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文言文的意思

作者&投稿:鲍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之字的所有用法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2. 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动>;吃;品尝。

《吕氏春秋 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朝代:战国末年

作者:吕不韦属下门客集体编撰

释义: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调和。

2、<;动>;尝试。

《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试之。”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弟子

释义:我虽然天生并不聪明,但是愿意请求您让我尝试着做这件事。

3、<;动>;经历;遇到。

《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而况大軱乎!”

朝代:先秦

作者:庄周

释义:连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没有碰到过,何况是大骨头呢?

《左传 僖公十八年》:“险阻艰难,备~之矣。”

朝代:春秋末期

作者:左丘明

释义:艰难险阻,都经历过。

4、<;副>;曾;曾经。

《劝学》:“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朝代:战国

作者:荀子

释义: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

《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识书具,忽啼求之。”

朝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扩展资料:

关于“尝”的词语:

1、尝敌:试探敌人的强弱。

《心术》:“故古之贤将,能以兵~,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朝代:宋代

作者:苏洵

释义:所以古代明智贤能的将领,都能够用一定兵力去试探敌方的虚实,又能够根据敌方的强弱,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对是进攻还是避战撤退,都能做出自己的决断。

2、尝鼎一脔:尝其一二,可知其馀。

《吕氏春秋 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脟:同“脔”。)

朝代:战国末年

作者:吕不韦属下门客集体编撰

释义: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调和。

3、尝新:尝食新收获的五谷。

参考资料来源:汉语言文学网-文言文词典之尝

3. “所以”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庄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文子·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4. 再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 再 zài

〔数〕

(1) (会意。小篆:从一,冓( 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2) 同本义 [another time]

再,一举而二也。——《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

再刺再宥再赦。——《周礼·司刺》

樊缨十有再就。——《周礼·巾车》

酒肉之赐弗再拜。——《礼记·玉藻》

过言不再。——《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再则曰老大帝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再录一堂(复审一次);再速(再请);再二(第二次,再次);再之(第二次,第三次);再眠(指蚕第二次蜕皮时的不食不动状态)

(4) 两次 [o times;doubly;ice]

女工再税。——《盐铁论·本议》

击赵者再。——宋· 苏洵《六国论》

日再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再夺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至再三。——清· 方苞《狱中杂记》

词性变化

◎ 再 zài

〈副〉

(1) 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 [again;afresh;once again]

她不敢再看一看那大庙。——叶紫《星》

(2) 又如:再试一次;拿来再商量;再议;再思(再度思考);再聘(再度婚娶);再阐(再度显扬)

(3) 重,重新 [anew]

勿复再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再火令药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再眺山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寰再上疏。——《明史》

(4) 又如:再计(重新谋划);再审(重新审查)

(5) 更,更加 [once more]——表示程度

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茅盾《雷雨前》

(6) 又如:再高点儿;再多点儿

(7) 另,另外 [another]。如:再吃一点菜;再创新纪录;再行(另外进行某项活动)

(8) 与否定词配合使用,强调情况的普遍性

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红楼梦》

(9) 用于让步句,常同“也”、“都”配合使用,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 [in any case]

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赶车传》

(10)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也” [but;yet]

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红楼梦》

(11) 表示两种行为或情状并举、并存、相当于“且…且”、“又…又”

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全唐文纪事》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2、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译文: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3、作为;当作。...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表示原因:可以被翻译为“因为”,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表示对象:可以被翻译为“向、给、对”等等,例如《愚公移山》中的“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以及《出师表》中的“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谢”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认错;道歉;谢罪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白话文:“于是宾客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2、辞去官职;推迟 南宋范晔《后汉书.鲁恭传》:“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白话文:“郡多次以礼相请,他推辞不肯答应。”3、告;问 东汉末年已轶汉乐府《...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译文: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备无患。”译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2、存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老子》...

第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第”在文言文中意思:但、只管:第莫若足民。却、即:第令毋民。1、但、只管:第莫若足民。2、却、即:第令毋民。3、即“弟”:展王第,及宋平。4、同“弟”:凡授室者,必以仲,不以伯。亦犹继别,第宜兄也。5、连词,表示对列位、次序在先承接作用:事君先谏,从则第职。6、...

在文言文中的“之”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到、去、的意思,词性不同意思不同。"之"字在文言文中用法:1、“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于在文言文中的各种意思)
2、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3、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4、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1.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2.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3.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

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谈论,说话;话,言论;谚语,俗语;告诉等。例如,如有所语,语的意思是谈论、说话。文言文语的意思 yǔ ①谈论;说话。《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②话;言论。《琵琶行》:“又闻此语重唧唧。”③谚语;俗语。《左传·僖公二年》:“语曰:...

是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这;这个;这样。《严先生祠堂记》:”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译文: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2、对;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文::确实走入...

兴义市13049851204: 旨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狄胀咳喘: ①<形>味美.《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 ②<名>意思;意图.《周易·系辞下》:“其旨远,其辞大.”《旧五代史·寇彦卿传》:“好书史,复善伺太祖旨.” ③<名>帝王的诏书,命令.《旧唐书·刘洎传》:“陛下降恩旨.”

兴义市13049851204: 文言文中的尝有没有经常的意思? -
狄胀咳喘: “尝”在文言文中没有“经常”“常常”的意思. 尝 动词义: 1、形声字.从旨尚声.“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 臣先尝之.——《礼记·曲礼》 不敢尝.——《论语》 百鬼迪尝.——《汉书·礼乐志》 尝其旨否.——《诗·小雅·甫田》 2、尝试. 尝,试也.——《小尔雅》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3、经历.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十八年》 副词义: 曾经.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兴义市13049851204: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狄胀咳喘: 之字的所有用法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

兴义市13049851204: 文言文中,寝前旨是什么意思? -
狄胀咳喘: 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 . 释义: 由于不该议论大理寺案件(的原因),自己请求调往京城以外地区工作,有朝廷给他的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 寝:停止.前:以前.旨:任命.

兴义市13049851204: 文言文中的“尝”有没有“经常”的意思? -
狄胀咳喘: “尝”在文言文中没有“经常”“常常”的意思.尝的意思:1、形声字.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臣先尝之.——《礼记·曲礼》2、尝试.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3、经历. 险阻艰难,...

兴义市13049851204: 文言文中的“诣”有几种意思 -
狄胀咳喘:[答案] 诣 yì〈动〉 (1)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2) 同本义 诣,候至也.——《说文》 诣,进也.——《小尔雅》 未得诣前.——《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 诣,至也.——《苍颉篇》 吏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先主遂诣...

兴义市13049851204: 意义深重 不道别文言文怎么说 -
狄胀咳喘: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意义”用文言词语可以是“旨”.“深重”文言词语可以用“深”.“不道别”文言词语可以是“勿作别”.“意义深重不道别”翻译成文言文可以这样说:旨深勿作别也.

兴义市13049851204: 高一语文文言文选择题 -
狄胀咳喘: 1、C(从前后文联系,此处的朝服应该解释为穿上上朝的衣服,为动词);2、D(关键词:“荆轲、直接”,3、5、6都是直接描写荆轲刺杀秦王及刺杀失败后表现的句子);3、B(蒙嘉是收了千金币物所以引荐的) 以上是我的理解,满意请采纳

兴义市13049851204: 遂大通六经之旨的意思 -
狄胀咳喘: 原文: 《范仲淹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意思: 终于精通《六经》的要义,慷慨激昂,有了担负起国家兴盛的大志.

兴义市13049851204: 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 出自哪一篇文言文 -
狄胀咳喘: 首先说明的是不是“旨”,而是“指”. 出自《孟子·尽心下》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全文如下: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