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简介

作者&投稿:重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拉丁名
  • 5 英文名
  • 6 乌梢蛇的别名
  • 7 乌梢蛇的处方用名
  • 8 来源
  • 9 原动物形态
  • 10 产地
  • 11 采收与初加工
  • 12 生药性状
  • 13 理化鉴别
  • 14 乌梢蛇的炮制
    • 14.1 乌梢蛇的炮制方法
      • 14.1.1 乌梢蛇
      • 14.1.2 乌梢蛇肉
      • 14.1.3 酒乌梢蛇
    • 14.2 成品性状
    • 14.3 炮制作用
    • 14.4 炮制研究
    • 14.5 贮存方法
  • 15 性味归经
  • 16 功能主治
  • 17 化学成分
  • 18 乌梢蛇的药理作用
  • 19 乌梢蛇组方精选
    • 19.1 治大麻风
    • 19.2 治紫白癜风
    • 19.3 治婴儿撮口,不能吸乳
    • 19.4 治破伤中风(项强,身直)
    • 19.5 治木舌胀塞
  • 20 乌梢蛇的药典标准
    • 20.1 品名
    • 20.2 来源
    • 20.3 性状
    • 20.4 鉴别
    • 20.5 浸出物
    • 20.6 乌梢蛇饮片
      • 20.6.1 炮制
        • 20.6.1.1 乌梢蛇
        • 20.6.1.2 乌梢蛇肉
        • 20.6.1.3 酒乌梢蛇
      • 20.6.2 鉴别
        • 20.6.2.1 模板DNA提取
        • 20.6.2.2 PCR反应
        • 20.6.2.3 电泳检测
      • 20.6.3 性味与归经
      • 20.6.4 功能与主治
      • 20.6.5 用法与用量
      • 20.6.6 贮藏
    • 20.7 出处
  • 21 参考资料
  • 附:
    • 1 用到中药乌梢蛇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乌梢蛇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乌梢蛇

1 拼音

wū shāo shé

2 英文参考

black snak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aocy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aocy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acktail snak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乌梢蛇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 的干燥体[2]。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乌梢蛇饮片呈段状,表皮乌黑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切面黄白色或灰棕色,质坚硬,气腥,味淡[3]。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3]。酒乌梢蛇色泽加深,略有酒气[3]。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乌梢蛇饮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3]。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3]。

4 拉丁名

Zaocy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blacktail snak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乌梢蛇的别名

乌蛇(《药性论》)

黑风蛇[1]。

黑梢蛇(《开宝本草》)

剑乌梢(《本草衍义》)

黑花蛇(《本草纲目》)

乌峰蛇(陈义《动物学》)

乌花蛇、剑脊蛇、剑脊乌梢蛇

7 乌梢蛇的处方用名

乌梢蛇、乌蛇、乌梢蛇肉、制乌梢蛇[3]。

8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1]。

9 原动物形态

乌梢蛇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为短。前额鳞大,两鳞间的缝合线等于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宽大于长,外缘包至头侧。额鳞前大后小,长与鼻间鳞和前额鳞的和相等。眼上鳞宽大,长与其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鼻孔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前后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下唇鳞相接。后颊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其后半部呈青灰色。(《中药大辞典》)

10 产地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主产浙江、江苏、贵州、湖北等地[1]。

11 采收与初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12 生药性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13 理化鉴别

乌梢蛇粉末萤色或淡棕色。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向条纹。表皮表面观密布棕色或棕黑 *** 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横纹肌纤维淡黄色或近无色。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

14 乌梢蛇的炮制

唐代有炙去头尾,取肉炙过(《外台秘要》)的方法[3]。

宋代增加了酒炙制、醋制、焙制(《太平圣惠方》)、酒焙制(《小儿药证直诀》)、酒煨制、酥制、药汁制(《圣济总录》)、酒煮制(《扁鹊心书》)、烧制(《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等法[3]。

清代又增加了酒蒸制(《本草述》)、清蒸制(《握灵本草》)法[3]。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浸、酒炙等[3]。

14.1 乌梢蛇的炮制方法

14.1.1 乌梢蛇

取原药材,除去头、鳞片及灰屑,切段,筛去碎屑[3]。

14.1.2 乌梢蛇肉

取乌梢蛇,除去头、鳞片及灰屑,用定量黄酒闷透后,取出趁湿除去皮骨,切段,干燥,筛去碎屑[3]。

每100kg乌梢蛇,用黄酒20kg[3]。

14.1.3 酒乌梢蛇

取净乌梢蛇段,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3]。

每100kg乌梢蛇段,用黄酒20kg[3]。

14.2 成品性状

乌梢蛇呈段状,表皮乌黑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切面黄白色或灰棕色[3]。质坚硬[3]。气腥,味淡[3]。

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3]。质韧[3]。气腥,略有酒气[3]。

酒乌梢蛇色泽加深,略有酒气[3]。

14.3 炮制作用

乌梢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3]。如治风瘙瘾疹的乌蛇膏(《太平圣惠方》);治湿疹、瘙痒的止敏片(《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3]。

酒炙能增强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并能矫臭、防腐,利于服用和贮存[3]。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3]。如治风湿痹痛,手足缓弱不能伸举的乌蛇丸(《太平圣惠方》);治破伤风,颈项紧硬,身体强直的定命散(《圣济总录》);治麻风的乌蛇丸(《秘传大麻风丸》);治一切干湿癣的三味乌蛇散(《圣济总录》)[3]。

14.4 炮制研究

乌梢蛇全体含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成分[3]。蛇蜕中含骨角原,肌肉中含果糖1,6二磷酸酶,原肌球蛋白(TM)[3]。蛇胆中含胆酸、胰岛素[3]。

乌梢蛇水煎剂或醇提液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醇提取液尚能对抗小鼠戊四氮惊厥的发生,其抗惊厥作用强度相当于25mg/kg的苯巴比妥钠[3]。

乌梢蛇酒制可使不溶于水的脂类成分容易煎出,提高其抗惊厥作用[3]。同时,可防止乌梢蛇霉烂、变质、虫蛀[3]。

乌梢蛇的头与皮是品种鉴别的主要依据,产地加工时应该保留,以供鉴别[3]。另有认为乌梢蛇是无毒蛇,头部无毒腺,为节约药材,炮制时可考虑不去头部[3]。

对酒炙乌梢蛇炮制工艺研究,有报道取洁净乌梢蛇段块,黄酒拌匀,放容器内加盖后送进烘箱30C烘闷30分钟,取出充分凉透,再敞开送进烘箱60℃低温干燥15分钟,取出,在通风干燥处放凉[3]。另有麸炒酒炙法和蒸后切段砂炒喷酒晾干的经验方法[3]。

14.5 贮存方法

贮放于石灰缸内,或与花椒共贮,或喷酒精少许,密闭,置通风干燥处[3]。防潮,防蛀[3]。

15 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味甘,性平[1]。入肝、肺经[1]。

16 功能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祛风湿,通经络,攻毒的功效[1]。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破伤风,麻风,皮疹瘙痒,疥癣[1]。

《中药炮制学》:

乌梢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3]。如治风瘙瘾疹的乌蛇膏(《太平圣惠方》);治湿疹、瘙痒的止敏片(《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3]。

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3]。如治风湿痹痛,手足缓弱不能伸举的乌蛇丸(《太平圣惠方》);治破伤风,颈项紧硬,身体强直的定命散(《圣济总录》);治麻风的乌蛇丸(《秘传大麻风丸》);治一切干湿癣的三味乌蛇散(《圣济总录》)[3]。

17 化学成分

乌梢蛇全体含有蛋白质及脂肪[1]。

乌梢蛇全体含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成分[3]。蛇蜕中含骨角原,肌肉中含果糖1,6二磷酸酶,原肌球蛋白(TM)[3]。蛇胆中含胆酸、胰岛素[3]。

18 乌梢蛇的药理作用

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抗惊厥、抗蛇毒作用[1]。

乌梢蛇水煎剂或醇提液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醇提取液尚能对抗小鼠戊四氮惊厥的发生,其抗惊厥作用强度相当于25mg/kg的苯巴比妥钠[3]。

乌梢蛇酒制可使不溶于水的脂类成分容易煎出,提高其抗惊厥作用[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6~12g。

《中医大辞典》:内服:煎汤,4.5~12g;研粉吞服,每次0.9~1.5g[1]。亦可浸酒服[1]。

19 乌梢蛇组方精选

19.1 治大麻风

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乌鸡,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鸡肉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蒸饼用丸服亦可。吃过三、五只乌鸡,妈即愈。又方:捕大乌蛇一条,打死,待烂后,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晒干,喂白鸡一只(令鸡先饿一日)。等到羽毛脱落,即杀鸡煮吃,册时适量饮酒,鸡吃尽后,再用热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中医大辞典》)

19.2 治紫白癜风

用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典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各锉在细片,装袋中,用酒二斗浸泡,密封七天。每次温服一小确定。忌鸡鹅鲼从及发物。(《中医大辞典》)

19.3 治婴儿撮口,不能吸乳

用乌蛇(酒浸过,去皮、骨,炙干)半两、麝香一分,共研为末。每用半分,以荆芥汤灌下。(《中医大辞典》)

19.4 治破伤中风(项强,身直)

用白花蛇、乌蛇,各取后端二寸,酒洗润,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条,共炙为末。每服在钱,温酒调下。此方名“定命散”。(《中医大辞典》)

19.5 治木舌胀塞

用蛇胆一枚,焙干,研为末,敷舌上。有涎即叶去。(《中医大辞典》)

20 乌梢蛇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乌梢蛇

Wushaoshe

ZAOCYS

20.2 来源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20.3 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20.4 鉴别

本品粉末萤色或淡棕色。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向条纹。表皮表面观密布棕色或棕黑 *** 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横纹肌纤维淡黄色或近无色。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

20.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20.6 乌梢蛇饮片

20.6.1 炮制 20.6.1.1 乌梢蛇

去头及鳞片,切寸段。

20.6.1.2 乌梢蛇肉

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20.6.1.3 酒乌梢蛇

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

每100kg乌梢蛇,用黄酒20kg。

本品为段状。棕褐色或黑色,略有酒气。

20.6.2 鉴别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20.6.2.1 模板DNA提取

取本品0.5g,置乳钵中,加液氮适量,充分研磨使成粉末,取0.g置1.5ml离心管中,加入消化液275μl[细胞核裂解液200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50μl,蛋白酶K(20mg/m1)20μl,RNA酶溶液5μl],在55℃水浴保温1小时,加入裂解缓冲液250μl,混匀,加到DNA纯化柱中,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3分钟;弃去过滤液,加入洗脱液800μ1[5mol/L醋酸钾溶液26μl,1mo1/L Tris盐酸溶液(pH值7.5)18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pH值8.0)3μl,无水乙醇480μl,灭菌双蒸水273μl],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用上述洗脱液反复洗脱3次,每次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再离心2分钟,将DNA纯化柱转移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无菌双蒸水100μ1,室温放置2分钟后,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2分钟,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置零下20℃保存备用。另取乌梢蛇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模板DNA溶液。

20.6.2.2 PCR反应

鉴别引物:5'GCGAAAGCTCGACCTAGCAAGGGGACCACA3'和5'CAGGCTCCTCTAGGTTGTTATGGGGTACCG3’。PCR反应体系:在200μ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总体积为25μl,反应体系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dNTP(2.5mmol/L)2μl,鉴别引物(10μmol/L)各0.5正,高保真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无菌双蒸水18.8μl。将离心管置PCR仪,PCR反应参数:95℃预变性5分钟,循环反应30次(95℃30秒,63℃45秒),延伸(72℃)5分钟。

20.6.2.3 电泳检测

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三部附录ⅥB),胶浓度为1%,胶中加入核酸凝胶染色剂GelRed;供试品与对照药材PCR反应溶液的上样量分别为8μl,DNA分子量标记上样量为2μl(0.5μg/μl)。电泳结束后,取凝胶片在凝胶成像仪上或紫外透射仪上检视。供试品凝胶电泳图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凝胶电泳图谱相应的位置上,在300~400bp应有单一DNA条带。

20.6.3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经。

20.6.4 功能与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20.6.5 用法与用量

6~12g。

20.6.6 贮藏

置于燥处,防霉,防蛀。

20.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1




乌梢蛇的简介 乌梢蛇的简介百科
乌梢蛇主要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急需保护。乌梢蛇别名乌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成蛇体长一般在1.6米左右,较大者可达2米以上。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

乌梢乌梢蛇简介
乌梢蛇,学名为Zoacys dhumnades,又名乌蛇或乌风蛇,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其全长可达2.5米以上,外观特征显著,身体呈褐色或棕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条醒目的黄色纵向条纹,体侧则有两条黑色纵纹,至蛇尾处逐渐消失。乌梢蛇主要栖息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域,常见于农田、河沟附近,甚至在村...

乌梢蛇动物简介
乌梢蛇,又称乌蛇、水律蛇、乌梢鞭、一溜黑和乌药蛇等,是一种体型较长的蛇类。成年蛇的体躯长度可达2米,其背部颜色多样,从绿褐、棕褐到黑褐,呈现出丰富的色彩。乌梢蛇的显著特征是其身上有两条黑色纵线,这些线条在成年蛇的躯体部分逐渐变得不那么明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详细记录了乌梢蛇的...

古籍中的乌梢蛇简介
乌梢蛇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 的干燥体。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

乌梢乌梢蛇详情
乌梢蛇,学名为ZAOCYS,又名乌蛇、乌花蛇等,属于蛇目游蛇科。这种蛇主要捕捉于夏秋季节,捕捉后会进行特定的处理,包括剖开腹腔或保留头尾去掉内脏,然后将其盘成圆盘状,进行干燥处理。制作乌梢蛇时,通常会去头鳞和皮骨,用黄酒腌制并去除皮骨,或者进行酒炙处理,每100kg蛇体使用20kg黄酒。其形态...

乌梢蛇是一种什么蛇?
1. 农村常见的黑蛇被称为乌梢蛇。2. 乌梢蛇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如青蛇、乌风蛇、黑乌梢和黄蠢液风蛇。3. 这种蛇主要栖息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区,常出没于农田、河沟附近,偶尔也会出现在村庄中。4. 乌梢蛇行动迅速,反应灵敏,其食物包括蛙类、蜥蜴、鱼类和鼠类等。5. 乌梢蛇...

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乌梢蛇的简介
为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全体。动物乌梢蛇,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痉之功效。主治风湿顽痹,肌肤麻木,筋脉拘挛,肢体瘫痪,破伤风,麻风,风疹疥癣。形体...

乌梢蛇简介
黑梢蛇(《开宝本草》) 剑乌梢(《本草衍义》) 黑花蛇(《本草纲目》) 乌峰蛇(陈义《动物学》) 乌花蛇、剑脊蛇、剑脊乌梢蛇 7 乌梢蛇的处方用名 乌梢蛇、乌蛇、乌梢蛇肉、制乌梢蛇[3]。 8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

乌梢蛇有多大?有毒吗?
1、乌梢蛇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无毒蛇,成年乌梢蛇体长可达2.5米以上,体重可达3斤以上,体重最大的乌梢蛇可达4斤,但一般是0.8-1斤的乌梢蛇比较常见。2、乌梢蛇寿命一般在20年左右,若生存环境好则可活25年,反之恶劣环境下只能存活10年左右,由于野外其栖居环境及食物不稳定,加上天敌及疾病的...

乌梢蛇有毒吗?
乌梢蛇无毒 乌梢蛇,俗称长溜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生活在丘陵地带,以蛙类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乌梢蛇属于比较敏感的蛇类,攻击性很强,但乌梢蛇没有毒,是我国用于治疗疾病最广泛的。没有毒性的,而且还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人工还可以饲养繁殖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风蛇,为...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乌梢蛇(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 - 搜狗百科
羊吉罗格: 其尾巴从腹部部分向后渐渐变细,无突变环节,至尾端成细梢.故为梢蛇.乌梢蛇的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乌梢蛇又名长溜,乌蛇、青蛇、乌风蛇、乌梢鞭、乌药蛇、黑乌蛇、黑花蛇、水律蛇、剑脊蛇、一溜黑等,为游蛇科动物.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想知道黑色圆头蛇什么什么蛇? -
羊吉罗格: 乌梢蛇(Zoacys dhumnades) ,俗称乌蛇、乌风蛇.体形较大的无毒蛇,体全长可达2.5m以上.身体背部褐色或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体后部消失.栖息于海拔1600m以下的中低山地带,常在农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村落中发现.行动迅速,反应敏捷.性温顺,不咬人.以蛙类、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在我国分布较广;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乌梢蛇别名乌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乌梢蛇别名广东
羊吉罗格: 在广东的别名叫水律蛇,其实这种叫法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两个是不同物种.水律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至尾部成为网状.与乌蛇有明显区别,乌梢蛇其背面青灰褐色,鳞片边缘颜色较深,为黑褐色.乌梢蛇主要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四川人说的乌骚蛇学名是什么? -
羊吉罗格: 【乌梢蛇】是蛇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中体形较大的一种蛇,俗称乌蛇、乌风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南蛇.乌梢蛇分布范围很广,是中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市场畅销、很适宜人工养殖. ...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乌梢蛇有哪些形态特征?
羊吉罗格: 乌梢蛇的头部较长,呈扁圆形,可以很容易地与颈区分 开来;背脊上两条黑色虞线贯穿全身,黑线之间有明显的浅 黄褐色纵纹,成年个体的黑色纵线在体后部逐渐隐色.这种 蛇腹鳞呈圆形,腹面呈灰白色;背鳞平滑,中央2〜4行起 棱.尾较为细长,因此也被称为“乌梢鞭”.蛇眼较大,瞳孔呈圆形;鼻孔呈椭圆形,较大;在两鼻 鳞间有一较小的眼前下鳞.乌梢蛇的躯体较长,身体背面呈 黑褐色、棕褐色或绿褐色,也可分为黑乌梢、黄乌梢和青 乌梢.乌梢蛇成年后体长一般在1.5米左右,体形较大的可以 达到2米以上.与成年蛇明显不同的是,幼蛇背面呈深绿 色,有4条纵纹贯穿于全身.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乌梢蛇的外部形态特点有哪些?
羊吉罗格: 乌梢蛇体形较粗大,长可达2米左右,一般雌蛇较雄蛇 短,头扁圆,眼大,口阔,无毒牙,鼻大呈椭圆形,位于两 鼻鳞之间,前鳞略比后鳞大,颊鳞低矮.有1片较小的眼前 睛鳞.眼后鳞2片,上唇片为3片、2片、3片,下唇片10片 或11片.颏鳞2对,头颈部分界不明显.上唇及喉部呈淡黄 色.成体背面呈棕黑色或绿褐色到黑褐色.乌梢蛇的背鳞为 偶数行.前段背脊有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 行鳞片则呈黑褐色纵纹,体中部不显而趋于消失.背鳞前端 16行,后端14行,仅背脊中央2 -4行起棱.腹棱片有201 片,腹面呈灰黑色,尾部渐细而长.肛鳞对裂,尾下鳞58 对.幼蛇背面灰绿色,有4条黑线纵贯全身,腹面灰色.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水蛇、乌梢蛇、菜蛇分别属于哪一科蛇种?
羊吉罗格: 中国水蛇更多图片(20张)中国水蛇,为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泥蛇.其生... 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蛇. 它分布范围很广:河北、河南...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四川话乌骚蛇啥意思
羊吉罗格: 四川话乌骚蛇就是乌梢蛇,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骚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国外未见有报道.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乌梢蛇可入药.

青山湖区15588258978: 乌梢蛇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羊吉罗格: 该蛇属狭食性蛇类,食物主要以蛙类为主,其次为泥鳅 和黄鳝;幼蛇则喜食蚯蚓、小杂鱼等.乌梢蛇的栖息地多为 平原、低山区或丘陵,有时也生活在田野或农舍中,尤其是 春末至初秋季节,在这两个地点活动更加频繁.乌梢蛇行动迅速、敏捷,一旦发现有异常动静,无论其 是敌是友,均溜之大吉,所以也被称为“一溜黑”.这种蛇的繁殖方式为卵生,产卵期最早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母蛇 每次产卵7〜30枚,孵化期为45〜50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