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重树木文言文选自齐民要术

作者&投稿:章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樊重树木 古文 的题目答案

樊重树木 原文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 译文 樊重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树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

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反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注释: (1)梓漆:梓漆,树。

(2)嗤:嗤之以鼻。 (3)皆得其用:都能让他们派上用处。

用:用处。 (4)向:从前。

(5)咸:全,都。 (6)已:停止。

(7)谚:谚语。 (8)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9)假:借。 (10)然:但是。

(11)樊重:人名。 (12)作:制做。

(13)积:积累。 背景: 樊重,字君云。

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

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

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

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作者与书籍介绍: 《齐民要术》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部古农书。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

“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它系统总结了在此以前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

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 达尔文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的影响。

指的就是《齐民要术》。 贾思勰,我国古代农学家。

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

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使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饿、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道理与启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附录: 樊重树木 原文: 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

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经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

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乃至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重堂高阁,陂渠灌注。

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

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

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译文: 樊重,字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

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

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

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

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

2.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与答案

樊重的字是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是以耕种庄稼为生计。他家还做生意。樊重的性格非常厚道,他做事情非常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同堂,但是没有分家,财物是共同拥有的。但是子孙之间都互相尊敬,家里面的礼仪像官府家一样讲究。

樊重很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在生活中不浪费。他家的奴仆都能够做到人尽其用。他的家人上下齐心,家里的钱财每年都成倍地增长。以至于后来他的家总共有了三百余顷。樊重家的房子都是层楼高阁的,四周有渠灌注。 樊重还养鱼、养牲畜。

乡里如果有人生活有困难,向他求助的时候,他总会帮助他们。樊重曾经考虑要制作器物,于是他就种了梓树和漆树。人们对于他的做法不以为然。但是在几年后,樊重种的梓树和漆树都得以应用了。过去那些嘲笑他的人现在反过来想要向他借这些木料。樊重的钱财积累到了成千上万。他经常帮助他的同乡人。

有一次,樊重的外孙何氏因为钱的问题兄弟之间发生了争执。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就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这样就解决了他们之间的争执。本县的人都称赞樊重的品格,将他推为三老。

在八十岁那年,樊重去世了。他生前借给别人的钱有百万,但是他却叫他的子女们把这些债单都烧掉。那些借债的人感到很惭愧,纷纷去还钱。但是樊重的儿孙们遵照父亲的遗嘱不接受他们的还款。

扩展资料

原文

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经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乃至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

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樊重树木

《樊重树木》是一篇古文,选自《齐民要术》序。形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樊重想要做器物,他先种梓树与漆树,当时人们嘲笑他,可他不管,最终事成。

启发借鉴

学习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文言词语、英语单词、数理化公式等,都要一个一个积累,日子久了,便会融会贯通,水到渠成。没有一步登天的事,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成大事者必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定能成功。

文学常识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xié)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储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生产过重大影响。

3.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译文】樊重,字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樊重的钱财积累至成千上万,他便经常周济本家同族,施惠于乡里。樊重的外孙何氏,兄弟之间为一些财产而争斗,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来解决他们兄弟之间相互愤恨,相互诉讼。本县的人都称道樊重的行为和品德,将他推为三老。

樊重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平素所借给别人的钱财多达数百万,他在遗嘱中安顿子女们将那些有关借贷的文书契约全部烧掉。向他借贷的那些人听说后都感到很惭愧,争先恐后地前去偿还。樊重的孩子们都谨遵父亲的遗嘱,一概不接受。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4.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樊重树木翻译: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人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原文:

樊重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扩展资料:

樊重的生平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但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子孙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樊重既善于经营家业,又善于做买卖。他非常节俭,常常是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人尽其用,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合力,樊家的财产和收成也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

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他在庄园内挖池养鱼,牧养牲畜,把自己的庄园整理得井井有条。樊重还乐善好施,凡是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他都毫不吝啬地帮助他们。

樊重另外一个女儿的儿子何氏兄弟为争夺财产闹的不可开交,樊重深为不耻,为平息纠纷,他自己分出二顷田产给何氏兄弟(赔田争讼)。樊重在乡里德高望重,人人称颂,被推举为“三老”(西汉的一种政治制度,三老掌教化)。

樊重活到八十多岁才无病而终。临终之前,樊重让家人把乡里向他借贷的借据都收集到一起,竟有数百万之多。看着这些文契,樊重什么也没说,让家人一把火都烧了。债家知道这件事后,都感到十分惭愧,纷纷到樊家还债。樊重诸子受父遗命,一律予以免除,一家也没有接受。

5. 文言文阅读

小题1:⑴从前 ⑵代词,代樊重

小题1: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2分)

小题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主题思想。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谈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即可。

6. 【文言文阅读

小题1:⑴从前 ⑵代词,代樊重小题1: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2分)小题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主题思想。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谈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即可。

7.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译文】樊重,字君云。

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

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

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

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

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樊重的钱财积累至成千上万,他便经常周济本家同族,施惠于乡里。樊重的外孙何氏,兄弟之间为一些财产而争斗,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来解决他们兄弟之间相互愤恨,相互诉讼。

本县的人都称道樊重的行为和品德,将他推为三老。 樊重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平素所借给别人的钱财多达数百万,他在遗嘱中安顿子女们将那些有关借贷的文书契约全部烧掉。

向他借贷的那些人听说后都感到很惭愧,争先恐后地前去偿还。樊重的孩子们都谨遵父亲的遗嘱,一概不接受。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

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8.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与答案

樊重树木》的翻译:樊重的字是君云。

他家世世代代都是以耕种庄稼为生计。他家还做生意。

樊重的性格非常厚道,他做事情非常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同堂,但是没有分家,财物是共同拥有的。

但是子孙之间都互相尊敬,家里面的礼仪像官府家一样讲究。樊重很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在生活中不浪费。

他家的奴仆都能够做到人尽其用。他的家人上下齐心,家里的钱财每年都成倍地增长。

以至于后来他的家总共有了三百余顷。樊重家的房子都是层楼高阁的,四周有渠灌注。

樊重还养鱼、养牲畜。乡里如果有人生活有困难,向他求助的时候,他总会帮助他们。

樊重曾经考虑要制作器物,于是他就种了梓树和漆树。人们对于他的做法不以为然。

但是在几年后,樊重种的梓树和漆树都得以应用了。过去那些嘲笑他的人现在反过来想要向他借这些木料。

樊重的钱财积累到了成千上万。他经常帮助他的同乡人。

有一次,樊重的外孙何氏因为钱的问题兄弟之间发生了争执。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

就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这样就解决了他们之间的争执。

本县的人都称赞樊重的品格,将他推为三老。在八十岁那年,樊重去世了。

他生前借给别人的钱有百万,但是他却叫他的子女们把这些债单都烧掉。那些借债的人感到很惭愧,纷纷去还钱。

但是樊重的儿孙们遵照父亲的遗嘱不接受他们的还款。

9. 樊重树木的翻译

樊重树木翻译: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人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原文:

樊重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扩展资料:

樊重的生平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但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子孙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樊重既善于经营家业,又善于做买卖。他非常节俭,常常是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人尽其用,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合力,樊家的财产和收成也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

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他在庄园内挖池养鱼,牧养牲畜,把自己的庄园整理得井井有条。樊重还乐善好施,凡是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他都毫不吝啬地帮助他们。

樊重另外一个女儿的儿子何氏兄弟为争夺财产闹的不可开交,樊重深为不耻,为平息纠纷,他自己分出二顷田产给何氏兄弟(赔田争讼)。樊重在乡里德高望重,人人称颂,被推举为“三老”(西汉的一种政治制度,三老掌教化)。

樊重活到八十多岁才无病而终。临终之前,樊重让家人把乡里向他借贷的借据都收集到一起,竟有数百万之多。看着这些文契,樊重什么也没说,让家人一把火都烧了。债家知道这件事后,都感到十分惭愧,纷纷到樊家还债。樊重诸子受父遗命,一律予以免除,一家也没有接受。

10. 文言文 的问题,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

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樊重树木 樊重,字君云。

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其营经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乃至开广田土三百余顷。

其所起庐舍,皆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

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

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

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

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译文】樊重,字君云。

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

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

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

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

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樊重的钱财积累至成千上万,他便经常周济本家同族,施惠于乡里。樊重的外孙何氏,兄弟之间为一些财产而争斗,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来解决他们兄弟之间相互愤恨,相互诉讼。

本县的人都称道樊重的行为和品德,将他推为三老。 樊重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平素所借给别人的钱财多达数百万,他在遗嘱中安顿子女们将那些有关借贷的文书契约全部烧掉。

向他借贷的那些人听说后都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2623933感到很惭愧,争先恐后地前去偿还。樊重的孩子们都谨遵父亲的遗嘱,一概不接受。

全文翻译就是这了。你看看就明白了。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与答案
樊重树木文言翻译与答案 答案:樊重曾种植柳树,年轻时下决心实践,到了老年时,树木已经长得高大成荫。那些树木的价值一天比一天贵重,到了后来可以逍遥享乐。正因为开始的时候培养了林木的种植根基,如今才能带来这般的美好景象。这段文言文告诉我们,栽种林木带来的长远利益是持续而丰厚的。不仅眼前的风景...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樊重种树的故事,深刻诠释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他当初种下梓材和漆树,虽遭人嘲笑,但经年累月,树木派上了大用场,那些先前嘲笑他的人如今却成了求树者。这正如俗谚所说:“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樊重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和长远的眼光,不断积累...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樊重树木》的文言文翻译是:樊重栽种树木。以下是 首先,樊重是一位非常重视栽种树木的人。《樊重树木》中的“樊重”指的是一位古人,他擅长种植各种树木。在古代文献中,栽种树木不仅是为了实用,如木材的使用和果实的收获,还象征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其次,文言文中的“树木”一词,指的是...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樊重树木翻译: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一、《樊重种树》翻译 樊重想做家具,先种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嘲笑他,说:“你老了,等到以后(这些树)能做家具时,怎么还来得及呢?”樊重不回答(他们)。春天来了秋天又走了,这样过了许多年,梓树和漆树都有了它们的用处。之前笑他的人们,都来请求借他的...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做事应从长远考虑)樊重树木 (樊重)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之的意思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关于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之的意思,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2、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3、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4、此种植之不可已也。5、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13年丹东文言文阅读答案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道理:启示: 六、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

原道文言文阅读答案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 (2)椎鼓径进…… 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

文言文明彻仁爱启示
1. 文言文:名彻仁爱汉译 吴明彻,字通昭,是秦郡人。 吴明彻幼年就成为孤儿,他本性最孝,十四岁那年,因感慨父母去世却没有坟地埋葬,家中又穷得无力筹办,就...4. 樊重树木 1.(1)但是 (2)从前 (3)都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5. 颜回好学 1.(1)早(2)极度悲哀 ...

孝义市15624316557: 樊重树木的翻译和道理 -
彘影欧苏:[答案] 樊重树木 原文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 译文 樊重想制作器物,他就...

孝义市15624316557: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的己是什么意义 -
彘影欧苏: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

孝义市15624316557: 樊重树木的翻译和道理 -
彘影欧苏: 樊重树木原文2113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5261;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选自《齐民要术》译文樊4102重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树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1653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反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回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作一年的打算,不答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理: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孝义市15624316557: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与答案 -
彘影欧苏: 樊重树木》的翻译:樊重的字是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是以耕种庄稼为生计.他家还做生意.樊重的性格非常厚道,他做事情非常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同堂,但是没有分家,财物是共同拥有的.但是子孙之间都互相尊敬,家里面的礼仪像官府...

孝义市15624316557: 文言文阅读.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 -
彘影欧苏:[答案] 1.⑴从前 ⑵代词,代樊重2.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2分)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

孝义市15624316557: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
彘影欧苏: 译文】樊重,字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

孝义市15624316557: 文言文<樊重欲作器物选自樊重种树> 的问题, -
彘影欧苏: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孝义市15624316557: 文言文 樊重种树 -
彘影欧苏: 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经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乃至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

孝义市15624316557: 樊重树木文言文翻译 -
彘影欧苏:[答案]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

孝义市15624316557: 请翻译古文:樊重有远见(全文翻译)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 -
彘影欧苏:[答案]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