西游记》中的玉清圣地先天教祖。

c.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门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滥竽充数。不过他也为上天做了不少的贡献。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几乎都是他的门人。通天教主听信众弟子的谗言,摆了下“诛仙”、“万仙”二阵,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后来多亏四大教主同心协力才破得此阵。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圣地通天教祖灵宝天尊。

d.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极乐之乡。此人身高丈六,面皮黄色。长年累月不曾离得清净之所。后来受人之约,三颗舍利取下戮仙门,与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恶阵。

e.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来到东土度化有缘人。他比接引更开明,也多次帮助阐教解危难。可以说是二道皆通。他手里的加持神杵和七宝妙树真可谓是法力无边。通天教主曾两次败在准提之手。

三.《西游记》中隐藏着线索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是一个世外神仙。由于孙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习了3年武就把灵宵宝殿揭了个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对他的师傅普提祖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在《西游记》中就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吗?答案是否定的。

先让我们看看菩提祖师的住所。菩提祖师隐居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灵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灵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们合起来就是:“天上灵山”。而我们知道如来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的大雷音寺内。这两座山名如此相像,这真的是巧合吗?菩提祖师与如来佛祖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当孙悟空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时,吴承恩是这样描绘的:“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见《西游记》第一回)。可见,菩提祖师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难道这就意味着菩提祖师是佛非道吗?如果他是佛,那他为什么对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为什么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说呢?

四.《封神演义》寻答案

在《西游记》中,我们无法破解菩提祖师身份之迷。但我们知道《西游记》里的人物是与《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给人的感觉是佛道一体。而在《封神演义》中恰恰就有一个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两位教主,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曾经帮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和“万仙阵”。堪称《封神演义》的两大顶尖高手。他们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准提道人。

1.接引道人VS如来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极乐之乡,身高丈六,面皮黄色。不禁让人想起了《西游记》中已经修成丈六金身的如来佛祖。两人相貌如此相似,并且都在掌管西方极乐圣地。难道他们是一个人吗?那就让我们看看两位作者对两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准提道人之言,同往东土而来。只见足踏祥云,霎时而至芦篷。广成子来禀老子与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师至矣。”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篷来迎接。见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见: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
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说岂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话说老子与元始迎接接引、准提上了芦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游记》中第七回对如来的描述:
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c.在《封神演义》里,还有这么一段:
接引道人顶上现出三颗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剑。那剑如钉钉一般,如何下来得。西方教主进了戮仙门,至戮仙阙立住。

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后建立佛教的如来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准提道人VS菩提祖师

我们再来看看两部作品对另外二人的评价如何:

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见《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文殊广法天尊听得脑后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道人曰:“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曰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道人曰:“原来道兄认不得我,吾有一律说出,便知端的: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道人曰:“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

b.菩提祖师首次亮相,见《西游记》第一回: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五.答案揭晓

根据以上二文、四诗的评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后来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并。菩提祖师也从此隐居山林,将高山命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见《西游记》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逊色于如来。甚至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猜测之三
菩提祖师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在入佛门前苦修道术,后来拜了如来为师,《金刚经》中的问佛者。

这些问题您是问人不如问己,自己深入思考研究,就会知晓,旁人说了,您未必能信服,只当闲言看过,效果不妙。若能自己深入经藏,通晓宇宙人生的真相,您就会很开悟。我仍愿简言说之,为你做一个参考。
宇宙之中,一切众生皆有如来佛种,皆有神足智慧之示现,但因妄想颠倒而不能证得如来德相。我们都太颠倒了,都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能够证成如来智慧。
成佛之路很艰辛,要想修成佛必须经历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次第,也就是说,我们这些众生要在三大阿僧只劫之内完成五十二个阶位的修行,劫有大、中、小劫,若无特别指明,一般所指的劫通常是指大劫。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此为增劫;人寿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此为减劫,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一小劫共计约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一中劫含二十小劫,共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一大劫则含成住坏空四中劫,共约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
一大阿僧只劫通常又称一大无量数劫,光是一大劫的时间就已经难以想象,更何况无量数劫?只能说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虽然一大阿僧只劫的时间难以想象,但还是可以过得完的,否则过去无量无数诸佛又如何在无量无边的世界成佛?只是有的人是以一年为一年、一劫为一劫在过三大无量数劫;精进的人则有可能是以一年为一劫、一日为一劫、一分为一劫、乃至一刹那为一劫在过的。
现在的“中劫”是在“住劫”里,其名为“贤劫”。
现在走到了“住劫”的“第九小劫”的下半场即“减劫”的末期,人寿75岁。大约还有7000年就会否极泰来,进入第十小劫的“增劫”。
【贤劫千佛】

大乘佛典指出:在“贤劫”中会陆续出世一千位佛,所以叫“贤劫千佛”。

过去之“庄严劫”(成劫)、现在之“贤劫”(住劫)、未来之“星宿劫”(坏劫),各有千佛出世。亦即亘三世有三千佛出现。

现在佛教常说的“七佛出世”,就是指最近已经出世的“七佛”:
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婆佛,
4、拘留孙佛,5、拘那含佛,6、迦叶佛,7、释迦牟尼佛。

“过去七佛”中前3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是过去的“庄严劫”(成劫)的最后3佛,不是“贤劫千佛”里面的佛。

“拘留孙佛”以下之4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佛)是现在的“贤劫”(住劫)中已经出世的4尊佛。
“拘留孙佛”是现在“贤劫”(住劫)中的第一尊佛,“释迦佛”是现在“贤劫”(住劫)中第四尊佛。
“贤劫”中还会陆续出世996尊佛,也就是“弥勒佛”以下至“楼至佛”,一共还有996尊佛,则在“贤劫”的未来陆续出世。

释迦佛成佛以后,下一位即将出世的佛,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佛。现在正在“兜率天宫内院”讲法的弥勒菩萨,将会在大约800万年后(“第十小劫”的中间、人寿8万岁时)出世。
今日的韦陀护法尊天菩萨,发大愿为千佛护法,然后他在1亿8400万年后,功德圆满,成为“贤劫千佛”的最后一尊佛——“楼至佛”。
目前我们所居的时间为“贤劫”,此劫有千尊佛出世(总称“贤劫千佛”)。
佛经讲最小的时间单位是“小劫”;
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
四“中劫”为一“大劫”(“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
一“大劫”共计八十小劫,约十三亿余年。

在成、住、坏、空四中劫中,我们现处“住劫”。
住劫有二十番增减之久,现在是住劫(中劫)第九小劫的减劫。

住劫前八小劫没有佛出世,只有第八劫有四轮王出世。(贤劫3.36亿年,开始1.5亿年没有佛出世。)
第九劫减劫之初,人寿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
减至六万岁时,有拘留孙佛出世;(注意,最近600万年内才有佛出世。)
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400万年前有1尊佛出世。)
减至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其时即入劫浊);(200万年前有1尊佛出世。)
释迦本师出世时,人寿百岁。(2500年前释迦佛出世。)
现在的七千年后,人寿十岁,佛法灭尽;(600万年内出世了4尊佛。连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在内,1400万年内也只出世5尊佛。)
入第十小劫增劫,过百年增一岁;
增至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住世六万岁,正法、像法各六万岁。
2500年前释迦佛出世,35岁证道成佛,住世80年,正法1000年,像法1000年,末法1万年。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众生多不信正法。 现在释迦佛已灭,到800万年后弥勒佛才下生,中间连个转轮圣王降世也没有,众生真是苦也。
这是众生的“共业”如此,轻易无法改变,但是个人的“个业”容易靠修行改变。所幸,佛菩萨不断化身到人间传播佛法,有缘众生若能精进修行,必得解脱。
乍一看,“贤劫千佛”只有1000位,平均30万年1个,似乎大家都没指望修成正果了。其实,这里的“佛”指的是完全功德圆满的“报身佛”。
而已经“开悟”、尚未圆满的“法身佛”数目就多了,无量无边。开悟后就已经得到了大自在、解脱生死,只不过需要不断度化众生积累功德,最终圆成无比庄严的“报身佛”。所以修行人正应信心百倍修行,不必灰心失望。
大趋势已经是定数,能改变的只有个别人、个别时段,顶多造成“大熊市的一朵反弹的浪花”。所以真修行人、真开悟人所能做的就是“弘法”,而且还得“有缘就弘法,无缘就自了”。不能幻想“众生都能接受正法”,不能幻想“转轮圣王下世”让世界永久太平。
想寿命8万岁、福报如天大?大家都成这样要等800万年,而你个人就好办得多。佛在《大乘金刚经论》中说:人一生几十年,只需要守住“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指自夸成圣的大妄语)、不饮酒。能做到其中4条的人,没有其他大罪的话,下辈子福报就很大了;持5戒不缺,死后就能升到天道,福报比地上人能活8万岁时都大。)
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后入减劫;
第十小劫减劫后,从第十一至第十四劫无佛出世;(弥勒佛以后,连续7000万年没有佛出世。)
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世;(第15小劫的1680万年中,有994尊佛出世。贤劫千佛99.4%都出世在这个时代。)
从第十六至第十九劫无佛出世;
第二十劫增到八万四千岁时,楼至佛出世,住劫圆满。(又过了7560万年,第20小劫的中间,韦陀护法尊天菩萨为‘贤劫千佛’护法功德圆满,而成“楼至佛”。)
减劫中,又有小三灾次第发现:
(1)饥馑灾。
(大约4000年以后)人寿减至三十岁时,人身量不满三尺,于时,人类的道德伦理因果观念,丧失殆尽,福报相继享尽,连粗劣的五谷杂粮也渐没,稊稗充饥,为食中第一;以发褐遮体,为衣中第一;以铁为至宝,为庄饰第一。相煎人皮朽骨为宴会。偶得一粒麦谷,如获摩尼宝珠,密藏守护。饥馑灾至,凡七年七月七日,天不降雨,大地寸草不生,白骨遍野。尽阎浮提,所存不过万人,留之以作当来人种。饥灾过后,众生共起下品厌离心。

(2)疾疫灾。
(约5000年后)人寿减至二十岁时,身形由三尺减至二尺高,原来那一念下品厌离心也丧失,疾疫灾起,种种诸病齐发,死亡积野,过七月零七日,其灾方熄,此时尚无甘蔗糖盐之类,而况参苓桂附等药物。那时,没有国家组织,没有文化,国土空废,城镇毁败。只有一些小村落,遥寥散布。疾疫灾过,人们相共生起一念中品厌离心。

(3)刀兵灾。
过六千年后,人寿十岁时,彼时女子五个月即嫁,身高才一尺,有的人身高只有一拃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的距离),那时,原来那一念中品厌离心又失掉,惟有行十恶法者为人推敬。刀兵灾至,一切众生自相杀害。地所生草,利如锋刃,触之即死,过七日七夜,其患方除。有少量软心众生,避隐于山野,刀兵灾末,所剩人口仅一万,隐于山野的人,出山后,遇人相抱痛哭,共起上品厌离心,发誓断恶修善,由是寿命渐增,福报渐大。增劫开始,如是循环。

随着三小灾的次第发现,佛教法运也相应地渐趋衰微,直至灭尽。

世尊悬记:“五十二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法,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佛说法灭尽经》)。
尔时,16罗汉尽收世间一切经法,贮于铜塔,此塔沉至金刚际。佛法灭尽,犹如漫漫长夜失去灯炬,众生受苦痛煎熬。
释尊怜愍众生,特留《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为末法众生作最后的救度。
或有人怀疑:刀兵劫中的众生,智慧福德极为暗钝,怎能受持这部义理境界甚深的《无量寿经》呢?
释尊的一段法语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佛说法灭尽经》)
在回光返照之际,众生的根机尤显猛利,加之苦痛的逼迫,于时便能信解受持念佛法门。
据《大集经》记载:《无量寿经》灭后,释尊仍然悲心不舍众生,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
劫尽之时,“阿弥陀佛”四字。
世间众生没有能念全者,或能念一字,或能念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为天上师。

证知法灭之时,念佛一门乃末法罪浊众生最后的津梁,众生出世之本源。

吾人对净土法门应生殷重恭敬心,依教奉行。若不修净土,即在四生六道之中,大小三灾之内,头出头没,苦不堪言。

了知现代人生境况与末世劫运,我们应从内心生起深切的出离心,生起如救头燃的紧迫感。火宅炎炎,众苦充满,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元朝白云法师词云:“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莲花世界诗》)

我等当以佛祖古德的教示,增上出离心,并力跃上阿弥陀佛大愿之船。横截生死苦海,圆成佛道,还入生死,普济众生。

观世音菩萨其实已经成佛了,名号为正法明如来,但因慈悲化度愚顽刚强最苦之众,显菩萨身。地藏王菩萨已经修到了佛位,但他有愿:地域为空誓不成佛,这是大菩萨的良苦用心,可叹此世间中没有几人能懂,更不解如来密意所在,颠倒受苦,阿弥陀佛!

  

您好,首先佛不是神仙,佛是宇宙大觉者,是觉悟的人。
佛教说人人都有佛性,只是因为无明所以没有觉悟,在六道轮回。你指的现实生活是指现在的生活吗?现在我们居住的世界是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有烦恼,都有不同的习性,所以在这个世界大家都是凡夫。当人成为佛,他就会进入另一个世界,那里是净土,没有六道轮回,没有不公平,那里一切众生都是快乐的。
当然,其实另一个净土在我们的心中,人人都具有佛性,所以不管见到谁,要相信他就是佛菩萨,以这样的心态对待每一位众生,这样净土就会出现在我们心中的。大法师来到我们人间告诉我们真理,他们当然是佛菩萨的化身了。他们的示现告诉我们真理,我们要感恩上师和大法师~~
以上是我的学佛心得,如有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感恩~!

现实中无人成佛,只有往生。佛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菩萨成佛下生人间说法,〔现在刚过2500多年〕在这期间无人成佛。

佛一词的意思是觉悟了的人,所以人人均可成佛,现实中是否有人真的成佛了呢?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如同问一杯水怎么样一样,因为只有喝过这杯水的人才知他是什么味道什么温度。。。。。。这也只有成了佛的人才回答那些上师和大法师是否成佛。可以回答的是从一个初发心愿成佛的人或初发心菩萨来说,有很多的次弟,现实的很多上师或大法师,可能处在不同的成佛层次中,所以对于我们一个初学的凡夫而言,当我们的老师是足够的了,、。

呵呵。现实中人家成佛了也不会告诉你他成佛了。成佛的意义很广。随众生的根器。如下所明四教人成佛之相。
一者藏教所明成佛之相“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正习无余。坐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如释迦丈六弥勒十六丈等)受梵王请。三转法(车+仑)。度三根性。缘尽入灭。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二者通教所明成佛之相“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顿断残习。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成佛。为三乘根性。转无生四谛法(车+仑)。缘尽入灭。正习俱除。如炭灰俱尽”。
三者别教所明成佛之相“更破一品无明。入妙觉位。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众。转无量四谛法(车+仑)。”。
四者圆教所明成佛之相“进破一品微细无明入妙觉位。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盘山顶。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名大涅盘。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
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你是看不到这些境界的。如果你精进勇猛地用功四种修三昧。亦能于今生见佛乃至成佛。


从释迦牟尼佛下来,请问学佛的人,还有谁成佛
是弥勒佛呀!弥勒佛是佛教的第八尊佛祖,也是我们下一任即将到来的佛祖,根据佛经记载,将于56亿7000万年后降临人间说法。在这中间漫长时间里,并没有谁能够成佛。顺便教你一个常识:佛菩萨当年定下规矩,为了让世俗的人能够分辨佛与魔的区别,佛菩萨从来不与人灵通,尤其是不会附在人的身上,一旦真...

最关键的是释迦摩尼佛是靠哪个或者哪些法门修炼成佛即生成佛的?佛经里...
里面暗藏了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普通人不去研究,认为太简单)。靠信愿持名念佛就可即生得度,往生极乐,不退成佛。往生者有的没什么佛教学问,甚至是普通老太太,都能预知时至,还有的能随意挑选哪天走,真正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这就足以证明净土法门的伟大和阿弥陀佛无穷的神力。

为什么道士想成仙,和尚却想成佛,仙和佛有什么不一样么?
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在佛教中,“阿罗汉”与“玉皇大帝”那个级别高呢?次第而下: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初果)。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

一切终生最终都会成佛吗?那为什么还有永不超生的说法
永不超生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虽然在时间上是无量无数阿僧祗劫的时间,一个阿僧祗劫是12亿8千万年,但还是有一个可以出离的时间,因为在这个长久的时间中会得遇善知识,而终归得到解脱。而一切众生终将成佛是正确的,即使那些堕在阿鼻地狱的罪人,受苦的时间是无量无数阿僧祗劫的时间,但像上面所说...

因果同时,念佛当下成佛
我们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讲到因果同时。 也就是说,大乘的因果有二种不同:第一个是渐教的,唯识学的因果观,这个叫异熟果;第二个是顿教的,这个因果是同时的,造业得果是一念心,现前的造业,现前的就是一个因果,这种思想我们看下一段约刹那名今,这刹那简单的说就是当下,就是说一念相应一...

什么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从而顿悟,悟到自己这念心、悟到觉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人人都能成佛。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本来面目’,‘如来藏’...

佛学疑问:众生最终都会成佛吗?
您的问题都是在第六意识的陷阱之中打转,而无法超越。我们的思维是有限的,靠逻辑推理突破不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所以佛法要我们修行,就是要突破第六意识的局限。否则即使说了我们也不会明白。您如果真想解开这些迷,不妨亲自按佛陀的修行法门来实修,到时候就一切都明白了。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

现在大家都是跟释迦牟尼佛学习成佛。在无始劫以前,还没有人成佛的时候...
应该是自悟成佛吧,就像佛陀说过的辟支佛,自我觉悟,自我修行。也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的类型。其实你的无始劫实在是太久远了,再远的咱就不说了,就拿燃灯古佛为释迦牟尼佛授记的年代算起,那也是非常久远的事情。其实我明白楼主的意思,就是想知道,最早的一位佛的出现,是谁教他成的呢?对吧。我...

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无情终生皆有法性,请问法性是佛性的变现吗?_百...
”可见,佛性、法性都是指的诸法真性,众生若断无明,则见佛性,获得涅盘。佛教传入中国,修行成佛之原因,在佛徒中久久未能正确解决,当晋末法显译出《大般泥洹经》六卷,经中说除一阐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道生则认为经义未尽,遂倡一阐提皆得成佛,并立“顿悟成佛说”,受到旧学僧的抨击...

今生怎样能成佛?
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 师父:成不了。徒儿:为什么?师父:因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佛也不读经。徒儿:佛是怎么成佛的?师父: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徒儿:佛都想过什么?师父:佛天天在想如何把自己的真心施舍,如何让别人好,如何让世界、让大家都得道。佛天天想着...

千阳县13439514073: 佛教里谁都能成佛,现实中有谁成了佛? -
宜红倍平: 这些问题您是问人不如问己,自己深入思考研究,就会知晓,旁人说了,您未必能信服,只当闲言看过,效果不妙.若能自己深入经藏,通晓宇宙人生的真相,您就会很开悟.我仍愿简言说之,为你做一个参考.宇宙之中,一切众生皆有如来佛...

千阳县13439514073: 除释迦牟尼外还有哪些现实中的人成了佛?
宜红倍平: 佛心人皆有之,只不过常被尘埃覆盖,所以要常常修身养性,洗心革面,不断的拂去灰尘,发现自己真正的佛心. 佛在最高的境界,我欣赏地藏王那句话"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要自渡渡人哪.

千阳县13439514073: 佛教说六道众生皆有佛性,那么谁能举些其他五道众生成佛的例子呢? -
宜红倍平: 不一定必须在人道成佛.如《法华经》中的龙女成佛.

千阳县13439514073: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能够成佛?
宜红倍平: 佛只能追求,却无法修成,最高境界只能做到接近佛

千阳县13439514073: 除了释迦牟尼佛,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还有谁成佛了? -
宜红倍平: 释迦牟尼是来度人的,不是来修炼的,他在无数亿年之前就已经修成佛了,而且层次要远远超出如来层次,几千年如一瞬,要说在宇宙中,大小不同的粒子壳上,到处都是生命,修成佛的数不过来,至于说人类社会,公开修的和密修的,也有许多修成的,再说了,佛有不同的层次,如来是最低一层的佛,有时候把菩萨罗汉也叫佛,都是佛家体系的,就说这么多吧

千阳县13439514073: 除了释迦牟尼,还有谁成究竟佛? -
宜红倍平: 1末法时期无量诸佛住世!无量众生成佛! 释迦摩尼佛是佛法灭尽后开启佛法的佛.下一次佛法灭尽后开启佛法的佛就是弥勒佛.而中间是无量诸佛的... 2佛有三身 法身 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无众生可度.因为与众生合一了,众生也无缘...

千阳县13439514073: 佛说 人人皆可成佛 可为什么成佛的人这么少... -
宜红倍平: 成佛的人是少,但并不像你所想像得的那么少. 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才叫成佛,曾有人打了个比方,大意是:“修佛前我见山是山,修佛过程中见山不是山,修佛成后又见山是山”.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农民,来到城里被...

千阳县13439514073: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佛存在吗 -
宜红倍平: 阿弥陀佛,您好,首先呢,你要了解佛这个字,佛这个字是梵语,全称是佛陀耶,中文的意思就是觉悟的人,所以佛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其次呢,佛跟佛弟子的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所以盲目的求佛菩萨保佑发财,这叫迷信,佛教是教学,释迦摩尼佛跟孔子一样是老师,并非神仙,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义务教育者,现实中呢佛菩萨都存在,他们生活在不同空间维次,你看霍金把我们生活的空间分到17层,佛法上来说呢,生活的空间,是无量无边的空间维次,所以肉眼看不见的.

千阳县13439514073: 除了观音菩萨,弥勒佛请问还有什么佛? -
宜红倍平: 佛教认为的佛是无限的.早先,佛仅是佛陀的简称.这个词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觉悟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觉悟的人,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印度话称这种人叫“佛陀”.所以,按...

千阳县13439514073: 是不是所有其它的佛都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才成的佛? -
宜红倍平: 不是.大乘佛教认为空间上,十方皆有佛,时间上,三世乃至百千万劫前都有佛.即十方三世有恒河沙数的佛.近的譬如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等等.释迦牟尼佛只是我们这个时间段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即使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