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诸侯国的背景

作者&投稿:边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背景~

总的背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进行兼并战争而变法。
具体各国:
秦:战国初期,秦位居西部,经济政治发展落后,受到其它国家的歧视。秦孝公感到耻辱,于是决心改革,任用了商鞅。
楚:楚国贵族权势过大,造成王权衰落,国家弊病从生。楚悼王为了强化王权,实现国家富强,任用吴起进行改革。可惜的是楚悼王很快死掉了,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贵族杀害了吴起,楚国的改革最终失败。
魏:三家分晋之后,魏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使魏国成为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赵:赵地处北方,与胡人和秦交接,军事上收到很多威胁。赵武灵王为了加强军事实力,推行胡服骑射,极大的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北方辟地千里。
韩:韩国国家最为弱小,而且位居中央地带,收到来自各方的威胁。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推行法治,增强了国家实力。终申不害一生,诸侯无敢加兵于韩者。
齐:进入战国,曾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逐渐没落。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任邹忌为相,实现了中兴。
燕:齐国和中山国趁燕国内乱起病入侵燕国,杀掉了燕王哙。继位的燕昭王为了洗雪耻辱,招纳四方贤士,进行军事改革,提高了军事实力,并对齐国进来了复仇。

自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史称战国时期。战国初期,尚有二十余个诸侯国。其中以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最强大。七国之间长期混战,人们称这七国为“战国”。以后,人们亦称这段历史为“战国时期”。

一、各国的改革

战国前中期,各国的诸侯为了富国强兵,相继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1.魏国改革
李悝改革
魏国的建立者魏文侯(名斯,前424--前396年在位)是著名的政治家。他任用李悝(kuī亏,约前445--前395年)为相,约于前400年左右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李悝主张,要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重要官职要选任有才能的人充当,优厚俸禄要奖给有功劳的人。还主张赏罚严明。这样改革的结果,大大削弱了魏国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后的封君在封国食邑内没有治民之权,只衣食租税;官吏制度有所改善,政治情况较好。
魏国在战国前期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和李悝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2.楚国吴起改革
吴起,卫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魏文侯曾任他为西河(今陕西东部)郡守。文侯死,武侯立,与吴起不睦,吴起逃至楚国。这时楚国较弱,国内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北面和西北面又一再受到魏、韩、秦等国的侵伐。公元前401年,楚悼王即位。吴起大约于公元前395年以后到了楚国,很得楚悼王的信任,就协助楚悼王进行改革。
吴起认为楚国的主要问题也是“世卿世禄”制度问题。他说此制度在楚国造成“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他改革的重点和李悝一样,主要也是在于削弱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楚国经过此次改革,政治得到整顿,军力也日益强大。“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可是,吴起之改革遭到楚国贵族保守派的反对,双方的斗争也很尖锐。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保守派立即发动政变,把吴起杀掉,吴起的改革几乎都被废除。

3.赵韩齐燕改革

赵、韩、齐、燕四国的改革规模都不大。赵国的改革是在赵烈侯(前408--前387年)时,由公仲连协助进行。韩国的改革是在韩昭侯(前362--前333年)时,由法家申不害协助进行。齐国的改革是在齐威王(前356--前320年)时。这三国改革的重点相同,也都是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练举贤,任官使能。”燕国在燕昭王(前311--前279年)时的改革比较深刻,并曾招贤纳士,引进了乐毅、邹衍、剧辛等一批很有才能的人,国势一度强盛。

4.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
变法背景 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迟于关东各国很多。如鲁国“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可是这时,秦国已使用铁农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下令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次年又迁都栎(yuè岳)阳(今陕西临潼东北武屯镇古城村南)。后又设立市集交易,编制户籍,这都是初步改革。可是秦国仍很落后,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关东的大国看不起秦国。《史记.秦本纪》曰:“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狄)遇之。”献公死,其子孝公(前361--前338年)立,决心彻底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姓公孙,名鞅,卫国没落贵族,杰出的法家,曾为魏相公叔座(cuò锉)的中庶子。公叔座死,他在魏不被重用而入秦。在秦以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因称商君,亦称商鞅。

鲁——姬姓,侯爵。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封地,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后成王命为大宰,食邑扶风雍县东北之周城,号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陕以东之诸侯。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宝玉、大弓,而俾侯于鲁,以辅周室。

齐——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氏,谓之吕侯。其国在南阳宛县之西南。自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周文、武师,号为师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营丘,为齐侯,列于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东青州府是也。

燕——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召公;,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留相天子,主自陕以西之诸侯。乃封其子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蓟县是也。

魏——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镇魏国。即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是也。

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以监武庚封于管。即今河南信阳县是也。

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监武庚封于蔡。即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是也。

曹——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武王克商,封于曹。即今济阳定陶县是也。

郕——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于郕。即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是也。

霍——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武王克商,封于霍。即今山西平阳府是也。

卫——姬姓,侯爵。系武王同母少弟,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封于卫。即今北京冀州是也。

滕——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武王克商,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州是也。

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即今山西平阳府降县东翼城是也。

吴——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武王克商,遂封之为吴。即今之吴郡是也。

虞——姬姓,公爵。系周太王子仲雍之后。武王克商,求泰伯、伯雍之后,得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在河东太阳县是也。

虢——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与虢叔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而文王友爱二弟,谓之二虢。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陕县东南之虢城。

楚——芈姓,子爵。系颛帝之裔,曰鬻熊。为周文、武师,有勤劳于王家,封之于荆蛮;以子男之上居之。即今丹阳南郡枝江县是也。

许——姜姓,男爵。系尧四岳伯夷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文叔于许。即今之许州是也。

秦——嬴姓,伯爵。系颛帝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于秦。即今之陕西西安府是也。

莒——嬴姓,子爵。系小昊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兹与期于莒城。即今之莒县是也。

纪——姜姓,侯爵。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于纪。即今东莞剧县是也。

邾——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武王克商,封其裔曹挟于邾。即今之山东邹城是也。

薛——仕姓,侯爵。黄帝之后。因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裔奚仲于孽。即今山东泊州是也。

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因纣王不道,微子抱祭器归周。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即今之睢阳县是也。

已——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于�已,以奉禹祀。即今之开封府雍丘县是也。

陈——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其裔孙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实赖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皞之墟,即今之陈县是也。妫姓源于姬姓,系颛顼后裔,传至子孙帝舜娶帝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后代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太姬生陈申公,陈相公。陈系武王元女太姬之后。

焦——伊耆姓,侯爵。系神农之后。因先世之功,武王克商,封之于焦。即今之弘农陕县是也。

蓟——姬姓,侯爵。系帝尧之裔。武王克商,求其后,封之于蓟,以奉唐帝之祀。即今之北京顺天府是也。

杨——姬姓,侯爵。系黄帝后裔。周武王分封其弟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


诸侯称霸的背景,经过,结果
背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展开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影响:(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背景如下:1、社会关系方面:奴隶主阶级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崛起。2、文化教育方面: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百家争鸣。3、政治方面: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由分裂到统一,社会的大变革。4、经济方面: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背景
赵 背景: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 牛耕的使用 诸侯争霸 百家争鸣为其创造了理论基础 仕阶层的壮大 任务:发展与生产力想适应的生产关系 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效果:是赵国称霸一时 1原因、背景:(1)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地主阶级统治(主因)(2)战国时期:各国为实现富强的愿望。2开始时间:公元前...

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样的一个背景下?
百家争鸣的背景 1、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2、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因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3、孔子兴办私学,士大夫崛起,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4、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百家争鸣的“百”并不是实数,而是形容各种学派数目之多。实...

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
社会背景 经济 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大量私田被开垦,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关系逐步确认 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庞大,分封制与宗法制难以维系 文化 学在官府的局势被打破,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社会趋势 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将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替代 奴隶制社会被封建社会所替代 ...

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
(2)不同点:①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而春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②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3)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

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的分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背景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都...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背景是什么?结果如何?快…快啊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制,与周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军权不断下移.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军事权力掌握在周天子手中,周天子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首脑,最高的祭司,又是最高的军事统帅.周王室拥有“西六师”和“殷八师”两支大军,而列国诸侯大者三师、二师,小者一师.由此建立起了一套“本...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背景复杂多变,正处于大变革和大动荡之中。为了追求国家的富强和军事的强大,各诸侯国纷纷招募人才,这为学术思想的多样性提供了土壤。当时,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显著提升,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科技领域亦取得显著进步,天文学和医学等科学得到了...

春秋的历史背景。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诸侯国 - 搜狗百科
邰睿维路: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春秋战国 社会背景 -
邰睿维路: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简述春秋时期,诸候争霸(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邰睿维路: 齐桓公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名姜小白,所谓“称霸”,就是因势力强大,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疆土...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先秦诸侯的起源和作用我想知道先秦诸侯的起源和他们在当时的国家中的
邰睿维路: 先秦诸侯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周王室成员分封的如唐叔虞的晋国﹑周公旦的鲁国、召公的燕国;功臣受封的如姜尚的齐国;还有前朝贵族后裔受封的如殷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国;到了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侯国的格局有所改变新崛起的像赵国魏国韩国都是脱胎于晋国,还有齐国,国君由原来的姜姓换为田氏… 要说先秦诸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拱卫周王室,扩展周朝的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不同地区间交流.当然这些只是分封之初诸侯国的作用,到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成为中国历史的主角直接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 -
邰睿维路: 春秋】: 一提起春秋时期,就令人想到诸子百家.的确,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秦朝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
邰睿维路: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秦始皇在历代秦国的国王蚕食其它诸侯国之上,完成了统一六大诸侯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关于战国到秦国的历史 -
邰睿维路: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开国君主: 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 楚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7712039312: 自相矛盾的时代背景? -
邰睿维路: 自相矛盾的时代背景是战国时期的楚国.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起于周元王二年,终于秦始皇二十六年. 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 战国是中国的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