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分别是几岁?

作者&投稿:杨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分别是几岁~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
2、孩提: 2~3岁的儿童。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3、弱冠:男子20岁。不能用于女子。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4、豆蔻之年: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5、知天命:50岁。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6、花甲:指60岁。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7、不惑之年:40岁。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8、而立之年:30岁。
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而”是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但说“而立之年”,则无所承接。因此,离开“三十”,把“而立”二字切出来单独用很牵强,不如说“当立之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襁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孩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弱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蔻年华(词语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甲 (60岁雅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惑之年 (汉语成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立之年(汉语成语)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其中,“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除了题目的这些称谓以外,还有其他代指的年龄称谓,例如: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出自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一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3、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注意不能用于女子)。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

4、豆蔻之年:是专门用来特指女子的13岁。

5、而立之年:指一个人到了30岁。

6、不惑之年: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40岁)。

7、知天命:形容人到了50岁的大雅的叙述方法。

8、花甲:指60岁,是对60多岁人的雅称。

长成成人,就是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

扩展资料

一、古文实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于《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二、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的解释

1、襁褓: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

2、孩提: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3、弱冠:男子弱冠之年时,需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4、豆蔻之年:是专门用来特指女子的13岁。

5、知天命:“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6、花甲: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7、不惑之年: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8、而立之年: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襁褓;

百度百科——孩提;

百度百科——弱冠;

百度百科——知天命;

百度百科——花甲;

百度百科——不惑之年;

百度百科——而立之年;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
2、孩提:
2~3岁的儿童。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3、弱冠:男子20岁。不能用于女子。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4、豆蔻之年: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5、知天命:50岁。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6、花甲:指60岁。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7、不惑之年:40岁。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8、而立之年:30岁。
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而”是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但说“而立之年”,则无所承接。因此,离开“三十”,把“而立”二字切出来单独用很牵强,不如说“当立之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襁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孩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弱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豆蔻年华(词语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知天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花甲
(60岁雅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不惑之年
(汉语成语)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而立之年(汉语成语)

襁褓:婴幼儿时期,应该就是一二岁之前吧
孩提: 2~3岁的儿童 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二十曰弱,冠。——《礼记·曲礼》
豆蔻之年:十三四岁 (专指女孩儿)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而立:三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不惑:四十 四十而不惑
知天命:五十 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六十 古时候称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

襁褓0-1岁
孩提: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豆蔻年华”之“豆蔻”是从上述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处女而言
知天命古人的一种说法,形容人到了五十就要一心一意滴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可逆天行
花甲60岁雅称
成语不惑之年,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
编辑于 2078-12-13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0岁);
孩提:可以指刚出生的婴儿(0岁),也可以指小孩子(3—7岁);
弱冠:男子十七八岁,不到20岁,20岁就要“加冠”表示成年了;
豆蔻之年:女子十三四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不惑:40岁
而立:30岁


襁褓,孩提,总角,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古稀:指七十岁;耄耋之年...

襁褓;孩提;豆蔻年华;弱寇;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豆蔻年华;13岁(女)弱寇;20岁左右(男)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耄:80-90岁 耋:70-80岁

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分别...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3、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注意不能用于女子)。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4、豆蔻之年:是专门用来特指女子的13岁。5、...

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分别是几岁...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2、孩提: 2~3岁的儿童。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3、弱冠:男子20岁。

年龄段的称呼
年龄段的称呼:襁褓、孩提、总角、垂髫、豆蔻、束发、及笄、弱冠、花甲、古稀。1、襁褓 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葆”。原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寸至二尺,阔八寸左右,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 指2-3岁的儿童,出自《老子》...

古代的年岁都有哪些称谓?
孩提:2-3岁。髫年:女孩7岁。龆年:男孩8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髫:童年。黄口:10岁以下。金钗之年:女孩12岁。豆蔻年华:女孩13岁。舞勺之年:13-15岁。束发:青少年。及笄之年:女孩15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舞象之年:15-20岁。桃李年华:女孩20岁。弱冠:男孩20岁...

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襁褓、孩提、垂髫、豆蔻等。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

而立、不惑、豆蔻、弱冠、古稀都代表什么年龄
不惑指的是四十岁。子曰“四十不惑”。3、豆蔻指的是女子大约十三四岁。杜牧诗《赠别》中”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4、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5、古稀指的是人七十岁。杜甫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未满15岁的小孩在古代怎么称呼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古文里表示年纪的词有哪些例如弱冠之类的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

石龙区17035618314: 襁褓;孩提;豆蔻年华;弱寇;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这些词的年龄段分别是什么这是古人对人的年龄的一种说法 -
闵窦复方:[答案]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豆蔻年华;13岁(女) 弱寇;20岁左右(男)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耄:80-90岁 耋:70-80岁

石龙区17035618314: 你知道下面的词各指哪个年龄段吗襁褓() 孩提() 弱冠() 豆蔻年华() 知天命() 花甲()不惑之年() 而立之年() -
闵窦复方:[答案]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类别 含义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 ...

石龙区17035618314: 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分别是几岁 -
闵窦复方:[答案]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0岁); 孩提:可以指刚出生的婴儿(0岁),也可以指小孩子(3—7岁); 弱冠:男子十七八岁,不到20岁,20岁就要“加冠”表示成年了; 豆蔻之年:女子十三四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不惑:40岁 而立:30岁

石龙区17035618314: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下面的词语各指哪个年龄段.1襁褓 2孩提 3总角(垂髻) 4豆蔻年华5弱冠 6而立之年 7不惑之年 8知天命9花甲 10古稀 -
闵窦复方:[答案] 总角: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

石龙区17035618314: 年龄别称所表示的年龄段?都有:1.襁褓2.孩提3.总角4.豆蔻年华5.及笄6.弱冠7.而立之年8.不惑之年9.知天命10.花甲11.古稀12.耄耋13.期颐 -
闵窦复方:[答案]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3岁的儿童 齿龀:又称为龆龀.指儿童换牙 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花甲、...

石龙区17035618314: 把下面的年龄称谓补充完整襁褓4.豆蔻年华7.而立8.不惑9.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12.古稀 -
闵窦复方:[答案] 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

石龙区17035618314: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 -
闵窦复方:[答案] 襁褓 、孩提、总角 、童龀 、总角、 九龄、 豆蔻 、及笄 、结发 、志学之年、二八、弱冠、 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

石龙区17035618314: 花甲,知天命,古稀,弱冠,而立,不惑,耄耋,是多大 -
闵窦复方:[答案]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

石龙区17035618314: 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年龄称谓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3岁的儿童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5.及笄:指女子... -
闵窦复方:[答案] 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

石龙区17035618314: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有?比如花甲、孩提、冠… -
闵窦复方:[答案]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