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名画呐喊究竟有什么寓意

作者&投稿:苍梧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名画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这幅名画究竟有什么寓意,这是很多人都在谈论的话题。

一、呐喊蒙克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其作品作为蛋清木板画;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该画作为彩蜡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

名画呐喊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恶心。在《呐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创作的版本《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出。

二、名画呐喊的寓意

《呐喊》画面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第一版收藏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第二版,是作者为第一个版本做的底稿,由蒙克博物馆收藏;第三版,是留有原配画框的一件作品,画框由蒙克手绘油漆,背面题有蒙克在1892年写的一首诗。背景中的两个人像,其中有一人俯身在栏杆上面向远处的城市风景,这和其它三个版本的形态不一样。第四个版本收藏在蒙克博物馆。

19世纪90年代是欧洲新思潮盛行的时代,也是蒙克创作最辉煌的时期,他全身心地投入在"生命"组画的构思、创作中,这时的作品富有哲理性和时代感,他的艺术思想走向了成熟。生命的脆弱,家庭的衰亡,孤独、惊恐、绝望,长期困扰在蒙克的心里,他承受了很多别人难以感受到的困苦,他要呐喊。

呐喊蒙克所作,画作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一天晚上,蒙克一次和两个朋友一起沿着海边便道散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是峡湾。作者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日落时分,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蒙克停靠在栏杆上,疲累难以言说。朋友们继续往前走,他落在了后面,他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作者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蒙克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这样的恐怖与绝望,最终爆发为一种孤独可怕的生命的呐喊。

《呐喊》画作,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在该幅画作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人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

蒙克把极端的孤独和绝望之情,艺术地呈现于人们面前,有声有色,天人合一。"天空犹如滚动着的血与火,令人震惊和恐怖",似乎整个天空都在流血、燃烧,目守苍穹,潸然泪下。该幅画作,成功地表达了蒙克自身的体验和他所承受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以致对时代的一些敌意,对自我内在的软弱与现代社会理性、科学取向不相匹配的抗争,表达了他的绝望与舒缓之道。该作品中的人物,有一个特殊的寄托,表现一种特定心态和思维状态,所以作者创造的人物,不是现实的原貌。"蒙克描写现实中那种充满了情感内涵的、富有鲜活生命力的状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尽心竭力地构思、分析推敲,追求作品的表现特色。蒙克也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他自己幽闭着的冰封般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他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使内心沉积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宣泄。从绘画作品整体分析,蒙克由具体的、真实的描绘转向整体的、主观的、情感的把握,描述了他自己观点中的生、死、爱、苦。该作品表现的中心,是内在的情感,是心灵的呼唤,是生命的呐喊,是灵魂的印象,讴歌生命与现实的顽强抗争。




一件难忘的事 作50以上,在暑假里发生的,我就是名画天就要写了,没有几...
我们也笑了,为自己曾有过这样纯真而快乐的日子。菁菁校园,留下我们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精彩,那么活力四射。这里有笔砚相亲、晨昏相伴的真诚友谊,有比赛场上飞扬着的欢呼与呐喊,更有落日红叶、雨打芭蕉的完美意境;这里有默默伏案的少年、勤勉的园丁,有三点一线的紧张,更有青春放歌的朝气。写下它,写下这充满...

求挪威画家蒙克的画作介绍,越详细越好!
【名称】蒙克 《呐喊》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1893年 【作者】爱德华·蒙克 【规格】90.8X73.7厘米 【属地】奥斯陆国家画廊藏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

大田县15830484266: 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呐喊》究竟有何寓意?? -
宗政睿力坦: 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形似成形婴儿的小人张着口从桥上跑来,远景是海湾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

大田县15830484266: 蒙克的《呐喊要表达什么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油画 - 呐喊》
宗政睿力坦: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 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

大田县15830484266: 油画呐喊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谢谢了!!!
宗政睿力坦: 表现的是一种恐惧的感觉

大田县15830484266: 《舞蹈与呐喊表达什么样的寓?舞蹈与呐喊》表达什么样的
宗政睿力坦: 爱德华·蒙克所作的油画《呐喊》,对现代社会仍有深刻的表达意义,反映了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焦虑.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繁荣,然而在另一方面,工...

大田县15830484266: 油画《呐喊》的简介? -
宗政睿力坦: 《呐喊》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作品欣赏 1893 年 91x73.5cm 纸 粉彩 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

大田县15830484266: 急!!!在线等 对蒙克的《呐喊》评价 100字就可以了
宗政睿力坦: 蒙克的名作《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从绘画的技艺而言,蒙克充分地使用动荡的弯曲的倾斜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和大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触动,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前景,道路直接伸向观众,呐喊直接面向观众,使整个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律感,从而滋生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大田县15830484266: 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
宗政睿力坦: 这是一幅名画呐喊,是蒙克画的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曾经这...

大田县15830484266: 《呐喊》这幅画的评价 -
宗政睿力坦: 《呐喊》最初在柏林展出时,几乎所有评论家都表现出明显的厌恶;一向习惯于赏心悦目的艺术的人们,对这种形式、这种色彩以及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疯狂画面,感到震惊及恐惧,因为它似乎在自己灵魂深处引起共鸣、这幅可说是蒙克艺术巅峰的画作,一直在诉说着人类灵魂深处尚未被唤醒的不安和恐惧.蒙克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有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

大田县15830484266: 谁能帮我找下蒙克的《桥上的少女》这幅画的意思,有急用啊,万分感谢 -
宗政睿力坦: 蒙克想表达的是《活生生的人们的呼吸丶感觉丶苦难及彼此相爱的心情》. 于是,《呐喊》丶《桥上的少女》和《生命之舞》等一系列作品的诞生.《桥上的少女》这幅画画的是几个站在河桥上的女孩子,画面给人的感觉与其说是宁静还不如...

大田县15830484266: “站到了蒙克的桥上,却在沉默里悲伤” 这句话什么意思 -
宗政睿力坦: 这种朦胧诗是没有一个唯一答案的,他只是用一种极富有创意和诗韵的句子表达一份只有作者本身才能真正理解的情感.所以,对这句话你就保留自己的理解吧---这句话出自"刀刀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