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二段未提到的览物之情包含哪些感情,共同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宜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岳阳楼记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什么?他们不同的感情因何而起?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以己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以物喜;宠辱皆忘,心旷神怡。感受;由不同的景色而引起(这个我不确定哈) 目的;将人的悲喜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抒情自然的转出议论,点名文章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是语文老师,以下为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用!
迁客骚人的第一种览物之情:览物(即观景)秋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产生“悲”情。(文中有“感极而悲”可证明)
第一种览物之情:览物春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产生的情感“喜悦”。(文中有“喜洋洋”可证明)
尽量仔细了,希望你明白了!谢谢!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实质是“以物喜,以己悲”,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二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明丽、优美),抒发的感情是(宠辱偕忘). 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看下文便知道

一悲一喜,共同点:都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老师上课讲的,应该是对的

分别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如何用写景叙事抒情写文言文
5. 岳阳楼记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 文章从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几句概括的语言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和对联
1、岳阳楼对联:作者——佚名上联:岳阳楼头望岳阳,登高而望;下联:洞庭湖畔赏洞庭,侧耳相听。 2、岳阳楼对联:作者——佚名上联:岳阳楼高巴蜀秀;下联:潇湘水满洞庭春。3、岳阳楼对联:作者——佚名上联:倚剑孤吟,有客如闻仙乐;下联:俯天下视,何人敢刬君山。 4、岳阳楼对联:作者——佚名上联:湘灵瑟,吕仙...

有没有2005无锡,苏州中考语文答案!!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2分) [答]10.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

文言文游褒禅山记
(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 阅读时要...

阅读课外文言文《游西溪记》
⑴___ ⑵___ ⑶___ ⑷___ 2.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3.达到这种思想境界,我们可感受到作者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抒发的___ ___的旷达胸襟。 4.给这段文字分层:①②③④ ...

《喜雨亭记》中苏轼通过对“喜雨”的抒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百度...
第二段写大雨之后,百姓的欢乐场面以及第四段的“雨珠”“雨玉”说,也同样用的是排比形式。在人们喜之不尽,手舞足蹈之时,文字上必须有所变化,一味的松散不可能有文字的整饬条理来得惹眼引人。二、结尾的用韵。《喜雨亭记》的结尾很有意思,它既照应了开头,又给人许多的联想,值得我们注意。苏轼的哲学思想是...

端午见闻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

广泛引起社会的的关注是状语顺序不当吗
病句错误类型2 1.(2011·益阳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消费者...电视剧《南下》首次触碰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记忆,它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南下干部”这个群体的...娱乐的小记 回答于 2022-04-1891点赞 354评论邀请你来回答丝绒百褶裙什么颜色好看?服饰 生活常识 ...

<<醉翁楼记>>的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注释」“无人举觞酹伯游”:伯游为人民做了好事本应受到后人的祭奠,但现在却没有人再祭奠他了。 「要点」除了进贡荔枝之外,诗中还提到哪些事情劳民伤财...2015-08-21 醉翁亭记第一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32 2013-07-10 《岳阳楼记》中 第一、二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第一段在全文中... 5 200...

端午节的传说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的题目联系全文谈谈第二段末提到的 览情之物 包含哪些感情.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出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 -
戊依上清:[答案] 去国怀乡的忧国忧民之情、把酒临风的喜悦之情 都是被当时的环境所左右产生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 曹操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第二段未提到的览物之情包含哪些感情,共同点是什么 -
戊依上清: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实质是“以物喜,以己悲”,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句中斯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这种人的忧乐关是______,______.作者以此鞭策自己并勉励朋友.4、联系全文谈谈第二段末提到的“览物之情”包含哪... -
戊依上清:[答案] 1.写岳阳楼记的原因 2.前人之述备矣 3.古仁人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4.悲和喜 以物喜 以己悲 6.岳飞 文天祥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八年级课内外文言文(初中语文专题精析)主编,林可人\ -
戊依上清: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 一ج《岳阳楼记》ث 1ج本文作者范仲淹是我国宋ة北宋ت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2ج用“ح”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①前 人 之 述/备 矣. ②然 则ح何 时 而 乐 耶? 3ج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第一、二段文字描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
戊依上清: (1),第一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阴冷、萧条),抒发的感情是(感极而悲).(2)第二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明丽、优美),抒发的感情是(宠辱偕忘).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中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具体指什么 -
戊依上清: 一种是 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感极而悲. 一种是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中作者有怎样的览物之情
戊依上清: 第三段:去国怀乡的览物之情,是一种忧和悲.第四段:心旷神怡的览物之情,是一种喜和乐. 整篇文章应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的第2、3、4段和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 -
戊依上清:[答案] 第二段:概括地叙述岳阳楼的风光,写出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以上分写阴晴两种天气下的洞庭湖景色和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悲喜之情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
戊依上清: 不同的览物之情: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3418848633: 岳阳楼记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试做具体说明? -
戊依上清:[答案] 为后文引出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铺垫.以此来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作对比,以引出主旨.引出下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