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实践的关系 归纳和演绎 急!!!!!!!!!!!!!!!!!

作者&投稿:自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线等!法律逻辑中演绎,归纳,类比推理的区别~

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2、演绎推理(含完全归纳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就是前提真,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必然真。归纳推理(不含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就是前提真,推理形式正确,结论未必真。
3、举例:
演绎推理:“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归纳推理:“杨树有光合作用,槐树有光合作用,榆树有光合作用,杨树、槐树、榆树是绿色植物的一部分,所以,绿色植物都有光合作用。”
类比推理:“这篇小说只有1000字,文字很流畅,这篇小说得奖了。你写的这篇小说也是1000字,文字也很流畅,因此也一定能得奖。”
通过上面三个例子,演绎推理前提正确,推理形式正确,结论也是正确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结论就未必正确了。

  能熟练地联想到下列知识点:
  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的关系,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知道典型的特征
  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
  电解饱和食盐水: ;
  C与浓HNO3加热时反应: ;
  C与浓H2SO4加热时反应: ;
  常见的置换反应:
  (1)金属置换金属:
  如溶液中金属与盐的反应: ;
  铝热反应: ;
  (2)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卤素间的置换: ;
  (3)金属置换非金属:
  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
  钠与水的反应: ;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
  (4)非金属置换金属:
  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
  三合一的反应:
  4Fe(OH)2+O2+2H2O ——
  CaCO3+CO2+H2O ——
  Na2CO3+CO2+H2O ——
  能同酸反应的单质:
  (1)金属单质Zn+H2SO4(稀)——
  Cu+HNO3(浓)——
  (注意:铁、铝遇冷的浓硫酸、硝酸会钝化)
  (2)C、S、可跟氧化性酸(浓H2SO4、HNO3)反应
  C+H2SO4(浓)——
  C+HNO3(浓)——
  能同碱反应的单质:、铝、卤素单质
  Al+NaOH+H2O——
  Cl2+NaOH——
  Cl2+Ca(OH)2——


  无机框图题 题眼归纳
  一、物质的重要特征:
  1、性质特征:
  (1)物质的颜色:有色气体单质:Cl2¬、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离子(溶液)Cu2+、Fe2+、Fe3+、MnO4-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二、全部颜色分类
  红色: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2+(或血红色);Cu2O红色(或砖红色);
  石蕊 酚酞 ;NO2红棕色;
  紫色:MnO4-紫红色;I2的CCl4或苯或汽油等溶液紫红色;
  橙色:溴水橙色;溴溶于有机溶剂中橙色或橙红色;。
  灰色: 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灰绿色。
  棕色:FeCl3溶液溶液棕黄色。
  黄色:S、、Fe3+、Na2O2、
  蓝色:Cu2+、Cu(OH)2、CuSO4•5H2O;石蕊在pH>8的溶液中呈蓝色;I2遇淀粉变蓝色;
  黑色:炭、MnO2、CuO、
  绿色:Fe2+浅绿色;Cl2淡黄绿色;
  (2)物质的状态:
  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常温下的常见的无色液体:H2O H2O2
  常见的气体:H2、N2、O2、F2、Cl2 、NH3、CO2、NO、NO2、SO2)[注: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有机化学中有许多液态物质,
  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白色胶状沉淀(Al(OH)3、H2SiO3)
  (3)物质的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物质的毒性:
  非金属单质有毒的:F2、Cl2、Br2、I2、
  常见的有毒气体化合物:CO、NO、NO2、SO2、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和NO
  (5)物质的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X、NH3
  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H2、N2、NO、CO、CH4、C2H4、
  S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特征反应现象:

  三、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1)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H2、CH4、
  (2)火焰为苍白色的为H2与Cl2;
  (3)Na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2、沉淀现象:
  (1)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3)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
  (4)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若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则是Mg2+,溶解则是Al3+;
  3、放气现象:
  (1)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硫,。
  (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可能是CO2;
  (3)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气体中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4、变色现象:
  (1)Fe3+与SCN-;
  (2)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品红溶液与Cl2、SO2等漂白剂的作用;
  (6)碘遇淀粉变蓝。
  5、放热现象:
  (1)强酸和强碱溶于水时一般放热,盐溶于水时一般吸热,NaCl溶于水时热量变化不大。
  (2)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吸热、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也是吸热;
  (3)酸碱中和、金属与酸、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6、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有F2、K、Cs等。
  四、重要的反应条件:
  1、需催化剂的无机反应:
  (1)氯酸钾的分解: ;
  (2)过氧化氢的分解: ;
  (5)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
  2、需放电才能进行的反应:N2与O2的反应: ;
  3、需光照的反应:HNO3、HClO;H2与Cl2混合见光爆炸;
  五、重要的化工生产反应:
  1、煅烧石灰石: ;
  (注意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包含的三个化学方程式。以及成语“滴水穿石”、“钟乳石的形成”中包含的化学方程式)
  3、盐酸的生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
  4、漂白粉的生产: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粉 ;
  漂白粉的成分是: ,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真正起漂白作用的则是次氯酸。
  6、玻璃的生产:工业上用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来生产普通玻璃。
  ; ;
  7、合成氨生产: ;
  8、工业生产硝酸(氨氧化法): ;
  ; 。
  9、电解饱和食盐水: ;
  10、金属的冶炼:(1)钠的冶炼: ;
  (2)镁的冶炼: ;(3)铝的冶炼: ;
  (4)铁的冶炼: ;(5)铝热反应: ;
  六 常见错误提醒
  (1) 写有机化学方程式要用“→”,不用“=”,千万注意写条件。
  (2) 写酯化时不要忘记写小分子(水),写聚合反应不要忘记写“n”
  (3) 推断题审题时,一定要把题中的每一个信息都读完,题给的信息一定要考虑。推断出的有机物一定是很熟悉很常见的物质,若有多种选择,要选择最常见的。
  【易错指津】
  1.要全面考虑除杂原则。防止虽然除去了原有的杂质,但同时又带进了新的杂质。
  2.物质的检验要经历方法的选择(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现象的观察及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尽可能选择特效反应以减少干扰。
  七、 个别知识点提醒:
  (1) 能使溴水褪色的:①含碳碳双键(2) 能使KMnO4褪色的:①含碳碳双键(3) 能萃取溴水中的溴的:①密度比水大的: ②密度比水小的:苯、酯
  八、化学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仪器的排列组合
  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浓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如CO)。
  2、接口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 “短”出,,若为排液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液体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3、气密性检查
  凡有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
  4、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分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再熄灭酒精灯。
  5、事故处理
  �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
  九、 化学中易挥发易变质的试剂小结:
  ①易挥发的试剂
  浓盐酸、浓氨水、低沸点有机物(如四氯化碳、苯、等)。
  ②见光或环境温度高时易分解变质的试剂
  硝酸银、浓双氧水、漂白粉、氯水、浓硝酸、卤化银见光或环境温度高时易分解;
  ③具有氧化性的试剂(如溴水、氯水、HNO3、 KMnO4 )不能用橡胶管、橡胶塞(会腐蚀).
  十、(九九归一,能记住才是硬道理;十全十美,还需要你自己来补充完整)


  2011-3-9

归纳和演绎

归纳方法作为一种所谓科学方法,不仅是科学发现方法,更重要是一种科学创造方法。演绎在创造逻辑中的作用在于形成假说后,用假说中的一般性原理演绎出关于个别事物的陈述,以便检验假说的可行性。

(一)什么是归纳

我们知道,创造思维活动是以认识活动为基础的,作为科学发现的归纳它总是从认识个别的事实开始,从而归纳出关于事物的普遍性结论,以形成假说。创造的归纳法与发现的归纳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创造的归纳法,不似科学发现归纳法那样,对观察事例要求太多,而是较主动地将各个较主要的事实组合在一起从而归纳出结论并形成假说。

所谓归纳法就是从个别的单称判断推导出一般的全称判断。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对演绎法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也注意到归纳法;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演绎法时一定会运用创造性的归纳法。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经验知识尚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对客观对象的思辨猜测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是从少数原则出发,用演绎的方法来说明问题。这里的思辨猜测,少数原则的获得都需要运用创造归纳法。

科学的进步要求更多地注重经验和实践,要求有概括经验的方法。弗兰西斯•培根总结了经验科学的成果、较系统地研究了归纳的方法。他认为普通归纳法(枚举归纳法)存在着问题,这种归纳法只是由少许的亲身经验和少数最常见的特殊事例而推出普遍的公理,于是他认为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主观性。他主张:“寻求和发现真理的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步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他具体地拟定了著名的三表法即“存在表”、“缺乏表”和“比较表”,力图排斥归纳过程中的玄思妙想,以求获得“客观”的规律。穆勒在培根的基础上重新创立了一套归纳逻辑体系,使归纳法达到某种形式化。穆勒认为整个归纳法的基础是因果联系:一定现象的出现是以另一现象为原因的,并且今后仍然会经常出现。他提出五种探求因果联系的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法”、“剩余法”、“共变法”。

当时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信念:人类的认识同客观世界对应的才是必然的普遍的认识,并企求一劳永逸的得到绝对的、适用于过去、现在、将来的规律。其实,这是个理想化的想法,但由这个信念产生了对归纳法的批评。对于归纳法的可行性,休谟首先提出了疑难即所谓“休谟问题”。

对归纳原理进行证明,归纳主义者是通过逻辑和经验这两个方面来证明的。我们也从这两方面来讨论归纳原理。

第一、归纳原理在逻辑上的证明。从个别的单称的判断推出一般的全称判断。在这里一般认为无形式逻辑的必然性,无论如何不能保证从个别S是P必然地推出所有S是P的结论。

如:

在时间t1,观察到天鹅x1是白的

在时间t2,观察到天鹅x2是白的



在时间tn,观察到天鹅xn是白的

——————————————————

所以,一切天鹅都是白的

一般认为并没有什么可以保证下一次观察到的天鹅xn+1、xn+2……等不会是别的颜色。尽管原来的推理前提都是真的,却推导出一个可能错误的结论。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这里的归纳法违背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一切天鹅都是白的”这个结论并不包含在前提中,它涉及到尚未观察到的天鹅,它是以过去的经验推论未来。但是,在创造逻辑中,由于不论判断的真假性,只要符合创造思维规律,那么结论就是创造性的。其实“一切天鹅都是白的”是对天鹅颜色的推论、一种假设,是创造主体在人类认识范围里推出的结论;如果就人类认识的局部和有限范围内,那么这个结论是真。后来发现了黑天鹅,即认识范围扩大了,证明结论是假。这时如果我们人为地强行认为“黑天鹅”不是“天鹅”,即用“一切天鹅是白的”这一非本质性质判断去限定“黑天鹅”的话;那么“一切天鹅是白的”这个判断有什么不对呢?

第二、归纳原理在经验上的证明。在认识主体认识的范围内的许多场合多次运用归纳原理都是可行的。

在x1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是可行的

在x2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是可行的



在xn场合运用归纳原理是可行的

————————————————————————

所以,在任何场合运用归纳原理都是可行的

在创造逻辑中,可以证明归纳原理是可行的,因为事物是在相互对比中存在,创造主体思维是在事物相互联系中反映事物。一般归纳原理在经验上的证明在形式逻辑上认为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经验上证明归纳原理形成了一个循环论证,即用归纳原理去证明归纳原理。循环论证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人类只好在这个循环中把握事物。循环实际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事物的联系中认识和创造事物;只要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思维中的逻辑规定是次要的。如自亚里士多德创立形式逻辑以来,人类的思维活动并没有被限制在同一律中;人类的科学创造时刻在超越着同一律,以追求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归纳主义者把科学发现的前后关系和证明的前后关系区别开来。他们认为:理论发现的前后关系既没有什么逻辑关系,也无逻辑规律可循。当然这里的逻辑是指形式逻辑,所讲的逻辑规律是同一律。“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不是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用归纳法引伸出来的,而是为了说明观察事实而发明出来的。它们是对正在研究的现象之间,可获得的各种联系的猜测,是对可能是这些现象出现基础的一致性和模式的猜测。这类巧妙的猜测需要巨大的创造性,特别是如果他们与科学思维的通常程式偏离很远的话,例如象在相对论和量子论那样。完全精通这个领域的现行知识对于科学研究中所需要的发明将是有益的。一个完全的生手很难做出重要的科学发现,因为他可能想到的想法很容易去重复以前已经试验过的,或者同他不知道的已得到充分确认的事实或结论发生冲突。”(C•G•亨普耳《归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所以,按照现代归纳主义者的观点,科学理论总是经常先于那些检验它们所必需的观察而被猜想出来的。这种创造思维活动,既没有什么逻辑规则可循,也不能进行什么逻辑分析。这个结论在形式逻辑中是正确的,但是在创造逻辑中就不是了。

罗素举过一个著名的“小鸡吃米”的例子。小鸡每天都吃到了主人喂给它的一把米,于是它产生习惯的联想,它将永远会每天得到一把米;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吧。谁知道有一天它没有得到米,而被主人绞断了脖子。人类虽然处在可能有一天会被绞断脖子的地位,但并不影响人类用归纳法去改造控制世界,以避免被绞断脖子,因为人类不仅能意识到有可能被绞断脖子,而且还可以逐渐地摆脱“主人”的束缚,依靠自己的智慧去找米吃,当然最终能不能摆脱又是另一回事,但我们在努力地做。所以,人们运用归纳法产生的推论虽不一定可靠,但作为一种工具是能用的,而且用得很好。总想找个“母亲”或上帝或大救星来保护着,看来只是一个美好的梦,当然也是个创造思维。

莱辛巴赫说:“进行归纳推理的人可以比之为向陌生的海洋地区抛网——他不知道是否会打到鱼,但他知道,如果他想捕到鱼,他就得抛网。每一个归纳的预言都象把网抛到自然事件的大洋里去,我们不知道是否有捕获,但我们至少是在尝试着,并且是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办法尝试着。”(《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出版社)他还说:“科学家与其说象先知,不如说象是赌博者。”如果说赌博者中总有一人得到收获的话,科学家这个创造者、赌博佬并不一定会总有收获。这都说明由归纳法形成的判断是待证的,是创造思维活动的结果。

波普则彻底地否定归纳法,并在否定归纳法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波普认为:所谓归纳法问题就是是否能在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普遍真理的问题。许多人认为普遍陈述的真理是由经验,是通过归纳得到的。但经验事实只是告诉人们个别的知识,表现在逻辑上是单称判断;科学知识则是普遍知识是全称判断,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事物的普遍判断。波普由此认为这种普遍有效的全称判断是不能用归纳法从个别事实或单称判断中获得证实的。实际上这是在强求科学理论必须是永恒的真理,获得一种超出人类认识范围的、永不改变的理论。其实,所谓普遍的全称判断实际是一个创造性判断,也是可以归纳推理得出的判断,因为人类认识范围外、未来只是我们的推论。所以,全称判断只能在人类创造活动中不断变化,由待定逐渐转化为真或假,也可能永远转化不了或没有完全地转化。其实,所谓全称只是为了减少记忆量,而便宜行事方式,我们人为地把它当成真理。万有引力?在我们可观察外就没有万有斥力吗?

波普认为:首先,有限不能证明无限,过去不能证明未来,这是对的。但我们认为有限可以推想无限,过去可以推想未来。波普举了一系列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说:“不可能有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证明在经验中尚未遇到的事情与我们在经验中已熟悉的东西相似。”其次,波普认为归纳原理本身不能得到证明是因为归纳原理就是承认从过去可以推论出未来的规则。波普认为这个原理是无法论证的,是一个无穷的循环论证的错误。可是,波普在论证归纳原理行不通的时候,也是运用归纳法,即用归纳法驳斥归纳法的错误;如上面举一系列例子证明归纳法的错误,最后得出整个归纳是错误的,这个形式不正是归纳方法吗?

归纳方法从培根较系统地提出到休谟的怀疑和波普的彻底否定,经过了多次反复,这都是因为他们都把归纳方法作为一种绝对的方法,而没有看到归纳方法实际是一种创造思维方法,具有创造性和任意性。作为创造的方法对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真假尚未确定的,把判定结论的可行性留给无限的创造活动。

归纳法主要是在人类认识范围内的归纳,而强求人们具有某种方法能完全正确的预知未来,在人类有限的认识范围内证明无限的未来,这是人类能力所不及的,这样的方法只怕永远也找不到。人们只有运用创造思维方法在人类过去的、有限的认识范围内创造性推论未来和无限,并在不断发展中和有限的积累中继续推想未来和无限。

我们讨论一下“无限”这个概念的意义;什么是无限?谁又观察到“无限”的事物?虽然人类现在可以观察到距离我们地球上百亿光年远的类星体,但这距离也是有限的。无限只是创造思维所创造的产物,是在有限中推想出的无限。无限的事物也是证明不了的,但可以为我们所推想,并在主观世界中是可行的,用以讨论问题和说明问题。如数学中的无穷大和无穷小。在人类认识和创造世界中人们只能认识有限的事物,推想无限的世界;同样,人们不能感知未来和证明未来,只能预测未来。

(二)归纳法的分类、逻辑模式和可行性

在创造逻辑中归纳法主要有三类:一种是简单枚举归纳法;另一种是关于现象因果关系的归纳法;还有一种是完全归纳法。

1、简单枚举归纳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某类中的一些(非全部)对象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我们以“S”表示事物的某种属性,那么简单枚举法的结构如下:

s1有p

s2有p



sn有p

s1、s2、…、sn是s类中一部分

——————————————————————————

所以,所有s有p

这种简单枚举归纳法是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创造思维方法;它是根据某一属性在一些同类对象中不断重复出现,而且在人类认识范围内没有遇到与这些情况不相容的反面事例,从而对该类全部对象作出一般性结论。

2、因果关系归纳法;这种归纳法主要用于事物现象在时间上前后关系的场合,从中找出有因果性的联系。一般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事物的因果关系是可以认识的,可以为创造主体所运用;当然这也有一定的限度,有一定的范围。

因果关系是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表现形式之一。引起另一现象的某种现象就是另一现象的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某种现象的结果。创造性因果关系的归纳法模式为:

现象A1引起现象a

现象A2引起现象a



现象An引起现象a

A1、A2、…、An系统组合成A现象

————————————————————————

现象A引起现象a

3、完全归纳法;这种方法是对某类事物的认识的概括;它的能动性可以说较少,在前提为真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些事物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这类事物全体对象都有这种属性的一种归纳法。其模式可表示如下:

s1有p

s2有p



sn有p

s1、s2、…、sn是s类的全部对象

————————————————————————

所以,所有s有p

完全归纳法是一种确定性的,形式化的方法,只要它的前提是客观的,那么它的结论就必然符合客观情况,所以完全归纳法是完全可行的方法。但有谁来保证这个完全性?

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下简单枚举归纳和探求因果关系归纳的可行性问题。在归纳法中,即使前提全部真,结论也未必是真。归纳法在理论证明中的作用也只是给假说一定程度的支持,并不能完全地证实假说。一般来说,归纳法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其结论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归纳的结论只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有人把归纳结论看作是预言性的,以回避归纳合理性上的困难。莱辛巴赫提出:如果把预言性结论看成假设情况就不同了。那么这种假设如何加以评价呢?他认为,归纳法虽然得不到必然为真的知识,但它可以通过概率方法得出那个所谓的普遍知识是一个好的假定就行了。概率所表达的是重复事件的相对频率,即作为总量的一个百分数而计算的频率。概率一方面是从过去观察到的频率中推导出来,另一方面也包括着同样频率在未来之中将近似地发生这个情况,它们还是通过归纳法构成,无法满足无限的要求。

并且这个运用概率的归纳只是从量上研究结论,而忽视了质的方面。同是一个事件,如果先从理论上推导,设想出来再被观察到与先观察到再用理论去解释,其对理论的支持大不一样。再者,归纳法在人类认识范围内无论有多大数量支持理论,也保护不了理论一旦面临反面事例而不崩溃。

创造逻辑中的归纳法不企求某种绝对的全称知识,也不强求某种对客观的近似度;它只求新的构想,对未知的新猜想,并在人类认识范围内组合科学理论,以指导创造的活动,在发现反例时否定自己,以达到重建新的理论。

(三)演绎及其模式

演绎同归纳一样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推理方法,也是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的最一般的方法。我们知道,为了检验假说,必须应用假说演绎法,这就是演绎在创造逻辑中的运用。

演绎法是前提蕴含着结论的推理,只要前提真结论必然真。然而演绎法推出的结论不是创新的。可以说演绎法就是限制创造性的发挥。为了保证演绎结论为必真,要求真的前提,规定的形式化的推理结构,这些都是对创造思维的限制。我们这样评估演绎并不是否定演绎,只是说演绎没有多大的创造性。只要有真的前提,并且形式结构正确,那么结论必真,这是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的特点。在创造逻辑中,由于前提是假设,对演绎只要求推导关系是有效的,使结论在实现活动中能得到证明和检验作为前提的普遍性原理,从而判定假说的可行性。

假说演绎法的特点是从假说核心的理论观点中推导出解释已知的事件,或是预见未知的事件,或是实现主观创造物。例如,爱因斯坦根据自己创立的广义相对论,推出光线在引力场中必定是弯曲的。他预测星光在太阳表面附近通过时将会偏折、并能在日全食期间观察到。后来,果然各项观察都证明了这个预言。

在创造逻辑中,演绎法的模式与形式逻辑中的结构形式即推导关系是一致的。演绎的形式结构的有效性,保证了人们在证明结论的真与假之后,可以逆推演绎前提知识的可行性。

最后,让我们做一个思维创造游戏吧。“海盗号”宇宙飞船在火星上软着陆考察的结果是否定有“火星人”及其它生物存在的证据。如果我们设想“火星人”的科学水平远远超过了地球人类,那么当“海盗号”宇宙飞船接近火星时,“火星人”一定知道有不属于自己的飞行物接近他们的星球。出于某种原因“火星人”不愿意我们地球上人类知道他们的存在,于是他们捕捉了这个“海盗号”,并利用它向地球发来假情报,使我们错误地认为“海盗号”宇宙飞船在火星上没有找到生物存在的证据。这样的情况不也是可以想象的吗?!“勇气号”“机遇号”也可作这样的假设。再就是像怀疑人上月球一样,这些传回的图片都是美国佬在搞假,是形象工程而已。哈哈!

只要不把思维的推论当作永恒的真理,你怎样大胆设想都无妨,也许还会有合理的因素呢。


泌阳县19295804685: 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的异同 -
苍梧田富露: 演绎推理和逻辑推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推理.两者的区别在于:1,基础不同 演绎推理是建立在事物本身的质和量的关系基础上的推理;而逻辑推理则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基础上的推理.2,推理方法不同 演绎推理用的是数理推理,...

泌阳县19295804685: 什么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以及它们的辩证关系 -
苍梧田富露: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它们都是科学的方法. 归纳法即是,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最终综合出最接近事物本质的原理(定理、公理),归纳法一般来说跟综合分不开.归纳法局限于经验,如果提供的经验不多,那么...

泌阳县19295804685: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和联系 -
苍梧田富露: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在于如果前提正确,那么结论是否是必然正确.演绎推理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而归纳推理如果前提真,结论并不一定为真.联系在于,演绎推理的可靠性为人们所信赖的,如果前提为真,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也为真,但前提的真如何而来?最终还是要通过归纳而来.我们要想得到可靠的知识,演绎和归纳二者都必不可少.

泌阳县19295804685: 逻辑学的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苍梧田富露: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虽有上述区别,但它们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是紧密的联系着的,两者互相依赖、互为补充,比如说,演绎推理的一般性知识的大前提必须借助于归纳推理从具体的经验中概括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归纳推理也...

泌阳县19295804685: 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的区别 -
苍梧田富露: 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逻辑理路是指思考问题时基于逻辑思维,按照一定的推理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逻辑理路中,我们通常会通过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内在联系,梳理思路,进行归纳和演绎,最终得出结...

泌阳县19295804685: 逻辑思维方式是什么? -
苍梧田富露: 逻辑思维方式是: 逻辑思维包括① 归纳与演绎②分析与综合③抽象与概括④比较思维法⑤因果思维 ⑥递推法⑦ 逆向思维 具体的: ①归纳与演绎 归纳:从多个个别的事物中获得普遍的规则.例如:黑马、白马,可以归纳为马.演绎:与归纳相...

泌阳县19295804685: 法律社会学的实践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区别 -
苍梧田富露: 形式逻辑:形式逻辑这个词是有多种含义的,有的专指传统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有的专指演绎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现代演绎逻辑),有的则专指现代数理逻辑.还有一种是政治性产物,是政治决定理论的恶果,是为...

泌阳县19295804685: 什么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它们有什么不同 -
苍梧田富露: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是对观察、实验和调查所得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推理形式,其主要环节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判明因果联系的归纳法.归纳法的...

泌阳县19295804685: 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演绎法什么是归纳法??? -
苍梧田富露: 归纳法: 条件:我养的一只猫A喜欢吃鱼.邻居家的一只猫B喜欢吃鱼.猫C喜欢吃鱼.猫D喜欢吃鱼.…… 结论:猫喜欢吃鱼. 演绎法: 条件:猫喜欢吃鱼.我家养的阿喵是一只猫.结论:阿喵喜欢吃鱼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

泌阳县19295804685: 逻辑这个术语的解释是什么? -
苍梧田富露:[答案] 什么是逻辑? 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叫做“... 辩证逻辑和归纳的关系 辩证逻辑也是关于必然性规则的科学,因而和培根、穆勒的所谓归纳法没有什么关系.归纳和演绎(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