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文言文鉴赏

作者&投稿:俎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天目》赏析

本文主要不在记游,而是评介天目山的独绝佳处。一开头,作者用“幽邃奇古”四字概括了天目山的特点,又用“不可言”三字赞叹其奥妙,逗人兴趣。但作者并不接着就作具体介绍,而以三组对偶句泛论一般深山僻岭的不足和无味,抑彼扬此,用议论再作反衬。然后列举天目山的“七绝”。这“七绝”是比较而来的,所举都属他山皆有、常人可觉的景物。前三绝是水、石、小庙,凡山都有,有目共睹。第四绝举雷声小,见出空旷高远而回响轻散,是写耳听,亦有谷皆响之事。五绝写云,六绝写松,则为名山多具而人所共赏的景物。至于七绝的茶和笋,本属浙江土产,所以比之以浙江著名的龙井茶和破塘笋,扑鼻芳香,清品清味。作者以活泼的笔调、简洁的语言写上述景物的特点,点出独绝处即止,不铺叙,不渲染却令人感到新奇,觉得奥妙,别有一种情趣。“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韩愈这两句诗,也许可以形容本文的写作艺术特点。 篇末作者开了个玩笑,稍带讽刺了庸俗客套,诙谐地对山僧说:“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这话确乎包含着真知灼见。祖国河山大好,我们都是她的儿女,都要爱护她,为她增色生光。 也表明了自己想归隐山林退出官场的意愿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2. 古文 的理解

天目 袁宏道

数日阴雨,苦甚.

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 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楼主说的是否是这个古文?

译文如下:

数日连著下雨,觉得很苦恼.

走至双清庄散步,天气稍为转晴.庄舍在山边下,和尚留他住在庄舍.僧房非常精致.溪流冲激在石头上的水声,整个晚上传到床枕上,石篑在睡眠中误以为下雨,觉得愁绪很深,所以无法入睡.

第二天早上,山庄和尚提供茗茶,邀石篑起来.石篑感叹说:「暴风雨如此大,如何平安归去 可以卧游取乐吗 」和尚说:「天气已放晴,风景很美,你听到的是溪水声,不是雨声.」石篑大笑,很快的披衣而起,喝了数碗茗茶,就离去了.

3. 古文天目全文

原文: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①。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②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③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睛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④,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袁宏道《天目》,选自大众文艺出版社《荆楚古诗文赏读》)注释:①病:毛病,缺陷。②骨:品质、风骨。③出缠:指超脱尘世。

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作为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丽古朴(得)不可以言说。从(双清)庄到山顶,大约二十多里。

举凡幽深偏僻的山大多荒凉,陡峭如削的山(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山路);外貌古朴鲜艳美丽就不够,骨架大玲珑(之美)就极少,以至于山高(的话),水(就)缺乏,岩石险峻(的话),草木(就)枯败:凡是这些都是山的弊病。

天目山满山都是沟壑,飞挂的水流淙淙(在耳),如同千万匹白色丝织品,(这)是一绝。山石的颜色苍老(深沉)润泽,山石骨架透漏奇妙,石路曲折,石壁高耸陡峭,(这)是第二绝。虽然(是)幽深山谷倒悬岩石,(但)庵堂庙宇都(很)精美,(这)是第三绝。我耳朵不喜欢雷声,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很小,听它好像(是)婴儿的声音,(这)是第四绝。拂晓起来看云,在险绝的沟壑下面,(云彩)白净(得)像丝绵,奔腾(得)像波浪,整个大地成为琉璃的海洋,众山尖突出(在)云海之上,如同浮萍,(这)是第五绝。然而云彩变换形态最不平常,它的景观奇特(得)很,不是在山里居住(得)久的人,不能够详知它的形状。山里大的树,几乎四十围(粗),松树的形状如同伞盖,高不超过几尺,一棵值(一)万多钱,(这)是第六绝。第一次采摘的春茶的香味,远远胜过龙井茶,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的,然而清淡香甜远远超过它,(这)是第七绝。我认为大江的南面,修炼真心栖息隐居(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地方,没有超过这里的(了),就有了超出(尘世)纠缠缔结居室(学道)【脱离尘世的烦恼,佛门弟子聚会祈祷】的想法了。

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彩,巳时之后登上最高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第二天,从活埋庵找到老路(上山时的路),就下(了)山。几天(来)晴朗(得)很,山寺的僧人认为是反常,下山后都互相庆贺。山寺里的僧人(有)四百多人,行礼很恭敬,争着用吃饭劝我们(留下)【请我们吃饭】。要走(的时候),众僧人进言说:“荒山偏僻矮小,不足以担当【配得上】巨大(高贵)的眼睛【客人】,怎么办?”。我说:“天目山我们也有一点儿份,山僧们不必【劳烦】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赞誉】”。于是大笑着分别(了)。

4. 文言文天目概括急~~~~~~~

天目[1]

[明] 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2]不可言[3],由庄至颠[4],可[56]二十余里[5]。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6];貌古则鲜妍不足[7],骨大则玲珑绝少[8],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9]:凡此皆山之病[10]。

天目盈山皆壑(hè)[11],飞流淙淙[12],若万匹缟[13],一绝也[14]。石色苍润[15],石骨奥巧[16],石径曲折,石壁竦峭[17],二绝也。虽幽谷县(xuán)岩[18],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19],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20],诸山尖出云上若萍[21],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22],其观奇甚[23],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24]。山树大者几四十围[25],松形如盖[26],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27],六绝也。头茶之香者[28],远胜龙井[29],笋味类绍兴破塘[30],而清远过之[31],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32],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33]。

宿幻住之次日[34],晨起看云,巳(sì)后登绝顶[35],晚宿高峰死关[36]。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37]。数日晴霁(jì)甚[38],山僧以为异[39],下山率相贺[40]。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41],争以饭相劝[42]。临行[43],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44],奈何[45]?”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46],山僧不劳过谦[47],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古,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山脚下的双清庄到山顶,大约有二十余里路。

一般来说幽深偏僻的山大多比较荒凉;陡峭如削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玲珑精致的感觉;以至于山高水就缺乏;岩石陡峭的山就缺少茂盛的植被。这些都是山的不足之处。

天目山满山都是深沟,瀑布水流发出淙淙的水声,如万匹白色的丝绢,这是天目山的第一个绝妙之处。石头的颜色青色润泽,山石的棱角透漏巧妙,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曲曲折折,石壁高耸陡峭,这是天目山的第二个绝妙之处。即使在山谷悬岩处,寺庙都很精致,这是天目山的第三个绝妙之处。我的耳朵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但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起来就像婴儿的啼哭声,这是天目山的第四个绝妙之处。清晨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在悬崖下,白净得像棉花一样,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漂浮的浮萍,这是天目山的第五个绝妙之处。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同寻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详知云彩的形态。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华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个绝妙之处。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芳香扑鼻的茶叶,比龙井茶还要香甜。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但更加清嫩香甜,这是天目山的第七个绝妙之处。我认为,长江的南面,是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我就有了脱离尘世的烦恼隐居山林的念头。

住宿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巳时后登上了天目山的最高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第二天从活埋庵沿着原来的路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天气反常,下山时互相祝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行礼非常恭敬,相互争着用饭招待我。等到要走的时候,山里的和尚说:“天目山偏僻而且小,不足以担当贵客的观赏,怎么办?”我说:“天目山也有些我的一份子,山僧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于是众人大笑着分别。

5. 天目 袁宏道 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hè),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yōu gǔ xuán yán),庵宇皆精,三绝也。

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sì)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

数日晴霁(jì)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

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妙古老,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山脚下的双清庄到山顶,大约有二十余里路。

一般来说幽深偏僻的山大多荒芜人烟;陡峭如削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巧的趣味;以至于山高水就缺乏;岩石陡峭的山就缺少茂盛的植被。这些都是山的不足之处。

天目山整个山都是沟壑,瀑布水流发出淙淙的水声,如万匹白色的丝绢,(这是天目山)第一个绝妙之处。石头的颜色青色润泽,山石的棱角透漏巧妙,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曲曲折折,石壁高耸陡峭,(这是天目山的)第二个绝妙之处。

即使在山谷悬岩处,寺庙都很精致,(这是天目山的)第三个绝妙之处。我的耳朵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但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起来就像婴儿的啼哭声,(这是天目山)第四个绝妙之处。

清晨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在悬崖下,白净得像棉花一样,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漂浮的浮萍,(这是天目山的)第五个绝妙之处。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同寻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熟知云彩的形态。

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华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个)绝妙之处。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芳香扑鼻的茶叶,比龙井茶还要香甜。

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但更加鲜嫩香甜,(这是天目山)第七个绝妙之处。我认为,长江的南面,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脱离尘世的烦恼隐居山林的念头。

住宿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巳时后登上了天目山的最高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第二天从活埋庵沿着原来的路下山。

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天气反常,下山时互相祝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行礼非常恭敬,相互争着用饭招待我。

等到要走的时候,山里的和尚说: “天目山偏僻而且小,不足以担当贵客的观赏,怎么办?”我说:“天目山也有些我的份额,山僧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于是众人大笑着分别。

6. 文言文天目概括急~~~~~~~

天目[1]

[明] 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2]不可言[3],由庄至颠[4],可[56]二十余里[5]。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6];貌古则鲜妍不足[7],骨大则玲珑绝少[8],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9]:凡此皆山之病[10]。

天目盈山皆壑(hè)[11],飞流淙淙[12],若万匹缟[13],一绝也[14]。石色苍润[15],石骨奥巧[16],石径曲折,石壁竦峭[17],二绝也。虽幽谷县(xuán)岩[18],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19],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20],诸山尖出云上若萍[21],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22],其观奇甚[23],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24]。山树大者几四十围[25],松形如盖[26],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27],六绝也。头茶之香者[28],远胜龙井[29],笋味类绍兴破塘[30],而清远过之[31],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32],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33]。

宿幻住之次日[34],晨起看云,巳(sì)后登绝顶[35],晚宿高峰死关[36]。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37]。数日晴霁(jì)甚[38],山僧以为异[39],下山率相贺[40]。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41],争以饭相劝[42]。临行[43],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44],奈何[45]?”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46],山僧不劳过谦[47],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古,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山脚下的双清庄到山顶,大约有二十余里路。

一般来说幽深偏僻的山大多比较荒凉;陡峭如削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玲珑精致的感觉;以至于山高水就缺乏;岩石陡峭的山就缺少茂盛的植被。这些都是山的不足之处。

天目山满山都是深沟,瀑布水流发出淙淙的水声,如万匹白色的丝绢,这是天目山的第一个绝妙之处。石头的颜色青色润泽,山石的棱角透漏巧妙,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曲曲折折,石壁高耸陡峭,这是天目山的第二个绝妙之处。即使在山谷悬岩处,寺庙都很精致,这是天目山的第三个绝妙之处。我的耳朵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但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起来就像婴儿的啼哭声,这是天目山的第四个绝妙之处。清晨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在悬崖下,白净得像棉花一样,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漂浮的浮萍,这是天目山的第五个绝妙之处。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同寻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详知云彩的形态。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华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个绝妙之处。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芳香扑鼻的茶叶,比龙井茶还要香甜。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但更加清嫩香甜,这是天目山的第七个绝妙之处。我认为,长江的南面,是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我就有了脱离尘世的烦恼隐居山林的念头。

住宿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巳时后登上了天目山的最高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第二天从活埋庵沿着原来的路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天气反常,下山时互相祝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行礼非常恭敬,相互争着用饭招待我。等到要走的时候,山里的和尚说:“天目山偏僻而且小,不足以担当贵客的观赏,怎么办?”我说:“天目山也有些我的一份子,山僧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于是众人大笑着分别。

7. 天目 全文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

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

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三纲九目文言文中指什么
三纲是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九目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盲目文言文
2. 诚意 文言文翻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1]。 小人闲居[2]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3],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4]。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侧目文言文
文章赏析: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擅长。“会宾客大宴”,点明...3. 以《口技》为题的文言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

初中语文文言文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

初中语文文言文目不见睫
【解释】:①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②指人容易看见别人,却难看见自己。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

初、高中所有文言文篇目,只要题目。多谢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

是我的目的文言文表达
1. “我”字在古文中是怎么形容的 1、“我”一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2、帝王人臣专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将、本将、本督、本帅等。3、通俗一点则用:鄙人、后学、末学、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辈、洒家(早期...

一叶彰目的文言文及翻译
成语“一叶障目”原文:夫耳之主,目之主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声 译文:耳朵是管听的,眼睛是管看的。一片树叶遮住眼睛,就会连泰山也看不见;两粒豆子塞住耳朵,就会连雷声也听不见。

初中文言文篇目都有什么啊
初中文言文篇目共有70篇,包括《论语》《桃花源记》《三峡》《与朱元思书》《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小石潭记》《送董邵南河北序》《始得西山宴游记》《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中考文言文规定篇目
3. 中考新教材文言文篇目 最新消息:古诗赏析篇目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 1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 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 3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 4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 5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 6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天目》答案,只有一小部分! -
池茅孚琪: 比喻: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排比: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对偶: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作用:第一个比喻句运用比喻手法,把飞瀑比喻成万匹白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瀑布的颜色、质地和亮度,体现出瀑布的巨大、壮观、气势磅礴 这个我们前两天刚讲过. 应该是对的~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古文<天目>的理解 -
池茅孚琪: 天目 袁宏道 数日阴雨,苦甚. 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 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谁知道《天目》的译文....
池茅孚琪:《天目》参考译文 天目山幽深奇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位于天目山的山脚的双清庄到山顶,路程大约有二十余里. 一般来说,位置偏僻的山大多荒无人烟,陡峭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文学常识:《天目》作者形象而有条理地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
池茅孚琪: 评介天目山的独绝佳处.一开头,作者用“幽邃奇古”四字概括了天目山的特点,又用“不可言”三字赞叹其奥妙,逗人兴趣.但作者并不接着就作具体介绍,而以三组对...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古文天目滴简略版翻译、亲们、简略一点简略一点、速度挖= =急求~ -
池茅孚琪: 天目原文不短,翻译更长..不知道你想要简略到什么地步... 总的来说,是作者的天目山游记,从上山开始,一直到夜宿天目山上的幻住庙,作者总结了天目山的七大妙处,或称天目山七绝.分别是天目山瀑布、天目山石径、天目山上的庙宇、天目山的雷声、清晨的天目山景以及天木山上的云彩和天目山的茶树(茶叶).最后,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山里的和尚说:“天目山偏僻而且小,不足以担当贵客的观赏,怎么办?”我说:“天目山也有些我的一份子,山僧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于是众人大笑着分别. 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理解成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爱护...天目山(祖国)美好风景(大好河山),我等均要爱护她.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天目 文言文点击答案 -
池茅孚琪: 阅读全文,依次写出天目山的“七绝”. 飞流、山石、庵宇、雷声、云海、山树、茶和笋 第二段主要是写凡山的缺陷,其在文中的作用是衬托出天目山的美 下列对“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分子”,并因大笑而别“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B)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阅读下列文言,完成题目(9分)天目 (明)袁宏道⑴①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②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 -
池茅孚琪:[选项] A. 荒山偏僻矮小,不足够挡住巨大的眼睛,怎么办? B. 偏僻矮小的荒山,不足以与高贵的客人相配,怎么办? C. 偏僻矮小的荒山,不能够挡住巨大的眼睛,怎么办? D. 荒山偏僻矮小,不能满足巨大的眼睛,怎么办?4.作者在第③段中的描写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请举例分析其妙处(3分)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袁宏道的天目文本解读 -
池茅孚琪: 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袁宏道 天日 原文译文 -
池茅孚琪:[答案] 没有天日只有天目 [原文]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①.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

水磨沟区19756584166: 袁宏道的《天目二》全文翻译 -
池茅孚琪:[答案] 原文: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hè),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