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为何要出卖秦朝贵重的军功爵位,换取粮食?

作者&投稿:乌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早在汉文帝二年,儒生贾谊即上《论积贮疏》,见《汉书·食货志》: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于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

作为政见,贾谊要求的“崇本抑末”无非老调重弹,但是受到刚刚登基的汉文帝的重视,就说明,“背本趋末”在汉文帝初年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世风”,甚至是影响公私储备的严重政治问题,所以他才在汉文帝二年“开籍田”,为民榜样。

这个礼仪行为,汉文帝施行过多次,用处其实并不大。之前三解讨论过,晁错上疏言事的“劝农力本”应即《汉书·食货志》收录的《论贵粟疏》,时间应在汉文帝十一年六月至十二年三月之间。



最终,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采取“入粟拜爵”的方式来增加边郡积储,不到9个月的时间,就堆积了边郡可支5年,内郡可支1年的积储。

也就是说,汉文帝时代的核心问题不是缺少粮食,农业不发达,而是旧的“秦制财政”的收入大宗来自于土地税、人头税和官有产业经营所得,以及一部分市租和资源租税,货币收入占据大宗,却被通货膨胀所侵吞,也就意味着真正的危机是“财政危机”,具体点说,即国家控制的“实物”——“粮食”不足。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晁错的上疏,和“孝悌力田”以户口设置常员的举措,以及允许“入粟拜爵”,最终废除田租税律,并废除旧的“田部”、“田官”。

关于秦朝的公田经营,出土简牍中略有展示,可以说是秦王朝“实物收入”的一大来源,而汉初直到汉武帝前期的相关情况,则资料阙如,三解只能推测:

首先,汉高帝五年诏要求各地官吏优先保证自家“老兄弟”的高爵授田,同时,又号召离散户口回原籍,“复故爵田宅”,也就意味着在恢复秦朝土地所有的前提下满足“新贵”的授田,直接后果只能是“公田”授之殆尽;

其次,由《里耶秦简》可知,哪怕是秦朝的安定时期,刑徒仍逃亡不绝,秦末大乱之时,刑徒、官奴的逃亡自在情理之中,而《二年律令》中明显减少了刑徒管理的条文,也说明刑徒劳动不再像《睡虎地秦墓竹简》、《岳麓书院藏秦简》和《里耶秦简》的时代那样繁盛;

第三,汉惠帝、吕后和汉文帝时代,长达近30年的“轻刑”统治,已经让“罪人是希”,新增的入流大幅度减少,待到“收孥相坐律”废除后,更是只能削减到不足以支撑郡县常态刑徒经济运行的程度。



综合一下,到了汉文帝十三年,处于既无公田可耕,又无刑徒、官奴婢可用的境地,留着这项旧制又有何用?

所以,“好刑名之言”的汉文帝才会接受晁错的逻辑: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注意加粗部分,爵位是皇帝手里的东西,出于口而无穷,就是“没本钱”,而得到高爵和免罪,人人都会想要,这实际上是一个交换逻辑,而不再是秦制中的义务逻辑。

如果汉文帝是个“好脸”的皇帝,去和臣民换取粮食,还不把晁错宰了,偏偏他没有,愣是把“卖爵”变成了“伟业”,还没人说三道四,也是不同凡响。


司马迁在此不厌其烦地记录了将军陈武(即柴武)与汉文帝的国策交锋,最后以汉文帝沉甸甸的四个字“且无议军”结束,并明指出这个国策与汉文帝时代繁荣、和乐景象的因果关系。

正是由于汉文帝对百姓的无比爱惜,才不希望他们承受战争的苦难,而没有战争,也就不会有新的军功爵的产生,通过入粟拜爵能够解决边防军的军粮问题,等于是两全其美。



因为汉文帝当时被匈奴打的没有粮食吃了,所以为了国家和百姓生存,才会换取粮食。

因为那时候非常缺粮食,为了出征,所以汉文帝才采用了以钱粮换取爵位,“入粟拜爵” 。

因为当时出征非常缺粮食,所以说汉文帝也是被迫。只能这样做。可以使国家出征成功。


文帝废不了窦漪房吗?
汉文帝要废窦漪房,肯定能废,但是为什么不废,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汉文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1.年少夫妻老来伴,念及过往,不舍得废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他的母亲薄姬不受刘邦宠爱,同样的,他也不受刘邦的重视。刘邦一心一意只为了真爱戚夫人而废了吕后的嫡长子刘盈,造成了吕后心态发生...

汉文帝为何逼死薄昭
1、汉文帝舅父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的一位明君,他在位时期,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汉文帝却做了一件备受争议的事情,在他的逼迫下,曾经帮他做皇帝的舅父薄昭被迫自杀!那么汉文帝为何不顾亲情,将自己的舅父逼死,这背后到底隐藏...

汉文帝为什么请周亚夫食肉而不给筷子,用意何为?
秦朝时秦始皇没有安排好后事,最后朝堂被赵高等人搞得乌烟瘴气,二世而亡。汉景帝知道明白其中原因,所以在他宾天之前必须做出妥善的安排。刘邦死前也曾对吕后说:“陈平智有余,王陵少憨,可以佐之;安刘氏者必勃也。”这也是一种安排。周亚夫是个人才,所以汉文帝在临终前告诉汉景帝:“即有缓急,...

汉文帝和张释之
”文帝说:“是厚道人。”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呢?”文帝说:“也是厚道人。”于是张释之接着说:“虽然两位都是厚道人,但他们二人却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说不成一句话,哪里像这个啬夫一样巧舌如簧、伶牙俐齿呢?以前秦朝专门重视舞文弄墨的吏员,结果官吏们都争相以狠辣严厉、吹毛求疵...

历史上汉文帝为了杀死自己的舅舅薄昭,都用了什么办法
有一句俗话叫“哭死人不偿命”。还别说,历史上真有一个人是被“哭死”的,这个人就是西汉初年的国舅爷薄昭。薄昭,出生时间不详,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西汉时期的外戚大臣,薄太后的同母弟弟,汉文帝的舅舅。薄昭的父亲薄氏在秦朝的时候,与魏国宗室女魏媪私通,生下了薄姬和薄昭。薄姬先是被...

历史上的窦漪房究竟是怎样的女子?汉文帝刘恒真的很宠她吗?
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窦漪房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从宫女到皇后再到大权在握的皇太后,似乎就是命运眷顾的大赢家,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汉文帝刘恒真的一心只宠窦漪房吗?窦太后真名为何其实并没有确切可考证的资料,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窦太后的名字的相关描述,只有...

张释之,因为汉文帝的圣明大度才成就了他的良臣之路
不过他的运气还不算太差,他有一位性格耿直的上司,就在张释之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准备辞职回家时,他的上司向汉文帝推荐了张释之。于是汉文帝让张释之做了谒者,其实就是侍从官,只不过比先前的郎官级别高一点,当然谒者一职不是随便给的,皇帝要亲自面试。在面谈的过程中,张释之对秦朝灭亡的...

张释之担任谒者仆射期间,为什么组着汉文帝对一名小吏的提拔?
张释之没有执行皇帝的诏令,而是问文帝:“陛下觉得绛侯周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文帝答道:“长者。”张释之又问:“那东阳侯张相如呢?”文帝还是回答:“长者。”张释之于是说道:“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为长者,但两个人都不善言谈,哪像这个啬夫伶牙俐齿、喋喋不休?当年秦朝选用舞文弄法的官吏,他们以办事迅...

感觉汉文帝刘恒拣了个皇帝似的,当初周勃怎么会迎他为帝呢?求详解。_百...
希望大王假托有病,不要前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言说:“群臣之议都是错的。当初秦朝失民心,天下诸侯豪杰纷纷起事,自以为能得天下的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这是第一点。高帝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地象犬牙一样彼此交错,互相制约,这就是所谓的有如磐石般坚固的宗族,天下人...

贾谊《过秦论》的相关资料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

朔城区19810568805: 秦国的军功爵制现在看有何现实意义 -
林娣拜康: 秦国施行的军功爵制,在赏赐爵秩的原则上还有较严格的限制.其原则之一,是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韩非子·定法》说,商鞅制定的秦法是: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

朔城区19810568805: 秦朝军功爵制的意义 -
林娣拜康: 军功分为十二等,军功可以抵税赋,徭役、罪罚等,使秦国百姓有了上升通道和高涨的积极性,从而使秦军战力蒸蒸日上!

朔城区19810568805: 前人之鉴的事例 -
林娣拜康: 所谓前人之鉴,意指吸取先人(是指先前的人啊,嘿嘿!)的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 例1:汉朝三帝的黄老之术:高祖刘邦吸取秦亡于赋税、瑶役繁重、刑法严苛的教训,实行黄老之术,使民休生养息.秦朝的赋税高达三分之二,刘邦减到十...

朔城区19810568805: 秦朝的爵位 -
林娣拜康: 秦朝爵位是二十等爵(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朔城区19810568805: 秦国爵位资料 -
林娣拜康: 古代的高官大员,除了官职的名称合品位的登记以外,光地还按照他们的功劳大小授爵,作为恩宠.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的公、侯、伯、子、男等名称,就是爵位,还有食邑几百户等名称,这就是按爵位等级给予的特殊待遇.它们与官职没有关...

朔城区19810568805: 汉文帝和秦始皇的功绩分别是什么 -
林娣拜康: 秦始皇的功绩就是统一六国,使中国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国家.同事是第一个整个意义上的君主,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此外就是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 汉文帝和秦始皇有可比性吗?汉文帝的功绩就是平定八王之乱,在汉朝初期使民生养休息,减免赋税、大赦天下之类的政策.使国家富裕起来给汉武帝时期征战匈奴做出了基础.还有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叫刘彻.

朔城区19810568805: 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度”是真的吗 -
林娣拜康: 是 军功爵制的出现和确立,在先秦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春秋以前列国普遍存在"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取.平日村社各级首领,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战场上军功一录于村社首领名下,普通士兵无论在战争中立下多大功劳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军功不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战国时列国推行的变法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特权.而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就为新的军功爵制出台准备了社会条件.秦是推行军功爵制最彻底的国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朔城区19810568805: 瑞文说的那句前车之鉴 后车之失是什么意思? -
林娣拜康: “前车之鉴,后车之失”其实就是“前车之鉴,后车之覆”.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 摘自:《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汉书·贾谊传 》:“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

朔城区19810568805: 汉武帝与汉文帝的治国措施与秦始皇有什么不同? -
林娣拜康:[答案] 集权统治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於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 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汉文帝还下乡体验民情,他知道百姓最痛恨的是秦朝定下的规矩——肉刑.比如在脸上刺字、割鼻...

朔城区19810568805: 秦朝时期到底怎么计算军功的 -
林娣拜康: 自秦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开始,秦采用军功爵制度,计算方法:斩获敌军人头数量.---------这就是当时描述秦军“虎狼之师”的由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