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是什么人物?

作者&投稿:僪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蒙恬是谁 详细资料~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个人履历 蒙恬[1]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庄襄王二年(前248),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人物生平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振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 成就及荣誉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其实,2000多年以前的蒙恬距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我们非但不可能有这位大将的真实照片,甚至也得不到一幅他的肖像画,即使在史书之中,也没有太多关于他的具体描述。但将军的丰功伟绩和忠肝义胆却被人们深深记在了心里,不仅成为世代名将效仿的楷模,更是千古爱国志士的永远丰碑。 辉煌战史 名门之后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13城。秦始皇五年,他又率军攻打魏,取得了20城,建立东郡。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蒙骜去世。 蒙骜的儿子叫蒙武,他也就是蒙恬的父亲。蒙恬曾学狱法为狱官,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蒙恬还有一个弟弟叫蒙毅,后来官至上卿,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成为了秦朝的重臣。兄弟二人一武一文,可谓好不了得。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秦王派将军李信率兵20万攻打楚国,以蒙武为副将。李信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蒙武攻寝丘(今安徽临泉县),大败楚军。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县)后,引兵向西与蒙武会师于城父邑(今河南宝丰县东),被楚军打败。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蒙武以裨将随王翦领兵攻楚国,大败楚军,追至蕲南(今湖北蕲春西北),杀楚将项燕,得胜而归。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蒙武复出率兵攻打楚国,俘楚王负刍,平定楚地。二十五年(公元前222),蒙武率兵南征百越(今浙、闽、粤一带),越君投降,秦遂在此置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蒙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国疆土的开拓,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秦始皇对蒙氏家族非常信任器重。 大败齐军 虎视匈奴 到了蒙恬这一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秦始皇外出时,蒙恬的弟弟蒙毅陪同与始皇共乘一车,在朝时又侍从始皇的左右。蒙恬兄弟二人,一个负责对外军事,一个谋划国内政事,有忠信为国的美名。秦国的其他将相都不能与他兄弟二人争宠。蒙恬画像 由此可见,蒙氏家族世代为将,战功显赫,到了蒙恬这一代更达到了事业的顶峰。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于是率大军攻破齐都,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秦始皇授给他内史的官职。其实,蒙恬在统一六国的战斗中虽然并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却积累了足够的战争经验,他的才华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 说到蒙恬和匈奴的关系,好像就是上天注定的势不两立。蒙恬生活的年代,边境经常受到逐渐强大起来的匈奴的掠夺,秦政权受到威胁。而且,在秦尚未统一六国前,匈奴就常掠夺内地人民的牲畜、财产,与其相邻的燕、赵、秦等国更是深受其害。尤为严重的是,在秦征伐六国的最后阶段,匈奴乘机占领了河套地区,即所谓的“河南地”。 这给心怀忠君爱国抱负的蒙恬以很大的施展空间。在随后的河套战场上,这位中华第一勇士让匈奴尝尽屡战屡败的滋味。 降兵河套,血战匈奴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这就是名将蒙恬。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汉代贾谊就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蒙恬统率重兵坐镇上郡(今陕西榆林市境内),为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在河套黄河以北(今内蒙古乌拉山一带),筑亭障,修城堡,作为黄河防线前哨阵地。进过这次战斗,给北方带来了十几年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河套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蒙恬勇敢作战、出奇制胜、击败匈奴的大战,是他一生征战的最大的一次战绩,人们称赞他是“中华第一勇士”。 独步沙场 破不败神话 大一统的中国刚刚缔造的时候,蒙恬没有机会去享受一个开国功臣应得的荣华,而是肩负着更艰巨的使命——北定匈奴。公元前221年,蒙恬率大军电视剧《神话》中的蒙恬(丁子峻饰)攻破齐都,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正当咸阳城里欢庆胜利的时候,秦国北部边境传来匈奴频繁骚扰并大举南侵的消息。匈奴军队杀人放火,抢劫牲畜财物,边疆人民苦不堪言。这时,秦国刚刚统一,人心思定,军民厌战。蒙恬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接受命令“北逐戎狄”,收复河套一带。 面对匈奴的挑衅,秦始皇选择了蒙恬领兵出征。这里的原因大概有二:其一,青年时代的蒙恬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那些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们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恬是秦军里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秦朝其他将领打的多是中原地区的攻坚战,对于塞北草原上与匈奴的野战并无多少经验。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能征善战的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关。扎下大营后,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翻山越岭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发了最具决定性的战争。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战争,匈奴主力受重创。最后匈奴人被彻底打败,向无限的北边逃窜。史书上记载:匈奴人向北(逃窜)七百多余里。 蒙恬并没有辜负众望,一战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飞魄散。贾谊也曾形容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正是对河套战役功业的称赞。后来中原再次大乱时,匈奴却不敢深入汉境,这不能不说与此战有很大关系。 人箭合一 一战定乾坤 经此一役后,当时的秦军再无敌手,蒙恬也一跃成为秦帝国最为出色的将领。但是蒙恬载于史册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将帅之材,他的许多才能都是当时其他的将领所难以比拟的。蒙恬的这种才华,事实上在整个秦国是首屈一指,没有人能赶得上他,甚至秦国的丞相李斯也自叹:“蒙恬将军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我。”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分析这场战役,我们相信那一定是与汉朝反击匈奴不同的一种战法。因为秦朝并没有汉朝那样多的战马,骑兵的数量远远少于汉朝。这就注定了秦国的攻击还是以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战法为主的。《史记》中曾记载:秦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匈奴大溃。可见这是一种以重装战车为主的战法。 秦在战役中有一个最核心的武器,就是弩。弩当时是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匈奴人是没有弩的。因为弩事实上是代表着当时军事气数的高峰,秦的重装战车体型高大,上载各式弩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电影《英雄》已清楚的再现了这一过程。其效果就如今天的坦克,单一兵种的匈奴又怎能不大溃。 汉朝反击匈奴打了20年,通过倾国之力的漠北会战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秦国只经此一战,就将匈奴重创。当然两者也不可同等而论,秦时的匈奴控制区域只有汉朝时三分之一大,实力也比伊稚邪时代弱小得多。 另一个取胜匈奴的重要原因就是蒙恬的个人军事指挥才能。从蒙恬个人角度来说,他出生在将门,从小就受到了忠君爱国思想的浓厚熏陶。再加上他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为国效忠和带兵打仗是家常便饭。因此,他在思想上就已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战,这样的精神和力量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他在驻守边防的时候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并专门针对匈奴研究出了对付他们的战术方法。这些都为他一战定乾坤,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里还要表述这期间发生的一段插曲,正是这段插曲使赵高集团更坚定了要谋害蒙恬将军的决心。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施行严酷的暴政。一场天下读书人的灾难席卷中华大地。秦始皇大举焚书坑儒,他的长子扶苏竭力阻止,秦始皇非但不听,反而把他贬到边关,让他监督蒙恬守卫边疆。 从此,扶苏和蒙恬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扶苏初到边关,甚为苦闷,蒙恬劝告他说,既来之则安之,守边也很重要。扶苏感到蒙恬待他诚恳热心,便安下心来协助蒙恬训练军队。两人甚是投机,便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这为蒙恬的含冤而死埋下了伏笔。 勇士壮哉,感天动地 有人说一个历史的瞬间,也许就能改变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那么一个古代名将的死会改变什么呢?蒙恬作为秦帝国著名的战将,在他的有生之年,不仅在战场上帮助帝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彻底打败了不断骚扰中原的匈奴,而且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现今我们眼中的万里长城,开辟了当时规模空前的秦直道。 这样一个功勋卓越、才华出众的战将,却没有想到,在他的背后一直隐藏着一个与他对立的集团,在秦始皇病死后,蒙恬在他们的阴谋策划下无辜惨死。这个集团篡夺了秦帝国的政权,也改写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唐朝皇帝唐太宗,于贞观某日对臣僚说:“朕欲上比尧舜,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说,古代哪一将相死得最冤?”当时在场的有丞相房玄龄、谏议大夫魏徵等人,或答“白起”(战国时秦将);或说“伍子胥”(春秋时吴将)。听罢臣僚们的议论,太宗摇摇头说:“朕观最冤的是蒙恬。” 以险制塞 精修秦道 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 建起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达五千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用来保卫北方农业区域,免遭游牧匈奴骑兵的侵袭。蒙恬在修筑万里长城的壮举中,起了主要的作用,这延绵万余里的长城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瑰宝。 同时,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又于公元前211年,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兆河、榆中一带垦殖,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后备力量。这些措施对于边防的加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这不但加强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更重要的是对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风风雨雨、烈日寒霜,蒙恬将军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 小人篡权 千古叹惋 蒙恬不仅打仗能够显示出他英勇威武的大将气概和不一般的战略、战术指挥才能,而且在治理边塞和巩固国防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可英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各色的小人,致使很多英雄经常不是战死在沙场,而是饮恨不能善终。蒙恬的死可以说是带着悲壮、无奈与叹惋。 蒙恬的弟弟,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蒙毅,他深受秦始皇宠信,位至上卿(高级执政官)。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争锋。某日,内侍赵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却被秦始皇给赦免了。从此时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赵高的心病。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赵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因此,黑手就首先伸向了蒙氏。 秦始皇死后,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 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绥德蒙恬墓:“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将军神武 “大”字当前 三军将士得知将军死后,都感其贤达明良,怀愤含泪。他们用战袍撩土将其葬于绥德城西大理河川,遂形成现在的小山丘,与扶苏墓遥遥相望。朝霜墓尘,默默传神,犹似当年将帅精诚团结,共同御敌,宁死不屈之状。有诗赞云:“春草离离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笔干枝,难写孤臣一片心。” 蒙恬之死,直接导致了一个结局,就是30万秦军彻底溃败,30万秦军溃败了之后,秦帝国的灭亡事实也就注定了。所以这就是蒙恬作为一个将领,其不可或缺地位的体现。他死了之后,帝国事实上就少了一个很大的依靠,少了一根很大的支柱。 大将蒙恬,“大”字首先来自大谋大略。当时的“蒙恬”二字,可以令狂放不羁的匈奴闻风丧胆,乃至于只要有蒙恬在,“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这是何等的神气,何等的威风。 其次,大将蒙恬,“大”字也来自大武大勇。《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蒙恬在临终前曾说:“吾先人及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虽囚击其势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从这段并不难懂的古文中我们可以明白,蒙恬甘心一死,既不是因为无能怯懦,也不是因为昏昏噩噩、忠奸善恶不分,而是来自他的侠肝义胆、坦荡胸襟,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所以,大将蒙恬的“大”字还来自非凡的品质。大将蒙恬,“大”字是一种大气、豪气、勇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可贵品质。 历史评价 蒙恬塑像 对于今天的人,历史就是一张写满字的纸,一切都已写成,无可更改;但对于古人来说,历史却是他们的将来,他们的决定就可以影响历史。忠君儒雅的性格,决定了蒙恬最终的选择,同时也注定了后来的历史。但后来的历史并没有忘记这位爱国将领的丰功伟绩,至今人们还记住了他除去带兵打仗以外的才能。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恬 (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 编辑 讨论67 上传视频
蒙恬(约前259年~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 [1] 。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将门之后
蒙恬塑像
蒙恬塑像
蒙恬祖籍山东省蒙阴县,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子村。 [1] 据考证,“蒙”以蒙山为氏。先世为齐国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昭王,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 [2] 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3]
抵御匈奴
蒙恬雕像
蒙恬雕像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4] (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5]
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信任、夸奖蒙恬的才干,并且亲近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则陪秦始皇同乘一辆车子,居内则侍从在秦始皇的跟前。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因此,其他的诸将相,都不敢和他们争宠。 [6]
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之争锋。某日,内侍赵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职,但却被秦始皇给赦免了。从此时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赵高的心病。 [7]
惨遭冤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8] 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

蒙恬历史人物分析
穿过漫漫历史长河,如若问到灭匈奴的大英雄,大部分人首先会回答卫青与霍去病,卫青的刚毅沉稳,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令多少人赞叹不已,可在这二位之前,也有一位灭匈奴的大英雄,他是秦国大将军,他英勇无畏,被誉为大秦第一勇士,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蒙恬。

这个名字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蒙恬,神话般的存在,在电视剧《神话》中,我们看到了忠肝义胆、勇武传魂的勇猛大将形象,在动漫《秦时明月》中,我们又看到了蒙恬的果断,他熟知兵法,并能灵活运用,自然不同于赵括的纸上谈兵。作为将军,他参与灭齐之战,完成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帮他实现一统天下的帝王霸业,何其威风!《千字文》中的恬笔伦纸,不正是证实了蒙恬改良毛笔的传说吗?
蒙恬的功绩远不止这些,看那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如一只沉睡的龙在守卫疆土,殊不知这其中有他的血汗,这长城守卫国土,是连接了原来的秦、赵、燕长城,才有了如今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城。大秦直道的竣工,有他的智慧,在那时便意识到了交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不只是一位将军,他有智慧、谋略,难怪深得始皇的陛下信任,他和弟弟蒙毅都被委以重任,一文一武,在朝堂上,无人可及。就算是后世的王谢两家,也不过如此吧。难怪在秦始皇当政后期,有蒙恬做相的传闻,这些才能,最后却反而害了他。宦官赵高利用李斯的虚荣心,蛊惑他帮助胡亥,李斯自己也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却担心将来的蒙恬会取代自己,走上了与赵高同流合污的道路。也就有了后来的扶苏自杀,蒙恬回咸阳自杀的结局,许多人都猜测倘若是扶苏即位,大秦会不会多延续几年。其实仔细想想,秦早亡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暴政,不得民心,若不是胡亥的胡作非为,陈胜吴广或许不会有大泽乡起义,那就自然不会有楚汉争霸,扶苏宅心仁厚,定能得民心,那或许秦就不和隋一样,是个短命王朝了。可是谁又能说得准历史呢?

这样一位有才情,有豪气的大将军,却并不被大部分人了解,说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可能都会想到李牧,廉颇,白起,王翦,却忘了战国后期的蒙恬。可是如今有很多电视剧,小说,动漫,都有了蒙恬的影子,昔日的大将军,并没有被后世遗忘,而是渐渐的被我们了解,我们了解了历史人物,了解了特定背景下的人物命运,更是了解了一个人要忠,要义,说的更扩大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其中的“爱国”。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光如何流转,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华儿女。我们不是英雄,不能以一敌十,冲锋陷阵,却能坚守自己的初心,我们不是蒙恬,想不出改良东西的点子,却能学习奋斗,不枉此生,不是英雄,不是豪杰,却也有做事的一腔热血。

他的结局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变好,但并不像霍去病一样,霍去病的死给后人留下重重迷雾。他呢,一杯毒酒了却戎马一生。一道篡改的诏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诏书使得大秦变得乌烟瘴气,赵高的指鹿为马,断送了多少忠臣,强秦竟落到了如此小人之手,后来的李斯结局并不好,还是被赵高算计了,落得个腰斩的结局。而乱政的赵高,终于被子婴所暗算了,结束了他作妖的一生。不过秦三世子婴后被项羽所杀,后也有了楚汉之争,大秦算是过去了。

许多人都说蒙恬死的冤,是冤臣,也有许多人说蒙恬愚忠。但在那个政权初立的时代,或许法家是最合适的,能最快平定天下,巩固政权,后世不也外儒内法嘛。扶苏曾劝谏始皇,但结局是被发配监军,或许是始皇陛下想历练一下他,也可能真的对他不满吧。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看法要求,不能总以自己的看法就认为蒙恬愚忠,不懂得劝谏。在自杀前,他手握,30万兵,却并未造反,一则是他本身的忠心,还有就是他考虑的更周到,他若真的动兵,匈奴定会有所行动,不管生死,他所念所想都是大秦,尽管最后结局凄凉,如今的坟墓在绥德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周围荒凉,恐怕他身边的将士,很难相信自己的将军会落得如此下场。他出身高贵,自幼习武,还曾学过法,熟知兵法,最后还是从了军,可他并不是完全依靠父辈们,他的成就,甚至是超越了自己的祖父,有如此成就,难怪曹操每每看到蒙恬的遗言都会泪流不止,由此看出,英雄总是受人崇敬的。 说到底,他只是一位皇位的牺牲品,皇子想要争夺权利,是因为皇权至上,皇位独尊,或许他始终不相信始皇陛下要赐扶苏死罪,心里的皇位继承人也是公子扶苏。其实一开始胡亥并不打算除掉蒙家兄弟,赵高因为蒙毅曾不过对他网开一面而记恨蒙毅,想了法的要治他们于死地,一个为国家卖力,开拓疆土,守卫国家,一个祸害忠良,鱼肉百姓,后者却杀了前者,一代忠良就此丧命。

蒙恬(约前259年~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 。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蒙恬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造笔传说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始皇。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蒙恬祖籍山东省蒙阴县,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子村。 [1] 据考证,“蒙”以蒙山为氏。先世为齐国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昭王,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 [2] 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蒙恬塑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3]

抵御匈奴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4] (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5]


蒙恬雕像
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信任、夸奖蒙恬的才干,并且亲近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则陪秦始皇同乘一辆车子,居内则侍从在秦始皇的跟前。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因此,其他的诸将相,都不敢和他们争宠。 [6]

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之争锋。某日,内侍赵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职,但却被秦始皇给赦免了。从此时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赵高的心病。 [7]

惨遭冤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8] 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 [9]

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了蒙毅。 [10] 秦二世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绥德蒙恬墓
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陛下。”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11]

参考资料
[1] 蒙恬是秦国人吗祖籍是哪里的 蒙恬的姓是因为临沂蒙山.今日临沂 [引用日期2017-04-12]
[2] 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

蒙恬(约前259年~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造笔传说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始皇。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毫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杆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再用胶粘牢。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筒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可见,这支秦笔的制作已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而且与现代的笔及其制法颇为相似,较之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大有进步。


蒙恬是什么人物?
蒙恬(约前259年~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 [1] 。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恬亲王是什么意思?
恬亲王是清代的一个封号,是清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钦差大臣之一。他是清朝乾隆帝的堂弟,也是宣统帝的孙叔父。恬亲王身份显赫,名贵无比,是清朝政治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首先,恬亲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身份极为尊贵,可以和王、亲王相媲美。恬亲王在历史上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位,都...

蒙恬是什么历史人物
蒙恬历史人物简介如下: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

东晋后将军王恬简介,王恬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
人物生平 王恬年少好武艺,因而不被公门所器重。而相比起哥哥王悦,王恬亦不被父亲疼爱,史载王导见王悦就会高兴,见到王恬就会有怒色。王恬后承袭 即丘子 爵位。王恬被起用为琅邪王友、中书郎,咸康五年(339年)庾亮杀南蛮校尉陶称,王恬迁任后将军、魏郡太守,加给事中,领兵万人监江州诸军事,...

清朝恬亲王是谁
电影中的恬亲王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在历史上却可以找到他的原型,即爱新觉罗·载澄。载澄(公元1858—1885年),人称“澄贝勒”,是恭亲王奕䜣的长子,经常出入花街柳巷,而且拉着大他两岁的堂兄同治皇帝载淳一起去,导致二人都染上性病,年纪轻轻就挂掉了。不过,确实像电影里一样,载澄死在...

在历史记载中,秦国有蒙天放这个人物么?还是蒙恬就是蒙天放?
晋中之窗提醒您:无论是史记还是二十四史里都没有蒙天放的记载,蒙天放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虽然很有名!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字是不是天放,没有办法考证!蒙恬这个人是有的,但是二人是不是一个人,没有办法考证

蒙犽是什么历史人物?
根据官方的解释蒙犽的历史原型是蒙恬之子,蒙恬在历史中是秦朝大将。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 。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

司马恬的人物生平
” 司马恬忠诚正直,富有才干,因此朝廷中的官吏们都惧怕他。司马恬后来历任右卫将军、司雍秦梁四州大中正、尚书、侍中、左卫将军、吴国内史、太子詹事。 太元十一年(386年)四月二十二日,司马恬升任为尚书右仆射。 司马恬虽是宗室,但功勋和名望极高,很有才能,因此深得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器重和依赖...

刘楚恬人物简介
中文名:刘楚恬别名:恬恬,小恬恬国籍:中国民族:汉星座:处女座出生地:福建泉州出生日期:2009年9月5日职业:儿童演员代表作品:爷们儿、芈月传、小爸妈、秦时明月、我爱男保姆主要成就:年度明星宝贝总冠军属相:牛语言:普通话、闽南话早年经历2009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刘楚恬在进军演艺圈之前,在家乡...

"恬"怎么念?"恬淡"什么意思?
"恬"读音: tián "恬淡"意思:1、不追求名利;淡泊。2、恬静;安适。详细释义:多用以指不热衷于名利。陈独秀 《敬告青年》:“ 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 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示例:乡村的五月,是恬淡而又舒缓的。

永福县15163153189: 可以具体介绍一下蒙恬吗?
蒯琬次水: 蒙恬,出生年月不详,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人,祖父辈由齐国迁往秦国,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父亲都是秦国的大将,而蒙恬也是秦朝著名将领,作为一个名门蒙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做一个更加出色的将领,如何光宗耀祖,对他来说,保卫秦国和大秦的子民,就是他最大的职责

永福县15163153189: 历史上的蒙恬是个怎样的人 -
蒯琬次水: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恬[1]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

永福县15163153189: 蒙恬是西汉人物吗 -
蒯琬次水: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 ,秦朝著名将领.

永福县15163153189: 蒙恬是哪里人山东蒙阴出过哪些名人 -
蒯琬次水: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刘洪(140年-206年),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

永福县15163153189: 蒙恬的生平简介,详细点 -
蒯琬次水: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蒙恬是山东省蒙阴县人,故里在蒙阴县城...

永福县15163153189: 蒙恬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一位大将,相伟他发明了什么 -
蒯琬次水: 毛笔和古筝 汉代应劭著《风俗通》记载:“仅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后人根据这段文字,又有如下说法:“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十三弦.” 《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永福县15163153189: 简单介绍一下蒙恬是什么人呢?
蒯琬次水: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人,在秦昭襄王时代祖父一辈人举家迁到了秦国,就此祖孙三代都为秦国卖力

永福县15163153189: 蒙恬这个人是谁呀?
蒯琬次水: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

永福县15163153189: 秦代的蒙恬将军的简介有哪些呢?
蒯琬次水: 3、蒙恬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永福县15163153189: 秦朝名将蒙恬的简介有哪些呢?
蒯琬次水: 46、蒙恬秦朝名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改良毛笔,西北地区最早的开发者,击溃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